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2022-11-26 12:16曾建兰蒋娟秀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学科核心

曾建兰,蒋娟秀

(保险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根据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这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课堂,循循善诱地注入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课后以及第二课堂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目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专科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职英语教学

20世纪90年代末,世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将人的“关键能力”与知识社会背景紧密相扣,从而开启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活动的序幕。“核心素养”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如:DECD和欧盟组织称为“关键素养”(key competencies)、美国称为“21世纪技能”(21 "‘century skills)、澳大利亚称为“通用能力”(general capabilities)、新加坡称为“21世纪素养”(21 "‘century skills)、中国称为“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ies)[2]。

2021年版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课程育人功能的重要作用,改变了长期以来高职英语课堂中过分强调课程的工具理性取向[3]。根据新课标界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场涉外沟通目标、多元文化交流目标、语言思维提升目标以及自主学习完善目标。在这四个核心素养当中职场涉外沟通是基础,学生需要学会运用英语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并进行有效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多元文化反映了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Random 认为是“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1992),能够体现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的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进而发展到能够理解不同的行为规范;语言思维提升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是依照心理、语言习惯、认知等现象形成的关系[4];自主学习完善构成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大学生学习者可以通过归纳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共性,并结合母语知识和本土文化背景,加强思维的敏捷度和灵活性,有效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四维度与高职英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如表1所示:

表1 学科核心素养四维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入表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高职英语教学实施路径

(一)丰富高职英语教学内容

核心素养很好地诠释了教育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的结合是一种国际趋势[5]。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目标的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尽管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辅助材料,但海量的资源也会让学生迷失方向,教学团队需要对线上线下资源进行遴选,挖掘并重构能够提升学生四大核心素养目标的资源。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信息化手段、PPT、微课、微视频等教学辅助手段,对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在重构后的线上线下资源以及课堂活动的双重指导下,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使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二)创新高职英语教学组织形式

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以视频、动画等动态方式和电子教案、文本等静态方式为载体,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展开教学活动。课前,基于对单元教学要求的分析,结合重难点确定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点,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交互性原则的教学活动,并于课堂活动开始前发布;课中,以学练一体的方式,通过创设相关职场情境,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有机结合起来,借助语言训练项目为学生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后,设计包含学科核心素养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完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评价

国际上通常将教学评价也融入了学科素养的元素。英国苏格兰地区的Assessment is For-Learning(AiFL)计划提出的“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的评价”“作为学习的评价”三个维度的评价标准突破了仅仅考核学习的评价[6]。国内学者杨向东提出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表现[7]。本研究试图在教学全过程中建立“评教”和“评学”二位一体框架,全程依托电子档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参与活动进行评判,在有机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元素的教学过程中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目标。

三、案例研究

结合《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三四级分项量表指标,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1版),以高教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Unit 6“Health”单元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三个维度探讨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的改革实施路径。

(一)教学内容“有机”融入学科素养目标

根据本单元“health”健康主题,通过围绕本单元职场工作情境中的应“疾”处理、疫情了解、体检等话题,将内容重构为三大模块,分别为“初识症状,知己知彼”(How to receive a patient 听说训练)、“流感认识知情况,新冠疫苗防新冠”(Influenza阅读训练)和“我体检,我健康”(Notice写作训练)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在模块化课程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有机融入语言点和课程思政的内容,实现全员育人机制。其中听说模块教学内容设计了既与日常健康、生活紧密相关,又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就诊接诊的听说环节,让学生轻松获取面对初诊病人突发病况如何处理的技能,然后通过接诊问诊环节训练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阅读模块中,通过视频总结流感定义,带动学生开展对流感的描述,引导学生利用skimming对文章概括各段大意,获取信息,利用scanning完成阅读判断任务,并针对首批预约接种的在华外籍人士就新冠疫苗接种的访谈,组织学生模拟医护人员答记者问,最后播放钟南山抗击疫情谈话内容,引导学生做好防护措施,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学生感觉比较难的写作模块,设计轻松愉快的歌曲《体检》导入本课主题,通过引入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向外国友人介绍体检相关事项,注意文明用语和健康引导,渗透健康意识。具体实现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中的实现路径

(二)教学组织“有效”导入学科素养目标

根据相对应的职场情境任务,分别创设相应的课堂,比如转盘游戏、过河游戏、配对游戏、拼图游戏、Quizlet APP 游戏等,这些课堂游戏能将枯燥的单词拼写、句型训练设计成有趣的、画面感很强的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快速融入英语学习中;制作和录制视频,导入热门电视剧《急症科医生》短视频、护士接待外国病友微课、阅读Skimming 与Scanning技巧微视频、体检流程微视频,把学习内容画面化、生活化、趣味化,降低学习难度,有效培养学生的职场涉外沟通能力;依托课程教学平台,利用Quizlet App 自建学习集,帮助学生消除词句障碍,使用讯飞快读小程序和每日英语听力APP、英语趣配音APP解决学生口语表达难关,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新增与健康主题相关的核心概念,并组织学生收集拓展资料深化对思政主题的理解,既能够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又能形成全方位的思政内容网络系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具体实施路径如图2所示。

图2 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实施

(三)教学评价“有力”实现学科素养

基于“切入点、动情点、融合点”作为本课程的学科素养评判标准,全程依托云课堂、iSmart 等电子档案袋实施过程性评价。电子档案袋全面保留和记录了学生个人信息、评价信息、活动情况,真实反映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维素养发展情况,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西方文化,同时坚定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文化自信,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育人。以本单元三个模块为例,教学评价“有力”实现学科素养目标过程,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学科素养落实点

四、结语

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未来的英语学习,学生不仅要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涉外沟通,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还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提升思辨能力,在日积月累的语言训练中获得自主终身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