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黄精加工与炮制的现状与分析

2022-11-25 01:04钱红月肖移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0期
关键词:初加工饮片黄精

钱红月 董 琦 肖移生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中药黄精是我国《药典》规定的常用药食两用中药之一,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属的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及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 Hemsl 根茎炮制品的总称[1]。该药药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为经典滋补中药之一,其药理作用甚为广泛[2-4]。目前,黄精应用已突破中医药行业范围,进入美容业、食品业、农业等多行业领域,故对其需求量呈对数增长态势[5]。但采挖后的黄精根茎含有粘液质、正己醛和莰烯等成分,生品服用时有麻舌感,且会刺激咽喉黏膜,接触过生黄精或其汁液的皮肤会产生瘙痒的感觉,时间久还会有刺目之感;故黄精药用及食用之前均需要进行加工及炮制,以去除其毒性成分、消除副作用,还可使其糖性等成分变浓烈,转变药性,增强其滋补功效。因此,黄精的加工与炮制是该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之一。

江西盛产黄精,其野生资源及种植资源均丰富,品种以多花黄精为主,亦属该省道地药材之一[6-7]。虽然江西黄精资源丰富,但对其加工与炮制等环节存在不足,制约着江西黄精产业的发展。笔者就此问题作一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解决江西黄精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提供参考,并希望有助于我国其他地区的黄精产业发展;同时借助本文总结江西的民间黄精应用方法与特色,以助江西地方特色的黄精产业发展。

1 初加工与炮制环节分离,急需建立产地一体化工艺体系

一般中药材炮制之前,尚需进行初加工。初加工又称产地加工,是将鲜品通过干燥等措施,使之成为药材的过程,及时的初加工既能保证药材质量,又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8]。中药材的初加工和炮制是中药生产加工产业链中两个密切相连的环节,此二者的目标产物不同,前者为中药材,后者是中药饮片[9]。历代中医药应用上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工界限,多以“前堂后店、看病抓药”一步到位的形式完成。但随着现代社会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中药材流通量持续加大,行业分工细化,被分成了两段体系,故导致了生产方法、制作工艺等环节出现一些重复。

古代江西黄精的初加工与炮制亦是采用一步到位的形式完成,如《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10]收录了古代江西特色的黄精初加工与炮制法,取鲜黄精洗净切片,清水漂一昼夜,煮后晒五成干,拌蜂蜜润一夜,放锅内隔水蒸透,再晒干。随着现代中药的快速发展,江西黄精的初加工与炮制同样分工细化,由不同企业承担相应的环节任务。据笔者调查,江西多地的鲜黄精药材多在各初加工基地按“黄精鲜品-去杂-洗净-蒸煮-干燥”步骤进行初加工,但各初加工基地多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运作,门槛较低,规模小、条件相对简陋,设备单一,其干燥环节大多采用热风干燥法,所生产的黄精干药材品质不一;干燥后的黄精药材运至炮制加工企业,需再经过水闷润软化后炮制加工,才能成黄精饮片。有研究[11-12]报道,从黄精鲜品加工药材,再从药材炮制成饮片的传统黄精饮片制备,共需要13个步骤,至少重复了2次用水、蒸煮和干燥。此外,李瑞等[13]研究证实,随着黄精蒸煮次数增加,其多糖、皂苷等有效成份含量呈下降趋势,一蒸一烘为蒸制黄精较为理想的炮制方法。因此,急需对江西省黄精初加工与炮制分节的加工体系进行改进,发展产地加工和炮制一体化工艺体系,简化重复环节、减少工序,不仅能避免反复蒸、干,较佳地保证黄精生药材及饮片品质,还能降低加工成本,缩短生产时间,符合中药产业集约化发展趋势。

此外,衡银雪等[14]对微波真空干燥法、自然晒干法、微波干燥法、真空干燥法和热风干燥法等5种方法干燥黄精的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微波真空干燥法干燥速率最大,干燥用时最短,黄精干燥品中多糖、总酚、总皂苷等有效成分含量最高,表明此微波真空干燥法更适合得到高品质的黄精干燥产品加工。故建议江西各地的加工企业尽量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法代替热风干燥法干燥黄精饮片,以进一步提高其品质。

2 相关炮制加工企业少、小、散,急需改造、扩建一批标准化的企业

目前江西省内有十余家黄精炮制加工相关的企业,但与安徽、湖北、湖南等黄精产量大省来比较,省内能加工、炮制黄精的企业偏少、规模小、且分散;有些小型饮片企业由传统手工作坊转变而来,相关从业人员系统专业知识及研发能力薄弱,加工设施相对陈旧,标准化及自动化水平偏低,结果导致其黄精饮片产量及质量均不高。

江西的炮制加工企业面临着总体黄精饮片产能难以满足市场对其炮制加工需求的现状,结果导致省内有相当规模数量的黄精原药材经市场流至外省的炮制加工企业,同时省内各地医疗药房、药店应用的酒黄精饮片又有相当规模的量来自外省企业炮制加工而成的。可见,这又明显增加了黄精生药材及其饮片的成本。此外,受制于黄精饮片加工企业的现状,生药材不能及时炮制,亦会降低其品质。因此,当前江西省内应完善和健全有关黄精等中药产业的行业规范,急需按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要求升级改造现有的一些小型炮制加工企业,并扩建一批标准化炮制企业,满足药材炮制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同时需加强中药炮制专业队伍的人才建设,抓好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经验的传承与创新。省内中药炮制业只有软件、硬件都提高,才能扩大黄精等中药饮片的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出江西黄精饮片品牌。

3 炮制方法及工艺传统,急需加强本地特色炮制工艺应用

江西黄精炮制方法传承着中医的黄精炮制方法,亦历史悠久,方法多达十余种,如最早的黄精蒸制法为单蒸法亦称蒸晒法,随后逐渐发展为双蒸法(重蒸法)、“九蒸九晒(曝)”为代表的反复蒸晒法以及黄精与黑豆共煮的蒸制法等等[15-16]。这些方法广泛应用于漫长的古代江西不同时期的黄精炮制,目前依然可见于江西省内的一些农村家庭及农户加基地合作社的黄精药食炮制制作,具有民间及民族特色。据笔者调查,省内多数黄精炮制企业则采用现行业里的炮制工艺进行加工,即按《中国药典》[1]的酒黄精饮片法进行炮制:“取净黄精,照酒炖或酒蒸法(每100 kg黄精用20 kg黄酒)炖透或蒸熟,稍晾,切厚片,干燥。”此外,江西还拥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旴江医学建昌帮炆黄精炮制法。2008年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印的《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17]及2016年于江泳、张村等学者编印的《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辑要》[18]中均收载此炆黄精饮片炮制工艺,即取黄精原药,除去杂质,洗净,用清水漂约1 d,取出,沥干水,放入炆药罐中内,每罐装药至2/3,加入3倍量温水,上盖密闭,移至围灶内,罐间放少量木炭,并堆放大量谷糠,点燃后炆1 d(不可见火苗、明火),至药熟透汁尽,取出,干燥;再用酒(每100 kg黄精用20 kg黄酒)喷洒均匀,闷润,待吸净后,用木甑蒸4~6 h,焖1夜,至转黑色时,取出,干燥至半干,切斜厚片,干燥。此炮制工艺于2019年获得了GMP认证。省内多位学者研究报道,虽然建昌帮炆制黄精工艺偏复杂,但此法炆制的黄精有上好的外观及品质,且药效更佳,滋补之功效更胜[15,19-22]。然而,目前采用此法炮制黄精的企业甚少,见报道的有江西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以此工艺进行黄精炮制加工,其生产的是可即食型炆黄精饮片。

由此可见,江西的中药炮制相关企业对黄精的炮制加工工艺较传统,以恪守行规为主;而已有独具江西特色的建昌帮炆法炮制工艺却应用不足,实属于可惜。故当前省内有关的炮制企业急需建立与推广此建昌帮炆法的黄精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发挥其优势,此举亦有助于扩大旴江医学在中医里的影响。

4 结语

江西各地的黄精人工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且已进入政府规划事项,具有资源优势,其产业正处于历史绝好期,发展势头强劲。但其产业链的加工与炮制环节中存在上述问题,对此产业发展已形成瓶颈制约。故当前急需政府指导、政策扶持、相关企业积极化解这些问题,从源头抓起,利用好建昌帮特色炮制黄精工艺优势,建设好其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体系;同时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监管,严把黄精饮片质量关,创建江西黄精品牌,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此外,还需要加大对黄精加工与炮制相关的科研投入,黄精产业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加强对其工艺体系优化研究,建立饮片净度、形色、有效成分等质量标准,使之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化。只有江西黄精产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地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才能真正地服务于江西的“中医药强省”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初加工饮片黄精
夏枯草精准煮散饮片与普通饮片煎煮质量评价
橡胶初加工废水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固定化修复
白果饮片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四川道地药材初加工研究现状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黄精小档案
中药小包装饮片质量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