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2-11-29 12:10杨欣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20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应用型教学内容

杨欣瑜

(商洛学院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转型发展高校要把办学思路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指导意见》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具备职业要求的实践应用能力。对地方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而言,设计课程(包括建筑设计、场地设计、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旅游规划、乡村规划等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和设计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1]。但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目前仍处于转型期,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难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因此,探索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教学路径尤为重要。研究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例,在现有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特点,探讨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期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不断改进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同时为城乡规划专业其他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教学现状

《建筑设计》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构成,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建筑设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建筑设计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设计沟通能力。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1.1 教学模式不合理

传统的《建筑设计》课程是以教师为主进行理论讲授和设计指导,教学互动较少,导致存在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设计实践效果不佳等问题[2]。开展讨论式教学虽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但由于部分学生自学水平有限,容易导致知识学习的不系统、不高效。因而探索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生源特点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1.2 教学内容单一且更新不及时

传统《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不足。且理论知识过于依赖教材,而《建筑设计》课程知识体系庞杂,技术更新较快,设计标准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对课程内容的影响较大,教学所用教材大多编写时间较早,继续沿用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则难以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再加上实践部分的设计内容往往采取模拟的形式完成,学生难以掌握科学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因而实践应用和设计创新能力较弱。所以寻找能突出对学生“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1.3 网络教学平台缺失

传统教学由于缺少有效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平台,仅靠教师推荐学习资源、学生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实施效果较差,很多学生认为资料搜集麻烦,学习自主性较差。由于缺少与学生有效沟通的互动平台,教学互动无法在课后得以延续;由于缺少有效的教学监管平台,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获取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有效资料;由于缺少教学效果的反馈平台,教师无法及时掌握教学反馈意见。

1.4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以授课教师为主,忽略了企业评价可以丰富学生看待设计问题的角度,忽略了学生互评所产生的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的益处;传统教学的评价方式以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学习过程的评价;传统教学的评价内容主要以理论考试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实践成果(图纸)评价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传统教学对理论部分的考核有试题评分标准,可进行量化评价,但对实践部分的考核缺乏明确的评分标准,导致学生实践部分的成绩受教师主观认识影响较大。

1.5 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目前《建筑设计》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虽然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但缺乏建筑设计实践项目的锻炼,实践经验不足。教师直接从事课程设计实践的指导工作,由于自身对实践内容理解不到位,指导学生所做的设计容易出现基地现状分析不全面、建筑设计定位不准确、建筑功能布局不合理、建筑设计成果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 教学改革内容

鉴于《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构建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五个方面展开研究。

2.1 构建课程教学模式

通过对比分析BOPPPS教学模型(引入、目标、预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小结)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讲授、独学、讨论、对话)的优势与不足(见表1),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自学水平有限的特点,将BOPPPS教学模型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两者的优势进行融合,形成包括“预测、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后测、小结”的“七元一体”教学模式。其中,“讲授”环节以BOPPPS教学模型的“引入、目标”开始,然后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共同构成了BOPPPS教学模型的“参与式学习”。该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既强调了教师讲授知识的系统性、高效性,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表1 BOPPPS教学模型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七元一体”教学模式在《建筑设计》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如图1所示。

2.2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将课程思政、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赛教融合、课证融合教学理念融入《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形成“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与学、学与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3]。课程思政理念是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设计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建筑师职业道德[4];科教融合理念是以学生参加科研项目以及社会服务项目来提高学生的科研与实践创新能力;产教融合理念是通过拓展校内外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加强校企、校地合作,以学生参与真实的实践项目来提高实践应用和设计创新能力[5];赛教融合理念是以学生参加建筑设计竞赛来加深对行业发展前沿和科学理念的理解及应用;课证融合理念是将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点融入《建筑设计》课程中,按照国家职业技术要求来培养学生。

2.3 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考虑到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教育教学发展需求,在教学中借助信息化资源的优势,依托云班课搭建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云班课是一款移动教学助手,包括资源、成员、活动、消息四个教学模块。其强大的教学资源存储功能,可以分课程分章节分类别上传教学资料,还可以添加网络资源链接,形成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料。利用云班课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与课程相关的主题讨论,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教学互动在课后得以延续。它还能记录每位学生的每一个学习环节,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学习成效的评价,对参与学习活动不积极、作业质量和测试结果较差的学生及时进行督促,获取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资料;还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获取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以便对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做出及时调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依托云班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如图2所示。

2.4 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以教师、企业、同伴、学生共同构成评价主体[6],在平时作业、案例分析、调研分析以及草图设计阶段引入“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学生自评”的评价形式,在最终设计成果展示阶段以答辩的方式公开评图,采取“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评价形式,以此丰富学生看待设计问题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总结与迁移;评价方式在原有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诊断性评价(通过“七元一体”教学模式中的“预测”环节进行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通过云班课网络教学平台的班课数据、教学报告和课堂教学互动情况进行评价),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效果的不断改进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评价内容除了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设计实践能力外,还加强了对学生法治意识、团队合作、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的评价,以期培养出综合创新能力较强、职业素养过硬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建筑设计》课程理论部分的考核沿用传统考试的量化评价方法,实践部分的考核采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前制作含有评分等级(包括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和评分项的可量化的二维评分表,不能量化的部分评分标准则需要提供详细的说明并进行质性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方法,学生实践部分的得分将有据可循,而且学生也能清楚了解自身实践部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修改完善设计成果。

2.5 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建筑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仅以专职教师进行理论讲授和设计指导,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较难实现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因此,组建一支由专职教师(来自学校)和兼职教师(来自企业)构成的教学经验丰富、设计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开设“双师型”教师培训班,专职教师通过参加企业培训,或利用课余时间进入企业参与设计实践项目,来提高自身的工程素质和设计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引进企业具有设计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建筑设计》课程的兼职教师,通过参加教育教学培训、参与教学实践,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

3 结语

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特点,基于《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本文从构建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搭建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教学评价体系、组建课程教学团队五个方面探索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路径,以期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建筑设计》课程未来仍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产学研协同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通过不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应用型教学内容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