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2-11-26 11:48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新苑学校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阅读教学过程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新苑学校 于 静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各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的“生本化”课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学世界奥秘的好奇心,为整个小学阶段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打好基础,同时为学生整体文学素养的提升打开一扇门。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成长进步过程中扎实基础的关键,语文学科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让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更加如鱼得水,而且为学生其他学科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第二,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顺着文章作者的创作脉络,深刻体验作者的情感,精准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学生思维视野的拓展有着直接联系,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文学世界以更加鲜活立体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

第三,能为学生在后期文章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阅读的过程就是增长见识与知识的过程,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也就积累得越丰富,文章写作就会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从学生知识积累的角度出发,阅读能力地提升过程中,学生能见识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世界,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学观点。作为写作能力提升和培养的重要基础,阅读是打开学生写作天地的一把钥匙。

第四,能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学素养,小学阶段的阅读素材涉及了童话、寓言等故事类型,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领悟文学世界的魅力,在一字一句的积累中形成小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材文本和故事书等类型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为学生推荐更加丰富契合的阅读内容,满足不同学生成长需求的同时,为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埋下伏笔。

二、现阶段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因素

(一)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角色定位不清晰

在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下,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的很多教育理念落实贯彻得不够彻底,上课时仍然沿用之前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样的教学现状既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无法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制定相对科学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教学理念更新的速度较慢,导致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的主要参考标准依然是教学大纲,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具有科学性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进程。

(三)教师在教学时只关注“量”而忽略了“质”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只要学生大量阅读,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但是实际上阅读量的增加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的作用只是其中一部分,阅读的质量与重点才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低质量、高频率的阅读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甚至会打击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环节缺乏针对性

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原始动力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教学评价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把成绩作为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直接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进步,这样的教学评价是片面的,根本无法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中的问题,间接影响了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的开展进度与实施效果。

三、落实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兴趣度不高

兴趣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助力,更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从目前的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来看,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发挥的作用依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的高速活跃区,对新鲜事物是非常好奇的,在新教育理念背景下,教师应该以学生兴趣为支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形式依然相对传统,虽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思维,但是根据教学内容改编教学方法的实践中依然有很多不足。

(二)合作意识淡薄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从认知到意识都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结合我国现阶段家庭结构情况,一个孩子的家庭占比是非常高的,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学生的固有思维中,分享意识是非常浅薄的,合作意识更是处于萌芽状态,家长过多干预学生的成长,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启发也是非常不利的。家庭生活中的思维习惯延伸到语文阅读学习中,反馈出来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独来独往”,很多学生在与同学之间的相处中无所适从,在学习过程中更是不敢甚至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流。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变化角度出发,小学低年级阶段正是学生各方面意识启蒙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合作意识等方面的浅薄,对后续学习进程的开展以及学习效果的提升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阅读视野不够开阔

从专业角度出发,阅读能力的提升与阅读视野的开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阅读视野的开阔程度与学生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关系。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学生基础知识以及阅读方法的掌握上,过多技巧性的东西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虽然有着明显的帮助,但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帮助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本身对学生成长来说就是知识积累和视野拓展的过程,而教师教学重点的偏颇,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视野的拓展,甚至还会影响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的全面性。从教材角度出发,文章本身篇幅数和观点等方面的局限性就是非常明显的,无法完整地满足学生阅读视野拓展的需求。

(四)思维能力发展缓慢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意识发展是相对缓慢的。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并且在形成过程中,个人观点的形成是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小学语文学科本身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是相对较低的,但是其背后的文学世界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全面性有着不容低估的作用。从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教师甚至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不能急于形成阅读思维,而是要更多的扎实自身基础知识。虽然基础知识非常重要,但是思维能力的形成对学生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教师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来说,甚至会影响学生成长的速度和全面性。

四、如何落实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大部分的素材来源是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朗读与文章内容分析,将知识灌输到学生脑海中,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出发,以现有教材为创设蓝本,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阅读内容的理解,既有趣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妈妈睡了》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文章阅读前和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让学生回忆自己每天放学回家后妈妈在家里操劳的身影,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下一起欣赏有关妈妈的视频或者绘本动画,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沉下心来体会妈妈的伟大,然后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进入教材文本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想象熟睡中妈妈的脸庞,是那么温柔,虽然眼角已然爬上了几条浅浅的皱纹,但是依然美丽,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妈妈为一家人操劳的辛苦,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对妈妈的爱。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以教学目标为前提,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出的情境阅读教学法,不仅能在渲染课堂氛围的同时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还能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点燃学生对阅读课堂学习的兴趣。

(二)强化学生合作学习意识,升华阅读对话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喜爱都是源自兴趣,这个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只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就会让学生爱上阅读,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领略阅读真正的魅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小组合作的角度出发,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坐井观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进行阅读引导,例如:“在你心中,天有多大呢?你在院子里和在田野上看到的天有什么区别吗?文中小鸟和青蛙眼中的天又分别是什么样的呢?”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状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总结和解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内容给予客观的评价。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的阅读过程目的性是非常强的,在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将自己找到的答案不断完善,还能在交流过程中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升华了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意义。

(三)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中华文学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虽然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进行有机的结合,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扩大学生信息获取途径,而且在课外阅读拓展中学生的视野与思维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不断丰富自身的语文知识素养。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生动形象地将“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抓住学生对大自然的神奇现象叹服的时机,将相关的课外读物,如《植物种子的传播》《种子的旅行》等系列绘本和图书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来探索书中的奥秘,在课本与课外读物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拓展认知范围。

(四)从事物变化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过程中,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各科教师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来深刻感受文本中传达的感情,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雪孩子》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以教材文本为思维脉络,想象雪孩子从雪变成白云的过程,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美好情感,同时深入了解“水的演变过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升华文章中心思想,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雪孩子”并没有从此消失,而是变成“白云”守护在自己的朋友身边,体会到友情的可贵。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适当地引入“风娃娃”等系列的课外阅读内容,在不断强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地感知事物的变化,形成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步伐地不断加快,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遵循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性特征的前提下,根据教材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教学设计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不断拓展阅读教学的内容,通过情境教学、合作学习、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让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有效性教学成为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提高的语言基础和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阅读教学过程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