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新规则改动对篮球技术运用影响研究

2022-12-03 03:28何勇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改动犯规规则

何勇

(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乐昌校区)广东 韶关 512200)

1、前言

自1891年篮球运动在美国出现以来,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以其独具魅力的对抗性、集体性、团队协调性等一系列特点而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青睐”,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社会普及度最高、球迷人数最多的“大球”运动之一。篮球规则是篮球运动的规范与约束,它也是随着篮球运动场地的变化、篮球技术的发展、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趋势;国际篮联所颁布的篮球规则从最初的13条原始规则逐渐变为现在50条规则,期间经过了多次修改与变动,从最开始的“两年一小变”、“四年一大变”,变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定变化。篮球新规则的改动,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都需要随之而适应,通过不断学习来予以熟练掌握;篮球新规则的改动,也会推动篮球技术的调整。

2018年篮球新规则被国际篮联认为是篮球运动史上最成功的改动之一,即便是2020年10月1日正式推行的2020年篮球新规则,也是基本沿用2018年篮球新规则,没有过多的改动,主要改动之处就是对临近比赛计时钟响发生犯规的修改,要么犯规在前罚完球回表继续打,要么犯规在计时钟响之后忽略掉,不可能出现罚球时间走完的情况,基本不会对对篮球技术运用造成过大影响。有鉴于此,本文以改动程度较大的2018年篮球新规则为例,就篮球新规则改动对篮球技术运用影响进行研究。

2、篮球新规则的改动特点

2018年篮球新规则在2014年篮球规则的基础之上,对9条规则进行了改动,包括主裁判员的职责、技术犯规、24s、掷球入界、打架等,改动了接近于20%的篮球规则,是国际篮联近十年内篮球规则改动程度最大的一次。2018年篮球新规则虽然未对2014年篮球规则的原有内容进行全部修改,只是在细节上进行修正或者调整,但仍然对篮球技术运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018版篮球新规则的改动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具体如下:

2.1、掷球入界的修改要点

旧规则并没有对“掷球入界”行为做出严厉的惩罚,惩罚偏小,难以起到震慑效果,防守球员通常都会在比赛中与发球球员保持过于接近的距离,以便能够达到干扰发球球员掷球入界的目的,甚至还有可能实现抢断。2018年篮球新规则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变动:第一,在决胜期的最后2min及每节比赛的最后2min,裁判员均各自增加1次警告手势,若防守球员在此之后依然越过界限来对发球球员的掷球入界进行干扰,那么则由裁判员判罚1次技术犯规;第二,对于存在着违反体育运动精神的掷球入界行为,执行位置修改为前场的掷球入界线处,与此同时,进攻计时钟也要复位至14s。2018年篮球新规则既对“掷球入界”行为做出了严厉的惩罚,又修改了掷球的入界位置,可对防守球员的这些“小动作”进行有效规范,有利于让篮球比赛的精彩程度得以增强,又有利于提升篮球比赛的流畅度。

2.2、24s规则的修改要点

24s规则是2018年篮球新规则中改动幅度最大之处,基于旧规则而言,无论是违例后的掷球入界,还是犯规后的掷球入界,进攻计时钟都会直接复位至24s,不区分前场执行或后场执行,这样一来,控制球队可组织一次强有力的进攻。基于2018年篮球新规则而言,如果是后场执行,进攻计时钟依然复位至24s,如果是前场执行,进攻计时钟则会缩短复位时间,减少至14s,也就意味着控制球队的进攻时间几乎减少了40%,在短短的复位时间内就有可能会出现更多不可预计的投篮次数、更为精彩的投篮机会。与此同时,基于旧规则而言,“掷球入界”暂停之后,发球位置只可在前场执行,进攻计时钟复位至24s;基于2018年篮球新规则而言,教练员可自行选择发球位置,或在前场执行,或在后场执行,区别只是在于进攻计时钟复位时间不同,这样一来,让整场比赛的变数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了教练员的临场应变能力。

2.3、犯规罚则的修改要点

(1)技术犯规罚则要点。

在篮球运动中,技术犯规的罚球通常会有很高的优先级,通常都是由拥有球权的球队或当时控制球队来掷球入界,再次将比赛节奏“开启”。基于旧规则而言,若出现技术犯规,则犯规球队会1次“丧失进攻球权+罚球”;基于2018年篮球新规则而言,若出现技术犯规,只罚球,不涉及到进攻球权。通过新旧规则变动来体现出技术犯规罚则的公平性与均衡性,防止出现不公平的双重罚则。

(2)打架罚则要点。

国际篮联之所以会制定打架罚则,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避免在篮球比赛期间出现打架事件,确保球员的身心安全。旧规则对参与打架斗殴的球队席人员数量不做区分,均只会对球队的登记教练员作出1次技术犯规处罚,这样一来,就会在出现打架行为时,有可能会有很多球队席人员参与其中;2018年篮球新规则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变动,处罚力度会根据参与打架斗殴的球队席人员数量多少来决定,且均取消这些球员的参赛资格,如果打架的2支球队的参与人数不对等,也可基于打架罚则来相互抵消,只将剩余罚则执行即可,体现出公平性。

(3)双方犯规罚则要点。

2018年篮球新规则优化健全了双方犯规的构成条件,让犯规罚则变得更加清晰。双方犯规需要出现在互为对方队员之间,且双方的罚则应该要保持一致,如果其犯规性质被判定为相同,那么能够相互抵消罚则。值得注意的是,若两名裁判员对同样一起身体接触事件作出截然不同的判罚,分别判定为阻挡犯规与进攻犯规,这种情况也可将其作为双方犯规。

(4)运球与带球走罚则要点。

在运球方面,2018年篮球新规则将“故意向篮板掷球”一条予以删除,增加了进球的精彩性,NBA球员特雷西·麦克格雷迪的传世经典动作“自抛自扣”在2018年篮球新规则执行后就成为了合法进球;在带球走方面,2018年篮球新规则将 “球员举起同伴直接扣篮”及“球员举起同伴打球”纳入到违例范围,即便得分,依然无效,这又体现出了公平原则,毕竟篮球运动还是有其独特性,与街球迥然不同。

2.4、裁判员与计时员职责的修改要点

从当前篮球比赛来看,主裁判使用IRS即时回放系统的频率更高、范围更高,将裁判员的临场判罚与先进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会是将来篮球项目发展的主流趋势。以IRS即时回放系统为载体,可让主裁判作出更趋于公平的判定,特别是在关键球的吹罚方面,可防止出现争议现象。篮球新规则改动提高了进攻计时员的职责权限,进攻计时员需要通过系统而又全面地学习来正确判断进攻计时钟的复位时间,避免出现复位时间错误的情况出现,最大限度地增强执裁能力。

3、对篮球技术运用的影响

3.1、“掷球入界”改动推动了团队战术的发展

在既往篮球赛事的决胜时期,观众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情况:当比赛基本接近于尾声时,比分落后的球队会主动犯规,待对方球队罚球后,教练员马上就会向裁判员申请“暂停”,而后再布置战术,利用24s的复位时间来发起强有力的进攻,甚至还有可能会改变比赛结果。篮球新规则改动之后,会让最后数10s的绝杀变得更激烈、更精彩。由于篮球新规则约定球队可自行选择暂停后的掷球入界位置,或在前场执行,或在后场执行,但对应的进攻计时钟复位时间不同。若选择前场执行(对应14s复位时间),那么教练员应该选择行动灵敏、跑动速度快的球员来针对强点组织进攻,这么短的时间是无法完成相对完整的团队战术;若选择后场执行 (对应24s复位时间),那么教练员则可完成1次相对完整的团队战术。当然,球场形式瞬息变化,教练员必须要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综合抉择,且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专门研究决胜时刻球队战术,寻找最适宜本球队特点的战术;与此同时,督促球员刻苦训练,将战术安排融入其中。由此可见,“掷球入界”改动推动了团队战术的发展。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团队战术的抉择,还是团队战术的执行均需要花大功夫方可实现。

3.2、“24s”改动加快了篮球赛事节奏

在篮球项目之中,进攻节奏一直以来都是决胜关键要素。通常而言,哪支球队能够精准“把控”篮球赛事节奏,哪支球队就可达获得最终胜利。在曾经篮球界盛行中锋的年代,整支球队的“核心”往往都是由身材高大的内线球员来担任,内线球员由于体格健壮,故而跑动速度较慢,其所采用的进攻模式基本都是阵地进攻。中国男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达到巅峰状态,面对强大的美国队、西班牙队等依然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取得奥运会第八名的优异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王治郅、姚明等一批优秀的内线球员。但是近十年来全球篮球界盛行小球进攻风潮,有相当数量的球队都采用快节奏的进攻模式,阵地进攻模式日益弱化,大多都是通过外线投篮、多回合数来迅速得分。

篮球新规则中对“24s”的改动,说明国际篮联高度认可小球进攻风潮,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会是主流进攻方式,特别是前场 “掷球入界”所对应的14s复位时间,会大幅度提高球员投篮概率与赛事回合数,加快了篮球赛事节奏。若依然沿用阵地进攻模式,由阵地进攻传球给内线球员,再由内线球员单打,一旦出现传球受阻,就基本无得分可能。由此可见,14s复位时间更加适用于无球跑动与高位掩护,球员或通过外线投射的方式得分,或不断寻求最佳的投篮机会,这与当前篮球项目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契合的。

当然,相对于旧规则的24s来说,14s时间很短,也意味着双方球员比拼更激烈、肢体接触更多,这也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篮球运动员务必要在日常训练中强化短时间内的快攻能力与快攻意识,最大限度增加14s复位时间内的得分率,并且还要有营造出较佳的抗压能力,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比赛之中,不要出现犯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篮球赛事也并非单方面追求“快”即可,单单凭着“快”是无法取得胜利的,准确把控比赛节奏才是取胜的“法宝”,这是平时训练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3.3、“罚则”改动提高了个人攻防技术等级

技术犯规由旧规则的1次“丧失进攻球权+罚球”改为新规则的1次“罚球”,表面上看是减少了惩罚内容、降低了惩罚力度,但却体现出技术犯规罚则的公平性与均衡性,防止出现不公平的双重罚则。取消了“丧失1次进攻球权”并非意味着犯规球队可忽略技术犯规,新规则还规定同场比赛出现2次技术犯规的球员直接罚下,故而还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新规则在打架罚则方面区分了参与打架斗殴的球队席人员数量,简而言之,球队席人员主要参与打架斗殴,那么统统取消参赛资格,且还要给对方球队罚球机会,如果打架的2支球队的参与人数不对等,也可基于打架罚则来相互抵消,只将剩余罚则执行即可。打个比方,若A队有4个球队席人员参与打架斗殴,B队有7个参与打架斗殴,那么在相互抵消之后,A队可获得“3×2=6”次罚球机会。由此可见,在篮球赛事进行之中,双方球员都要压住火气,保持足够的克制与冷静。打架罚则的改动,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避免打架斗殴的进一步升级。

新规则在双方犯规方面简化了认定原则,更易于裁判员的临场执裁。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是一项极为激烈的运动活动,双方球员出现肢体接触是不可避免的,球员无论是在掩护队友,还是在防守,均要侧重于关注个人动作的合规性,特别是在本队已达到犯规次数,而对方球队还未达到犯规次数时更要小心谨慎。篮球新规则的改动让“自抛自扣”之类的高水平投篮动作变得合规合法,也会让身体素质出众、篮球技术出色的球员更多地应用此技术,必然能够让整场篮球赛事更加富有观赏性,更能让人“惊叹不已”。在运球方面,2018年篮球新规则将“故意向篮板掷球”一条予以删除,但规定向篮板掷球后就只能传球或扣篮,不可再次运球,这就要求球员需要在赛场上审时度势,注意观察赛场情况,切忌出现弄巧成拙的尴尬事宜。以上种种均显示 “罚则”改动提高了个人攻防技术等级。

3.4、IRS系统增强了判罚的精准性

在当前篮球比赛中大量应用IRS系统,能够让判罚的精准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第一,干扰球的复审。干扰球的复审是IRS系统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特别是在篮球赛事的决胜时间内,主裁判使用IRS系统来复审干扰球,其复审结果有可能会对胜利的归属走向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对球员也有很高的要求,球员无论是在篮球的争抢,还是在篮球的防守,均要特别注意在篮球还未彻底离开篮筐时或已开始下落时切忌出现肢体与球接触;

第二,三分犯规的复审。主裁判使用IRS系统来复审三分犯规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球员是否出现踩线行为,从目前来看,小球进攻风潮的盛行会导致球员外线投篮的次数大幅度增加,有些球员会采用假动作以骗取外线投篮的罚球机会,使用IRS系统来复审三分犯规可让其判罚更趋近于精确化;

第三,犯规升降级的复审。在篮球赛事中,通过主动犯规来阻碍、延缓对方球员节奏的事情屡见不鲜。主裁判使用IRS系统来复审,可基于犯规球员的犯规性质与动作幅度来确定到底是要降级处理,还是升级处理,既可防止球员利用规则漏洞来延缓对方球员快攻节奏,又可严厉打击情节恶劣的违体犯规行为。

4、结论

(1)2018年篮球新规则在2014年篮球规则的基础之上,对9条规则进行了改动,包括主裁判员的职责、技术犯规、24s、掷球入界、打架等,改动了接近于20%的篮球规则,是国际篮联近10年内篮球规则改动程度最大的一次。篮球新规则的改动让篮球赛事趋于科学化、合理化、公正化,既可打击不良的比赛风气,也可让篮球赛事更加富有观赏性,这对于扩大篮球的社会影响力是极为重要的;

(2)篮球新规则改动对篮球技术运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为:①“掷球入界”改动推动了团队战术的发展;②“24s”改动加快篮球赛事节奏;③“罚则”改动提高了个人攻防技术等级;④IRS系统增强了判罚的精准性。

猜你喜欢
改动犯规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
嘟你犯规啦!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鸵鸟
关心下一代工作
篮球比赛
咪咪(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