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升初阶段家长的教育观转变研究

2022-12-04 10:02辽宁锦州市实验学校121013张学梅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21期
关键词:教育观阶段家长

辽宁锦州市实验学校(121013)张学梅

小学升入初中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不仅如此,其学习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家长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教育观去教育他们变化中的孩子。如何强化初中生家长的教育意识,帮助家长做好在孩子小学升入初中阶段教育观的转变,是当前青少年家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家长的教育观对青少年的影响

“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教育子女的基本的、整体的看法。”[1]家长的教育观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学习主动性和投入性以及家校合作的有效性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家长的教育观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树立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理解。初中阶段是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初中生优良品德的重要途径之一[2]。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人生观形成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初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受成长环境影响较大。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能够预防和约束个人的不良行为,而家庭中的种种病态现象,往往成为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3]。有些家长会将自己对事物的态度看法强行灌输给孩子,有些家长会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去完成,这些做法会使孩子失去自我,缺失自我价值,从而产生困惑、迷茫。

此外,家庭教育是一种个体化、自由化、沉浸式的教育,良好的家庭作风与传统对青少年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家长的教育观影响青少年学习的主动性和投入性

中学生感知到积极的家长教育观时,会对学校和教师有积极的情感,其学习投入也会相应地处于积极状态[4]。孩子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离不开家长的影响,家长的鼓励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家长对于学习的态度、对于知识的敬畏、对于学校的认知,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有些家长回到家里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这就会使孩子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

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引领。家长无原则的放纵、溺爱会助长孩子学习的散漫、磨蹭和惰性。而在学习型家庭中,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学习型家庭中的家长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钻研习惯等。孩子学习时,家长在看书、读报,能起到以身示范的作用,家长的成长与进步,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百折不挠的精神、迎难而上的精神。

(三)家长的教育观影响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家校合作的方式,家长与学校教育理念的结合方式,培养家长积极、正确的教育观的方法一直是教育界热衷探讨的话题。在家校沟通中,部分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常常处于被动位置,导致沟通缺乏双向性。还有部分家长过度依赖学校的教育,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就可以放任不管了。家长应意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理解与支持学校的教育方式、教育改革。

家长积极的教育观,可以促进班主任的工作。“对于家长积极教育观的研究实际上正是家校合作的研究,已有研究证实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家长的积极态度是影响家校合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对于学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4]

二、小学与初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家长教育观转变的方向

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指出:“家庭教育不到位,不仅会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还会给孩子发展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家长的教育观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应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

(一)引导孩子多维度价值体系的建立

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家庭教育的重点多放在孩子的道德教育、才艺培养、智力开发等方面。而初中阶段孩子的学习任务加重,家长往往多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信息化时代下,初中阶段的孩子接收信息的渠道十分丰富,其价值体系更加多维度。家长应引导孩子建立多维度的价值体系。

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理想,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初中阶段的孩子面临中考的压力,家长也习惯于将成绩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忽视孩子前进的内在动力。青少年正处于心智成长的关键期,单纯地以成绩评价他们,难以让他们获得进步、向上的内驱力。因此,家长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引导孩子树立人生目标与理想,成为有理想、有热情、乐观向上的青少年。

家长还要做好互联网环境下孩子的道德、人格和心理素质教育,以及交友、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当前,人们生活中充斥着多种多样的电子产品。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会利用电子产品进行简单的游戏活动,到了初中阶段,伴随着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孩子的交友等社交活动也会利用电子产品进行,一些孩子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走上歧途。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孩子学习投入

在初中阶段,孩子处于青春懵懂和个性变化期,多方面的学习压力也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变化。家长的情绪和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家庭教育应坚持严慈并济及适度原则。

初中阶段孩子的家长多处于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家庭顶梁柱的重要责任,有时难免因工作中的压力和家庭的负担而感到心情烦躁。家长要及时调整情绪,不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家长稳定的情绪有助于孩子良好情绪的养成,有助于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

家庭氛围和谐也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氛围和谐可以让孩子心无旁骛地学习,对孩子的学习投入有积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平等、民主的。小学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不强,到了初中阶段,孩子越来越有主见。部分家长抱怨孩子到了初中不听话了,不好管了。其实,家长应给孩子沟通、排解不良情绪的机会。

(三)助推内外联动家校互助机制的形成

对小学阶段孩子的教育更多采用的是引领的方式。到了初中阶段,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增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是单方面输入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与孩子形成良性互动的动态过程。家长也需要与教师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家长、孩子、教师应实现信息共享,互相协助,形成具有时效性和能实现良性对话的生态系统。

家长应了解初中阶段的教育走向,支持、帮助教师,听取教师建议,不溺爱孩子,使孩子对教师有敬畏之心,这样教育才会有力量。在孩子出现某些问题时,家长也可以及时求助于班主任进行调和、疏导,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此外,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配合也可以帮助孩子在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与引导。家长要客观地听取教师的意见,对孩子不包庇、不迁就。

教师也应及时跟家长反馈孩子在校情况,通过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这样才能对孩子因材施教。教师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纽带,孩子出现的很多问题来源于家庭。教师在发现孩子的问题后,应及时了解问题的成因,调整对孩子教育的策略与方式。

三、孩子小升初阶段转变家长教育观的策略

教育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在孩子小升初阶段,学校应搭建家长教育平台,指导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一)通过理论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水平

家庭教育是一项依赖个体经验的活动,会受到家长的成长经历、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大多依赖个人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学校有必要通过理论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水平。

学校可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对家长进行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方面的科学培训。家长会是当前学校与家长沟通最常用的形式,然而每学期一两次的家长会难以让家长打好教育理论基础并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因此,学校应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预先设计主题,合理安排培训进度,提升家长的教育知识水平,同时缩小不同家长教育观念的差异。

学校还应通过举办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校可邀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展讲座。教育专家的讲座更具有理论的深度和权威性,对家长来说更具有说服力。如笔者所在学校曾邀请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做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公益讲座,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俞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家长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二)通过成功案例分享促进家长教育观的实践

以“例”说理比单纯讲道理更具有体验性和吸引力。具体案例可以让家长有“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更容易让家长联系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因此,成功案例分享有助于家长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的放矢地运用到教育孩子的实践中。

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优秀的家长,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班主任或家委会可以定期组织举办包含案例分享的经验交流会,让家长交流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提升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在线教育平台制作的优秀家庭教育案例,案例可以是文章的形式,也可以是视频的形式。微信群、QQ群是当前教师与家长沟通最为便捷的渠道,利用这些渠道定期分享家庭教育案例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还可以通过模拟现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享。孩子和家长共同参加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将生活中家庭教育的情节演绎出来,并通过现场讨论、评价的方式,使家庭教育过程中的缺点得以暴露,优点得以宣扬。该方式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和说服力。

(三)通过“家庭教育后评估”促进家长教育观的有效转变

“家庭教育后评估”是指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跟踪测评,以求得最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以及家庭教育观最有效的转变策略和途径,形成反馈机制,以便家长及时调整家庭教育的实施策略。

可以通过子女评价和教师评价,构建家庭教育反馈机制。家长的教育观是否正确,体现在子女的满意度、学习状态、思想品德等方面,以及教师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等方面。子女是家庭教育效果最直接的反馈,而教师是学生和家长的中介,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家庭教育的效果。

“家庭教育后评估”可以采取问卷法、观察法及分析法进行,评估的要素包括成绩曲线、心理健康程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以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检验家庭教育的效果。

孩子小升初阶段家长的教育观转变对于应对初中阶段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家长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对孩子初中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有全新的认识和积极的回应。同时,家长的教育观转变也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学校和教师也应该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落到细微之处,真正实现家校共育。

猜你喜欢
教育观阶段家长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