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艺术歌曲融入学前师范生音乐素养教学实践窥探*
——以《虞美人·听雨》为例

2022-12-01 11:52范慕雪
大众文艺 2022年22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艺术歌曲师范生

范慕雪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一、概念界定

(一)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个体的音乐能力、个体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及个体的音乐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1]因其概念较为宏大,本文中所指的音乐素养特指学前师范生音乐必修课中所涵盖的基础乐理、视唱、声乐、幼儿歌曲、钢琴与即兴伴奏等能够适应实施幼儿音乐活动所需达到的综合知识与能力。

(二)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作曲家基于中国古典诗词,选择与诗词意境相对应的旋律曲调而创作出的歌曲体裁。[2]

二、古诗词艺术歌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的意义

学前教育师范生的群体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在很大程度上也将在未来成为启蒙教育的实施者。其特殊的双重身份,更要求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上,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教育实践能力。

(一)升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类课程“唯技能”的授课方式

纵观以往学前教育师范生的音乐课程,大多教学模式以掌握确定数量的幼儿歌曲、钢琴伴奏的单一技能或乐理基础的考试为标准。学生鲜少了解掌握该门学科知识背后的逻辑与意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较少考虑学前阶段幼儿的音乐活动多以通识为主,故而欠缺基于学前教育学生未来职业属性的教学实践。

中国传统古诗词艺术歌曲融入音乐课程的实践,不仅升华了“唯技能”的授课方式,增强了课程趣味,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聚焦学生就业后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就业后的技能实用度。

(二)探索落实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新形态与新模式

在大美育的背景引导下,对师范生的音乐教育培养更应注重的是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音乐素养教育还应包括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中国传统古诗词歌曲的教学实施过程,既需要学生具备文学赏析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的韵律与音色有辨识能力,更需要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历史背景有深厚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因此,它是一种基于内容融合和学科交叉的授课模式,旨在达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教育目的,引导学生具备跨学科思维的终身学习惯性。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虞美人·听雨》的音乐素养课程教学实践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包括钢琴、声乐、乐理、视唱练耳等,笔者在古诗词艺术歌曲《虞美人·听雨》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内容可适用于同课异构的教学形式,融入在以上不同的音乐素养课程中。

(一)中国传统古诗词歌曲与练耳教学融合的实践路径

辨音旨在培养学前师范生的练耳能力,练耳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具备辨别音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识别音色的能力。在《虞美人·听雨》这首艺术歌曲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尝试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识别及探讨他们所听到的中国古典乐器音色。通过倾听,学生感受到作曲家在其编曲中用钢琴模仿了两种中国乐器,即钟声和埙声。这个教学步骤的设计,提升了学生对中国传统乐器音色的辨识能力。其次,笔者邀请学生根据旋律,找到其乐器演奏在中国古诗词文本中的片段,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感受歌曲所传递的悲凉、深远的音色,个中透露出的忧愁之感,与作者蒋捷词中所指“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的悲叹之情形成了呼应。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对中国编钟与撞钟的音色便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印象。在感知埙这一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的音色时,学生使用同样的学习方法,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对埙的音色进行了辨析讨论。

整个教学步骤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的感受”为先行,运用如引导提问、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达到练耳能力提升的教学目标。

(二)中国传统古诗词歌曲与声乐教学融合的实践路径

1.传统歌曲吟诵教学

侬字行腔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是最重要的,且对吟诵也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在《虞美人·听雨》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声乐教学实践中,也可用吟诵的方式让学生从节奏、音调、语气以及情感等方面理解诗词的含义,吟诵时需把握字韵中的抑扬顿挫,理解词作者想表达的情绪和意图。[3]

2.音色与声腔的教学

在声乐作品中,听众首先感知的是演唱者的声音色彩,通透、温润、明亮等形容词常常用来解释演唱者的音色,那么让学生理解和实践获得具有自己特色的音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和审美意识,同时通过实践和不断尝试,使得学生能准确控制发声肌肉群,更好地呈现音乐。[4]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引导了学生使用不同的唱法来表达古诗词。《虞美人.听雨》常用的演唱方式有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两种。将学生分成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两组,采用组别互评和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美声唱法将本曲中的忧愁、悲凉之情尽现,而民族唱法与中国戏曲唱腔的融合,给人一种忆往事、愁滋味的感受的结论。

学生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从音色和声腔来解读音乐作品,为学生创设了理解教学重点的情境,将其与音乐感知结合,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练习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音色条件和学习能力组成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学习共同体,布置模仿两种不同的演唱方式的课后作业并进行展示。通过声音的表达,引导学生将传统古诗词句的分析拆解与声乐演唱能力的提升有机地融合。

(三)中国传统古诗词歌曲与钢琴伴奏教学融合的实践路径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仅采用了西方的作曲技法,同时也将中国五声调式、七声调式融入其中,使得音乐富有很强的民族性。《虞美人·听雨》中,青年作曲家白栋就运用了七声调式,D雅乐羽调式。

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学习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能够丰富歌曲的内涵,使歌曲的表现力得到更好地发挥,充实歌曲的思想情感,增加旋律的立体感,从而完美地展现歌曲内容。在针对学前师范生的钢琴教学中,伴奏织体的学习和运用是培养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则是引导学生了解伴奏织体如何运用的重要材料。[5]

1.伴奏织体的教学

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曾说过“钢琴是一件乐器,也是一百件乐器”[6],这是钢琴独有的特质,也是其可以成为独立伴奏乐器的重要特点。《虞美人·听雨》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并没有运用复杂的作曲技法,而是将钢琴伴奏与人声用来模仿钟声、埙声,同时围绕着“雨声”,用音色层次和技巧深化了诗词意境。学生可以通过钢琴伴奏学习表现音乐形象,掌握旋律中的伴奏织体运用、弹奏的触键方法及音色表现手法。

(1)柱式和弦伴奏织体:

谱例1

在谱例1中可用看出,歌曲引子部分以强音柱式和弦起首,让和声与音乐的主题形象(寺庙的钟声)契合,表达歌曲中悠沉情绪的部分。在教学中,可利用这一具有画面感的音乐形象,提升学生的手掌力量控制能力。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因对古诗词文本较为深度的理解及其编曲投射出的音乐形象,很快能够将手腕位置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使之力量集中而有力,触键时内推并将手腕放松,以弧线形式落到下一个音上,营造具有空间感的强有力的钟声。

(2)分解和弦伴奏织体(琶音伴奏织体):

全曲用运用了八分音符琶音伴奏织体模拟延绵不断的雨声,贯穿全曲,在这些琶音中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弹奏方式来体现“小雨”和“大雨”,这也是本次钢琴伴奏课程中的教学重点。

谱例2

在谱例2中是体现“小雨”的琶音,这里的弹奏是连贯且轻的,教学时,笔者结合古诗词文本的引导,让学生练习贴键弹奏,同时控制手腕和手掌位置,转指时手腕平移并以高位置触键。学生在训练中体会意境,并弹奏出连贯且具有颗粒感的音色。

谱例3

体现“大雨”的琶音将全曲的情绪推到高潮,在谱例三中可看出,这里跟前者不同的是,这里运用的是十六分音符。学生通过实践训练后,弹奏快速的琶音连奏,使得音响效果和情绪更加激进,同时也让情绪与歌词的内容相契合。

通过触键练习,学生在同一种伴奏音型中可体会出不同触键方式所表现的不同情绪。此外,钢琴伴奏中的前奏、过渡、结尾,是推动音乐作品起承转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艺术歌曲的伴奏过程中,学生可将曲谱中运用到的节奏型、伴奏织体等合理运用到儿童歌曲即兴伴奏中去。

2.伴奏与声乐融合表演的教学

人声是富有特殊音色的声音,每个人的音色都独具特色且不可复制,想要达到人声与琴声的完美融合,这就对钢琴伴奏的要求更加严格。在弹唱或在为演唱者提供伴奏时,伴奏者需要根据演唱者的音色、音调、气口等方面快速地做出反应,两者结合的方式让音乐富有语言性,能更好地渲染和描绘诗词的意境,且两者配合默契才能将音乐作品完整的呈现出来。钢琴伴奏在表现音乐思想内容的同时,也是一种对意境的陈述方式,前奏的感情基调为声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对伴奏者的音乐素养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即让学生分成弹、唱重奏小组,培养学生分析旋律与伴奏的关系以及理解歌词含义的能力,弹奏时需将音乐情绪表现出来,与声乐达到高度契合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烘托和配合演唱者完整地表现音乐内容。通过演唱、伴奏这些实践训练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钢琴伴奏与声乐合理衔接、音色融合,辅助学生在后期的少儿歌曲弹唱学习环节更好地完成实践训练。

这种合作性的学习方法融合了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引导鼓励学生分组表演呈现,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启发学生创编歌曲,并将其合理运用到学前教学实践中去。通过听、奏、唱等实践过程,使得学生充分感知作品的文学内涵及歌曲情感内涵,引导学生与中国传统古诗词创作背景进行共情,也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引导学生向善、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不断反思自省的终身学习能力。

总结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学习是师范生提高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师范生综合能力缺失的现状下,提升文学审美和音乐审美能力是加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师大的师生座谈会上,曾对新时代的好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融入学前师范生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初探,能够在落实“四有好老师”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传递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四个自信”的精神内涵及实现大学生美育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一些思路与启示。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艺术歌曲师范生
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运用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浅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论声乐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