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立而“妙”生

2022-12-01 02:01一考生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泉源学诗今人

一考生

陆游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意思是好文章自然天成,非刻意雕饰得来,它是一个人潜意识中的灵光乍现。而如何才能够练就一双“妙手”?杜甫给出的答案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有如神助的创造离不开千锤百炼打造的基础,基础才是创造的前提。正所谓唯有下好“本手”入其格,方能偶有“妙手”出其格。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如果把学问、技艺上的创造比作一棵树、一条河,基础就是其“根本”和“泉源”。打牢基础,就像种子在破土之前深扎根系,向大地汲取水分和营养,是一个不断学习、蓄积和规范自己的过程。《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偏爱“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认为新奇有趣,而林黛玉则认为“断不可看这样的诗”,而需要先从王维的五律、杜甫的七律、李白的七绝各一二百首学起,以这三人做底子,进而再读陶渊明、谢灵运。为何各要“一二百首”?非此,不足以懂诗情。为何要先学格律诗?非此,不足以入诗理。林黛玉学诗的方法启发我们,任何创造都不是空中起楼阁,都离不开丰厚的底蕴和对规范的熟知。就像学习书法以楷隶入门,苦练数年,习得法度,具备控笔能力,懂得章法布局,才能泼墨挥洒、龙飞凤舞,才能拥有“看似寻常最奇崛”的艺术创造。

今人多俗手,原因就在于急于求成。“创造”能给人带来光环,带来名利,而基础则需要人付出汗水,付出时间。而人们往往忙于制造看得见的“创造”,卻疏于训练看不见的基础。失去了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坚韧,基础学科薄弱,高科技发展就会“卡脖子”。南大教授莫砺锋跟随程千帆先生读博士治唐宋文学,程先生却让他研读从《论语》到《文选》的八部先唐典籍,解答唐宋文学的难题,进而形成自己的创造。这究竟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之法,还是南辕北辙的荒唐之言?我们并不难得出结论。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基础是筋骨,是元气,一旦大伤,就像溃于蚁穴的千里之堤,绝非一朝一夕可以修复。一时的“因”,会影响长久的“果”。国足跌跌撞撞几十年,却一路滑坡。或许只有当他们不再袖“足”旁观,静下心来在基本技能、基础体能、竞技精神上慢慢“疗养”,才能在球场上踢出“妙足”。

《论语》有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以为“君子务本,‘本’立而‘妙’生”。

点评

这篇作文由陆游和杜甫的诗句入手,巧妙导出作文的中心论点;而后援引古今典型事例和经典言论,正面阐释了打好根基的重要性;接着联系现实,从反面分析“今人多俗手”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看重基础、不打牢根基,自然也就难以成功;最后化用古语,收束全文,深化中心。作文从多层次、多角度开发论证,正反对比,分析“君子务本,‘本’立而‘妙’生”,新意迭出。

猜你喜欢
泉源学诗今人
杜泉源
奔涌吧!泉源
春分
莺飞草长时,古人今人共赴春
从“不薄今人爱古人”看杜甫与“萧李”集团的关系
文史大家浅谈学诗——《学诗浅说》前言
今人优秀时政诗的写作技巧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