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施

2022-11-26 01:02翟旭升刘昕晨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2期
关键词:机务原理航空

全 静,翟旭升,刘昕晨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 航空机械工程系,河南 信阳 46400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为了确保课程思政教学质量,避免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两张皮”的现象,关键要在课堂实施的具体细节上下功夫,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效融合,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

“航空发动机原理”以飞机的动力装置——航空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发动机在飞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发动机既是飞机的“心脏”,又是推动飞机快速发展的原动力[4](P50)。结合本专业机务维修的特点,系统梳理专业知识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渗透到“航空发动机原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推进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5]。

一、“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概况

依据教学大纲,“航空发动机原理”是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航空机务机械专业的任职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航空发动机主要机件(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加力燃烧室和喷管)的功用、组成、工作原理和各机件之间的匹配工作及发动机整机使用特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建立关于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方面的基本概念;理解航空发动机各主要机件的功用、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各机件之间的匹配工作及发动机特性变化规律;初步具备利用原理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航空发动机喘振等常见故障的能力,并为后续发动机构造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装备使用、维护工作打牢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靶标,只有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综合考虑各个课程的进度安排、课程特点,结合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对课程目标在学员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等维度进行细化。通过开展“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思政教育,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习近平强军思想、军队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航空机务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炼思政金句、思政观点、思政案例,丰富课堂内容素材,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有效传递给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9],实现育人与育才、价值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协调统一,在筑牢学员专业本领的同时,培塑崇高革命理想,坚定政治信仰,强化建功机务事业的价值追求。

三、课程思政融入的基本思路

“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知识体系庞杂,发动机各机件之间的匹配工作及发动机特性变化规律等原理分析较多,根据专业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深入研究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区分性质加以优化整合,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及专业、行业、文化、历史、国家、国际等角度,增加课程知识的知识性、人文性,再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和切入角度、融入方式、插入节点,能够更好地发挥知识传授作用,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例如在学习航空发动机主要机件加力燃烧室的工作原理时,引入一起加力接不通导致一等飞行事故的视频,学员目睹惨烈的画面后深受触动,对加力燃烧室的工作原理充满好奇,在探索欲望的驱动下学习加力燃烧室,导出加力燃烧室正常工作与否对航空发动机工作的重要性。在进行基本原理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出机务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强化学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标准意识、风险意识、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等,培塑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四、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内容

学员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社会和未来的航空机务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基础课程教员对学员进行思想引领,通过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人生价值观、职业素养、团队协作和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的思政元素对学员进行正面情感教育、价值培塑和作风培养。定位学员认知需求和岗位需求,合理有效利用“航空发动机原理”专业课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达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完善学员能力、品格为目标,加强专业课综合教育[10]。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其教学内容必须来源于专业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最终又必须融入专业教学中去,并注重内容更新,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形成动态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如图1所示。

(一)教学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相结合的案例挖掘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等哲学理论,任何学科的发展都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何活动中都应当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航空发动机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员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例如:在主要机件压气机的学习过程中,将单级压气机和多级压气机特点相结合;从燃烧室结构特点出发,将一种结构向多种结构拓展;喷管的创新设计与认识真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相结合;加速、减速和起动过程的一般规律与特殊工作环境特点相结合;等等。通过在装备学习过程中灵活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具体装备问题,针对具体专业知识体现的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采用学理分析法帮助学员理解问题,领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涵,有效增强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哲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的案例挖掘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本身就是无数航空人的奋斗史,也是航空人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追赶的历史,前辈们探索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非常值得学习。泰勒作为莱特兄弟开办的自行车工场内一名普通的修理技工,以一台已有的、驱动设备的活塞发动机为原型,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经过大量试验和改进、完善,终于制造出满足设计指标的发动机,为人类首架动力飞机的成功飞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P52)。在“飞行者1号”试飞成功后,莱特兄弟功成名就、名满天下,泰勒却默默无闻做幕后英雄。国庆阅兵时,参阅航空兵部队进行了长达半年的高强度飞行训练,机务人员在背后付出了艰辛劳动,以确保受阅飞行万无一失。作为幕后工作者,为了保证所维护的飞机能够安全可靠地翱翔蓝天,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展现优良维护素养,体悟机务优良传统,树立属于机务人的身份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发动机的创新生产、更新换代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不畏艰难、勇于探索,以及无数次失败后再重来的坚毅和执着精神,引导学员树立团结协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等机务维护作风,增强学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中国的航空事业腾飞的道路上,前辈们好学、忘我、敢想敢做、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学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空天报国的情怀,励志投身于祖国的航空事业。如“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好学忘我研制航空发动机的精神、刘大响院士自主创新研制“中国心”发动机的精神、陈懋章院士勇于突破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的挑战精神和徐惠彬院士尚德务实突破关键技术封锁的精神等。

(三)教学内容与职业素养相结合的案例挖掘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工作时,燃气与空气混合在燃烧室内燃烧后冲转涡轮转动,经过涡轮以后到加力燃烧室,这个时候,火焰的气流速度非常高,如果没有火焰稳定器,加力燃烧室就会熄火,它的性能好坏是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在世界航空史上,因火焰稳定器出问题导致机毁人亡的事故并不罕见。为了解决燃烧稳定问题,高歌教授在下放期间坚持学习,发现当风吹起来的时候,沙漠里月牙形的沙丘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于是,他在导师的帮助下,用铁板一点点敲打出一个模拟沙丘的月牙形试验器,试验证明,效果显著。高歌教授刻苦学习的品格、勇于探索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的气度、耐得住孤寂乏味的坚守、不怕苦不怕累的斗志等有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升职业素养,要向高歌教授学习,充分发挥中国人独有的智慧,研制有创新精神的发动机。

(四)教学内容与团队教育相结合的案例挖掘

飞行条件、大气条件和发动机油门操纵杆位置发生变化都会使发动机性能偏离设计点而工作于非设计点,非设计点的发动机性能决定于各部件的共同工作。由于发动机各部件是协调工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所以任何一个部件工作状态的变化都将影响其他部件的工作。发动机各机件的工作都不是单一的,是需要协调配合工作才能产生推动飞机飞行的动力。机务维护也是如此,一个机组就是一个团队,需要机组成员形成合力,团结协作才能保证航空发动机正常工作,以此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五)教学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案例挖掘

加强军校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离不开爱国主义情操的支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航空机务文化,树立献身国防和军队事业的理想。师昌绪先生就是榜样。他践行着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崇高理想,哪怕回国之路很艰难,也无法阻挡他报效祖国的脚步。回国后,师昌绪先生带领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历时两年零一个月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这项尖端技术的国家之一。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员的理想信念、历史使命感、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激发爱国情怀,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中,注重科学育人理念的形成,持之以恒地推进课程思政的创新探索,在探索中对课程再认识,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使命感、责任感、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奋斗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再将思政元素合理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激发学员自我体悟、内化,并促进其从内化到升华,做到培根于无形、铸魂于无声,提升课程的育人功能,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机务原理航空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机务联系电路设计实例分析
机务管理模式下提高货车列尾装置作业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机务检修质量管理研究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