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旗渠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及践行

2022-11-27 15:50余建军姬海涛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林县红旗渠价值观

余建军,姬海涛

(1.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2.安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1](P42-43)。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时代新人的培养,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就必须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加强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而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精神既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又是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延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它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观因素。

一、红旗渠精神的形成及其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旗渠的修建成功,主要依靠的不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资金,而是蕴含在物质背后的精神动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所秉持的政治价值理念加上传统文化的影响,最终促成了这件事情的发生。理想信念或者说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集体主义精神,加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等传统的思想美德在先进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决策下终汇成一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无不胜和攻无不克的力量,创造了这个世界的奇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积极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林县县委和林县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充分地认识到制约林县发展的瓶颈或者说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水,水是制约林县发展的诸多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县县委也试图因地制宜,发挥山区的优势,发展农林牧副渔等产业,发展林县的经济,带领大家脱贫致富,但是严重的干旱和少水成为制约本地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此林县县委和广大人民群众与干旱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先后修建了一些水库和渠道,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林县的缺水问题。这样,就促使林县县委和林县人民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水源,不得不从地下转向地上,从地上转向天上,当所有的这些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时候,寻找境外水源就是一个必要的选择。这充分说明红旗渠的修建绝对不是什么突发奇想或者是异想天开的产物,而是一种在现实困境中的理想实践的选择,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实践基础的,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有机整合。历史上类似于林县这样的干旱地区比比皆是,认识到人与水的矛盾是主要的矛盾的也是大有人在,但是能够充分从本地的实际出发,提出可行性和有效的解决方案的却是凤毛麟角,而恰恰在这一点林县县委和林县人民体现出了他们价值判断的科学性,也正是这一点使红旗渠精神得以形成和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其他的地区则要么是苦熬,要么是苦干,但却半途而废。其中根本的原因就与正确的价值判断是有关的。

有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不见得就有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林县和其他干旱地区一样,都面临着威胁人的生存的缺水问题。但是在干与不干的问题上,他们没有选择等、靠、要,而是选择了宁肯苦干不要苦熬的做法,选择了既要苦干,又要大干、巧干的做法,这样一种敢想敢干加巧干,使他们既具有了无所畏惧的革命情怀,又具有了科学求实的理性精神,这两种精神的结合是红旗渠修建成功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在要不要修的问题上,党员干部和群众是绝对一致的,党员干部是要为解决群众的疾苦而修渠,是宁做为民请命的官而不做平安官和太平官,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却是要为子孙后代而修渠。尽管动机不一样,但都选择了修渠,并且要义无反顾不惜一切代价地去修,要靠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去修渠,这一些都化成了修渠的动力和决心勇气。在修渠的决策上,县委根据实际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所谓科学领导就意味着要加强领导的科学性,要使每一项决策都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要,要加强工程过程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整体性,避免盲目性。同时,对这些政策还做及时调整,由开始的遍地开花、四面出击转换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与发动群众相结合,以看得见的利益激励群众修渠,修一段渠通一段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统一的方法保证了修渠的长期性和时效性,既维护了群众的眼前利益,又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保证了后续工程的顺利开展。所谓民主决策事实上意味着每一项政策和制度的制定都要经过民主的程序,首先从群众利益出发,然后经过多次走访请教群众,在精心测量和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定出初步方案,再交广大基层干部、群众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研究论证,作出决策。这样的决策,既反映了群众的要求,代表了群众的利益,又集中了群众的智慧,避免了决策的盲目性,增加了决策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施工中,指挥部领导遇事同群众商量,有问题大家一起研究解决,靠群众的聪明才智大搞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实践证明,这是符合当时实际的可行性策略。当时的现实状况也决定了林县人民只有依靠自己、只能依靠自己,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红旗渠工程总投资7154.7万元,国家拨款仅占14.3%,林县人民群众自筹占85.7%。为节省资金,民工口粮,群众自筹;修渠工具,群众自带;施工器材,群众自己造;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造;杠子折了当把,把断了当锤把,锤把短了烧火做饭。30万干部群众矢志不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十年如一日,用甚为简陋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在太行山腰上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筑成了一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丰碑。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在红旗渠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一起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没有一例贪污受贿,没有一个人挪用建渠物资。林县人民也正是依靠这种伟大的精神,才得以修建成泽被后世的红旗渠。

仅有无所畏惧、敢想敢干的革命勇气是不够的,仅有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和救民于水火的心态也是不够的,革命的精神必须建立在了解实际和根据实际制定可行性科学的政策之上。没有革命的热情和崇高理想的理性是干瘪的,没有科学理性的理想和革命精神则会变成实践中的盲动主义。所以,红旗渠的修建成功事实上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的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人民的疾苦、生存、发展、富裕而修渠,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国家层面政治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林县人民在党的科学决策指引下,为了子孙后代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战斗精神,是社会层面的传统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林县人民不畏困难,敢于战天地、斗鬼神,是出于对家乡和祖国的深厚感情,是爱国主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在个人层面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所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体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保证。”[2](P9)

二、红旗渠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启示

第一,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以价值事实为基础,达成一致的价值判断和共同认识。价值理论提示我们,价值共识的达成要以价值事实为基础,共同认识一般地对应着社会的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这是核心价值观得以成立的客观基础,所以必须重视公共领域的建设。比如当今的住房问题、小孩上学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等,这些问题处理和解决得好,往往能够形成共同的价值判断和共同认识。但在现实中, 仅有普遍共享的客体, 并不意味着多元主体之间一定会形成共同的目标和规范。价值的根据不在于客体,而在主体,客体的价值不等于客体本身,共享客体也不等于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规范。所以,必须注重主体内部的需要和理性构建。

第二,人的需要和客观环境的价值关系是价值观的基础,这里主要牵涉到价值观的主体性特征等方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他进一步认为人的需要的层次越低,感情因素、个性因素越少,越容易取得共识,特定的行为规范产生作用的概率越高;人的需要的层次越高,感情因素、个性因素越多,越不容易取得共识,特定的行为规范产生作用的概率越低。这一理论说明人的需要在价值共识当中的作用和特点。就红旗渠精神来说,当时人和水的矛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林县人民生存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在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上,林县人民很容易形成了价值共识,必须修渠。但是,针对当前人的需要的层次的提高,我们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上,这也意味着当今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重视主体的需要和构建作用,必须容纳不同的价值诉求,必须学会互惠和互赢,放弃自我中心化的价值观,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实践活动领域,必须学会相互协商和合作,实现最大公约数和共赢。

第三,红旗渠精神的形成是在尊重主体情感需要基础上的思想和信念共识。纵览红旗渠精神的形成,我们可以发现,红旗渠精神的修建对于广大的群众来说最简单和最直接的一个动力就是对于家乡和子孙的热爱,但这种简单朴素的家庭之爱经过红旗渠精神的洗礼后又升华为一种对于国家、他人的社会之爱,甚至是人类之爱。这说明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尊重主体的情感需要,并且要把这种简单朴素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之爱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循序渐进,直至实现国家之爱、社会之爱和人类之爱。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可以以主体的直接需要和朴素的情感为基础,在价值实践的过程中提升需要、升华情感,循序渐进地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

第四,红旗渠精神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形成的团结协作与奉献精神。团结协作是人类一种最原始的交往方式,个体力量的弱小,决定了人们之间必须团结协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的作用日益凸显,集体协作的力量似乎越来越不受到重视,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有个体所完成不了的事,这说明了团结协作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就红旗渠精神来说,团结协作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当今的社会来说,对于团结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主要体现在技术操作层面,这就真正遮蔽了团结协作的本性。团结协作是关乎着整个集体甚至说是人类的利益,它的最高境界就是无私奉献,但无私奉献绝非是要排斥人的利益,而是要实现一种最大程度的共赢,红旗渠修建成功就是它的一个突出的表现。所谓“共赢”,是指不同主体在同一价值链上的各自分享。“共赢”理念的核心,是主体之间平等互利,各得其所。是共同富裕,共同发展,不是推行“丛林规则”,弱肉强食、贫富差距加大。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基于相同的利益和传统道德、共产主义精神的影响,这一美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红旗渠的修建成功,也使每一个人都获得了收益。所以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是脱离现实利益的纯粹的观念构建,必须发挥利益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第五,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坚持价值思维的方式,价值思维是整体而非部分,是具体而非抽象,是相互而非线性,是矛盾统一体。就红旗渠精神来说,红旗渠精神既是民族精神(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时代精神(现实)的萌芽和共产主义精神(未来)的先期实验。红旗渠精神既蕴含着实事求是、重实践调研的科学精神,又建构着自强自立自信、合作奉献的人文精神,它既是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又是国家社会价值的自我发展。勤劳节俭和无私奉献合作的敬业精神,加上求真务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科学精神以及林州建筑业的工业基础最终形成了一种大胆的精益求精的理性投资行为,这是林州经济腾飞的秘密,这也说明了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组有机联系甚至是矛盾的观念统一体。

三、新时期弘扬红旗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说明,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吻合的。红旗渠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态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贯坚持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是我党始终不渝的追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倡导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无私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红旗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新时期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表明,一种价值观的形成和发挥巨大的作用,一定是历史、国家、社会文化和个体互动的结果,一定是现实的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一定是价值主体的主观情感和价值诉求的反映。只有立足于这几个方面,充分协调和发挥它们之间的作用,才能真正产生具有实效的有深远影响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核心价值观。为此,首先要充分重视公共领域和社会民生的建设。这些领域大多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系着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共同的价值诉求产生的实践基础和源泉。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将直接影响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实效和长久性,只有立足于客观现实和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基础上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得到全社会的衷心拥护和践行,也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价值观。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此,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些思想和观念都充分说明了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和优越性的发挥,必须把民生问题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和指导思想的层面。其次,需要政府牵头联合相关的科研教育部门,做好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阐述工作。可以充分利用安阳市高校的科研资源、社科联的引领作用、党校和干部学院的宣讲优势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阐述、领导、宣传、践行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机制,把弘扬和践行、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红旗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真正内化为安阳市的市民精神和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再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作好社会动员和组织工作,营造人人学习和践行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氛围。政府可以通过组织红旗渠开工和通水纪念日等大型庆祝活动普及和宣传红旗渠精神,也可以通过各大媒体平台例如市民论坛、知识竞赛、专家讲座等形式宣传红旗渠精神。就企业来说,要把诚信经营、科技创新、爱岗敬业和践行红旗渠精神结合起来,宣传和塑造一批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旗渠精神的典型,充分发挥企业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职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升华企业文化,引领企业领导、职工认同和践行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学校来说,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塑造一批弘扬和践行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加强辐射和引领作用。可以从红旗渠精神与学校党建、红旗渠精神与学校教学、红旗渠精神与学校科研、红旗渠精神与学生工作等几个方面深入挖掘和践行红旗渠精神,通过老师讲、学生做、领导专家谈等诸多的形式营造红旗渠精神育人的校园氛围。另外,要充分发挥家庭和家风的熏陶和引领作用,传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事求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诸多的内涵始终是红旗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新时期更要坚持和发展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作风,而家庭则直接担负着养育和教育时代新人的重任,良好的家风和家训是培育红旗渠精神的最直接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所以,“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3]林县人民在长期的修渠过程中形成了父传子、妻帮夫、村与村、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无私奉献的良好的家风和精神,这些高尚的品质也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林县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腾飞和良好的社会风尚。新时期,必须以家庭为基础,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大力弘扬和践行这些精神。在家庭建设上,要遴选一批具有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典型影响力的优秀家庭作为代表现身说法引领家风和家训建设,让红旗渠精神真正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上,要注重红旗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土文化传统的对接,让新时代的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新的乡村礼俗文化,让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其独特功能。最后,要根据时代发展和人民的实际需要,创新红旗渠精神的内容和形式。红旗渠精神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不可否认具有那一时代的烙印和痕迹,老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逐渐的消失,但精神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将是永恒的。所以,必须根据国家、社会和当代人的需要不断地丰富红旗渠精神的内涵和形式,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实践范围,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结合改革开放、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等实践增加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可以通过公共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微视频、自媒体、微博等多种方式传播和交流红旗渠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新宣传理念、话语体系、运行机制、方式方法,完善传播工作格局,向世人展示红旗渠形象、发出红旗渠声音、讲好红旗渠故事、践行红旗渠精神。

猜你喜欢
林县红旗渠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红旗渠精神”感动我
弘扬红旗渠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红旗渠的“难”
价值观(二)
把红旗渠精神这杆旗扛起来传承好
拍摄电视剧《红旗渠》就是要让当代人不忘初心
《红旗渠》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