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与办赛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2022-12-02 05:29吕兴洋周欣平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办赛体育赛事成都市

张 瑞,吕兴洋,周欣平

体育赛事与办赛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张 瑞1,吕兴洋1,周欣平2

1.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611130;2.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四川 成都,611130。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彼此作用,又相辅相成。本研究将耦合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首先解析了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的耦合机理,进而建立起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两系统之间的耦合特征和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两系统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耦合特征;两系统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有显著差异;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变化幅度较大,渐渐由失调阶段转变为初级协调阶段。研究结论为成都市进一步增强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性,提升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程度,推动赛事名城的纵深化建设提供了启示与建议。

成都市;体育赛事;城市发展;耦合协调关系

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吸引旅游者前来观看比赛,不仅能在办赛期间拉动当地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1-2],还能进一步发挥社会效应,促进举办城市各项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提升办赛城市形象,为城市带来深远的正面影响。因此,国家对体育赛事给予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以鼓励和支持体育赛事的发展。各大城市开始掀起一波开展体育赛事的热潮,期望借力赛事,在提高城市经济收益的同时,树立出色、鲜明的城市形象,营造浓厚的城市体育文化氛围,进而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3]。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实质为双向作用关系,并不仅是赛事对城市起到单向拉动作用。城市发展对赛事的影响同等重要,其水平高低决定了赛事举办的成功与否[4]。城市发展水平越高,为赛事举办所提供的保障就越全面,而赛事的质量便会随之提高。然而,当前赛事举办地普遍将体育赛事作为一个孤立且单独的事件进行组织和运营,止步于赛事举办期间为当地带来的短期经济拉动作用[1],单纯聚焦于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却忽视了赛事与城市发展间存在的双向作用机理,这也就难以产生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1+1>2”的积极效果。这些现实情况为赛事及办赛城市管理者的策划、组织及营销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本研究选取成都市为例,利用耦合理论解析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间彼此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且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讨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推动成都赛事名城建设向纵深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1 文献综述

1.1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

随着商业化操作逐渐深入,体育赛事已经从初始以体育竞技为核心内容,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且具有确切时间范围的群体性聚集活动[5],发展为观众、新闻媒体、赞助商等多主体参与其中,并囊括了商业、竞技、娱乐、文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性活动[7]。城市系统各个构成因素的提升,如经济稳步上涨、社会结构优化以及城市居民文化修养的提升等属于城市发展的内涵[8]。多项研究表明,体育赛事对办赛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会产生积极效应[6]。另外,体育赛事有助于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推动城市旅游业迅速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和营造良好的城市体育文化氛围等[9-11]。故体育赛事的发展水平渐渐成为权衡一个城市发展水准的标准之一[12]。反之,城市良好的发展态势也是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助推器。对于赛事举办来说,政府的政策支持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增强城市安保、改善城市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为赛事举办提供强有力的保证[5][13]。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则是顺利推进体育赛事、提升赛事质量的关键支撑。当前国内各大城市将赛事视作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之间紧密的作用关系还未被给予足够重视。故此,本文基于耦合理论这一理论基础,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两系统间的耦合关系,力图为推动赛事和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2 耦合理论

耦合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间相互协作且彼此作用的现象[13-14]。只有当系统之间或者系统内部诸因素之间适当协作、互利共赢时才会呈现良性耦合态势,而协调配合差时则极易产生不良耦合反应[15]。作为耦合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耦合度衡量的是系统或其内部各因素之间关联的密切程度、相互影响程度的高低[16]。系统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彼此配合、协调一致的程度即为耦合协调度,高耦合协调度反映了系统自无序发展到有序的良好态势[16]。耦合理论已被逐渐运用于赛事与城市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中[8][12],以期为推动赛事与城市的协调发展,提升二者产生的综合效益提供理论指导。然而,因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地域特色使得赛事与不同城市发展的耦合情况存在很大差异,完全照搬其他的耦合模式无法行之有效。办赛城市的管理者应该践行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此,在成都市推动赛事名城建设向纵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亟需探索成都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的耦合性,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

2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分析

2.1 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分析

体育赛事的举办可以从多方面有效且快速地推动办赛城市的发展,强化城市的整体实力:(1)优化城市产业构成,带动与赛事相关的商业投资。首先,鉴于体育赛事具备极强的产业关联性,它的举办可以促进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在赛事举办期间,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比重逐渐增加,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其次,举办体育赛事需要大量基础设施设备和配套服务作为保障,这些新增的投资需求会吸引大量投资商、赞助商,拉动赛事相关产业投资。例如成都市近两年力推赛事名城建设,2018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37.5%。(2)提升办赛城市活力,拉动城市消费,增加城市经济收入。体育赛事,特别是国际知名体育赛事会吸引大量参赛者和赛事观众前来办赛城市,他们在城市的消费将增加城市经济收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2018年成都加速建设“三城三都”,文旅产业接待游客高达2.4亿人次,增长15.8%;全年旅游总收入达3712.6亿元,相较2017年增长22.4%,由此,在赛事举办时期,其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可见一斑。(3)拓宽劳动力就业面,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从短期来看,与赛事直接相关的服务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例如2015年成都市文化、体育、娱乐业的就业人数为6.17万人,2016年已增至8.61万人。从长期来看,体育赛事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大量从业人员,这增加了城市就业率,也提高了人口城市化水平。如2016年成都第三产业就业率占51.1%,2017年为51.4%,2018年增长至52.9%。

2.2 城市发展对体育赛事的作用分析

城市发展良好为开展赛事提供物质资源和重要保障:(1)政府对体育赛事的高度重视与推行相应的城市发展政策是赛事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赛事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城市政府对于赛事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其制定的城市发展政策。(2)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良好的经济状况是举办体育赛事的稳固基石。体育赛事具有前期投资大,筹备和回收周期长的特征,因此只有当城市的经济发展良好,才能为赛事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以及提升赛事水平。(3)城市社会的良好发展有效保障赛事的成功开展。城市的良好发展积攒了大量高水平人才,方便服务于体育赛事。一方面,赛事的顺利开展倚赖于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专业的赛事组织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赛事观众可以通过从业人员感受到良好的城市形象,这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4)优良的城市环境能够显著正向影响体育赛事的办赛质量。城市空间环境作为举办赛事的物质载体,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质量越高,体育赛事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依据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分析可知,体育赛事的规模指数、关联指数、人口变化与城市发展所涵括的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空间这些构成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即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耦合关联性。构建的两系统耦合模型见图1。

图1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耦合关联模型

3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3.1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3.1.1 耦合度的测量 本文所研究的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系统之间属于相互依赖、彼此作用的关系。基于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建立这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模型,表达式如公式(1):

3.1.2 耦合协调度的测量耦合度C只能作为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衡量标准,而无法准确描述两系统间的协调运作程度[3]。因此,需继续建立这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协调度加以解释:

表1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参考标准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根据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两个系统的内涵和特征,在秉持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科学性、简明性、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利用频次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来建立和甄选指标[8]。首先选择CNKI数据库,统计库中近10年中涉及的体育赛事、城市发展评价指标的相关文献,选取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指标;其次,参考关于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的研究成果,解析了两系统耦合作用机理,由此初步构建起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20位专家进行访谈,根据其建议调整指标体系。本研究各指标权重是经由熵值赋权法确定[15]。表2即最终构建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

3.3 案例地概况及数据来源

3.3.1 案例地概况作为国家第六个中心城市的成都拥有深厚悠远的体育文化底蕴。近年来,伴随成都经济社会的利好发展,以体育赛事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向好。在举办多次大型体育赛事后,成都的经济增长显著,城市产业构成得以优化,就业机会增多等。自政府于2010年公布《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成都市始终坚持将构建以“赛”育“市”,以“市”促“赛”的产业发展机制作为发展重点。随着逐年国际比赛、全国性比赛的增加,成都市积累下丰富的办赛经验,提升了承办大型赛事的能力。2017年,成都市政府提出全市的建设目标为“三城三都”,其中一城就是世界赛事名城。赛事名城建设需要城市整体实力作为支撑,与此同时,城市借力赛事名城建设,又能提高城市的整体能力,实现城市发展能级的跃升。目前,世界赛事名城的建设驶入快车道,成都坚持科学统筹“谋赛”“谋城”“谋产”。举办赛事与推进城市发展齐头并进已成为成都向纵深化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必然选择。

3.3.2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本研究所用数据取自2011年—2019年《成都市统计年鉴》。对于无法直接获取的数据,本研究遵循尽量精确反映原指标的原则,采用替代方式来收集数据。本研究为消除原始数据因不同量纲导致的问题,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方法如公式(3),处理后的数值见表2。

表2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标准化数值

注:()中为权重值

4 分析与讨论

4.1 发展水平分析

将表2中的各指标权重值和标准化数值代入公式(2),可计算出成都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系统的评价指数,反映出两系统的发展水平。

由图2和表3可知,总体上,成都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在赛事系统中,综合评价指数保持每年稳步增长。2010年综合评价指数仅为0.022,到2018年已经达到0.938,赛事发展水平得以极大提升。这无疑离不开成都市政府加强体育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更离不开将体育赛事视作发展重点的战略规划。在城市发展系统中,综合评价指数自2010年的0.148增长至2018年的0.854,城市发展水准整体处于上升状态。这表明成都市在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等城市构成要素的筹划建设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对比两系统的评价指数发现,在不同时期两系统发展水平增长幅度有明显差异并明确呈现两阶段特征。第一阶段为2013年之前,城市发展系统的发展水平高于体育赛事系统,此时是城市发展领先于赛事发展;第二阶段是2013-2018年,体育赛事系统的发展水平迅速增长并实现反超,此时是赛事发展领先于城市发展。原因在于:一方面,政府增大对体育赛事的政策扶持,为赛事举办和宣传提供了坚实保障,提升了其整体质量。于是在短期内,成都体育赛事大大提升了成都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赛事发展水平也随之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相较而言更为困难,因为其提升是一个较长过程,涉及诸多复杂因素,只有当城市发展系统中大部分指标均得到提升时,城市发展水平才会显著提升。

4.2 耦合度分析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图2、表3表明2010-2018年赛事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度于0.338-0.499之间浮动。2010-2011年,耦合度快速上升,增长幅度大;2012-2018年期间,耦合度保持高度稳定。表明两系统彼此作用、协调发展的程度维持在稳定状态。从耦合协调度来看,成都市的赛事和城市发展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范围保持在0.157-0.672之间,且每年均平稳上升,说明两者的协调关系在不断改善,将逐步实现协调发展。2010-2015年两者耦合协调度在0.1-0.5的区间范围,属于耦合失调阶段,说明在这一时期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差,两系统发展水平失衡限制了协同发展。最初是城市发展领先于赛事发展。因为在2013年以前,成都体育赛事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城市办赛经验不足,赛事效应还未完全凸显。此时的赛事对城市发展并不具备强有力的促进效果。2013年以后,赛事系统的发展水平已经领先于城市发展系统,这归劳于成都市丰富赛事活动,完善赛事体系的举措。在成功申办和举办国际知名品牌赛事、打造“运动成都”系列体育赛事后,成都市办赛经验丰富,赛事影响力日益上涨且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效应得以深化加强。2016-2018年进入协调阶段,作为重要转折点的2016年标志两者由轻度失调转变为勉强协调。2017-2018年则进入初级协调阶段。这是由于自提出将成都打造为国际赛事名城以来,政府在政策上大力扶持体育赛事,赛事在城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反哺作用充分凸显。与此同时,成都市还积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办赛能力、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务能级等,希望为举办赛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效应得到增强。

表3 成都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及评价

图2 成都体育赛事与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和解释了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两系统间的耦合机理,建立起对应的耦合模型。其次,运用多类研究方法构建可以评价两系统的指标体系。再次,利用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厘清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论表明:

(1)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之间具备明显的耦合性,系统内各因素相互依赖、彼此促进。首先,赛事不仅能优化城市产业构成,还能促进城市投资,推动城市经济稳步增长。而良好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为赛事成功举办打牢基础,蒸蒸日上的城市发展态势为赛事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其次,体育赛事还能拓宽劳动力就业面,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优良的城市社会环境和城市空间将有效助力提升体育赛事质量。

(2)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系统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存在显著差异。对比两系统发展水平发现其具有明显的两阶段特征。第一阶段为2013年之前,城市发展系统的发展水平高于赛事系统,此时为城市发展带动赛事发展。表明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为赛事的举办与宣传提供支持和保障。然而,赛事发展较为滞后,其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效应还未完全显现;第二阶段即2013-2018年,体育赛事系统发展水平迅速提升并实现反超,此时是赛事拉动城市发展。因为随着赛事的迅速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社会增益效果不断加强,赛事逐渐反哺城市发展。

(3)成都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的耦合度整体上平稳维持在中等水平,尚有进步的空间。赛事与城市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变化幅度较大,已经从失调阶段转变为初级协调阶段。表明成都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已经逐步呈现良性发展趋势。城市发展支持和保障了赛事举办,赛事促进了城市发展,两系统间相互促进、协调互动的效应不断加强。

5.2 管理建议

(1)城市管理者应该强化对体育赛事和城市发展之间相互促进、共同作用的战略认识,深化“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发展理念。在成都市推进赛事名城的建设中,管理者需要坚持赛事与城市发展彼此协调的原则,推动以“赛”谋“城”,以“城”促“赛”的发展机制。在加大对赛事投入,提高赛事经济与社会效益,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空间规划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的服务能力,以便全面保障赛事的成功举办,提高赛事质量。

(2)加强成都体育赛事与城市产业的联系,实施以赛事为主体、城市关联产业为支撑的发展策略。城市管理者需要站在支撑产业成长的角度,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培育与体育赛事相关的配套和延伸产业,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支持与鼓励赛事与多类城市产业的融合发展。比如积极发展城市体育旅游、城市运动休闲等相关产业,不仅有助于加强赛事与城市产业的联系,更有利于促进赛事与城市产业的联动发展。

(3)增强成都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促使两系统的耦合协调迈向更高的等级。两系统已经初步迈入协调阶段,目前是赛事发展领先于城市发展。管理者需要发挥领导作用,合理规划并指导体育赛事的开展,以此带动城市的良性发展。具体来说,应加强对国际知名赛事和自主品牌赛事的策划、组织和运营工作,提升赛事影响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赛事改善城市产业构成、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形象等积极效益,真正实现“办赛事”服务于“办城市”,提高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程度。

[1] 和立新,张 和.我国体育赛事举办城市促进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6):16~20.

[2] 卢长宝,郭晓芳,王传声.价值共创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创新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06):25~33.

[3] 刘 彦.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49~52.

[4] 鄢慧丽,王 强,熊 浩,等.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以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03):36~44.

[5] 杜林颖.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互动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03):35~38.

[6] 徐成立,刘买如,刘 聪.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研究述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04):36~41.

[7] 田 静,徐成立.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2):7~11.

[8] 鄢慧丽.体育赛事与举办地城市发展的耦合时序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03):53~60.

[9] 刘辛丹,吕兴洋,李惠璠.基于网络跑记的马拉松赛事形象研究——以北京马拉松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6,52(06):38~42.

[10] 黄优强. 特色体育赛事对西部城市品牌提升的凸显效应——以兰州国际体育赛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3(03):11~18.

[11] 胡海涛.以悉尼、北京奥运会为例看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11(03):5~9.

[12] 邢 通.大型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发展耦合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06):56~57.

[13] 张现成,苏秀艳,王景璐,等.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的耦合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01):25~30+36.

[14] 田 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现实背景及效应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02):168~170.

[15] 高 楠,马耀峰,李天顺,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01):62~68.

[16] 龚 艳,郭峥嵘.旅游业与金融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旅游学刊,2017,32(03):74~84.

[17] 生延超,钟志平.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08):23~29.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Ev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st City——Take Chengdu City as an Example

ZHANG Rui1, LV Xingyang1, ZHOU Xinping2

1.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Sichuan, 611130, China;2.School of Finance,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Sichuan, 611130,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ing events and city development is very close. The tw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Based on the coupling theory,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sports events and city development. and then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two systems. Chengdu wa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ports events and city development system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wo systems is generally increasing,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rowth range; The degree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ith a large range of changes, and has been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the mismatch stage to the primary coordination stage.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enlightenment and suggestions for Chengdu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ports events and city development, enhance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of sports events and city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deepe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famous city of the sports events.

Chengdu city; Sports events; City development; Coupl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

1007―6891(2022)06―0011―05

10.13932/j.cnki.sctykx.2022.06.03

G812.7

A

2020-08-14

2020-09-10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品牌化策略的成都赛事名城建设纵深推进研究”(YY2220200204)。

猜你喜欢
办赛体育赛事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2022年赛历划重点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张家口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工达到办赛条件
北京冬奥会场馆年底全部建成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