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2022-11-27 02:40侯儒
奋斗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赫哲族黑龙江省文化遗产

■侯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 年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两办”名义印发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性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期望。因此,对标《意见》重新梳理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困境并提出对策建议,不仅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的必要行动,也将为今后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一、黑龙江省非遗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是多民族聚居大省,历史文化悠久,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族资源、灿烂的历史文化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1年末,全省共有赫哲族伊玛堪、望奎皮影戏两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有达斡尔族乌钦、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满族说部等42 项非遗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还有宁古塔民间文学、杨小班鼓吹乐棚、赫哲族萨满舞等429 项非遗入选省级非遗名录,囊括了戏剧、音乐、体育、杂技、舞蹈、曲艺、美术、医药、民俗、文学等各个项目。赫哲族伊玛堪和望奎皮影戏的成功入选实现了黑龙江省联合国非遗项目零的突破,具有划时代意义,极大扩大了黑龙江省非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黑龙江省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多年来,黑龙江省始终坚持把打基础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对内积极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寻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对外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创新实践新方式,提升非遗保护效果。

一是成立专门保护机构。2005年起,全省陆续成立非遗保护机构。2005年,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2006年,牡丹江、黑河、绥化率先在市(地)一级设立非遗保护工作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开展非遗保护工作。2009年,原黑龙江省文化厅设立非遗处,对全省非遗工作加强统筹领导。截至目前,全省有省级非遗职能部门1个,市级职能部门5个,县级职能部门3个;省级非遗保护中心1 个,市级非遗保护中心13 个,县级非遗保护中心22个,形成了省、市、县三级非遗保护工作体系,建立了有效保护机制。

二是建立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全省共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认定体系。截至2020年末,全省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6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42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44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897 名。整理完善代表性传承人简介200 余份,完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10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20人,实现了对代表性传承人科学动态管理。

三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省设立了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金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牡丹江流域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鄂伦春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一步加强非遗整体性保护。以项目名录保护为非遗工作主体,开展实施记录式保护、活态式保护、研究式保护、传播式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提升保护影响力。

三、黑龙江省非遗保护面临“四难”困境

黑龙江省非遗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弥足珍贵。在保护开发利用上既有成功经验,也面临多种发展困境。

一是传承难,非遗保护专业人才稀缺。据调查,黑龙江省非遗项目传播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萎缩和消失问题。以非遗项目赫哲族伊玛堪为例,在20 世纪前几乎家家都有伊玛堪歌手,如今却渐趋式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年轻人对部分传统文化缺乏热情,认同感逐渐淡化,很多门类的非遗项目传承主体都在萎缩。同时,全省各级非遗保护中心专业人员配备不足,面对传统音乐、舞蹈、民俗等多个门类的保护需求有些力不从心。

二是承载难,非遗存续环境存在风险。黑龙江省很多非遗的存续环境是依托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而存在的,而如今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自古以来以渔猎为生,这种生产方式孕育了民族文化,也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以农为主,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生产方式替代了传统的渔猎经济,带有民族历史印记和文化符号的民族文化失去了生长土壤,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另外,语言濒危也是传承的重要障碍。如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语言都处于即将消逝的边缘。黑河市爱辉区现有鄂伦春族群众500 多人,但会使用鄂伦春语言的仅有30人左右。

三是拓展难,非遗产业链条延伸不够。虽然黑龙江省非遗项目种类较多,但是大多还处于原始状态或初级化阶段,传播手段较为陈旧。如同江市八岔村、抚远市抓吉村、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都分别成立了鱼制品合作社,生产制作赫哲族鱼皮画、鱼皮包等手工艺品,具有浓郁民族特色,但大多还处于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制作阶段,产业链条短,打造精品较难,创新型设计、工厂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销售尚未实现。另外,全省非遗文化衍生品也较少,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不足,尚未形成体系。

四是融资难,经费投入相对不足。与非遗产业发展好的省份相比,黑龙江省非遗项目民营资本介入较少,企业投资不足,融资模式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当前,黑龙江省基层非遗部门普遍存在财务不独立、经费缺少保障的问题。除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和保护单位有部分经费外,省内只有少数几个县(区)有专门的非遗资金支持,大部分基层单位缺少必要的工作经费和非遗项目传承支持经费,仅依靠上级部门划拨的少量项目经费及传承人补贴开展工作,无法满足传承传播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教材编写、非遗项目申报、田野考察、传习活动开展、文艺团体建设等方面工作均缺乏经费支持。

四、推动黑龙江省非遗保护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进入新时代,为更好保护和传承黑龙江省非遗,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补短板、强内功。

建好梯队,解决好人的问题。非遗保护传承的关键在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一是扩充非遗保护职业队伍。建议增加各级非遗保护行政机构以及非遗保护中心的人员编制,设置多种专业技术岗位。非遗保护工作涉及多个工种,包括纪录片拍摄、文本制作整理、活动宣传策划等,对保护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极高,亟须扩充人才队伍。二是培养非遗保护专业人才。开设非遗保护专业是培养非遗保护专业性人才的重要举措。建议省内高校开设非遗相关专业和体验课程,以便更直接有效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三是重点培育非遗传承人。加快青年传承人认证评选,激发传承非遗的使命与担当。有规划性地培养传承人,给予传承人相关认证,建立规范的传承人授徒档案。

抢救濒危,解决好资源流失问题。联合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等从事语言、文化研究人员,组成专业队伍,常态化开展民族文化抢救、保护与开发工作。一是做好濒危民族语言的抢救。加快对赫哲语、鄂伦春语、鄂温克语、达斡尔语等濒危语言的采录整理工作,出版研究专著、词典,逐步建立完善的语言数据库,保证民族语言有人说、能留传。二是做好非遗口头说唱类项目的抢救。对赫哲族伊玛堪、达斡尔族乌钦、鄂伦春族摩苏昆等濒危口头说唱类项目继续开展搜集、采录、翻译、整理的声像合一数字信息制作工作,将珍贵的声像资料通过现代技术转化成光盘,科学保存声像实态。三是做好非遗手工艺项目的抢救。整理出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渤海靺鞨绣、方正剪纸、绥棱黑陶等传统技艺的整体流程,在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批量培养手工艺传承人。

打造精品,解决好市场开发问题。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和发展非遗项目的新机制、新模式,打出特色品牌。一是探索“非遗+”模式。整合非遗项目,开发非遗产品,探索“非遗+旅游”“非遗+互联网”“非遗+产业”“非遗+演艺”“非遗+电商”“非遗+扶贫”等多种发展模式。发挥青年人、文化人优势,建立电商服务与信息资源体系,加强品牌营销,突出地域特色,切实发挥非遗文化作用。二是打造演出精品。对萨满舞、罕伯岱达斡尔族民歌、伊玛堪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项目进行内涵再造,挖掘创新,形成可推向市场的新表现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可以在继承传统、融合创新上下功夫,创作排演更多符合现代人欣赏品位的节目。三是积极探索开发非遗衍生品。充分挖掘传统美术、技艺等类别的非遗项目内涵,在遵循技艺精髓的基础上,在设计理念、外观形式方面注入创意元素,既注重产品自身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同时也要注重衍生品的艺术性和市场性。如大庆市非遗项目“王氏刺绣”,在刺绣技艺基础上,开发了云肩、团扇、服饰等系列生活用品,达到了较好效果。

多方融资,解决好资金保障问题。针对黑龙江省非遗项目保护发展中融资模式单一问题,可通过三种途径增加资金支持。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可以依法将非遗保护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年加大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适当对传承人给予相关政策倾斜。二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充分调动民营企业、银行、社会资本以及个人等参与其中,接轨市场,加大非遗开发力度。通过设立文创基金、非遗基金等形式,改善非遗产品发展困境,提高非遗产品创新能力。三是争取项目合作资金支持。支持非遗机构和非遗项目申报联合国基金、国际基金等,力争获得更有力的资金扶持。

猜你喜欢
赫哲族黑龙江省文化遗产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赫哲族冰雪体育促进北方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研究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赫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