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研究

2022-11-25 19:40马德秋
科学咨询 2022年11期
关键词:导师校企职业院校

马德秋

(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辽宁沈阳 110000)

我国在进行职业院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于学生培育模式的改变,使学生能够获得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满足了新时期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使学生能够针对自身的工作能力与理论知识进行同步提升,使学生能够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教学完成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一)学习培训情境的真实性

企业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学习,使学生通过在真实的环境中实践的方式完成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与应用。在进行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有效推广后,能够为学生提供进行理论学习环境的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必需的工作真实情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学习。这样的学习状态下,知识不再是个体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人与社会之间进行互动、联系后所发生的产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其目的不再仅仅是针对知识进行获取,更重要的是使学习者在知识产生的特定情境中针对文化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参与,学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针对事实性知识进行获取的行为,更是学习者在特定的知识产生的环境中所参与的实践行为。通过对于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学生在知识产生的情境之下更加深刻地针对知识进行理解,使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对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融会贯通。

(二)培养对象身份的复杂性

现代学徒制之下的学生,不仅有学生这一种身份还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的双重身份进行关注。目前,我国新试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学徒身份就既可以是企业内部在职的员工,也可以是正处于企业实习期内的学生。在学生接受培训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针对职业院校内部的课程进行学习,修满全部学分并达到相关的专业要求后,就可以获得毕业证书,而学生在岗位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于岗位技能要求的满足、获得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等手段,也可以完成对于自身工作能力的培训。

(三)主体地位关系的明确性

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制度应用的过程中,企业的过程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与其他职业教育模式相比,在现代学徒制制度之下,企业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其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现代学徒制之下,企业成为了使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的最主要场所,在企业内部,学徒通过进行实践及技能训练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并针对工作流程、工作岗位职责等内容进行熟悉[1]。其次,在进行现代学徒制应用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对学徒所在岗位的相关标准、职业需求等目标,针对学徒的学习模式、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制定,使学徒通过学习、实践的方式达成自我综合水平的有效提升。最后,在进行现代学徒制应用的过程中,企业通过针对自身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地发挥,能够使参与主体的各项职责得到有效分配,并针对各方的利益进行平衡,使参与主体地位管理、利益关系等都能够得到有效明确。

(四)学生学习内容的全面性

在传统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也针对学生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教育,但是由于其实践时间较为短暂,往往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更难以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完成对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但是随着现代学徒制制度的全面推行,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单一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学习,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熟悉工作流程、了解岗位要求、熟练工作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针对职业院校基础性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性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再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应用达成自身职业精神的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应用,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同时,还能够针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等进行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应用,进行自身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与锻炼,从而使自己的综合水平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使自己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能够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求,通过全面性的教学完成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性有效提升[2]。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分析

结合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来看,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相对较多。一方面,团队建设水平不高,攻坚克难的精神较为缺乏。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在应用现代学徒制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诸如企业实践机会相对较少等。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如果缺乏实践,那么掌握到的知识便无法高效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不能做到学以致用。现阶段,虽然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开展了实践技能课程,但课程开展时间上跨度太大,衔接不到位,最终导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受到了很大阻碍,无法将其价值凸显出来。另一方面,在师傅的选择方面,职业院校大多会采取双导师的教学方法。针对理论性的知识,需要有由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完成。对于一些实践性的知识技能,则需要由企业师傅带领完成。但是,依照目前的教学水平分析,学校教师无法做到人尽其才,而企业师傅的专业能力偏低,从而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学习到专业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很不利。对此,在今后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考量当前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并结合实际现状,强化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的开发和运用,确保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一)针对实训基地进行有效建设

在针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都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想要使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应用,首先需要针对校内与企业内部的实训基地进行有效建设,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开展。

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校内实训基地的主要任务仍然是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核心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在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与企业进行共同商议的方式,在校内建立贴近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基地,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应用的过程中,能够针对企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氛围进行了解,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于较有时间意义的产品进行教学开发的方式使学生进行实训.在这样的工作方式下,能够保证学生进行独立、完整且工作任务明确的实训教学[3]。

另外,在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学校还需要针对建设资金进行申请,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校内实训基地能够与时俱进,成为一个具有良性运行机制的校内基地,使学生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的方式能够提升自身技术技能、工作经验、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教师在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保证,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对于校外实训基地而言,其所担负的重任则是使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学习能够得到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使学生通过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学习完成对企业相关岗位的熟悉,从而做到学校与企业工作岗位零距离衔接,使学生在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学习针对自身职业技术进行有效提升。在校外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本上是为了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进行有效衔接,因此在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并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形成校办企业型、教学工厂型以及校企共建型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学做合一,使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的过程能够做到有机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完成自身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提升。

(二)进行校企联合招生分类培养

在进行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使学校与企业进行联合招生。这样的招生模式能够有效针对校企双方的利益进行维护,并实现校企共同管理。在进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通过对于学生的分类培养,能够有效落实新课程前提下的因材施教教学策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得到恰到好处地发展。

例如,在学校进行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生招生的过程中,可以使学校与相应的技术型企业进行合作,由于计算机专业的特性,因此在进行校企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校企双导师制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内部进行学习,校企双方的教师交替为学生进行授课,第三年则是学生前往校外实训基地,使企业导师针对学生进行教学,实施在岗培养的教学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对于计算机技术类人才的有效培养。对于机电一体化类的学生教学时,则可以针对双导师制行业通用交互培养手段进行学生的培养。第一年以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为主,进行校企双方导师的交替教学,次年则可以安排学生前往校外实训基地,使企业内部导师进行“师带徒”的教学方式,校内教师则负责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恰当指导,使校企双方的教师共同努力,完成对学生的有效教学。

(三)实现对于学生的校企双方综合评价

随着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落实,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只有学习这一种任务,他们还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针对工作任务进行完成。对于学校来说,他们是学校的学生,需要接受学校校规校纪的管理,并通过考试等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对于企业而言,他们是企业的员工,需要遵守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并接受企业的相关考核[4]。因此在学校与企业进行共同管理,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两件事进行保障。首先需要针对合同进行有效地签订,使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的关系能够通过合同的方式明确各自的职责,了解各自的权益;其次,在进行对学生的教学前,首先针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有效建立,由于现代学徒制与传统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有着一定差异,因此在进行现代学徒制落实的过程中,学校必须要与企业进行讨论与研究,建立出一套符合校企双方需求的管理制度,例如学生培养策略、导师聘请方式、学生考核制度等,从而实现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学生的有效管理。在针对学生进行日常考核的过程中,也应当避免以某一方面情况作为考核标准的情况发生。企业可以实行双轨制考核办法。在学生考核的过程中,企业导师针对学生的岗位任务完成情况与工作业绩进行整理与考核,从而形成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评价与考核,学校内部导师则需要针对学生的理论课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等进行整理,从而完成对学生的专业和应用能力的考核。通过将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给出的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考虑,来完成对学生的最终考核。在学生临近毕业时,则可以要求学生以工作岗位的任务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合力帮助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两名导师则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过程以及最终的完成情况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得分,从而完成学生的考核。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要想保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运行模式能高效落实,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政府而言,要在现代学徒制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一方面,为地方企业提供福利补贴,让企业的经济发展压力能得到缓解,将企业参与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全面促进职业院校教育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让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撑,将企业、职业院校之间的职责划分清楚,明确二者的义务和权利。同时,对奖罚机制不断健全,并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确保校企合作的开展能顺利有序,让现代学徒制能够在一个较为健康的法治环境中进行。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毕业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针对工作环境进行有效适应,使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完成对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有助于学生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较好的人才。

猜你喜欢
导师校企职业院校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导师的猫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