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前殖吸虫病诊治心得

2022-11-26 18:30高忠燕张显光张爱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扎龙虫体禽类

高忠燕,杜 微,张显光,张爱辉,张 军,贾 斌

(1.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3;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最大的涉水鸟类之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2021年将其列为易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丹顶鹤在西部的种群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丹顶鹤的濒危程度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979年,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对丹顶鹤的保护程度发生了巨大转变。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丹顶鹤大陆候鸟种群西部群体的主要繁殖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N46°52’-47°32’,E123°47’-124°37’),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是中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由于丹顶鹤的保护手段越来越完善,在圈养丹顶鹤的保护、繁殖以及驯化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随着丹顶鹤的种群不断扩大,其感染的疾病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寄生虫病是危害丹顶鹤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寄生虫感染会造成宿主多方面的危害,包括机械性损伤、夺取宿主营养、毒素的作用或引入其他病原造成继发感染等,造成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发育受阻,严重时可造成动物的死亡。诸多研究表明寄生虫病是威胁鹤类生命安全的第二大疾病,由于扎龙湿地的物种多样性,也为寄生虫病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载体。

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Prosthogonimidae)前殖属(Prosthogonimus)的一种或多种吸虫寄生于各种鸟类所引起的疾病。前殖吸虫被认为是全世界致病性最强的禽类吸虫,主要寄生于鸟类的法氏囊、输卵管、泄殖腔和直肠内,有时也会出现在禽类的蛋内。初期患病禽类症状不明显,被感染的禽类由于虫体寄生于泄殖腔,会导致泄殖腔发生炎症,分泌乳状物。病情进一步发展可造成禽类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或排出石灰样液体。前殖吸虫病不仅会感染各种禽类,偶尔也会感染人类,因此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前殖吸虫有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蜻蜓及蜻蜓的幼虫。常见的前殖吸虫有家鸭前殖吸虫、透明前殖吸虫、楔形前殖吸虫、卵圆前殖吸虫、鲁氏前殖吸虫,前殖吸虫病除了引起鸡、鸭、鹅等家禽发病还会引起其他野生禽类发病。前殖吸虫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在江河湖泊地区、低洼潮湿沼泽地区、淡水螺孳生地区、蜻蜓的繁殖地区易发生此病。前殖吸虫的流行有一定季节性,它和蜻蜓出现的季节相一致,5~6月份蜻蜓的幼虫在水旁聚集,爬到水草上变为成虫,在夏秋季节或阴雨过后,禽类捕食蜻蜓时最易感染。另外,禽类在水中活动就会受到感染,当禽类下水捕食及游泳,就会把含有虫卵的粪便排入水中,造成水面的污染,使此病自然流行。

1 发病情况

202 1 年6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育基地,发现几只丹顶鹤出现精神异常状态。该繁育基地所处的环境生态自然良好,周围有许多低洼地带,夏季多雨,经常会在低洼地带出现积水,夏季蜻蜓众多,水坑里的螺及蜻蜓的幼虫是丹顶鹤放养时主要采集的食物。粪便也经常会落入水中。该繁育基地对丹顶鹤均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发病初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2 临床症状

患病丹顶鹤出现采食量明显下降,饮水明显增多,运动量降低,走路摇晃,精神沉郁,常蹲地呈产蛋姿势,肛门周围羽毛沾有粪便且粪便颜色多为白灰色,肛门周围红肿,因病鹤泄殖腔充血,引发其它健康丹顶鹤追撵啄病鹤的泄殖腔,使鹤群啄癖增加,并且发现有的丹顶鹤下软蛋以及畸形蛋。发现这种情况后将发病的丹顶鹤进行隔离饲养。

3 诊断

3.1 病理剖检 对临床症状严重且濒死的患病丹顶鹤进行临床剖检,发现有轻度的腹膜炎症状,其他脏器眼观正常。主要病理变化发生在输卵管和泄殖腔处,输卵管和泄殖腔发生高度肿胀,泄殖腔处有脓性分泌物,剖开泄殖腔,可发现大量芝麻大小的淡粉色虫体寄生,输卵管内亦有少量虫体寄生。虫体利用吸盘牢牢吸附于输卵管和泄殖腔黏膜,吸附处黏膜出现明显的出血点,虫体不易剥落,将虫体剥离后至于75%酒精中,虫体迅速死亡,由淡粉色变为灰白色。

3.2 实验室诊断

3.2.1 虫卵检测 前殖吸虫的虫卵检测采用水洗沉淀法进行检测。取患病丹顶鹤少许粪样,放入烧杯内加入清水,将粪便与清水充分混匀,经过60目铜纱网过滤后,将烧杯内加满清水后静置20min,然后沿烧杯壁缓缓倒出烧杯内2/3清水,再将烧杯内清水补满后搅拌,静置20min,沿烧杯壁缓缓倒出烧杯内2/3清水,如此反复数次洗涤沉淀,直至烧杯内液体眼观澄清,最后将烧杯内液体全部倾倒出,仅留取烧杯底部少量液体。利用吸管吸取烧杯底部沉淀于载玻片上,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虫卵深褐色,大小26~32μm×10~15μm,具卵盖,另一端有小刺,如发现前殖吸虫虫卵即可确诊。

3.2.2 虫体形态学鉴定 前殖吸虫形态学鉴定采用虫体装片染色的方法。将75%酒精中固定的虫体取出,利用苏木素染色、梯度酒精褪色、水杨酸甲酯透明、加拿大树胶封固后制成虫体装片。将做好的虫体装片置于显微镜下,先通过低倍镜观察虫体整体轮廓,再通过高倍镜观察虫体的各个器官进行观察。前殖吸虫成虫呈梨形,大小为6.5~8.2mm×2.5~4.2mm,口吸盘为球形,腹吸盘位于虫体的前1/3处。睾丸呈卵圆形,不分叶,位于虫体中央的两侧,左右排列。雄茎囊弯曲于口吸盘与食道的左侧。卵巢多分叶,位于两睾丸前缘与腹吸盘之间。子宫位于腹吸盘与睾丸之间。卵黄腺的分布始于腹吸盘后缘的体两侧,后端终于睾丸之后。生殖孔开口于口吸盘的左上方,此种结构为前殖吸虫的形态学鉴定要点,亦是前殖吸虫得名的缘故。可据上述形态学要点鉴定前殖吸虫。

4 流行病学分析

前殖吸虫的发育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蜻蜓及其幼虫,两个中间宿主在前殖吸虫完成生活过程中史缺一不可。因此,丹顶鹤作为终末宿主感染前殖吸虫,需要接触其中间宿主才有可能感染。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繁育基地低洼地带较多,在5~7月多雨季节会在低洼处造成积水,为前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的生存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同时,扎龙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内存在大量前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蜻蜓,其也会频繁在水中产卵发育成大量蜻蜓幼虫,会给前殖吸虫病的流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通过调查得知,在5~7月丹顶鹤经常在保护区内一些浅水区域嬉戏,捕食鱼、虾、螺以及蜻蜓幼虫,同时该季节保护区内出现大量蜻蜓,而且密度非常大,大大增加了丹顶鹤感染前殖吸虫病的风险。丹顶鹤感染前殖吸虫后,虫体约20d即可发育成熟,丹顶鹤在水中嬉戏时便可通过粪便排出虫卵,水中的虫卵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食用后,发育成尾蚴钻入第二中间宿主水虿的肌肉内形成囊蚴,具有感染性的水虿或蜻蜓再被丹顶鹤采食,就形成了前殖吸虫完整的生活史。

5 防治措施

5.1 药物治疗 对于丹顶鹤前殖吸虫病采用丙硫咪唑进行治疗,按照120 mg/kg口服,治疗后持续观察患病丹顶鹤的精神状态并对粪便进行收集。用药后的第2天,在粪样中即发现有虫体排出,对成虫进行显微镜观察,确定为前殖吸虫。用药3d后腹泻逐渐停止,粪便的形态也逐渐恢复正常。如果个别丹顶鹤的病程较长、发病比较严重,用药治疗后也会出现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半个月后对发病的丹顶鹤进行重复给药,以巩固疗效,通过治疗可见患病丹顶鹤明显好转,采食和饮水恢复正常。

5.2 预防建议 对丹顶鹤定期进行驱虫预防,因为丹顶鹤的活动范围非常大,每天进行拉练,防止腿部肌肉萎缩,丹顶鹤会边走路边觅食,经常会采食甲虫、蜻蜓、淡水螺,所以特别是在夏季的多雨季节容易造成这些昆虫的滋生,这就会导致丹顶鹤感染寄生虫的机率大大增加,所以建议定期为丹顶鹤进行驱虫,建议每隔1.5个月进行一次驱虫,首选药物为吡喹酮和丙硫咪唑,因为这两种药物不仅对前殖吸虫有良好的驱虫效果,还对一般的寄生线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由于丹顶鹤前殖吸虫病呈季节流行性,在东北地区多发生在6~8月的雨季,这个季节特别适合淡水螺以及蜻蜓繁殖。通过前殖吸虫的生活史可采取以下措施,(1)淡水螺是前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螺的体内携带着各种各样的病原,不仅对野生动物造成危害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可用25%吡螺脲硫酸盐可湿性粉剂进行灭螺,这种灭螺剂极大程度对螺有杀灭作用,对鱼类的伤害微乎其微。(2)前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蜻蜓及其幼虫,对蜻蜓的幼虫水虿的建议是,由于水虿生活的环境是在溪池泥底或者残枝败叶下,我们可以建造一个水池四周用瓷砖进行粘贴,防止泥土掉落并定期对水池进行换水。在蜻蜓不出没的时间进行拉练,减少丹顶鹤与蜻蜓的接触时间。

6 总结

近年来,前殖吸虫病的发生越来越多,不仅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也对家禽养殖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应正确认识以及了解这种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以最大程度减少该病对禽类造成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损失。

猜你喜欢
扎龙虫体禽类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带春回扎龙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羊莫尼茨绦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鹤之灵
初秋游扎龙湿地有感
七绝·游扎龙湿地(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