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溯历史中点燃爱国火种*
——《重温革命岁月》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2-11-29 09:05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狼牙山长征红军

□ 杨 奕

【内容定位】

《重温革命岁月》是基于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而设计的一节“单元导引课”。这一单元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等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革命历史。设计这节单元导引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时间脉络,在重温革命岁月的过程中,了解和感受革命先辈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不易。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本单元内容,借助创设情境、播放音频、出示图片等手段,体会革命先辈为了革命事业坚强不屈、英勇献身的精神,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2.从场景和细节描写中,初步感知“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在阅读、品鉴、欣赏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感受“点”和“面”是如何有机结合的。在此基础上,逐渐掌握这一写作方法并形成独特的认知。

3.在课内外阅读中感悟祖国革命岁月的艰辛,受到文中人和事的感染和激励,激发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美好的理想。

【教学过程】

环节一:巧设历史时间轴,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两个问题。你们一定都还记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吧?

生:我知道!是1921年7月23日。

师: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呢?

生:是1949年10月1日!

师:是啊!从 1921 年到 1949 年,整整 28 年!在这28 年里,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这一单元中有四篇课文描写的都是发生在这一个历史时期的故事。1935年,正是红军长征的关键时期,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下了记录红军长征历史的豪迈诗篇;1941 年,正值咱们国家全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在狼牙山,五位坚持奋战到最后的英勇的八路军战士,面对日寇的追击,宁死不屈,英勇跳崖;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可爱的人民解放军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里憧憬着革命胜利;历经千辛万苦,我们终于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播放开国大典影像资料)

师:为了这一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都历经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呢?让我们一起重温革命岁月,去聆听历史的声音。

环节二:联结课内外阅读,深切感悟建国艰辛

◇探寻长征之路,体会跋涉之苦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四篇课文。接下来,就让我们先一起走进《七律·长征》。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们了解的“长征”?

生:我知道,长征路一共两万五千里。

生:两万五千里,这个距离太长了!

生:红军长征真是太不容易了!他们走了这么远的路啊!

师:是啊!同学们,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两万五千里路可是红军战士们用双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从1934年10月出发,到1936年10月胜利结束,从江西瑞金到甘肃会宁,走了整整两年时间!说到这儿,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特别想知道他们在这两年时间里都经历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们这两年过得一定特别艰难吧!要不然也不会走了这么长时间啊!

师:一年365天,两年就是700多天。这700多个日日夜夜,红军战士们是怎么度过的?相信同学们都看过相关的影视剧和书籍,或者听过家里的长辈们讲述长征的故事,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我听过红军过草地的故事。当时,他们走的草地里有特别多的沼泽,这些沼泽都被草覆盖着,完全分辨不出来,一脚踩下去,人就陷进去了,根本拔不出来,特别危险!

生:我还知道红军过雪山的故事。那些大雪山特别高,红军的衣服又薄,冻死了好多人啊!

生:我还知道,长征路上,敌人一直在围追堵截,天上的飞机还在侦察轰炸!长征路太艰难了。

师:是啊!战士们不仅要和敌人作斗争,还要与大自然比高下!据统计,长征出发时总人数为18.6 万余人,算上途中补充的兵力,共约20 万人,而1936 年10 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时,仅剩5万余人。长征,就是一条烈士身躯铺就的路。一册长征回忆录里有这样的描述:“不用路标,顺着战友的遗体就能找到前进的路线。”

师:面对种种困难,战士们坚持了整整两年,700多天!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坚持到底的呢?

生:我觉得是信念吧!他们想着一定要胜利,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国家。

生: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必须坚持下去!

生:我想他们对胜利始终抱有希望,这种乐观支撑着他们走到最后。

生: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国家,这个就是目标,国家好了,自己付出生命也值得!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这不就是我们伟大的长征精神吗?1935 年10 月,当看见长征胜利的曙光时,毛主席回顾这一段艰难历程,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

(播放《七律·长征》朗诵视频)

师:毛主席用56 个字将长征的历史凝结成一首壮丽的诗篇。让我们重温这段波澜壮阔的、伟大的革命岁月!

◇重阅抗战历史,感悟英雄精神

师: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狼牙山五壮士》。请同学们看这幅插图(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看到了五位战士站在悬崖上。

生:我发现他们的目光特别坚定。

生:我发现这五位战士的手中几乎没有武器,当时一定非常危急!

师:的确,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1941 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完成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地势险要的狼牙山,在顶峰与敌人展开殊死决战,打到子弹都用光了,最终英勇跳崖。听着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觉得他们特别伟大,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群众的安全。

生:在生死抉择的时刻,毅然把敌人引上绝路,其实也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生:他们宁愿跳下悬崖粉身碎骨,也绝不当日寇的俘虏。我觉得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令人敬佩。

师:是呀,狼牙山五壮士就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象征之一。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与敌军进行大小战斗近20万次,从未屈服!

◇追忆解放战争,勿忘先辈遗愿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生分享赵一曼、杨靖宇的故事)

师:像这样的英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舍生忘死,最终赢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但革命的道路注定是曲折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了实现全中国的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解放战争。课文《灯光》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这是文中郝副营长说的一段话。请一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生:郝副营长在战地上一心想着未来革命胜利了,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幸福地读书学习。这段话让我特别感动。

生:我感受到郝副营长是一个向往光明、向往美好生活的人!

生:我们能够在和平年代里健康快乐地成长,享受美好的生活,都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

师:是呀!没有他们,怎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呢?为了解放后的光明,他们战胜了无法想象的困难,取得了革命最后的胜利。

◇回溯建国之难,激发爱国热情

师:1949 年 10 月 1 日,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

(配乐播放学生朗诵音频)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同学们,当你们再次聆听“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铿锵有力的话语,有什么感想要说吗?

生: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了长征路上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的情景,仿佛又看到了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的狼牙山五壮士,仿佛又感受到了郝副营长那充满憧憬的语气。

生:我的心里特别激动!因为中国结束了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生: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长大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生:9 月30 日是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在这一天带领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我们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不忘他们的伟大理想,不断前行。

师: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会永远铭记1949年10 月 1 日这一天,永远铭记从 1921 年到 1949 年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更会永远铭记那些为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付出巨大努力的人。

环节三:聚焦场面描写,初步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

师:接下来,请看这个片段。先读一读,再思考一下,这段话在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就在这个时候,啪啪啪,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接着就出现了成群成群的鬼子兵。不好,日本侵略军把抗联部队包围了。

女战士们立刻分成三个小组,做好了战斗准备。指导员冷云想:“现在我们这里已经跟部队隔开了,但是也最能吸引鬼子们的注意力。对,把敌人引过来,让部队突围出去。”想到这儿,冷云对战友们大喊一声:“快,向敌人射击,掩护部队突围!”女战士们一听,立刻一齐朝鬼子兵开了火。

生:我觉得这一段主要写了女战士们和鬼子兵战斗的场面,而且非常激烈。

师:这段文字的确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那它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里面都有哪些人?

生:嗯……有鬼子兵、女战士们、指导员冷云。

师:在这些人中,作者重点描写了谁呢?是怎样描写的呢?

生:冷云!作者重点描写了指导员冷云!写了她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师:那其他人呢?

生:其他人也写了,但并没有细致描写。

师:对了!其实啊,作者把冷云作为这个片段里的重点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其他女战士进行了粗略的整体性的描写,这就叫“点面结合”。

生:我知道了,细致描写就是“点”,整体性的描写就是“面”。

师:是的!这也是我们这一单元要重点学习的写作方法。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如《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同学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和感受。

环节四:回顾革命岁月,激发探寻文本精神的欲望

师:同学们,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这28 年。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让我们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起重温革命岁月,去聆听历史的声音吧!

(出示图1)

图1

【课例评析】

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一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等课文,内容贯穿历史长河,描绘了中华儿女奋力抗争,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的良好素材。作为这一单元的导引课,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巧借时间轴线,整体感知内容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描述了发生在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基于此,本节课以时间为主线,巧妙地将其串联起来,最终以历史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直观地认识文中记录的重要历史事件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并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心中种下了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种子。另外,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讲,这样设计单元导引课也避免了单篇阅读教学带来的弊端,能够让学生在单元情境内进行整合思考,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实现深度阅读做准备。

二、合理利用资源,巧解学习难点

本单元选取的课文均为革命题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在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方面有难度。因此,本节课巧妙借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适当了解相关背景,以此拉近与文本的距离,真正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一定的熏陶。这样一来,就很好地突破了学习单篇课文时对历史背景了解不足的难点,引导学生对历史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其体会课文中蕴含的精神。

三、树立英雄形象,实现学科育人

本单元既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又内容丰富而不单调,虽然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统一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本节课以此为落脚点,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进而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铸就学生坚韧向上、追求理想的品质,为学生在后面的单元学习中更好地阅读、体会、表达,形成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打好基础,实现课堂立德树人的价值。

猜你喜欢
狼牙山长征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十送红军
狼牙山寻宝
倔强的小红军
登狼牙山有感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长征七号——让长征火箭实现脱胎换骨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