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2022-11-25 14:13尚奇波
新课程 2022年19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道德

尚奇波

(华池县城壕初级中学,甘肃 庆阳)

把心理健康教育同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其目的是更好地引导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核心素质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使素质教育更加充实和完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有效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转变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堂,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初中是每一个学生最美好和最关键的学习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展,初中生在心理和生理上会发生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包括身体不断长高,男生声音变粗、长胡子等生理特征,女生则表现为胸部隆起、臂部增大,内心里有了一些难以启齿和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初中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如性格孤僻内向、思想叛逆等。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的学习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长。面对初中生这一特殊的心理发展过程和状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初中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成为化解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和完善素质教育的必然。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相互融合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讲,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决定人才培养的水平。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一些教育部门和教育人士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还存在一些差异,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尚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解决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学生建立健全、正常的心理夯实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意识上存在偏差

由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大多以政治思想理论、传统文化等内容为主,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重缺失,人们普遍认为,接受心理辅导的人大多有心理缺陷和心理上的阴影,只有心理出现问题的人,才应该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影响和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停滞甚至被边缘化。如初中生吴某因被父母误解而用沉默寡言来表示对父母的反抗,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跟父母说过一句话。父母以为她精神上出了问题,便要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其实这位学生只是在心理上表现对父母不满的情绪而并非出现了什么精神问题,只要经过一般的心理教育辅导,解开她对父母的心结,就会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制度上的欠缺

相对其他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来说,初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及投入都十分有限。据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普及调查数据来看,95%的初中学校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课时安排上更是少之又少。心理健康机制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摆设。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协调上的缺位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德育体系、推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根本性举措。然而,许多学校把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大多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具体的实践探索及操作很少。造成这种局面的最大障碍就是各方面协调上的缺位,如某初中示范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负责项目主管的某副校长因学习要半年后才回来,而负责招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行政人员又因出差推迟招聘,教学器材的购买又因价格的问题无法进行。所有这些林林总总的原因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搁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

(四)师生交流互动不够

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资源,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因此,要达到这个教学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初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缺失,教师照本宣科地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云里雾里地听,教与学脱节,形成断崖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对提升学习效果毫无用处。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机融合,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涵养、提高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和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时依旧存在不足,要解决和补齐这些短板,我们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一)在教材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涵盖着丰富的情感内容,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二者合一,会使教学资源变得更丰富和完美。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应结合生活实践,把培养初中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同一位置,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渗透心理教学因子,实现更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

(二)充实和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内涵,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对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涵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路人,要当好这个知识的导航者,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元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生活上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关心,针对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每一滴进步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

(三)关爱关心学生,融入学生的心灵世界

心理健康教育是走进人内心的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对开启那些心灵孤僻、思想沦丧的人的心灵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愉快、不顺心的事情,当某些人遇到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后,情绪会十分低落,对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丧失信心。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安慰他们,鼓励他们重树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家庭生活贫困的学生,会对自己的境况感到自卑,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一等,导致在为人处世方面变得十分小心和谨慎,生怕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这些人在性格上也十分孤僻,不愿跟人说话和交流,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这些情况,教师和同学要给予关注和关心,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如湖南湘西古丈县某初中生吴某,因父亲去世,生母风瘫,他用幼小的肩膀扛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学生吴某不敢正眼看其他人,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班主任教师了解情况后,同他谈心交流,礼拜天还邀请他到家里,给他做好吃的。另外,班主任每月从工资中拿出200 元,用于吴同学的生活补贴,在班主任教师的关注、关心下,吴同学的脸上慢慢有了血气,说话也比以前多了起来。

(四)帮助学生,让学生认知自我

道德与法治教育同心理健康教育优化融合,其目的是帮助初中生认知自我,提高自我生活意识和学习意识。当前,一些初中生头脑思维十分简单,简单得忘记了自我,连自己的任务和目的都快忘记了。这里所说的忘记自我,说的是有些中学生在学校不认真学习,整天拿着手机刷视频、玩游戏,把学习任务丢在脑后,忘记了自己的任务是读书学习,而不是玩游戏。如陕西西安某区初中生刘某,不好好学习,经常浓妆艳抹地在宿舍甚至是教室里玩手机,被教师发现后还一副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班主任教师对她语重心长地进行了教育,事后,这位刘姓学生认识到自己思想和行为的错误,并在班上作了检讨。最后她向教师和同学许下了考上重点高中的承诺。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加入,道德与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了初中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任课教师及相关管理部门要以为社会培养思想道德、法治意识、心理健康合格人才为己任,采用适合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踏实地做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在温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努力学习,成为思想健全、品德至上、知识渊博的时代俊才。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道德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