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变材变翻新篇,词汇新用有点难
——2022 年全国乙卷完形填空评析及启示

2022-12-01 12:16山东邵明玲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22年6期
关键词:熟词乙卷构词法

山东 邵明玲 张 华

2021 年全国乙卷完形填空曾因“given”引起过巨大的“争议”。2022 年全国乙卷完形填空(以下简称“2022乙卷完形”)更让应届考生“惊诧”:该试题“体裁”为说明文。体裁的改变势必带来一些微妙变化,如能掌握这些变化规律,定能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带来巨大的复习“效益”。

下面我们就2022 乙卷完形做简短评析,并对其考点、易错点加以剖析,以期对今后高三复习有所裨益。

一、2022 乙卷完形试题评析

2022 乙卷完形“稳中求变”“推陈出新”,展现了课改精髓,也是向新高考渐渐平稳过渡的“试金石”。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裁突破,近年“首次”

学术类说明文平时常见于阅读(第一节),今现身于2022 乙卷完形中,打破了完形填空多年采用记叙文和夹叙夹议文的“惯例”,给应届考生带来一定的“困扰”。请看表一:

表一 近五年全国卷完形填空体裁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五年全国卷完形填空共13 篇,所选文章体裁以记叙文为主,有9 篇;夹叙夹议文次之,有3 篇;说明文仅有1 篇。

2.题材亦“变”,内涵创新

岁岁年年题不同。每年完形填空题材都不尽相同,当然这也在意料之中。2022 乙卷完形所选题材涉及“捉迷藏”游戏,研究和探讨了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新意,有内涵。请看表二:

表二 近三年全国乙卷(全国卷Ⅰ)完形填空题材和主题语境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前两年完形填空主要是探讨“人与社会”的相关话题,题材涉及青少年教育、护士与病人的交往等,多为展示“人间大爱”。而2022 乙卷完形所涉及的“hide and seek”游戏,是学生熟知和有过体验的游戏项目,文章并非介绍“游戏规则”或“如何玩捉迷藏”,而是有关“心理研究”的论述,且长难句较少,学生能透过20 个空格了解文章体裁和大意,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相互尊重,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素养。

3.专业词“多”,“特色”鲜明

相对记叙文,科普说明文“专业”性强,用词正式、规范,且有时很常见的词在“专业”的语境中也会有较为生僻的含义,即“熟词生义”。譬如subject 常见意思为“主语;课程;主题,话题”;在本文中却意为“接受实验者;实验对象”。类似的现象还有(斜线后为熟词生义或派生词):

(文):evidence,research,result,suggest,recognition/egocentrism,creature,glance,regard

(题):confirm,contradict,examine,experiment,explore,identity,predict,test,theory/creative,interpret,comprehend,researcher,response,finding 等。

命题专家不仅在选择素材时,有意识地选用了含有“专业术语(如subject)”和“半专业术语(如test)”的文章,还在设置选项时有意安排和使用这些“术语(如interpret)”,这些词汇特色鲜明,用法独到,是在记叙文、议论文等体裁的语篇中很少见到的,当然也会给考生造成一定的“冲击”。

二、2022 乙卷完形考点归纳及易错题剖析与突破

影响考生解题的不是“体裁”,而是其对文章的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些都依赖于扎实的语言知识、熟练的解题“方法”和丰富的解题“经验”。

(一)2022 乙卷完形考点归纳

2022 乙卷完形尽管在体裁上有所突破,但篇幅和考点却与往年记叙文体裁的完形很相似,考查重点依旧是实词。请看表三:

表三 近三年全国乙卷完形填空考点(词类)归纳

从表三可看出,近三年完形填空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篇幅:近三年完形填空题所选文章篇幅相差无几,均为250 词左右。2022 乙卷完形与2021 乙卷相当,但小于2020 全国卷Ⅰ完形篇幅。

2.词类:近三年全国乙卷完形主要考查实词,其中名词和动词考查较频繁,约占五分之三,形容词和副词次之。

3.短语数量:每篇完形均涉及短语考查,且以动词短语居多,为4 题,名词短语1 题,介词短语1 题。

(二)2022 乙卷完形易错题剖析

2022 乙卷完形平均难度与往年相仿,但个别题难度较大,如44、46、51、54、55 题。就本篇完形而言,影响答题准确度的因素并非全部是逻辑推理,更主要的是“词汇(量)”和学生对语篇语境的把握等。

1.来自“词汇”方面的因素

2022 乙卷完形所涉长难句不多(含复合句,最长一句也只有17 个词),真正困扰学生的是其对有些“词汇”理解不到位,包括专业词汇(术语)、由构词法词衍生而来的派生词、合成词和转化词、熟词生义、低频词等。

(1)不谙“陌生词语/熟词生义”

有时一个陌生的单词或短语,因未知或不熟悉其意思,会导致学生理解迟滞或错误,进而影响解题。

【易错选项】54.D;55.A/C.

【Para.5】A number of 53(experiments) ruled out that the children misunderstood what they were being asked.The results were clear: Our young subjects 54 the questions and knew 55 what was asked of them.

54.A.comprehended B.predicted

C.explored D.ignored

55.A.partly B.honestly

C.vaguely D.exactly

【易错剖析】有些考生不清楚ruled out 和subject 的意思;也有考生误认为ruled out 在此应与turned out(证明)同义,将句意误理解为“若干实验证明孩子们误解了被问的问题”。进而错误地推断出“这些孩子们忽略(ignored)了问题,对所问问题没有完全理解(或理解模糊)”。

【正解】rule out 为常见短语,表示“不考虑,排除;取消”;subject 在此指“受试者”,是其较生僻的用法。由“若干实验排除了孩子们误解所问问题(的可能性)”推知,孩子们应是“理解了这些问题,并且确切地知道被问到了什么”。所以54 题选择comprehend(A);55 题选择exactly(D)。这样的推断才合乎语境语义。我们应该明白,只有基于正确信息的推断才是正确的。

(2)不熟“熟词生义/低频词”

出现在文中的“熟词生义”尚有推测依据,但出现在选项的“熟词生义”即使想猜也无从下手,给考生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甚至可能影响其对文章的理解与推理。

【易错选项】44.C;46.D

【Para.3】For a long time,this ineffective hiding method was 44 as evidence that children are hopelessly“egocentric” (自我中心的) creatures.But our 45(surprising) research results in chil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6 that idea.

44.A.supported B.guaranteed

C.imagined D.interpreted

46.A.explained B.confirmed

C.contradicted D.tested

【易错剖析】44 题选项D 为生僻词,学生容易受interpreter 一词影响,只猜到interpret 作“翻译”解,觉得放入句中不通顺、不合句意;而C 项放入句中,构成be imagined as...,好像与句意吻合,故有学生径直选择了C 项。

46 题,有些考生对confirm,contradict 和test 辨析不到位,认为test(测试)很合语境和实验题材而误选。

【正解】interpret 属于“生僻词”,有“翻译”和“解释;认为……(常与as 连用)”的意思,其中后两种意思属于生僻用法。从For a long time,this ineffective hiding method...可推知,长期以来“孩子们一直被认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是临时的看法或“想象的”证据,故排除C 项(imagined)。故44 题选择D。

从But our surprising research results in...来看,该句与上句应为“对立”关系,也就是“我们在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令人惊奇,且与那个观点相矛盾”,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观点或结论。故46 题选C。

(3)不知“小词特殊用法”/词语搭配

近几年完形,尤其是2022 乙卷完形选项所用词汇既有“高级词汇”,也有初级的“小词”。其实,小词不小,用法颇多,有时不知某些用法也会影响解题。

【易错选项】50.C;51.C

【Para.4】...Surprisingly,children replied that they couldn’t.The same 50 happened when the adult covered her own mouth: 51 children said that they couldn’t 52 to her.

50.A.event B.thing

C.action D.accident

51.A.Yet B.Now

C.Soon D.Once

【易错剖析】有些同学反而觉得这些常见“小词”作答案太简单,而不敢选。有同学把学生对实验问题的“反应”理解为“行动/情节”,因此50 题选择了C 项。

在考虑51 题时,有同学孤立地分析了冒号后的句子而没有考虑上文信息,缺少语篇意识,误认为过了一会孩子们才说,即“不久孩子们说……”,导致误选C 项。

【正解】从语篇可知,孩子们对各种实验都给予了“否定”答复。上文有...children replied that they couldn’t.下文有 51 children said that they couldn’t 52(speak) to her.

显然,孩子们的“答复情况是一样的”。在四个选项中,thing 有“情况,事情”等意思。The same thing happened意为“同样的事情发生了”,符合语境语义。而action 指“行动,动作”,不合“问答”真实语境。故 50 题选择B 项。

第51 题:在冒号后应为独立完整的句子,其是对The same thing happened when the adult covered...的具体展开和说明(冒号的作用)。也就是说,51 题所在句子重在重复或提醒人们“同样的事情”,而now 正巧有这种用法:置于句首,用于引起人们注意。Soon 虽可用在句首,但表示“很快;不久”,强调时间(有时间差),与提醒人们注意的场景不合。故51 题选B 项(now)。

2.背离语篇语境,线索不“对路”

在做题时,有些不好的习惯和方法也会影响答题的正确性。考生常因忽略前述或后续线索,导致理解偏颇而误选。

找错线索/张冠李戴

有些考生视幅过窄,仅从局部寻找线索,眼界不开阔,或错认线索,导致推断失误。

【易错选项】45.A/D。

【Para.3】For a long time,this ineffective hiding method was 44(interpreted) as evidence that children are hopelessly“egocentric”(自我中心的) creatures.But our 45 research results in chil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6 (contradicted) that idea.

45.A.disappointing B.mixed

C.surprising D.desired

【易错剖析】有些同学从下文ineffective,hopelessly这些词误判“我们的实验应是‘令人失望的’”,故误选A项。也有凭直觉误选了D项,认为“这些实验很值得期待”。

【正解】在第四段中有“Surprisingly,children replied that they couldn’t.”这才是作者对实验的“评价”或“看法”。Surprisingly—surprising (adj.),这是利用词汇的“重复”现象解题,也就是我们常说常用的“词汇复现法”。故45 题选择C 项。

有同学使用的线索是ineffective 与hopelessly,这些词描述或评价的是学龄前孩子捉迷藏游戏效率不高,而不是作者对实验的看法。显然是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温馨提示】在文中找不到线索(clues)或依据的选择通常是致错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如果出现模棱两可或不好把握的题目,应暂时“放一下”,在下文中寻找答题线索,不要死盯一处不放,或看错了描述“对象”,造成张冠李戴的错误。

3.忽略语法知识/词语搭配

尽管命题专家尽力回避考查纯语法知识和词语搭配题,但“百密难免一疏”,即使高考真题完形中也总会有1—2 道题涉及语法知识或词语搭配。

【易错选项】57.D;58.A

【Para.5】...Their 56 (responses) to the questions reflected their true 57 that“I can see you only if you can see me,too.”They simply 58 mutual(相互的)recognition and regard.

57.A.ability B.belief

C.identity D.purpose

58.A.hold back B.relate to

C.insist on D.make up

【易错剖析】有考生没有完全理解语境,误以为“该句说的是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反映出了他们真实的目的……他们只是隐瞒/阻止(hold back)相互承认与尊重。”故57误选D 项(purpose);58 题误选A 项。

【正解】57 题可利用词汇复现和语法来解答。从上文的“不管是哪种实验(捂眼睛、捂耳朵还是捂嘴巴)孩子们都始终给予否定的答复(they couldn’t (see,hear,speak)”来看,这些回答“反映出了孩子们的看法/想法(belief)”;而belief 正与下文的recognition and regard 相关。故57 题选择B 项。由They simply...联想到“他们坚持相互承认与尊重”,故58 题选择C 项。

从语法角度解题:在57 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elief 后可以跟同位语从句;从搭配角度看,58 题选择insist on 为最佳,即insist on...recognition and regard。

四、启示与建议

很多同学对“说明文”并不陌生。科普说明文是阅读理解必考的体裁之一,我们完全可以借助阅读相关文章,掌握其语篇结构和行文特点,加强逻辑推断意义的训练。在今后高三复习时,除了有针对性地寻找说明文体裁的完形填空材料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说明文阅读,整理“专业术语”

真题和一些省市模拟题中有许多地道的说明文文章,要充分再利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文体的行文结构和语言特点。譬如2022 新高考Ⅰ卷D 篇讲的是研究语音演变与饮食关系;2022 乙卷C 篇讲的是无人机在铁路运营中的应用,D 篇讲的是通过征收饮料含糖税来降低儿童肥胖率等,师生可从中整理诸如语音与饮食、科技与税收等方面的“术语”。以2022 新高考Ⅰ卷阅读D 为例(与全国卷互补),可摘录有关语音的词汇:

sound,click,trend,front teeth,the lower lip,the upper teeth,bite,chew,jawbone,database,confirm,research,evolve,interplay,biological,evolution

如条件允许,可以把这篇阅读文章改编为完形填空(约4—5 段,250—280 词),挖15 或20 个空,以适配不同省市高三学情。

2.学点反转构词法知识

不论是阅读还是完形,能用构词法推导出的词汇都不属于“生词”,且这类词汇量很庞大。在本篇完形中就出现了大量采用构词法的词汇。这提醒我们重视构词法的学习,包括“词根词+前缀/后缀/前缀和后缀”构成的派生词(正向构词法),如recognize →recognition;limit →limitation;find →finding;balance →balanced →imbalanced;nation →international 等。

但是,有些真题中含有很多采用反转构词法(backward formation) 的单词,如interpreter →interpret,comprehension →comprehend 等。“反转构词法(back)”,正好与派生法相反,是去掉少数单词的词缀而构成或还原成原词根词(单词)的方法。如果用公式来表示的话,派生词的构成公式为“A+B=C”(其中A 为词根词,B 为前缀或后缀,C为派生词),反转构词法的公式则为“C-B=A”。再如:

editor(n.)→edit(v.编辑) motivation→motivate(激励;成为……的动力)

boring/bored →bore(vt.使厌烦) handwriting →handwrite(v.亲手写)

为能正确判断采用反转构词法的词汇的词性和词义,需要熟记常见的前缀和后缀,如im-,un-,ir-,pre-,post-以及后缀-tion,-er/or 等。

3.重视学习“搭配衔接”方式

篇章衔接知识为解答完形填空提供了诸多便利,尤其是显性的衔接标志让解题和逻辑推理更容易。显性衔接主要有1)过渡词语,如41 题(and),45 题(But)。2)重述/复现,如47 题(children--child),45 题(Surprisingly--surprising),60 题(ineffective--effective)。笔者还建议学生掌握另外一种重要衔接方式——搭配衔接。

所谓搭配衔接,是指一系列词语在篇章中共现的潜在联想性,与“词语搭配”不能完全画等号,搭配衔接更侧重“搭配联想”。例如由joke 联想到laugh,由ill 联想到doctor 等。这种搭配性衔接在本篇完形填空中应用了很多次,如48,49,52 题等。

【Para.4】We brought young children ...Each 47(child) sat down with an adult who covered her own eyes or 48 .We then asked the child if she could 49 or hear the adult.Surprisingly,children replied that they couldn’t.

48.A.feet B.nose

C.hands D.ears

49.A.see B.help

C.reach D.fool

【答案】48.D;49.A。

最后提一句,在背记单词时,要找一本好的词汇书,该书除了包含教材所给全部词性和释义外,还应适当补充“新义”和“新用法”,尤其是由构词法推导出的词,其释义也要适当拓展。另外还要包含一定数量的短语(不应仅局限于教材所学短语),如rule--rule out;globe--across the glob;check--check in/out;round out(完成),dream up(创造,设计)等。

当然最重要的方法还是根据语境正确判断词语的词义,这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熟词乙卷构词法
2022年全国乙卷化学模拟试卷
2021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乙卷)评析
勘误说明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
英语构词法及练习
熟词生义大集合(八)
熟词生义大集合(七)
熟词生义大集合(二)
熟词生义大集合(三)
构词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