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园共育,缓解教育内卷化

2022-11-26 07:55张鹏
科学咨询 2022年5期
关键词:亲子现象家长

张鹏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潮州 521000)

当前对于幼儿教育的内卷化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参考一些学者的观点,以及内卷化一词的内涵,幼儿的教育内卷化与既往所熟知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揠苗助长”“小学化教育”等所描述的现象是大同小异的。综合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幼儿教育的内卷化现象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当下幼儿中存在的在入学前,就接受一些超越幼儿所在的年龄阶段的一些学习活动,如英语的学习、算术的学习、各种兴趣班的学习等[1]。并且幼儿与幼儿之间形成一定的比较和竞争,特别是在入学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导致本该有愉快童年生活的幼儿过早地进入了超越年龄接受程度的高强度的学习生活,导致一些幼儿产生一些厌学和其他的心理甚至是身体上的疾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促成幼儿教育内卷化的关键性的角色是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2]。因此,对于幼儿阶段采取正确、适宜的教育教学方式,把握教学的进度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很有必要搭建正确、有效的家园共育平台,来缓解当前存在的一些内卷化的现象。

一、当前幼儿教育内卷化的现状分析

(一)学习任务繁重

当前,虽然随着“去小学化”的执教理念在园所中提倡,但是,一些幼儿园还是会存在一些超于幼儿学龄水平的一些学习任务,如识较多的汉字、记忆一些单词、背诵古诗、做数学题等[3]。在家庭教育中,这种现象更普遍,一些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幼儿能够更好地成长,会送入一些“兴趣班”“幼衔小班”、购买线上的教育教学课程、请家教、自己作为带教老师等,把幼儿的课余休息时间安排得很满,并且督促幼儿各项能力的掌握情况,导致不少的幼儿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繁重学业负担。失去了童年阶段本该有的快乐时光。这些现象就如在农业、经济等领域的内卷化现象一样,为了更好的未来,不断地投入时间精力及资产来获得最终受益的最大化,事实上,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无论投入多少,也不可能再提高产出了,并且极有可能造成产出的衰减。

(二)教育方式不适合幼儿学龄水平

由于应试、入学门槛以及家长的观念等,导致大多数的对于幼儿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目的性而一些教学方式其实并不适合幼儿的接受水平。例如通过让幼儿反复地抄写、练习等的强化方式,以奖赏获得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方式,以统一标准来引导幼儿完成规定的任务等方式。这些方式对于以“游戏”为主、经验较为缺乏的幼儿而言,不论是大脑智力、注意力的发展规律还是学习效果而言,都是极其不利的。这种内卷化的现象使得一些幼儿的思维和能力被禁锢,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对于幼儿今后乃至终生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并且一些幼儿对于这种教育方式产生了厌烦、抵触乃至以极端的方式进行抗拒[4]。

(三)过早陷入竞争的压力中

幼儿阶段本该是天真无邪、单纯快乐的阶段,自主地接触世界、自主地生发和成长。这将会成为终身受益和回味的阶段。但是由于家长、教师等在内卷化的潮流中的一些观点极易传递给幼儿,如“隔壁小王的幼儿已经会2000个单词了,你还不好好背单词。”“不好好学习,你将来读小学就会成为最差的一个,你会被班级其他的小朋友嘲笑”等等,导致幼儿过早地背负上学、未来、竞争的包袱,就如经济模式中的内卷化现象一样,这种幼儿群体圈子内部的畸形竞争,并不一定是带动幼儿的积极向上,反而极易导致幼儿的学习能力、经验的增长水平并不能达到预期,甚至低于预期[5]。并且,一些幼儿并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压力中容易产生病态的心理。

二、家庭教育在缓解教育内卷化中的关键性作用

(一)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促成了幼儿教育内卷化的潮流

对于大多数的家长而言,其并没有意识到内卷化的现象以及可能或正在产生的不利影响,他们正是内卷化现象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对于幼儿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数的家长并不会过多地听取幼儿实际真实的想法,大多数是以家长主导的,而家长又受到社会上如网络、培训机构等的理念的影响,而在幼儿教育方式的选择上,选择了迎合幼儿竞争力提升、学习成绩提升有利的教育方式。例如一些家长选择将大班幼儿送入“幼衔小班级”进行小学化的教育等。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选择对于内卷化现象的缓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造成了教育内卷化

一些幼儿家长会作为幼儿的家庭教师,在生活或者是幼儿的休闲阶段,不忘灌输幼儿一些知识的学习,如在生活中吃饭的过程中,只有幼儿说对了菜的一些英文才能尽快地得到食物奖赏,使得家庭生活也成为了学习的内卷化的场所。而幼儿与家长陪伴的时间是相当长的,在家庭的生活中,幼儿长期接受内卷化的教育模式,极易对于幼儿产生不利的影响。和谐的家园共育关系有利于幼儿学习以及习惯养成的目标一致性。

三、缓解幼儿教育内卷化的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促进家长认识到内卷化现象及影响

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是影响教育者进行教育行为的首要因素,为在源头上避免内卷化现象的出现,需要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进行纠正。家长作为幼儿教育方式的选择者和实施者,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于幼儿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沟通渠道则是帮助家长认识幼儿内卷化现象的有效方法,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家长才能认识到幼儿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垃圾口粮”有多么大的区别。

因此,通过定期开展座谈会、线上线下的微信交流、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分享、填写调查问卷、反馈问卷等的沟通方式,都有利于幼儿家长对于幼儿教育内卷化的认识,使得家长意识到这种现象对于幼儿可能或者正在产生的影响,对内卷化的特征表现进行普及,特别是对于当下大多数幼儿的家长多为80后、90后而言,他们在育儿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和财力,对外界的竞争压力所诱导,在琳琅满目的学习班中极易地卷入内卷化的浪潮中而不自知。以帮助幼儿的优秀成长为出发点,偏离幼儿成长发展的正常轨道,造成幼儿过度的学习,减缓幼儿学习兴趣,对幼儿的成长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是极为必要的。

(二)开展多元的亲子活动,优化家长的教育方式

《指南》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对于幼儿而言,其接受新的事物,掌握新的技能,记忆新的知识是需要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过程的进行需要保护幼儿本身天真而善良的本性,以愉快、幸福为过程强化的色调,而这个强化的过程当以游戏、快乐、多维的操作实践来实现。幼儿接受新事物同时也是幼儿感知外界的开始,倘若以一种偏激的教育方式,驱使幼儿进行受教育的活动,幼儿不但会对外界产生抗拒行为,也会影响幼儿以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需要利用多元化的娱乐方式开展一些诸如文字游戏亲子活动、讲故事亲子活动、剪贴画亲子活动、种植园亲子活动、建构游戏亲子活动等多种类亲子游戏,将语言领域、科学领域、数学领域等知识立体化呈现,帮助家长优化幼儿的教育方式,从而让幼儿在家人的陪伴下在愉快轻松的过程中去获得,以幼儿的接收为重要导向,以幼儿积极健康地成长为重点,而不是竞争性的“填鸭式”的教育导向。

例如,《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提出: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可以看出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而阅读习惯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帮助幼儿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当幼儿沉浸在阅读中,他们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言语表达、情感体验以及思维能力都会随着阅读经验的丰富而得以完善。亲子阅读是早期阅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获得知识与经验最为有效的方式。因此,可以引导家长筛选适宜幼儿的一些绘本,进行亲子阅读和互动,为幼儿打开了解世界的大门。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可以先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书籍,方便家长能够简单地和幼儿一起阅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随后可以逐渐选择有一定难度的书籍,让幼儿和家长能够带着一定的挑战欲望去进行更多的亲子阅读。

又如,为了让幼儿了解数学的一些知识,我们可以进行手抄报、剪贴画、素描画等的艺术活动,给予亲子创造合作完成一件事的机会。同时,让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更好地了解数字、图形等秘密,让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丰富和立体。

(三)了解幼儿阶段的成长特点,培养正确的家庭教育环境

《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教育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幼儿都会随着其年龄的成长而对于外界展现出不同的成长特点,同时对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通过外界环境的不断畸形竞争,造成超越幼儿成长阶段的年龄特点而过度学习的现象,会对幼龄阶段的幼儿造成一定程度的身心伤害,对于幼儿而言更是一种摧残和折磨,同时也会使幼儿对学习产生抗拒和恐惧等心理疾病。因此,引导家长要认识自家幼儿该年龄段的学习特点,避免因过多的作业量、爱比较的想法、提前赛跑的考前冲刺等影响幼儿自身的健康成长。

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家庭教育环境应当首当其冲,家长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地对幼儿成长阶段的学习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与校园携手为幼儿打造一个正确、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例如,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家庭中感受到温馨的环境和气氛,家长们可以选择明亮安静的一部分区域作为亲子学习的特定区域,并且可以安排舒适的桌椅,能够让家长和幼儿共同阅读探讨。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温馨、安静的学习环境,从而少受外界影响,吸收更多知识。

在一些亲子读书节活动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阅读氛围特别好,能够做到共同阅读、探讨,而部分家庭对待亲子阅读则像自己给孩子讲故事,没有幼儿阅读的机会,也没有趣味性。在后续的家长交流经验的环节,我们请表现较好的家长现身讲述了自己的导读经验,并且提醒家长们要和幼儿平等地进行阅读和理解,尽量避免以自我主导整个亲子阅读的过程,会影响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等。给予幼儿充分互动和提高以及提问的空间,营造良好、平等、交流的家庭教育环境。

(四)开展线上线下的分享,感受别样的教育方式

互联网技术优势与幼儿教育远程衔接的互补,往往会在幼儿的成长教育上产生高效的教育方法,例如线上交流的教育方式,有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有一些较为适宜幼儿的教育方式,如在家庭中开展的角色活动、阳台的探究种子秘密的科学活动等,这些优秀的案例都可以作为其他家长借鉴和参考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分享、微信群分享、照片墙分享等的方式,转变以往单一的教育方式,多渠道、多种类相结合,营造形态多样的教育方式。例如,为了更好地把握师生的情况,可以每月开一次线上育儿交流会。每次的交流会都可以邀请部分家长进行旁听以及给予一定的意见。从而更好地了解家长的需求,以及群策群力共同建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帮助那些对幼儿不同阶段的错误的教育方式进行交流。在家长群体中进行一定的分享,使得对幼儿教育无从下手的家长转变教育方式,将教育的场所从样板化的培训机构转向生活、转向游戏、转向成长的陪伴化教育,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别样多致且坚实牢靠的桥梁,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沟通氛围,同时也为幼儿教育行业的推进添砖加瓦。

四、结束语

幼儿的教育内卷化是当前幼儿教育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作为幼儿、家长都是深受其困扰和禁锢,因此搭建良好的家园共育平台,依托此平台,向幼儿家长输注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得幼儿家长能够把握幼儿成长的正确轨迹,能够创建更加适宜幼儿今后全面化发展的生活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通过对当前内卷化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搭建家园共育平台的策略的探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当前幼儿教育内卷化的现状。当然,对于教育内卷化情况的缓解,还需要有关的政策、相关的部门、社区、幼儿园等进行合作和进一步缓解,共同营造适合幼儿自由成长、健康发展的环境。

猜你喜欢
亲子现象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第四章光现象
犯错误找家长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奇异现象传真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