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众发言畏惧成因及其适应教学方法

2022-11-28 11:28庄东明戴红梅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发言者当众层级

庄东明,戴红梅

(1.韶关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2.韶关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当众发言” 是指在正式场合的当众口头表达,口语交际中的演讲、讲授、讲述、主持、面试、汇报都可以纳入当众发言的范畴。当众发言是口语交际活动的基本能力,更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当众发言概念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出现,在相关的研究文献中也比较少被提及,但笔者认为,鉴于该概念在口语交际及其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很有提出的必要。首先,这个概念可以统筹上述的演讲、讲述等口语交际活动的类型。这些口语活动都是正式场合的当众口头表达,具有以下三个特质:一是当众性,二是独白性(或是以独白为主),三是正式性。其次,用 “当众发言” 来表述这个概念应该比较恰当。目前的文献对这个概念还有如下表述: “当众” 也称为 “公众” , “发言” 也称为 “讲话” “说话” “演讲” 和 “演说” 等。本文没有采用这些表述的理由是:第一, “当众” 是指面对众人,而 “公众” 没有此义,其义多指公共意义上(如利益、权利等)的人和人群;第二, “发言” 是指在正式场合的口头表达,而 “讲话” 和 “说话” 没有限定正式场合。 “演讲” 和 “演说” 则主要是指在正式场合的宣传鼓动类的发言,是当众发言的一种类型。相比较而言, “当众发言” 较为恰当地匹配该概念的内涵及其特质。

在口语交际教学当中,大多数学生开始都比较畏惧当众发言,本文认为当众发言畏惧的成因是人类的当众恐惧本能,而口语教学应该将当众发言畏惧适应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并用实战、层级渐进等方式方法进行适应教学和训练。

一、当众发言畏惧的成因

当众发言是人们普遍害怕的事情,本文称之为 “当众发言畏惧”①“当众发言畏惧” (oral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还有多种表述:公众演讲焦虑(public-speaking anxiety)、当众演讲畏惧(fear of speaking in public)、公众演讲畏惧(fear of public speaking)、他人面前演讲畏惧(fear of speaking in front of others)。。1973 年,美国的布鲁斯金学会(R. H. Bruskin Associate)对人们害怕的事物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当众发言名列第一位(40.6%),而死亡仅名列第7 位(19%)。这个调查结果分别于当年7 月、10 月发表在该学会的《布鲁斯金报告》(Bruskin Report)和英国的《周日泰晤士报》②《周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又译《星期日泰晤士报》。上(目前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认为这个调查是该报所做的调查,此为以讹传讹)。2012 年,美国学者德怀尔重复了这项调查,当众发言不仅仍名列第一位,而且占比上升到了61.7%[1]。在所有的相关调查当中,遭受当众发言畏惧困扰的受访者比率为85%[2]。当众发言畏惧的发生率可能比调查数据更高,正如马克·吐温所言,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演讲者,一种是特别紧张的,另一种是假装自己不紧张的。据调查,即使是富有经验的舞台表演艺术家、演员在每次演出时都会怯场,但是他们能够对之加以控制和隐藏, “把怯场当作祝福而不是诅咒。”[3]

为什么当众发言畏惧如此普遍?不少研究者认为,这是社交焦虑症的一个独特的亚型[4]。这个结论将当众发言畏惧当成一种病症,这极可能是错误的,因为病症是一种异常状态,而当众发言畏惧却是一种普遍、正常的现象。不少研究结论表明,当众发言畏惧和社交焦虑症有质的不同,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那些有当众发言畏惧的个体并不害羞,也无行为抑制,当众发言畏惧与发言本身没有很大关系[5]。那么造成当众发言畏惧的原因是什么呢?从情绪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众发言畏惧是 “当众恐惧” 和 “对视警觉” 心理机制叠加作用下的结果。恐惧是人类的原始、基本情绪之一。功能主义情绪理论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同人类其他情绪相比,恐惧具有更强烈的生存价值[6]。恐惧感和安全感是情绪在一个维度上的两极,畏惧意味着不安全。当众恐惧是应对当众危险的情绪,对于高等动物和人而言,当众就是意味着危险,因为这意味着被抛弃或者围猎。当众恐惧会让人进入 “杏仁体劫持” 状态。大脑中的杏仁体是人类情绪系统的中枢,同时也是警戒系统的中枢,当它察觉到危险信息时,马上会进入恐惧的战备状态,此时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导致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血压和体温升高、出现不可抑制的脸红、出汗、肌肉紧张甚至发抖,行动能力增强,同时理性思维、语言功能被抑制,这些都是为随时战斗或逃跑所做的准备[7]。当众恐惧的程度还和个体的身体暴露程度及是否手持物品相关。如果一个人处于当众境地,但是有物体遮挡(如讲台、乐器等),遮挡的面积越大,恐惧感越低,反之则越高。如果当众者手持物品(如器乐等),恐惧感也会降低。不仅如此,当众还会引起 “对视警觉” 心理机制①“对视警觉” 心理机制是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综合而提出的术语。。对视就是互相注视,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注视意味着锁定,锁定的目的大多是捕杀,由此塑造了对视警觉机制。人类同样具有对视警觉机制,陌生人对视时间超过3~5 秒,就会让人很不舒服,对视警觉的极端表现是视线恐怖症[8]。被注视意味着危险,而被众人注视那就是极度危险,要么是被孤立和抛弃,要么是会被围猎。当众发言需要全程和听众对视,发言者被越多的人注视,畏惧情绪越强烈。

在常见的当众活动之中,当众发言是恐惧级别最高的活动,不仅要全程对视,而且经常没有遮挡,没有手持物品,相比较而言,表演、演示等当众活动大多不需要对视(或全程对视),这些活动有时会有道具等遮挡物,有时需要表演者手持物品等,其恐惧程度低于当众发言活动。

进化心理学认为,当众恐惧机制是人类的本能,就像怕蛇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心理机制,也是非常正常的心理。本能是无法消除的,即使理智告诉我们当众情境根本没什么危险,但我们依然不由自主地紧张害怕。我们能够做到的只能是尽量降低和控制当众恐惧心理。然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已有万年左右,虽然这一万年和几百万年的人类进化时间相比只是白驹过隙,但文明社会已让越来越多的人类适应了当众情境,而这些适应会不断地积累到我们的基因当中,从而不断减弱消解原始的当众恐惧机制。对于当众发言而言,友好的气氛进一步减轻了当众恐惧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 “恐惧” 一词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众发言的情境了,因此本文用 “当众发言畏惧” 来表述。

二、当众发言畏惧适应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首要任务

当众发言是口语类教学的主要内容,而畏惧感是当众发言的拦路虎,是当众发言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口语课程和口语类教材(包括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把学生(读者)视为已经适应了当众畏惧的发言者,或者没有充分意识到畏惧情绪对当众发言的重大影响,从而把 “说什么” (发言内容)、 “怎么说” (发言技巧)当作其重要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从2001 版到2022 版)基本上没有涉及当众适应问题,仅提出了 “自信” 的要求;被誉为 “斯坦福最受欢迎的沟通课” 的 “高效演讲” 指出了 “杏仁体劫持” 现象,但没有提出应对办法[9]。口语交际课程和教学应该高度重视当众发言畏惧适应问题,将其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其理由如下:

首先,如果发言者处于当众畏惧状态,即 “杏仁体劫持” 状态,其思维、语言能力会被极大程度上抑制,轻者词不达意,言语混乱,重者则会出现 “语言休克” (Language Shock)的情况, “说什么” “怎么说” 的教学和训练也就丧失了基础和前提。其次,发言内容和技巧的教学训练成效有限。一个人的发言内容和技巧主要来自其个人的智识、言语能力和人格魅力,提升空间有限,提升速度缓慢,课程教学成效不显著。最后,当众畏惧适应训练可以达到比较显著的效果。在历经近万年的文明社会之后,人类适应当众畏惧的能力显著增强。无论是教学实践还是相关的研究都验证和表明,通过短时间的训练和实践,绝大部分学习者能够较快地适应当众畏惧心理,达到能够正常自如进行当众发言的状态[4]。

综合以上因素,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把当众畏惧适应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学习者只有适应当众畏惧心理,能够进行正常自如的发言之后,口语交际的其他任务和目标才有实施的基础,否则就无从谈起。

三、当众发言畏惧适应的教学方法

当众发言畏惧适应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除了本身是表演型人格的人以外,大部分人要经过一定数量的当众活动才能达成适应。此外,由于当众畏惧是人的心理机制,其敏感度总会趋向原值,即使是已经适应当众活动的人,如果一段时间没有进行当众活动,那么当众畏惧就会 “反弹”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借鉴有关心理干预方法,笔者认为当众畏惧适应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众畏惧,然后主要采用实战法和层级渐进法等方法进行脱敏教学。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众畏惧心理。一些学生对当众发言比较抵触,认为在台上畏惧是出丑,自尊心越强的学生越是如此。此外,儒家的传统文化对 “出风头” “好表现” 的排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这种抵触情绪。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当众畏惧是正常的心理,当众不畏惧才不正常。出丑并不会损失什么,从出丑到正常发挥才能进步,如果因为出丑而排除当众发言,那永远不会进步。当众发言能力是现代社会的敲门砖,只能掌握,不能退缩放弃。

其次,实战法是当众畏惧适应教学的首要方法。适应来自适应过程的积累,从口语教学实践来看,只有让学生登台发言,他们才能有效地适应当众情境,变得 “胆大” “脸皮厚” ,获得最有效的适应效果。实战法在心理干预理论和实践那里也获得了支持和佐证,心理咨询师采用真实生活脱敏法干预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让求治者到真实的广场和社交场合进行适应,这种方法见效快,所以又称 “快速脱敏法”[10]。当众发言畏惧只有在当众情境下才能产生,因此当众畏惧适应的教学只能在真实的当众情境下才能收到最好、最快的效果。相比之下,这十几年流行的微格教学在当众适应方面效果不理想,原因是微格教学中 “众” 的数量太少,或者太熟悉,因而当众情境没有足够的 “当量” ,脱敏成效甚微。国际上有一些口语教师用虚拟现实环境暴露的认知行为疗法(VRCBT)①VRCTB:CTB with exposure to virtual reality;CBT: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当众发言畏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但是虚拟现实的成本很高,不适用于班级教学。

层级渐进法是当众畏惧适应教学的第二个主要方法。当众畏惧情绪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个体差异,二是当众对视范围,三是遮挡范围。在个体差异方面,虽说当众畏惧是人皆有之的心理机制,但是其轻重因人而异。有的人属于表演型人格,天生胆大,能够很快适应当众情境,不会产生多少畏惧情绪。但有些人天生比较胆小、害羞,当众畏惧严重,甚至达到了恐惧症、焦虑症的程度。从多年的教学观察来看,学生的当众畏惧个体差异呈 “两头小,中间大” 的纺锤形连续体,天生胆大、胆小的人较少,而大部分人处于中间状态,但即便是中间状态也是千差万别。在对视范围方面,和发言者对视的听众越多,发言者的畏惧程度越重,反之则越轻。在遮挡范围方面,发言者的身体被遮挡的范围越多,畏惧程度越轻,如果全身无遮挡,则畏惧程度最高。此外,发言者如果手持物品,有一定的依赖,当众畏惧程度会降低一些。在此基础上,笔者采用层级渐进法进行当众适应教学,通过讲话难度、对视范围、遮挡幅度和手持物品与否等方面来调控学生的当众畏惧情绪,取得了很好的干预效果。

具体而言,根据学生个体的当众适应水平,从低到高来安排发言要求的层级:在讲话难度方面,分为 “默站” (只站在台上不用说话)、读稿、背稿、讲话层级;在对视范围方面,分为无对视、部分对视、全班对视层级;在当众暴露程度方面,分为有讲台、无讲台(又分为讲台、讲台下)层级;在手持物品方面,分为手持、徒手层级。手持的物品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提词卡(纸)、笔(翻页笔)、书本和讲稿等等。

从教学经验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当众畏惧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并不一定需要用到层级脱敏法,但对于少数适应能力较差和较少当众发言经验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情况和畏惧层级而选择相应的对策。

层级渐进法也有心理干预领域的支持和佐证。心理咨询师在干预恐惧情绪时会采用系统(层级)脱敏法。 “系统脱敏疗法” (SDT: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Therapy)也称缓慢暴露、交互抑制法,由美国南非裔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SDT 的主要方法有二:其一是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其二是让求治者想像引起其惧怕的情境,并依据惧怕层级由低到高对求治者进行引导和干预,即层级脱敏法。

目前大部分口语教材对当众发言畏惧情绪提出了应对方法,例如想像、自我暗示、深呼吸、充分准备等等,但是从笔者的自身发言实践和教学实践来看,这些方法的作用并不显著。在口语训练和演讲过程中,当发言者出现杏仁体劫持现象,结巴卡壳时,教师和听众习惯于用掌声和热切的眼神对他们进行鼓励,这些做法对有基础的发言者有帮助,但对于初学者反而有可能激化发言者的当众畏惧和对视警觉心理,应该慎重采用。

猜你喜欢
发言者当众层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懂事崩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铁头功
末(外一首)
Keynote Speakers
做个自信的小学生
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