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阈下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22-12-03 18:31郝亚茸马莉娜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1期
关键词:吉诃德外国文学文科

郝亚茸,马莉娜

(1.西安思源学院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2.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近年来,新文科建设一直是高校课程建设的研究热点。新文科这一概念最早在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所提出,重点在于专业重组,强调一个“跨”字。2019年,我国正式启动新文科建设。中文学科如何发展,如何在外国文学课堂中具体体现新文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外国文学的教学工作,最近几年明显感到现有的学科设置和知识体系已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

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新文科”“外国文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2019年6月25日到2022年2月16日,共有18篇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2019年6月8—9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欧洲古典与中世纪文学研究中心、《当代外语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新文科理念下的外国文学研究战略思考’高端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1]这是国内首次对外国文学学科在新文科理念下所进行的集中探讨。同年,上海交通大学于12月27—28日召开“新时代、新文科、新话语:第二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其中研讨的一个主题是围绕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文学研究的战略思考。

我国学术界对外国文学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发展较为重视。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在《“新文科”还是“新学科”:兼论新文科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一文中,对“新学科”的“新”做了充分说明,认为“新文科的建设必须要在新学科的总体推进下进行”[2]。这篇文章角度新颖,发人深省。四川大学王欣、陈凡合作的《角度、深度和温度:新文科背景下价值引领与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国海洋大学刘爽的《国家意识视域下的外国文学“课程思政”体系初探》所探讨的主题是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在新文科背景下,以外国文学课堂模式为议题的学者较少,尤其是对在中国语言文学视角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的探讨更是凤毛麟角。

一、新文科对外国文学课程的要求

(一)新文科的建设内涵

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的概念:“主要是专业重组,不同专业的学生打破专业课程界限,进行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3]现代性的社会分工制度由于职责明确、分工清晰,往往个人不会再为最终的结果负责。比如,在具体的外国文学课程教授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育健全的人,“从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3]因此,新文科的根本内涵在于培育全新的人,以期适应现代社会的新需求。以往陈旧的教学体系已不匹配当下的社会要求。这是历史发展必然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学科所背负的新使命。加强人文主义教育是新文科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明白学科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学科服务的终极对象是什么。教育最终仍要回归人文教育。

(二)新文科对外国文学课程的建设要求

外国文学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目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规划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文学类、语言类和理论类。其中文学类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三个部分。虽然“外国文学”课程时间跨度长、包含范围广,但是,无论是从教学课时,还是从学科发展而言,始终处于边缘化地位。如今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国文学的课程教育就显得颇为重要。文科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就需要“外国文学”课程建设从理念、需求、模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目前,“外国文学”课程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文化与文学的割裂。在“外国文学”课程的具体教授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对文本的分析,如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征,这几乎是讲解文本的“四大法宝”。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新文科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文学散发出其本身强大的生机与魅力。将文学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下,真正理解文学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让其变得生动而鲜活起来。第二,语言不通所造成的阅读障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具体的“外国文学”课程学习中所阅读的文本几乎是已经翻译完成的文本,很少直接阅读原文。英语原文尚比较困难,其他诸如德语、法语、俄语、希腊语、拉丁语等更是难上加难。这就导致学生既无法理解作品本身的含义,也体会不到其语言的精妙之处。即使有学生阅读经典,往往也只是选取其中的经典章节,并没有从整体上对文本进行宏观把控,如同盲人摸象。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了较高的要求。第三,中外文化的差异。一方面,“外国文学”的范围非常广,除了中国文学之外的文学都属于外国文学的范畴。而在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专业背景下,必然会涉及中外文学的比较。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掌握外国文学,还要对中国文学有足够的研究。尤其是在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具备学科融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多数中文系的学生对世界历史所知甚少,由于缺乏对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只是纸上谈兵,更谈不上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第四,外国文学在19世纪下半叶兴起,在我国有着较为坎坷的发展历程,相较于成熟的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外国文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程体系、推动课堂改革等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笔者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在具体的“外国文学”课堂讲授过程中,可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一)跨学科课程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下,学科发展必然也需遵循包容、互通的原则。“外国文学”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文学层面的传统授课模式上。我们必须将外国文学与文化、历史、语言、心理、民俗等学科进行多维度的交融。在宏观视野中,重新理解文学的独特魅力。例如,在讲到希腊神话时,如果按照现有的知识体系,一般是从希腊神话的源头、特点、内容等方面进行讲解。这种传统的讲授方式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填鸭式”的机械复制,中西文化的差异会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希腊神话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具体的讲授中,教师可以先点明神话的本质是什么,再从文化、民族心理等层面阐明其来源是原始先民的思想理念对自然和社会的反映。神话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到当前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国神话入手,对中西方的文化、历史、民族心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作为传统的农耕民族,其神话带有鲜明的集体主义特色;希腊地处地中海区域,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民族,其神话带有鲜明的人本精神。因此,希腊的神和凡人具有一样的容貌与复杂的性格。不同于中国神话,希腊的神是完美人格的化身,是“无己”的,是全然超脱于个人之上的。教师还可以从历史角度讨论古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多角度渗透,如何在绘画、雕塑、宗教等方面对现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的新文科背景下,对学科的知识讲解不能只停留在文学层面上,还需要在“跨学科”的大背景下重新定义外国文学。

(二)多元化课程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教学改革创新的有效通道。运用互联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随着“00后”学生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水平日渐精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互联网教学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例如翻转课堂的提出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将传统师生“教”与“学”的关系变为全新的交流、共享、合作的关系。外国文学内容庞杂,目前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对外国文学的课时设置分布在两个学期,多则96学时,少则48学时。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学校以压缩教学课时、提升实践课时作为对策,也就是说,外国文学的课时在将来只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讲授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时就需要互联网的介入。随着“微课”“慕课”的兴起,资源共享成为常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唐·吉诃德》为例,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等媒介实现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首先,课前教师的重点在于引导。提出问题:塞万提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了《唐·吉诃德》?西班牙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学生可利用慕课平台、超星尔雅等平台上的“外国文学”课程进行自学,也可观看《唐·吉诃德》的相关影视作品。前提是先阅读文本,再进行影视化的补充。这一阶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框架。

其次,在课堂上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开展深层次的学习。教师设计问题:(1)唐·吉诃德是一个悲剧人物还是一个喜剧人物?他是一个小丑还是一个英雄?(2)如何理解鲁迅先生提出的“唐·吉诃德立志去打不平,不能说他是错误的,不自量力,也并非错误,错误的是他的打法。因为糊涂的思想,引出了错误的打法”。学生可进行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唐·吉诃德的三次出行、创作意图、悲剧的内核等方面,理解其在疯癫骑士的表面之下隐藏的是坚韧、悲壮的理想主义斗士。唐·吉诃德的理想本身是崇高的,而他实现理想的手段(骑士道)则是荒谬的。尤为可贵的是,唐·吉诃德追求理想的精神:真诚、严肃、坚韧、悲壮,与任何理想斗士无异。所以,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民族的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同情与共鸣:海涅、拜伦、屠格涅夫、别林斯基、钱锺书等中外知识分子对唐·吉诃德都有极高的赞誉。

最后,在课后进行知识迁移。(1)纵向比较唐·吉诃德和《阿Q 正传》中的阿Q 的形象。(2)将唐·吉诃德与莎士比亚塑造的哈姆莱特进行分析对比。可以运用文学沙龙、戏剧表演等方式完善这堂课的内容,并将其以图像、有声阅读等技术保存下来,作为日后的参考学习资料。此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浅层化、零散化的弊端,仍然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以期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在现代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法。

(三)读经典课程

相比前两种教学模式,阅读经典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学生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沉下心来阅读经典,“一分钟读懂《浮士德》”“三分钟理解《哈姆莱特》”等快餐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阅读。但是新文科的“新”一定是建立在对大量经典文本阅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否则一切都是空话。阅读经典是解决当前大学生精神困惑、重建中文学科的重要途径。阅读经典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我们无需鉴别作品的好坏,只需去挖掘作品的价值。外国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经典的不断重现,这使得阅读经典尤为重要。只有阅读经典才可以使学生真切感受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精粹。这种对异国文化的接触、熏陶、反思可显著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经典文本中不朽的道德力量和永恒的伦理价值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根本原因。然而阅读经典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一方面,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忍耐、求知的品质,要坐得住“冷板凳”,才能最终获取宝贵的精神食粮。教师可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量化,通过讨论、撰写论文、开办专题讲授等方式,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鉴于阅读是直接与语言挂钩的,因此需要在具体操作中配合其他语言学科。在当前知识信息共享的时代,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社会学习资源也是极其必要的。另一方面,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不同的解读。比如,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俄狄浦斯王》,教师可以从命运悲剧切入,再上升至人的个体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的冲突;也可以从心理学角度切入,运用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进行分析。经典文本正是因为其可阐释的多样性,在历经了时间的洗礼后越发凸显其价值。因此,要想使中文系学科的外国文学教学有根本突破,阅读经典虽是老生常谈,却是根本之道。

结语

当前新文科的建设必须在“新学科”的总体推进下进行。“新学科”建设的本质是建立培养21世纪所需人才的新模式。“新学科”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科与理工科、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二是重组或创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专业体系;三是强调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四是“教”与“学”新主体关系的确立。在此基础上,外国文学教学必须重新确定学科的内涵及其新知识体系的构成,在提倡“回到文本”又“跳出文本”中,培养教师和学生以“提出问题”为前提的思维能力。同时,要在差异中提高学生对中外不同文化本质的认识。

猜你喜欢
吉诃德外国文学文科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孙文科
堂·吉诃德传奇之走火入魔
论《堂·吉诃德》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论夏洛特·伦诺克斯《女吉诃德》中的“逃离”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