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价值与愿景

2022-11-27 06:55刘虹伯赵艳华
现代医院 2022年6期
关键词:荣誉感医务人员医疗

刘虹伯 王 萱 赵艳华

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200

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既体现了一种个体感受又在群体层面上存在着共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呈现出社会对这个群体所做贡献的认可和尊重程度,从个体和群体层面上诠释职业荣誉感对医务人员的本体论价值与公共价值,不仅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医学人文领域的研究范畴,也是一件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1 职业荣誉感的内涵

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是在工作中获得的,医务人员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发展前景和发展机会等多种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经过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越强,其工作效率越高,越有利于良好职业人格的塑造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是在自身的不断自我规范、不断履行社会职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对医务人员的道德品质评判的标准,社会人士的肯定和认可是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重要来源,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可以对医务人员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引导,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激励医务人员积极进取,认真完成工作任务,是医务人员职业发展之路上的重要精神力量。

1.1 从哲学角度看

马克思认为价值观是人实现价值期望的重要因素,价值观往往决定了人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体现了人们对待职业的个人态度,当人们遇到工作中的重大决策时,往往是价值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1]。职业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业者的工作需求与对工作属性的认知,医务人员作为人类健康的捍卫者,保护健康是保护一切价值的源泉,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需要在医疗活动中通过对患者病痛的缓解和精神的抚慰中获得,为推动人民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去从事医疗工作,不仅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1.2 从伦理学角度看

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与其职业道德密切关联,体现在医务人员的思想作风、言行举止、性格情感等各个方面,是检验医疗效果和实现医疗事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医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人员必须自觉地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在医疗实践中提升道德认知并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职业荣誉感。

1.3 从心理学角度看

职业荣誉感反映了医务人员在从业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成熟的职业认同,反映了个体的职业兴趣与态度、职业能力与目标。医务人员能够从心理上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对工作充满热情,达到人们满意的效果,也就有了职业荣誉感。人民群众对医疗行业的普遍认同和赞许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职业幸福感。

2 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价值

职业荣誉感伴随着医学发展进步的精神脉络与公共承载价值,医学绵延不绝、医者队伍生生不息本身就是这个群体自我认同和职业荣誉感的重要体现。

2.1 理论价值

从理论层面讲,从职业荣誉感这个新的角度审视医务人员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可以为这个群体的理论观照增加一个可视维度;把握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生成、变化规律,又可以为培育和增强这个群体的职业荣誉感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指导。

2.2 实践价值

从实际层面看,首先,医学界集中了大量承担医疗卫生这个重大民生课题的专业人才,他们不仅治病疗伤,还有通过国民健康水平的提升来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众对这个群体所做贡献的认可和尊重程度,这是一件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其次,当代中国存在着医务人员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而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却在下降的严重悖论。一方面,获得医疗卫生服务作为一项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对健康问题关注程度的不断提升使得医疗行业在推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当前医护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另一方面,频发的医患冲突事件导致了医患矛盾升级的同时也成为了困扰医务人员塑造职业荣誉感的最大阻碍[2],然而仅单方面通过完善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是无法解决医患矛盾问题的,这种状况正在持续拉低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甚至影响到医学后备人才的充实和成长。

3 影响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主要因素

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是一个由个人经历、时代逻辑、医学教育、临床实践、政治哲学、社会氛围、医院管理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问题。就医务人员这个主体而言产生职业荣誉感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专业化程度、职业认同和社会贡献这三个方面。

3.1 医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

医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是影响其职业荣誉感的主体因素。医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仅体现在显性的医疗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上,而且体现在与其主体职业形象密切联系的医德医风、工作态度和职业意识层次上。医疗行业的服务对象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而医务人员则掌握着权威的医学知识使得再年轻的医生在患者眼中也是长者和圣贤,这是由医学的专业性所决定的,因此,医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素养会使医务人员具有较强的不可代替性,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充满期待和依赖,而医务人员展现出对患者的同理心和责任感又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患者乃至全社会对医务人员主体形象的正向评价,更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提升。医学科学和医学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所以现代医疗行业对于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不仅拔高了医疗行业的形象,也提高了公众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性认可度。因此,医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对自身的职责要求就会越高,在医疗行为上出现差错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医务人员的社会声望就会越高,职业荣誉感也会增强。

3.2 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

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是其接受专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的先决条件,是影响其产生职业荣誉感的主观因素。职业认同是个人在与职业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医务人员在充分了解职业特性的基础上,积极稳定地投入医疗工作,感受工作过程带来的积极体验,使职业发展与自我发展相结合,从而使自己所从事的医疗事业成为自我定位的重要部分,逐渐形成对医疗工作的情感认同与角色定位[3]。简言之,就是医务人员个体对所从事的医疗职业产生肯定性评价。医务人员获得职业认同的过程本质上是主观的,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既要在对自身职业的特征、现状与前景、期待等各个层面有充分的认知的基础上形成职业的自我认同,又要在社会对医者职业的价值理念、发展前景及价值取向的认可与肯定中形成职业的社会认同。

3.3 医务人员对社会的贡献

医务人员这个群体对社会的贡献往往决定和影响着公众对医务人员的评价结果,是影响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关键因素。不同职业所要承担的社会职责不同,医务人员肩负着治病救人的社会职责,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的使命本身就是在参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特别是在发生重大灾情或者疫情时,广大医务人员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是牺牲,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尊重和支持,这会使医护人员获得更好的工作体验和成就感,也大大催生了医务人员这个群体的集体荣誉感。

4 拉低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深层次原因

在我国当前的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下,管窥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实际情况,既要对新冠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具有示范作用的成功经验做系统研究分析,也应探明日常医疗工作中拉低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深层次原因,才能寻得提升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有效路径。

4.1 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堪忧

在高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切实改善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能够有效增强这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社会荣誉感和执业自豪感。然而,从2002年起中国医师协会针对医师执业情况面向全国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根据2009年—2018年公布的四次《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的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中国医师执业环境并未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将近70%的医师认为执业环境没有改善,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或者医疗纠纷,约半数的医护人员认为医疗工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不希望子女学医[4]。三级医院医生的平均周工作时长均超过法定工作时间,工作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特别是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医务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且要面临加剧的安全风险,不可否认,工资待遇是当今人们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而收入却相对较低,工作收入、待遇与工作强度、难度之间产生的冲突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拉低了他们对工作的认可度和热情。而频发的医患冲突、医疗纠纷、暴力伤医事件严重打击了医患的互信关系,使医务人员对执业环境感到担心甚至害怕,社会群众也缺乏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医护人员的工作得不到尊重,最终会导致医护人员职业荣誉感的缺失[5-6]。

4.2 过度医疗引发的连锁效应

良好的医疗体制应该具有道德合理性,因为它关系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导向,过度医疗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医疗体制缺乏合理的价值诉求。医疗机构为了创收把各项经济指标落实到各科室业务甚至是医务人员个人绩效上,使得医务人员的价值诉求往往与薪资待遇相挂钩,加之少数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存在价值观失衡现象,关注的重点不是如何帮助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而是如何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报酬,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部分医务人员会在辅助检查、用药、手术和对重症病人的治疗等过程中出现过度医疗行为,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连锁效应[7-8]。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将经济效益放在医院工作业绩的首要位置,严重影响了医疗行业救死扶伤的社会职责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导致了社会群众对医疗服务认可度和满意度的下滑,又会反过来影响医疗体制的价值导向,使医务人员把追求收益最大化作为工作的重心,缺乏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和对职业的认同感,更易产生职业倦怠感,拉低了职业荣誉感。

5 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美好愿景

健康中国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艰巨任务,其“坚持发挥广大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的鲜明态度,意味着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将在参与这个重大历史进程中发挥更为充分的效用。

5.1 发挥医务人员的主力军作用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个纲领性的建议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把健康发展理念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的全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协同配合共同来完成,其中医务人员承载着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是落实人民健康利益的执行者和探路者,特别是在前期阶段各项任务的落实更需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去付出。那么激发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充分发挥他们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就需要进一步在优化和创新健康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在选人用人、薪酬标准、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健全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征与医务人员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将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率、质量和效果、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等能够体现技术劳动价值的指标作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条件,让医疗工作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从根本上摒弃逼着医生创收的管理机制,让医务人员能够在提供健康服务的技术劳动中获得尊严、认可和回报。为进一步提升健康中国事业发展水平,医疗机构要根据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要求提供具有健康价值的医疗卫生资源,就需要不断优化医务人员的健康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在健康咨询服务、健康宣传教育、健康环境治理等方面对一线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和储备人才进行全面培养,以胜任新时代医疗健康服务的岗位要求和能力要求,促进医务人员将个体人生融入到医疗事业发展的历史潮流中,进而激发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成为健康中国事业的稳定载体[9-11]。

5.2 发挥中医药文化的引领价值

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中强调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体现了大健康理念背后所孕育的正是中医药文化中自带的养生思想,健康中国的道德基础体现了人民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诉求,对生命健康的价值观念、认知思维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医药文化体系的精神内涵,更是医疗产业发展的灵魂支撑,对于医务人员职业荣誉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和协调作用。特别是中医文化的“内向”教育对引导医者个体理想人格的塑造,群体的形象和声誉的形成,以及如何过道德生活和幸福人生都起着参与决定的作用。医务人员把个体人生与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在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中获得职业认同感,在感受中医药文化自信中获得民族自豪感和群体凝聚力,在中医药文化经典中耳濡目染锁定自己的职业方向、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在中医药文化的浸润中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医务人员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政策东风下宣传和普及中医药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人民群众选择健康的医疗方式及生活方式,不仅能在弘扬中医文化价值和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中获得认可,而且促进了医患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和尊医重卫的社会自觉,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医务人员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的文化引领价值[12-18]。

猜你喜欢
荣誉感医务人员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这是我们要的集体荣誉感吗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浅谈班级集体建设与集体荣誉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