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2022-12-04 17:59杨国宾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院校

杨国宾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0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于2019年1月正式颁布,其中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从而,正式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预示着职业教育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未来将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步入职业院校学习专业技能。那么,如何在高职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过硬的实践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树立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以上重要论述的学习领悟,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思政育人的重要性以及在课程体系占比80%的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那么,如何高质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面临的重大课题。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建设管理监督评价机制,必将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建立课程思政建设实施专项组织领导机制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学部门以及任课教师的任务,在高职院校中,这项工作需要多部门在明确各自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共同谋划,协同配合,形成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持续有效开展的合力。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的最新要求,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构建起以党委书记为第一负责人、多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为此,成立由学院党委书记、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组成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政策研究组、师资团队建设组、教学实施组、教学督导评估组等机构。

(一)政策研究组由党委办公室、思政教学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能为组织研究国家以及地方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的最新文件政策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策略,为推动教学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负责研究课程思政的核心教学内容,教学要点,为实际教学开展把控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师资团队建设组由人事处、教务处等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能为根据相关人事制度以及高职院校具体情况,制定有利于促进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拓展渠道,积极为教师提供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能力的培训交流机会;根据需要,加大思政教育相关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为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三)教学实施组由教务处、各二级学院等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能为根据不同专业特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定期召开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会议,推进教学具体实施;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特点,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监控及管理,为课程思政教学落地实施提供有效途径。

(四)教学督导评估组由督导办公室、教务处、学工部等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能为督查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定期开展教师教学情况调研及问题反馈;定期开展学生学习效果调研及问题反馈,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提供有力的督导管理机制及通畅的教学效果反馈渠道。

二、建立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培育机制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是落实铸魂育人最直接、最核心的力量,打造培育一支高素质教师团队是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落地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为顺利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必须从教师的师德师风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培养三方面着手,下大力气,用真功夫,打造一支师德师风崇高、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精湛的师资队伍。

(一)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培育

崇高的师德是教师应具备的首要素质,是师之灵魂。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师德师风培育必须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在对教师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师德管理规定,明确红线与底线,严格审查教师每年度填报的《高校教师师德档案》,在教师评聘过程中,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绝不允许有师德问题的教师带“病”上岗;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引导,挖掘师德典型、树立师德楷模,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二)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与领航者,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对学生具有非常强的示范作用。因此,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自身必须首先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政治素养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作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构建起学校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小组三级教育学习模式,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学习;建立以专业为单位,由党员教师与非党教师组成思想政治交流小组,定期开展思想政治交流活动。通过以上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与政治觉悟,并引领教师自觉将这种素养与觉悟融入专业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内生动力及能力。

(三)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课程思政教学是将具有育人功能的思政元素、思政内容融合进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过硬的政治素养,还需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无缝融合,以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专业教师知识体系提升方案,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建立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的长效双赢合作机制,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促进教师实践能力提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师技能比武以及广泛开展教研交流,促进教学能力提升;积极为教师搭建科技研发平台,引导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促进科研创新能力提升。

三、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实施管理机制

课程建设及教学实施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落脚点,为了将这个落脚点能够落得更实,高职院校应对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确立,不同类课程思政重点的确定,教学过程中思政点的方向把控以及教学实施路径进行合理设计规划。构建以“确立目标—确定重点—把控方向—具体实施”为主线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协同多方需求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达成机制。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征、成长规律以及未来就业方向定位,提炼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等要素,同时对行业企业、专家、教师、家长进行广泛调研,准确把脉社会需求,与时俱进凝练思政核心要点,确立课程思政教学要实现的育人目标。

二是根据课程类别特点,确立不同类课程思政重点方向。为达成育人目标,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专业特征,开设了多种不同类别的课程。为提高思政点与专业知识点接驳的平滑性,须根据课程类别,确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重点方向。如自然科学类课程须突出培育学生科学素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文史类课程须突出培养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认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革命文化的崇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工程技术类课程须突出培养学生崇尚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创新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专业实践类课程须突出培养学生学行相长、知行合一的素养,增强学生乐于钻研、勇于探索,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是建立以学校政策研究组指导、二级学院主抓、专业教研室实施的三层课程思政要点方向把控机制,对专业教学中的思政核心要点进行筛选把控,确保在教学过程中,将能引领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道德修养、法治素养、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等思政要素无偏差的传达给学生。

四是以专业学科与思政融合分析为基础,构建“连点为线、扩线为面、移面为体”的多层次、多维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路径。

1.连点为线,贯通融入式教学。深入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理念的契合点,将思政元素合理的贯通融入全部教学单元,将正能量信息始终伴随着专业知识讲授,使得学生接收到不间断的正面引导。

2.扩线为面,素材沉浸式教学。选取紧跟时代热点、积极向上的正向案例作为实践课教学素材,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浸入素材内,进行学习感悟,激发学生提升思想觉悟的内生动力。

3.移面为体,劳动实践式教学。育人空间由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志愿劳动,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劳动过程中,激发其内心的友善,发现自我价值,养成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

四、建立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反馈机制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而为什么改?如何改?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由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等要素组成的多维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效果评价反馈机制,及时畅通地接收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为课程思政教学持续改进优化提供依据。

(一)从学生维度讲,可以通过定期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反馈

科学设计调查问卷,获取学生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方式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意见建议以及自身的学习心得、所感所获等方面的一手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

(二)从教师维度讲,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互动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参与各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通过参与比赛及示范课建设,教师获得更多与优秀教师找差距,与优秀课程找距离的机会,从而发现自身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自我反馈。

(三)从学校维度讲,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监控,建立“不定期、不通知”听课制

由教学督导评估组牵头,以不定期、不提前通知的方式,深入课堂,开展听课。获知教师在最自然、最真实状态下的教学开展情况,对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与开展进行过程性指导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督促其调整改进。

(四)从企业维度讲,加强开展对用人单位的定期调研,获得其对学生的评价反馈

每年有大量的学生到企业开展岗位实习,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或者深入实习单位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的方式,获取学生实习过程中在专业能力、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的表现评价,从而一定程度反映出校内专业教学及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提供用人单位维度的数据依据。

五、建立课程思政质量考核激励机制

构建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质量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及教师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

一是二级学院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的基层单位,必须强化落实其主体责任,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及成效纳入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年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从规定层面,明确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在该项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二是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直接实施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高职院校应定期对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开展情况、教学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量化,作为教师绩效评价、岗级评定、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在该项工作中的积极性。

六、结语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建设者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职业教育重要实施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大力提升育人质量,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这一为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而实施的重要举措作为教学工作重点。在这项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挑战,高职院校需要在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思政建设管理监督评价机制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思路与方法,以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贡献职教力量。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