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民生福祉

2022-11-27 03:27邹佰峰
奋斗 2022年4期
关键词:党和政府共同富裕民生

■ 邹佰峰

2022 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民生冷暖见初心,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话充分诠释了党和政府“民生无小事”的基本理念,体现的是党和政府“一个都不能少”的为民情怀。民生既关乎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又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哪怕是一件小事,只要关系到民生,就是天大的事。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政府工作报告》将民生上升到“初心”的政治高度,内化到“冷暖”的情感层面,具体到“一枝一叶”的工作细节,鲜明地反映了党和政府要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党代表人民利益,而人民利益最根本最主要的就是民生需求。从这个政治逻辑出发,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坚持“初心”不改的价值理念,真正地将民生工作的点滴小事做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大事,将为民谋福祉的“初心”落实到位。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突出保基本兜底线”和“补齐民生基础设施短板”,实际上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举措,是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具体操作层面诠释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价值理念。《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1 年的民生工作,涉及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健康、文体事业等方面,其实都在强调“兜底线”和“补短板”,着眼的是民生需求的基本面,体现的是党和政府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均等地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价值。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党明确将社会发展的目的定位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民生冷暖见初心”,将民生放在全部工作的首要位置上,聚焦群众关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着眼民生全局的基础上,通过突出完成重点民生实事,将民生工作做细做实。民生工作真正取得实效,既是为人民群众解决民生难题,也是为共同富裕夯实基础。《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一系列惠及民生的举措和成效,充分诠释了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对民生工作的领导。民生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才能实现。在党的领导下完成各项民生工作任务是《政府工作报告》始终强调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做好民生工作的根本保障。党和政府的工作目标就是不断实现和满足人民群众切身的民生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民生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人民群众来完成,但是,发挥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和聪明才智离不开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真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才能真正团结全体人民群众共同为了一个目标奋斗,才能真正保证民生建设的共同富裕方向不跑偏、不走样。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事业成功的秘诀和经验,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第一准则。人民至上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将人民放在首位,高质量地做好民生工作是贯彻和落实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民生所涉及的领域中,哪怕有一件小事儿没有做好,人民群众的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人民至上,对于民生工作而言,首先是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部民生的建设成果都应该也必须由人民群众同等分享;其次要做到一切依靠人民群众,通过人民群众自身的奋斗获得充分的民生成果;再次要做到民生工作的成效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最高评价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永远在路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推进民生工作,关键在于采取有效的实际举措,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实绩。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关乎方方面面,它的实现标准是没有上限的,只要人民群众有所呼,我们就要有所应。同时,不得不承认,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件超乎寻常的难事儿,民生的好发展快发展是受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制约、影响的。在民生上尽力而为是党和政府贯彻初心使命的基本要求,但是,民生毕竟不是空中楼阁,超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民生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会破坏和损害民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会损害人民群众民生福祉的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科学思路,既着眼于全局的尽力而为,同时也有关注重点领域的量力而行。《政府工作报告》在民生这一关键领域,准确地把握了黑龙江省的省情,对于群众反映强烈、期待迫切的问题,必须做到尽力而为、立即解决,而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到量力而行、逐步解决。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知冷暖又要重细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民生工作讲得非常细致,特别强调为民情怀,要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把人民群众的诉求看成自己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生工作的效果会使人民群众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民生工作做得好,最能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距离;反之,民生工作做得不好,也最容易伤害人民群众的感情。民生由事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一桩桩小事组成,不同的群体、家庭、个人都会涉及各种不同的民生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有从小事抓起的觉悟和态度,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点滴细微的民生小事,要有不放过每一件小事的决心和担当,要以最质朴的作风、最真挚的情怀和最实在的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认同和肯定。

猜你喜欢
党和政府共同富裕民生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
走近内心走向爱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十八大以来反腐制度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