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互动”提升“政”能量
——宜春发布微信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媒体探析

2022-12-03 06:04黄卫明彭晓英章芳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宜春舆论监督政务

黄卫明 彭晓英 章芳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政务微信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实现与网友的“微互动”,提升服务功能,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江西宜春日报社进行了一番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应。

宜春发布微信公众号是宜春市委宣传部、宜春市委网信办主管,宜春日报社主办的政务号,是传递党委政府声音、倾听社情民意的权威信息发布平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宜春发布微信倾力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媒体,集民情、纳民意、解民忧、暖民心,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及时回应民生关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提升了“政”能量,又彰显党媒责任担当,受到群众广泛肯定和赞誉。《小布帮你问》《啄木鸟在行动》等“微互动”专栏也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栏目。

建立沟通机制 加强舆论引导

在一些突发、特殊时期,特别是疫情防控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政务微信以其权威性、公信力和快捷性,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微互动”的功能,可以争分夺秒,以“铿锵之声”在第一时间回应关切、服务群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抢抓先机,同时也彰显了责任和担当。

2022年5月上旬,宜春中心城区在核酸检测中发现初筛阳性人员,中心城区范围内实施临时静态管理,其间,宜春日报社组织各平台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宜春发布微信在发布权威信息的同时,积极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回应网民关切,着力于畅通网民沟通渠道,及时疏导疫区群众情绪,建立“网民—媒体—指挥部(部门)”沟通机制,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微互动”发挥了强大的战斗力。

宜春发布微信第一时间发布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关注和反响,临时静态管理期间,有7条稿件的阅读量达10万+,《通告!宜春中心城区(袁州区、“三区”)范围内实施临时静态管理》《关于宜春中心城区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关于中心城区划定封控区管控区的通告》分别达91.7 万+、51.5万+、41.4万+,广泛扩大了传播力,提升了知晓率。每条稿件的后台留言也数以百计,甚至千计,其中不少是市民提出的关切自身出行、购物、就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及时回应,编辑部特安排专人对宜春发布微信后台留言进行整理归类,及时转指挥部各工作组及相关政府部门予以解答。及时发布了《静态管理期间,买菜指南速看!》《宜春中心城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附联系方式)》《宜春互联网医院已上线!在线问诊,送药到家……》等稿件,对如何就医、买菜、购药等共性问题通过宜春发布微信及时予以回应,报道受到市委主要领导表扬肯定和群众的好评。对网民个性求助、咨询的问题,转相关部门进行一对一妥善处理。静态管控期间,共收集各类信息200多条,起到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引作用。

与此同时,做好防护科普知识等宣传工作,推出《海报|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心理调适小贴士”请查收!(系列)》《为什么要连续多轮核酸检测?》等公众关切的信息,引导群众加强自我防护,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倡导社会文明风尚;还发布了《闪光如你!这就是宜春的青年党员!》《感谢你!宜春“静态下”的那一抹“动态红”》《同心书写的“战疫答卷”!》《暖心又暖胃!宜春这家爱心企业每天自制2000余份免费工作餐助力抗疫》等正能量文章,使疫情防控宣传有力度更有温度。拍摄制作的短视频《不知道你是谁,但知你们为了谁》在江西组工微讯等平台发布。同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报道,推出“惠企纾困在行动”专栏,报道宜春市及各地全力稳经济、助复苏的政策举措,推出稳经济系列报道等。

开通建言通道 加强政民互动

作为政务微信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题中应有之义。宜春发布微信坚持紧紧围绕重大宣传主题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新闻宣传,做优内容产品,加强政民互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宜春市2020年启动的“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中,宜春日报社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法,从民众需求最前沿入手,发挥宜春发布微信平台的权威性、便捷性、高互动性和粉丝量大的优势。从7月22日起,在宜春发布微信公众号子栏目专门设置了一键登录的“宜春发布‘优环境、促发展’建言通道”,加强政民互动,广纳民意,点亮主题活动。这一举措也得到了市委“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建言通道”在手机端提供在线建言和反映问题平台,群众参与和使用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同时,“建言通道”二维码在《宜春日报》一版“优环境 促发展”专栏显著位置刊发,读者扫码就可进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便捷的建言方式,扩大了大讨论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力推动了环境进一步优化、民生问题进一步改善。

市民反响热烈,纷纷建言献策、反映问题,“建言通道”开通第一天后台就收到115条留言,内容涵盖医疗、交通、旅游、教育、科技、住房等领域,一条条热气腾腾的意见建议,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宜春相关部门。各部门高度重视,活动办认真进行问题转办,对各渠道收集到的问题线索,深入分析研究,明确责任主体,再将转办单交各地各部门限期处理;对收到的书面回复,分类整理,形成再次处理意见,进行重点督办或交督导组跟进。问题得到解决后,活动办又将问题办理情况反馈到宜春发布微信公开发布。

大讨论活动期间,共收集各类留言、建议1550条,分8次梳理转交市委活动办线索217条,活动办共下发转办单220个,收到转办回复208个,其中190个问题销号。为使栏目形成常态化、系列化和方便查阅,宜春发布微信开设了《优环境 促发展》话题专辑,先后发布了《推进问题整改!这些事解决了!》《宜春市民(客商)反映这件事不方便?呼我!95128》《解决问题!核准企业减税近百万、整治招投标乱象……》等文章,解决了客商反映的宜春城区打车难、企业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太多等问题。稿件同时经宜春新闻网、宜春万象客户端、微博、《宜春日报》等平台转发,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

开设民生专栏 积极回应关切

民生无小事。媒体在关注民生、服务百姓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技术赋能让政务微信平台拥有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优势,而网友通过手机就可以很方便地表达诉求,这也让“微互动”在民生新闻宣传上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建言通道”收纳的上千条意见建议中,除了有关主题活动的,还有一部分内容反映的是民生问题。为妥善处理好这些留言,报社工作人员先进行筛选,优环境方面的转交活动办处理,涉及民生问题的转交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中心处理。活动期间,共转交服务热线中心线索1280条,服务热线中心设专门通道对转交的信息进行登记,并向相关部门派出整改落实单。

为尽快回应关切,当年7月29日,宜春发布微信应需开设了《小布帮你问》专栏,开篇就回复了松江园广场舞噪音扰民、如何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对市委活动办和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中心反馈的转办结果,编辑选择一些公众关注或反映强烈的问题在专栏进行发布,回应关切。该专栏接地气,深受群众的喜爱和好评,每篇文章后台都有数十条留言,小编们对了解的问题会及时回复,不能回复的则收集起来由报社记者去相应的部门了解。针对网友反映较为集中、又指向不明确的问题,报社安排记者深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在《小布帮你问》专栏发布,反馈给网民。

《小布帮你问》专栏还及时发布反馈信息报道。《店铺装修扰民?九中出行难?你关心的事有回复了!》《人民公园红绿灯路口等雨天积水问题咋解决?回复了!》《关于增设右转专用道、水质天天预报……已收到!》等报道让网友纷纷点赞。同时精选了部分稿件在《宜春日报》相关版面刊发。

在活动结束后,《小布帮你问》并未结束使命,而是成为宜春发布微信的一个固定栏目一直开设至今,几年来,广大网友的数千条相关咨询通过栏目得到解答,并促进了一大批民生问题的解决。

“微互动”延伸 助力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媒的一项重要工作。深度报道能以力透纸背的透视剖析说理,而新媒体、新技术带来的“微互动”虽形微而力不微,往往能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在舆论监督报道中发挥“轻骑兵”的特殊效用。

结合把宜春建设成为全省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市,推动宜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自2021年2月起,宜春发布微信对《小布帮你问》专栏进行拓展延伸,在此基础上开设了宜春市营商环境投诉“一键举报”平台(现为“事事宜人”),几个月内就收到群众反映的信息150余条,梳理转交给宜春市营商环境办线索20余条,转交到宜春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中心100余条,反馈信息显示,为群众解决困难数十件。

近年来,宜春发布微信、《宜春日报》等平台同步开辟《啄木鸟在行动》专栏,全平台联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重点聚焦政治生态环境、营商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全市各地开展暗访,2021年以来推出了《记者暗访服务窗口 发现窗口服务问题多》等一系列舆论监督报道,引发部门发力、网友关注和留帖提供“线索”。记者在做好“回头看”报道的同时,根据新的“线索”再进行新一轮的监督,实现了监督效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针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精心策划新闻舆论监督方案,组织精干力量展开暗访,在《啄木鸟在行动》专栏,刊发、推送了《测体温工作不重视 “场所码”推广不到位》《部分商家和市民防控意识仍有待增强》等重分量的舆论监督稿,形成强大声势。

为推动宜春正在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报社从环境卫生整洁、文明出行等多方面组织记者进行数次暗访,在宜春发布微信和《宜春日报》的《啄木鸟在行动》专栏推出了一大批监督报道,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监督报道也引发了市民的热烈反响,不少市民纷纷在后台留言,曝光身边的卫生死角、文明陋习等,在全市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宜春人”的热潮。新闻舆论监督也促使相关单位举一反三,认真查找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啄木鸟在行动》新闻舆论监督品牌进一步叫响。

新闻舆论监督从另一个角度助推了地方工作的开展和环境的提升,地方政务微信平台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也得到有力增强。

打造品牌栏目 指尖上的“政”能量

品牌栏目获赞。《优环境 促发展》《小布帮你问》《啄木鸟在行动》这几个栏目延续至今,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专栏也得到市领导高度肯定和群众的好评。据统计,栏目开设以来,收到各类线索3600余条,发稿300余篇,推文后台留言近万条。专栏一直不定期发布群众关心或反映的问题,通过平台提交的意见建议,群众反映的道路交通、教育教学、环境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100多个问题得到积极回应和解决。相关报道在新媒体各平台转发,阅读量上千万。《小布帮你问》《啄木鸟在行动》等专栏也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栏目,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与信赖。

通过积极“微互动”,集纳了民意、汇聚了民智,回应了关切,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惠及广大百姓。接地气、见实效的政务公开赢得了群众的纷纷点赞。互动引爆指尖上的“政”能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积极回应从小处、实处着眼,让群众感受到“说了不会白说”,无论是通过微信还是报纸扫码参与建言活动的市民都对这个“民生通道”赞不绝口,称赞“建言通道”是社会大众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盛赞《小布帮你问》专栏“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网友纷纷留言:“很切合宜春当地企业的实际需要,希望能定期推出类似的发布,同时扩大各行各业、大中小微、个人等反映的问题及政府反馈。加大政府办公透明力度。”还有网友留言说:“回应群众关切,推动问题解决。”“意见办理及时!给力!”……

“微互动”常态化。2020 年,面对疫情造成农产品严重滞销的困境,宜春发布微信联合宜春日报抖音、《宜春日报》等平台充分发挥媒体优势,积极开展互动公益活动,自3月5日起,利用视频、图片传播优势,以第一书记代言的形式,进行带货报道,多媒联动帮助贫困户把滞销的农产品全部售出,受到贫困户点赞,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新闻漫画《注意事项》 王鹏/作(新华社发)

从开设“建言通道”“小布帮你问”“一键举报”“情况反映”“事事宜人”平台,到建立“网民—媒体—指挥部(部门)”沟通机制、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公益助农,宜春发布微信号的“微互动”之路不断延伸扩展,服务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微互动”实现常态化,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筑起一座便民暖心的“连心桥”,在回应民生关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政务新媒体的作用,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

作为地方党媒,通过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媒体,“微互动”融合宣传,实现了传统纸媒与政务新媒体的“互联互通双赢”,提升了“政”能量,彰显党媒责任担当,扩大了党媒的传播力,提升了公信力,迈出了媒体移动端用户化、精准化服务的重要一步,进一步推进了媒体深度融合。宜春发布微信号作为地方政务新媒体的权威性、服务性也进一步彰显,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宜春发布微信号先后获评“江西省政务微信十强”、江西“省市优秀政务微信公众号”。所属的全媒体中心获“宜春市巾帼文明岗”称号。2020年,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授予负责宜春发布微信号的宜春日报社新媒体编辑部“全国城市党媒抗击疫情新闻宣传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2年,在江西省政务新媒体发布平台(设区市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中,宜春发布微信公众号稳居前列,其中5月份居全省第二。

猜你喜欢
宜春舆论监督政务
四月轻语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宜春两条高速公路2019年底前将开工建设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宜春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