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杜甫》与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特色对比

2022-11-28 03:00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文化产业 2022年32期
关键词:杜诗杜甫纪录片

廖 珺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央视纪录片《杜甫》与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均以中国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表现对象,但二者在叙述视角、诗歌选择、声画效果、解读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特色,这与中西方传统价值观念及中西方对杜甫诗的理解程度有关。对比中西方同题材杜甫纪录片,有助于我们发现西方杜甫纪录片的可供借鉴之处,从而促进我国同类纪录片的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随着时代的进步,纪录片行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纪录片已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形式进入大众视野。其中人物纪录片是纪录片的重要类型之一。

“人物纪录片是以记录人物生活和事迹为主要内容,以表现人物精神世界为内在主旨的纪录片类型。”[1]它以人物为中心,客观呈现其生平经历,展现其生存状态及内心世界。以纪录片的形式回顾杜甫的一生,有助于更加真实、生动地展现杜甫生平及唐朝社会原貌。

中西方杜甫纪录片的诞生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坎坷跌宕,所作之诗以沉郁顿挫的风格展现了唐朝的社会动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诗史”,杜甫也被后人称为“诗圣”。

2012年,为纪念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诞辰1300周年,河南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了纪录片《杜甫》,于2013年4月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时长31分24秒。时隔7年,2020年4月,BBC推出了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时长58分钟。在这部纪录片开头,关于西方对杜甫的认知有这样一句描述:“在东方,他名垂千古;在西方,却鲜有人知晓。”BBC关注到杜甫这位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拍摄该纪录片并加以介绍,这也是西方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介绍中国诗人杜甫。

中西杜甫纪录片特色对比分析

叙述视角的差异——全知视角与内视角

两部纪录片均以“诗圣”杜甫为题材,但却采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央视纪录片《杜甫》采用全知视角呈现,在这种叙述视角中,“作品的叙事出自一个全知全能的形象,这个形象并没有出现在作品中,而是以一种无所不知的神的姿态讲述着故事”[2]。叙述者如同一个旁观者或局外人,可采取任意的方式来讲述人物生平。这种视角使叙述语言在表达上显得更为直白,同时又较为灵活自由,可以根据纪录片表现人物的需要,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转换。央视纪录片《杜甫》将杜甫放在唐王朝的大背景下,介绍了杜甫的家庭背景与家族特点,分析了“诗圣”诞生的环境因素。既详细解说了杜甫人生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及其代表诗作,也向观众展示了与之相关的纪念遗址,内容丰富而全面。

与央视纪录片《杜甫》的叙述视角不同,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采用内视角展现杜甫一生。这种叙述视角“完全凭一个人或几个人物(主人公或见证人)的感官去看、去听,只专属这个人物从外部接收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3]。纪录片中,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来到中国,以探寻杜甫足迹的方式,重走了河南巩义、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四川成都、湖南长沙等杜甫行踪遗迹地,纪录片以迈克尔·伍德的个人视角去探索与发现,这样的叙述视角增加了纪录片的悬念和趣味性,更引人入胜。同时,在迈克尔·伍德探寻杜甫足迹的过程中,纪录片适当穿插了由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朗读的英文版的杜甫诗歌。伊恩·麦克莱恩爵士以第一人称的表述方式,采用自述的口吻朗读杜诗。他的声音低沉、沧桑、厚重,如同杜甫在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

选诗的差异——社会性与个体性

两部纪录片在叙述过程中,均选取了杜甫的部分诗歌进行讲述。这些诗歌如同珍珠,而纪录片讲述者的叙述语言则如同细线,将它们串联起来,推动纪录片情节的发展。虽然两部纪录片都选取了杜甫的部分诗作,但所选诗歌的篇目却有所不同。笔者将两部纪录片所引杜诗做了摘录,如下表所示。

中西方杜甫纪录片引用杜诗情况对比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部纪录片所引杜诗数量相近,但在引用内容上却不尽相同。央视纪录片《杜甫》选取的杜诗更侧重展现杜诗反映的社会现实,主要选取了杜甫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尤其是“安史之乱”时代背景下,杜甫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作品。如选取了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三别”,讲述杜甫如何用泣血的文字去关注、书写平民百姓的疾苦;选取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由自身困苦境遇联想到国家遭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由己及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伟大思想与胸襟。这样的选诗方式更侧重于表现杜诗中的社会性,有助于向观众展现杜诗中书写的历史及其现实思想的深刻性。与央视纪录片《杜甫》不同的是,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选取的杜诗侧重于表现杜甫的成长过程、个人情绪与心理感受,如大量引用了《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诗句。这样的选诗方式更偏重于表现诗人的个体性,有助于塑造杜甫的个人形象,增加主人公的传奇色彩,吸引观者对杜甫及其诗歌作进一步的探索和了解。

对于同一首杜诗,两部纪录片在诗句的选取上也存在不同。如杜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被两部纪录片同时引用。央视纪录片仅引用此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三句,并配以详细的解说,充分展现杜甫当时所见的阶级矛盾、民生现状。而BBC纪录片中,对该诗内容进行了较多引用,这样的引用与纪录片采用的内视角相辅相成,能更突出表现杜甫当时的个人心理状态,让观者透过杜甫的个人的感受,去体会杜甫所处时代的动乱和艰辛,注重于个体性的表现。

声画效果的差异——正面烘托与今昔对比

中西方杜甫纪录片声音与画面的运用手法的呈现方式不同,以及带给观者的感受也不同。央视纪录片《杜甫》的声音和画面设置以服务所阐述的诗歌内容、加强情感效果为目的,在叙述者讲述的过程当中,适当配以与讲述内容紧密联系的声音和画面,用正面烘托的方式解读诗歌意境。如在介绍《望岳》一诗时,画面呈现雄伟山峦连绵起伏的景象,配以疾风呼啸之声;介绍《兵车行》一诗时,画面出现古代兵荒马乱的场景。而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声画的呈现方式上与央视纪录片存在不同,BBC纪录片在讲述杜诗时,再现了许多杜甫行踪遗迹地今日的景象,有跳广场舞的群众、喧嚣的集市等,展现了当地民众的生活状况。杜甫所生存时代的动荡与如今当地民众生活富足的场景形成今昔对比,带给人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解读诗歌方式的差异——细读式与探索式

中西方杜甫纪录片在杜甫诗歌的解读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央视纪录片《杜甫》主要采用细读的方法来向观众介绍杜诗,讲解内容全面,一般包含诗歌创作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效果等。而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对杜甫诗歌本身的解读较为简略,主要采用探索的方式,激发观者对杜诗的兴趣。如在解读《春夜喜雨》一诗时,央视纪录片对诗歌进行了深度的解读,既分析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又解读了其创作手法,进而探索杜甫的心理状态。而BBC纪录片在呈现《春夜喜雨》一诗时,并没有分析与解说诗歌本身,而是让一位到成都杜甫草堂参观的儿童朗读了一遍这首诗,体现杜诗对中国青少年的熏陶,进而表现当下中国人喜爱杜甫及其诗歌这一现实,从杜诗对后世的影响上侧面体现《春夜喜雨》一诗的价值,引发观者探索诗歌思想内容的兴趣。

中西杜甫纪录片体现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

中国与西方传统价值观的不同,对中西方纪录片的制作思维造成一定影响。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发达,人们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形成了稳定的家族模式和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崇拜权力,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重视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而西方游牧业相对发达,生活状态具有流动性,个人生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形成了注重人主观能动性的个人英雄主义[4]。因此,央视纪录片《杜甫》注重表现杜甫诗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则更突出表现杜甫的个人生存状况与心理状态。纪录片的叙述方式、诗歌选择等也是为此而服务。两部纪录片根植的文化土壤不同,价值观念的差异,造成其表现侧重点的不同与呈现效果的诸多差异。

中西方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理解程度不同

中西方对杜诗理解程度的不同造成了纪录片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唐代韩愈有诗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光耀千秋,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中国,杜甫家喻户晓,国人从小背诵杜甫的诗歌,受到杜甫诗歌的熏陶和启迪,因此,央视纪录片基于中国人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理解程度,采用了全知视角及诗意化的表达方式。但在西方,杜甫却鲜为人知,且中西方之间存在语言的鸿沟,基于西方人对杜甫及其诗歌的理解程度,BBC纪录片采用内视角及探索发现的方式来解读杜诗,使其更容易为西方观众所接受。

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中西方两部杜甫纪录片,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均具有重要意义。央视拍摄的纪录片《杜甫》,生动展现了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让以其思想和作品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BBC以中国诗人杜甫为对象拍摄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交流的一种表现。杜甫在西方多不为人所知,这和杜甫的儒家思想与西方价值观念存在差异有关。但是杜甫诗歌中对底层人民的关心,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却与西方一直以来提倡的“人道主义”思想又有着共通之处。在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今天,西方也试图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寻求中国文化与西方价值观念的共同点。BBC采用纪录片形式将杜甫介绍给西方国家,这对杜甫文化走向世界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增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从中西方杜甫纪录片的对比可以看出,两部纪录片各具特色。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纪录片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的问题。首先,我们可借鉴西方纪录片的特点,拓展创作思路。如中国纪录片往往采用传统的表达方式,央视纪录片《杜甫》也是如此,以全知视角进行呈现并加入了大量旁白,虽解说较为充分,但对观众的个人思考空间有一定限制,而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的内视角与探索发现式的叙述方式,相比之下显得更具包容性。因此,除了采用传统的表达方式,我们也可尝试采用其他方式、多种角度来拍摄纪录片,“既体现自我的立场,也囊括他者的审视”[5],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对文化进行柔性输出。其次,要重视纪录片的跨文化交流作用,在语言表达上进行一些调整和优化。如央视纪录片《杜甫》的语言表达极具诗意,这也是我国很多文化类纪录片的共同点[6]。但在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诗意化的表达会是国外受众产生一些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我们可以考虑采用一些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再次,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除了拍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中西方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寻找双方文化价值观的共同点,进一步加深对所展示文化的理解,促使纪录片所展现的内容得到更加客观、真实地呈现,力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继央视拍摄纪录片《杜甫》后,BBC拍摄了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二者虽为同题材纪录片,但经过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两部纪录片在叙述视角、诗歌选择、声画效果、解读方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特色,这与中西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中西方对杜诗的理解程度有关。杜甫不仅是中国文化名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所留下的一千四百余首诗歌,不仅是中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性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认识到纪录片在文化传播、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力求通过拓展创作思路,优化语言表达,加强中西方沟通交流等方式,使以杜甫及其诗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猜你喜欢
杜诗杜甫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杜甫改诗
纪录片之页
杜诗学文献研究的重要创获
——评王新芳、孙微《杜诗文献学史研究》
贫困无田杜太守
绝句
清初杜诗研究二题——钱谦益《解闷》诗笺与仇兆鳌“四句分截”说
在当代我们如何读杜甫的诗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