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南阳艾草IP的建设路径

2022-12-03 06:04李乐胡彩华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1期
关键词:艾草南阳中医药

李乐 胡彩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1]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自信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可以促进中医药及相关产业的成长。

IP,直译为“知识产权”,是文化积累到一定量级后所输出的精华,具有完整的情感观和价值观,具备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在当代产业一体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主要指形象、故事和世界观等概念,这些概念可以产生间接的网络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它是“互联网+”语境下的文化符号和话语体系,具有高认知、高受众和高流动性的特点。[2]在中国,知识产权市场出现在2016年左右,并迅速产业化、系统化、完善化,现今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现象和商业手段。[3]

近年来,伴随着“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崛起和“IP建设”的盛行,许多特色中医药植物开始借助IP力量,寻求突破,交叉融合,转型升级。

一、艾草IP的建设基础

(一)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艾草也被称为艾蒿或艾灸草,主茎粗壮,枝叶多,半灌木状,叶多而密,带有灰白色短毛。艾草在我国分布广泛,除高海拔地区和极度干旱地区外,几乎遍布全国。

艾草的应用领域多,市场前景广阔。在农业生产方面,艾草可以防治杂食性害虫甜菜夜蛾;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添加艾草可以起到增强体质、促进发育、减少病患的作用;在工业生产方面,可以制成生产染料、印泥等;[4]在养生保健方面,艾草可用于缓解经痛、驱寒祛湿。《伤寒杂病论》有“柏叶汤”和“芎归胶艾汤”两个方剂,艾叶是其中的重要成分。在著名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艾灸的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

艾草还可以做成可口的食物,其中艾糍已经成为客家人的地道小吃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初春时艾草的嫩芽可采摘下来制成美味的“清明果”,还能用嫩叶剁碎了炒蛋,或者是用艾叶熬成的水来煮蛋,或者是用艾梗煲汤、熬粥,搭配上阿胶、红糖,既美容养颜又强身健体。

(二)具有广泛的知名度,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IP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南阳察看当地中医药发展,来到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参观生产车间和产品展示,并对艾草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作出重要指示:要立足弘扬中医药文化,就地取材,用好资源,发展富民增收产业。

艾草是特色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代表,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期,中医在治疗患者头晕头痛、喉咙肿痛等症状方面较单纯的西药治疗更具优势,中医药的公众关注度不断增加,在这种高关注度以及人们对身体健康认知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艾草这种非常容易获得的纯天然药物,其使用量在逐渐增加,增加了艾草IP建设的多样性。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其《伤寒杂病论》记载有艾草灸用之方,民间用艾的经验丰富,艾灸养生在南阳有良好的历史积累和群众基础,南阳市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指示,遵循中医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中医药事业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相关中医药IP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南阳艾草IP的知名度。

(三)南阳艾草全产业链发展成熟

据南阳市政府相关资料显示,南阳市艾草全产业链注册企业达1029 家,其中加工企业326 家,销售企业547家,艾灸馆26家,艾草行业技术培训机构4家,网络电商预估达3000余家,遍布全国;[5]在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上,80%售卖艾草产品的商家供货厂家都在南阳,年销售额达80亿元。企业以“艾+”为思路,研发艾草的新产品,现阶段开发出艾绒、艾条、艾柱、精油、灸器、自贴、洗护等系列近二百个产品,相关专利高达675项。2021年8月“南阳艾”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阳艾草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标志。

近年来,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政府对艾草产业的政策扶持,南阳建立了艾草栽种、采购、加工、出售、使用和产品研发的齐全产业链。通过推进“艾草产业联盟+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南阳已成为中国艾草主要收购配送中心和产品加工基地。南阳艾草的整个产业链已经成熟,“世界艾草”品牌正在崛起。

二、南阳艾草文化IP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主IP形象的培育

IP化是品牌打造的一种新的工具或者方法论,当品牌为自身塑造鲜明的人格,通过内容与用户持续进行有价值的互动,并赢得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和追捧。[6]IP形象提供给消费者的不是产品的功能属性,而是一种心理认同,当品牌被IP形象赋予了人格,会变得更加“接地气”,最终获得用户的认同感和个人归属感。

如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以憨态可掬的熊猫为原型,将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具有天然呆的治愈属性,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摇头摆尾的live图,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个生动可爱的IP形象,这得到了广泛的情感认同。尽管赛事已圆满闭幕,但全国依旧“一墩难求”,多家出售冰墩墩的专营店供不应求,如果想抢到这个顶流IP还需要碰运气。

目前,艾草IP在医药、化妆品和食用领域具有一定的认可度,但因其本身定位不够明确,缺乏情感共鸣,缺少大众化的主IP形象,导致它的IP融合和变现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还需要继续培育和孵化。艾草IP建设重点应放在与消费者建立触点,主IP形象的缺乏,不利于艾草IP的产品传播和保持受众黏性。

(二)以线下传统传播为主

2010年电视上有大量的健康养生节目,例如《养生堂》《养生》《健康365》等,邀请了许多著名的中医学者,用中医理论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观众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深受观众的欢迎。而如今在抖音、B站这种面向全年龄段的短视频平台搜索艾草的相关作品,不仅显示的相关创作内容数量少,而且点击率和评论更少。

相比于线上传播途径的不足,南阳艾草IP的线下传播途径更加完善。文化上,南阳市为继承和发扬“医圣”张仲景宝贵的中医药文化思想,每年举办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仲景论坛,组织医圣祭拜活动,意在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进一步扩大艾草IP的影响力。

南阳市政府同时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利用南阳自然资源和药材资源,将仲景文化地域特色融入旅游景点、度假区、农家乐等。鼓励建设与休闲旅游项目相结合的中医养生体验观赏基地,打造以体验中医药养生服务,发扬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通过旅游与中医药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艾草IP的建设。

(三)部分人群对中医药怀有偏见

中医药不仅蕴含了济世救人的治病之道,也是成千上万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然而这些年来,中医药却饱受大众的争议,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出现了太多的“张悟本”。

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张悟本,参加了湖南卫视一档名为《百科全书》的健康养生节目。在这档节目中,张悟本穿上了华丽的中医世家外衣,在节目中屡出“狂言”,吸引了不少坐在电视机前的中老年人观看。在一期节目中,张悟本谈到了喝绿豆汤的益处,但他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进一步坐实自己的中医大家的身份,把绿豆汤的功效无限放大,甚至鼓吹常喝绿豆汤可以包治百病。随着这些谣言被专业人士一一戳破,中医药学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同时,现代医学凭借科学性和高效性在中国迅速站稳脚跟。

部分人群用现代医学为准则来考察中医学,认为中医学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目前,中医学仍在现代医学的框架内不断求索以获得发展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中医药从业者的积极性,抑制了中医药学的良性发展,不利于艾草IP的建设。

三、南阳艾草文化IP建设路径

(一)培育人格化的主IP形象

在新媒体背景下,主IP形象拟人化是塑造品牌亲和力、提高IP受众情感认同、增加受众黏性的有效途径。比如著名网红IP“故宫博物院”,本身就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高辨识度的建筑综合体形象和极具艺术性的中国古典视觉元素。故宫博物院以此为灵感,塑造颠覆传统观念的IP形象,“卖萌的雍正”“不一样的乾隆”等平易近人的人格化形象,使威严的故宫与普通大众建立了情感触点,增加了受众黏性。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营收在2017年就达到了15亿元。故宫文创IP的人格化IP形象的开发成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艾草IP可以从南阳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挖掘出具有温度的故事框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物,创造出具有高度亲和力的主IP形象。艾草是医圣张仲景发现提出并经实践验证的中草药,打造艾草IP形象可以从医圣张仲景入手,将《伤寒杂病论》记载的关于艾草的药方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以张仲景行医为故事依托,塑造如“医圣的法宝”“抗击瘟疫的战士”等具有开发潜力的IP形象,与受众建立情感联系,拓展艾草IP的盈收空间。

(二)充分拓展线上渠道

相比于线下渠道,南阳艾草IP建设的线上渠道起步晚,艾草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曝光度小,订阅人数少,粉丝基础薄弱。目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与艾草相关的IP账号少,定位不够精确。

艾草IP的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依靠传统的线下传播渠道,更要与时俱进,抓住新媒体推广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利用流量支持获取粉丝。

例如,敦煌IP与橘朵携手推出敦煌瑞兽眼影盘,眼影盘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敦煌的飞天壁画。眼影盘以瑞兽白虎为主视觉,印刻于包装上的“平布青云”四字象征着来自瑞兽的祝福。在官方平台推出后迅速走红,而后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中,通过美妆、时尚类博主的分享,吸引粉丝和游客进行消费,消费者会将眼影盘再次发布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形成消费和宣传的良性循环。由于线上社交平台内容更新速度快,可以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部分软件还可以使用直播互动功能,用户通过线上交流,引起心理及思想上的触动,获得参与感,能够提升对品牌的好感度。正是这种平等互动沟通的机制,赋予IP消费强大的推力。艾草IP建设应结合当前人们信息碎片化的阅读特点,将建设重点转移到抖音、西瓜、快手等平台,通过官方账号和当地自媒体号的宣传,将艾草IP向多平台进行引流。此外,开设官方商城,销售艾草IP衍生品,并做好产品售后服务。抓住当前垂直化社交趋势,利用粉丝群体的共同文化心理,做好粉丝运营和维护,粉丝自发、持续的消费行为将会为艾草IP衍生产品带来巨大商业利益,推动艾草IP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推进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建设

新闻漫画《助企过难关》 徐骏/作(新华社发)

南阳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建立健全中医传染病防治服务体系。首先,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恢复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加强中医优势学科建设,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医药科研教育高等学府,带动国内中医药教育发展。其次,制作相关的中医药电视栏目、影视剧,例如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电视剧《医圣》、仲景宛西制药的系列短视频“三分钟讲透经典”等,普及中医健康养生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部分人群对中医药的偏见,营造全民信中医、用中医的社会氛围,使中医药文化成为群众保持健康的文化自觉,提高大众对艾草IP的认可度。

结语: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以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为前提,推动南阳艾草IP建设,对发扬中华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艾草南阳中医药
艾草,爱了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艾草
艾草青青
艾草飘香的村庄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