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2-11-25 19:40叶春民刘志红
科学咨询 2022年11期
关键词:职业教材设计

叶春民,刘志红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 1300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经了从无到有、规模扩增、质量提升等发展阶段,教材体系门类逐步健全,质量水平不断提升[1],呈现出多样化、立体化、数字化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产教融合的模块化教材、任务引领的项目化教材、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教材、现代学徒制的特色教材,促进了课程与职业、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的有效对接。然而,有些教材内容仍存在与行业实际脱节、内容更新较慢、知识与技能滞后问题[2]。教材质量问题主要有规划问题、编写问题、审校问题、印刷问题等,其中编写问题是主要问题。

一、高职教材存在的编写问题

(一)教材设计理念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职业教育教材设计要体现三个维度,即职业维度、知识维度和学习维度[3]。很多高职教材经过多次再版后仍然是学科知识体系设计模式,只有知识维度,缺少学习维度和职业维度的设计。知识维度的呈现也只是知识内容传递,缺少获取知识路径、建构知识方法、应用知识策略的设计。这样的教材只适合教师唱主角、学生当观众的传统课堂教学,不足以支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

(二)教材内容整合不当,偏离学生认知

伴随着信息爆炸式增长和职业岗位的超专业技能需求,各类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的学科门类越来越多,课程体系也越来越庞大,不断催化课程、教材的整合。以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所用化学教材为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单独成册的教材,也有二合一、三合一教材。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合为一本《基础化学》教材后,教材容量太大,学时密度过大,不适合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整合为一本教材,教材名称为《无机及分析化学》,听起来就不伦不类,用起来更不方便;一本书用一半得停下来,等用完《有机化学》教材后再接着用这本教材。这种不遵循化学学科内在逻辑规律而违反“三序结合”原则的教材,不仅让学生的学习遭受挫折,也会影响教学质量[4]。

有的整合教材只是几本教材的简单加减法,前后连贯性和一致性比较差。有的同一套上下游教材存在严重重复或割裂现象。例如,某《无机化学》教材中有σ键和π键的介绍,其配套的《有机化学》教材中也编入了此内容。

(三)教材结构失衡,理实比例不协调

现有的化学教材大多为理实合体,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一是理论部分偏多(篇幅均超过80%)、偏深、偏难。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职业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实践性知识,这种理多实少的教材不好用,实验内容也不够用。所以很多院校都在使用自编的实验教材,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二是实验部分偏少、偏简,缺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相关介绍,呈现给学生的几乎都是条目化的“裸项目”。比如,教材中很少有相关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构造、用途及用法的介绍,导致学生对仪器设备的认知只停留在外形上。

(四)教材表征不严谨,偏离高等性

一些教材的表征方式不当,知识的严谨性不足;将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理解为理论的高深,技术技能性知识偏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教材质量。一是概念陈述偏多、应用解释偏少。冗长的陈述句缺乏亲和力与交流性,其阅读难度和理解难度都让高职学生望而却步。例如,某《无机化学》教材中“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等内容只给出定义和公式,学生根本看不懂,也没有兴趣阅读。二是符号表征不规范、不严谨。很多化学教材中仍用[H+]代表化学平衡状态的氢离子浓度。三是科学性错误多。某《无机化学》教材中有“生活中最常见的缓冲溶液——醋”的说法。而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浓度远大于醋酸根离子浓度,二者浓度之比不在缓冲范围内,所以“醋”不具有缓冲作用,不能称之为缓冲溶液。四是实例案例数量偏少、取向偏负、支持偏弱。如某《有机化学》教材在烯烃性质处插入“2名女性在清洗印刷机时发生环庚三烯急性中毒”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对烯烃性质的支持作用非常小,反而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和顾虑。五是教材中的数据缺乏理论依据及实证研究。很多化学教材中都有“氯化钠的提纯”实验,其中为了除去碳酸钠需要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不同教材给出的PH值却相差悬殊,从1到6均有,令人不可思议。六是教材中图表使用数量少、格式不规范、图表或标题不搭配、图表中有效数字不一致。

(五)教材定位不准确,职业性不突出

一是教材理论部分的原理类知识偏多,事实类、技能类、策略类和情感类的知识偏少。二是与专业、职业的关联不密切,学生学起来费力,后续课程或未来工作也用不上。例如,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材中“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的内容与药品生产、检验、销售等工作岗位的关联度很低,没有必要编入。又如,教材中只介绍构成蛋白质的α-氨基酸,而作为典型药物的非α-氨基酸只字未提,便得出“凡含有α-氨酰基结构的化合物都与茚三酮发生显色反应”的片面结论。

(六)教材体量虚胖,使用率不高

近年来,根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普遍缩减,而有些教材的厚度不减反增。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不能列入课程计划,“大教材、小课程”的现象特别普遍。编写者的本意是为不同地区的院校留有选择空间,也方便学生自学。但这样的选择空间是以教材的使用率为代价的,何况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课余时间少,自学能力也有限。一本教材只用一部分,不仅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差,还造成严重的浪费。

二、教材编写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材出版需要经过规划、编写、审校、印刷、发行等过程,编写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随着设计学、多媒体传播学等思想进入教材研究领域,研究者对教材质量的关注开始逐渐由教材形式转向教材文本呈现、插图设计、编写制作水平等[5]。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种类和数量的激增,在促进教材体系健全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教材质量问题,特别是教材编写问题。导致教材编写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编写人员的问题。

(一)教材编写人员编写水平不高

教材编写人员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直接影响教材的编写质量。很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也参加教材编写,编写人员的教学经验不足,是导致教材中科学性错误较多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人员大多都来自教学一线,没接受过专门的教材编写培训,对教材设计和编写不熟悉,缺乏理论基础,多采用经验式的加减法,将教材编写简化为旧版教材的扩编或缩写。

(二)教材编写人员积极性不高

教材编写工作的职责权利不平衡也是影响教材编写质量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家对教材建设的管理力度逐步加大,但教材建设激励保障机制还不完善,教材编写工作缺乏工作量核算标准,教材建设参与人员的待遇没有相应体现[6]。教材编写工作辛苦,却几乎没有报酬,有的编者还需要自己承担参加编写会议的差旅费。大多数教师编写教材只是出于职称评聘的业绩考虑。

(三)教材编写人员投入精力不够

教师整天忙于教学工作,参与教材编写只是偶尔尝试,对教材面向的专业、职业、企业、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缺乏真正地了解。在选取教材内容时,不是建立在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准确判断、企业需要的深入调研、专业内涵的全面了解、现有学情的深刻分析上,只是旧版教材翻新。一本教材留给作者的编写时间也就半年左右,教师的教学工作比较繁重,投入教材编写的精力十分有限。教材需要字斟句酌、精打细磨才出精品,速成教材的质量难以保证。教材编写会和定稿会的时间都比较紧张,实际用于研讨教材编写的时间非常少。

三、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的对策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质量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提高教材质量必须多管齐下,教材编写是最重要关口。

(一)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严把教材编写准入关

严把教材编写准入关,是确保教材质量的第一道屏障。教育部出台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要求:“教材编写团队应具有合理的人员结构,包含相关学科专业领域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等。”教材编写责任重大,并非每个教师都要参与,职称评聘也不应将其列为必备条件。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应该是学科专家、教材研究专家、行业专家,更应该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二)创新教材编写理念,编写配套的“教材”和“学材”

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主要工具,教材编写应以满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目的,就要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现代理念转变。为此,很多学者建议将“教材”变为“学材”。高职教师与学生同用一本教材,存在很多难以协调的矛盾,然而真把“教材”变成“学材”亦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因为高职教师需要能高效指导其教学工作的“教材”,高职学生更需要符合自己口味和学习能力的“学材”,二者存在难以协调的需求,而编写配套的“教材”和“学材”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三)创新教材设计模式,服务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教材设计是教材规划者和编写者在进行教材编写工作前,依据教育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对影响教材编写工作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包括教材目标设计、教材体系设计、教材结构设计、教材内容设计、教材功能设计等。教材设计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设计和编写中,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应采用不同的设计模式。

范印哲在其《教材设计导论》中将教材设计目标看作教育目标系统中的一个层次,教育目标系统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教材设计目标[7]。药学专业的化学教材目标设计以胜任药品生产、药品调剂、药品质量检验、药品管理、药品销售、用药指导等工作的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为落脚点。化学教材体系要打破化学学科原有体系,设计成以学生为本位、学习为中心、工作为核心,包含药学职业、化学知识和学生学习三个维度的手册式教材。教材的基本结构为理实一体(而不是理实合体)框架,层级结构设计为主线清晰、组合灵活的模块、项目和任务,立体结构则是由读者与教材交互形成的有意义空间。化学教材内容编选以《中国药典》为参照,以药学工作岗位的真实事件为案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物质结构、反应规律、基本原理、仪器设备、方法技术的编写中。教材功能观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以呈现知识为主要目的,二是以发展智慧为主要目的[8]。化学教材的功能设计不仅有知识的传递,还要有获取知识的路径、建构知识的方法、应用知识的策略,更要有促进化学智慧生成和化学核心素养提升的设计。

(四)创新教材编写体例,夯实高等职业教育双重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必须具有双重性。教材的高等性体现在技术知识的高水平,而不是原理知识的高难度。知识的表征要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编写体例也要因专业类型、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而定。技术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双手的操作形成肌肉记忆,教材的知识体系编排要具有科学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概念、原理、事实等知识的文字表述正确、准确、明确,图表、数据、公式、符号等规范、标准、实用。教材的职业性以专业的针对性、岗位的对接性、工作的发展性为标志。药学专业的化学教材编写要呈现化学学科特点、体现药学专业特色、紧跟医药行业进展。

四、结束语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材改革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重要方面,加强教材编写队伍建设,提高教材编写质量,是深化产教融合提质、工学结合培优的必要举措和主要路径。

猜你喜欢
职业教材设计
教材精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职业写作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我爱的职业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