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间“流淌”的艺术

2022-12-01 02:07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2年42期
关键词:线线窗花剪纸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它体现了世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它以特有的方式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及对国富民康的企盼。

发展过程

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从一些考古遗存中发现,剪纸艺术在北朝(386-581)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当时的剪纸技艺已相当精熟。隋唐以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唐代还出现了专门描述剪纸的诗句。《采胜》诗写道:“剪采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描绘了唐人剪纸时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丽效果。到了宋朝,开始出现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据宋人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此时,杭州的“小经济”多达上百种,其中就专门有“剪镞(花样)”者,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明清时期,剪纸艺术达到鼎盛。举凡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或进行再加工的。

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先进知识分子蔡元培、鲁迅、刘半农、周作人等人的倡导下,建立了中国民俗学的雏形。他们广泛收集文学资料,同时也努力收集民间美术作品,其中就有剪纸这一项。

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

此后,延安鲁艺的艺术家陈叔亮、张仃、力群、古元、夏风等人开始学习当地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剪纸,对民间剪纸进行了搜集、发掘、整理和研究,并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边区人民生产、生活、战斗的新剪纸。

表现形态

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是乡村妇女或民间艺人,由于他(她)们多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时,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由此形成了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方法。由于镂空,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显得支离破碎,由此便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剪纸很讲究线条,根据实践经验,一般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的标准。

2.构图造型图案化。构图上,剪纸不同于其他绘画形式,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如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等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

3.形象夸张、简洁、优美。由于受到工具和材料的局限,要求在处理形象时,既要抓住物象特征,又要做到线条上的连接自然。因此,就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而要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

4.色彩单纯、明快。剪纸的色彩要求简中求繁,少作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配置。要在对比色中求协调,同时还要注意用色比例。如以一个为主的颜色形成主调时,其他颜色在对比度上可以程度不同地进行减弱。有时各种颜色并置起来,稍有生硬的感觉,则可以把它们分别套入黑色、金色剪成的主稿里,便可获得协调、明快的感觉。

地方派系

◆南方派系

佛山剪纸——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佛山剪纸的题材绝大多数是花鸟虫鱼、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如“龙”“凤”“鲤鱼”“孔雀”“和合二仙”“六国封相”“嫦娥奔月”“八仙闹东海”等。

◆北方派系

蔚县剪纸——源于明代,其制作工藝在中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绚丽的色彩,整个过程包括画、订、浸、刻、染、包六道工序。

山西剪纸——山西剪纸的体裁格式根据各地民俗与实用需要因物、因事制宜。最常见的是窗花,它的大小根据窗格的形状来定。

岁月剪影

剪纸匠人们仅用一把剪刀与一张薄薄的单色纸,便剪出了南方江河的清丽婉约,剪出了北方群山的粗旷古朴,剪出了劳动人民的气质神韵……

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缘,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怀。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对窗花的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这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这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广漠的黄土地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节选自耿翔《窗花》)

窗花中蕴藏着动人的故事、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于作者而言,更是一段难以忘却的记忆。

剪刀在她手上异乎寻常地乖巧,随着她右手的节奏,分毫不差地剪着。纸呢?自然也很听话,应着她欢快的旋律,在她的指间移动着,翻转着,飞舞着。柳的轮廓显现出来了,粗壮的干,柔美的枝,它似乎在生长着,纤细而又优雅,柔软而又精致。朦胧中,一幅美丽的画卷幻化出来:缕缕青烟逐渐逝去,傍晚的湖水平静的如一面镜子,映着火红的夕阳;被夕阳染红了的天空,绚丽的火烧云,连绵的群山,还有湖畔满头翠发的柳;暖风袭来,轻轻地托起柳的头发,舍不得放下细滑的发丝;一只鸟飞来,停在它的身上,似乎在与柳进行着灵魂的表白……

【浙江泰顺县育才初中 柳世强 《剪出无悔人生》】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出发,品味上面的文字。(答题纸自备)

猜你喜欢
线线窗花剪纸
剪一朵窗花
剪窗花
图画村里的小精灵(十六)
剪纸
线线散步
剪窗花
剪窗花
剪纸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