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为例

2022-12-04 23:02程祖浩
智库时代 2022年39期
关键词:社团培育价值观

程祖浩

(山西师范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1]。党的十八大报告凝练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高校逐渐成为了培育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一项培养时代新人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作为群众性、兴趣导向的高校学生社团,其组织方式的灵活性、参与及活动对象的广泛性,相比较其他学生组织具有独特的优势,是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对山西师范大学3900余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对80名同学进行了提纲式访谈,对学生社团培育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面研究,初步了解目前的培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原因,并以此提出学校加强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化建议。

一、学生社团培育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针对社团培育情况,从调查数据掌握学生社团培育的实际状况和效果,了解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归纳分析社团培育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

(一)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

目前,山西师范大学共有四大类55个学生社团。调查发现,在学生参与社团方面,有96.08%的同学加入了社团或曾经参与过社团活动,文学艺术类社团、社会实践类、理论科技类、体育健身类学社团分别占比为54.81%、49.25%、33.79%、22.8%,有96.39%的同学认为加入社团有收获。在社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84.28%的同学能全部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认为两者有密切关系的同学占89.29%,认为社团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作用很大的同学占96.82%。在学生社团建设中,有47.74%同学认为社团较多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44.48%的同学认为有一些,只有7.78%的同学认为基本没有或从来没有。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认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很好、有创意的比例为49.84%,感觉较好的比例为36.42%,还有13.74%的同学感觉不好。调查了解,学生社团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81.8%的同学认为培育效果较好,18.2%的同学认为效果一般或没有效果。

(二)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效果

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社团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在校大学生有计划和有组织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诸如文学艺术类社团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类社团在校内外开展敬老爱老、劳动服务等主题活动,理论科技类社团组织专题理论学习和理论宣讲,体育健身类社团组织各类阳光体育活动和赛事。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认同到真学、真懂、真用,实现了有效的统一。同时,学生社团充分发挥了活动的载体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精神、文化融入到具体的社团活动中,营造了学校浓厚的教育氛围,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既坚定了在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又为在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舞台和阵地,推动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建设。通过学生社团创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为学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社团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既有国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有学生社团培育过程中展现的特殊问题。在普遍性问题中,诸如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也出现了认知践行不均衡、片面化现象,在知行统一上存在差距[3]。还有学者对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完整性和深度不够,虽然能够坚定理论自信,但也存在着边缘化认同和功利化行为[4]。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还停留在浅层,缺乏深刻认识,还存在实用主义至上的观念。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载体和形式上,很多情况下依旧沿袭过去的传统、方式和方法,还不能适应学生的特点和话语表达体系,致使不够接地气,培育的效果也打了折扣。

二、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剖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社会主义的实践,并不是空洞的理论抽象概念,是作为规范和调整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套价值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特殊群体,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也必然会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实践的环节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发现影响培育效果的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分析学生社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的时候,就需要从社团管理、建设与发展、参与社团的主体与客体、社团活动内容与形式等多个环节分析,探寻问题背后的本质。

(一)社团管理的建设与发展“行政化”趋势,使组织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近年来,为了严格对社团思想意识的管控和强化社团有序发展,除学校社团管理部门对社团进行管理,社团同时还要接受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团委的监督和管理,且学院团委负有主要责任。在实践过程中,社团已经嵌入了学院团委的组织框架体系,成为院级学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的主要负责人也是院级学生组织的重要成员或骨干,活动的审批和组织更多倾向于院级管理层面。社团各类活动的保障和经费问题,也逐渐由校级支持转向校、院两级共同支持。这种社团管理体制优势非常明显,首先,社团可以在双重监管下,不容易出现管理真空,确保社团在思想意识等领域的安全稳定;其次,社团不仅通过任命方式确保了社团负责人的有序更替,还让社团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和充足的条件保障;最后,社团活动能够通过组织力量,动员同学参与其活动形成良好效应。但是,这种管理体制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社团作为以兴趣为导向而聚合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在纳入院级学生组织体系后,行政力量逐渐取代了兴趣导向,容易使学生社团“行政化”而偏离社团创立初衷。第二,社团置于院级管理体系中,让社团的组织者缺乏发展壮大社团的积极性和动力,社团容易在自我封闭中失去参与的广泛性。第三,在强有力的动员体系下,社团活动在组织方式、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活动反馈上就容易受到传统学生组织的深刻影响,缺乏创新的主动性和强烈意愿。第四,校社联作为监督管理学生社团的主体之一,由于对社团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手段,导致校社联在全校社团统筹、协调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在新媒体时代,组织扁平化、减少管理层级的改革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社团作为学生兴趣类的组织,也应该遵循时代发展规律,不能因噎废食,在强化管理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社团发展的动力。通过调查,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以及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取得的实效和存在的问题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二)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与客体没有实现辩证的对立统一,与学生发展实际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实行的“主客二分”的范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对立,形成了填鸭式、灌输式教育,近年来受到学界的批判而大有改观。有学者认为,主体总是试图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对象化到客体之中,而客体是一种主体的合目的、合意志的对象性存在,既存在主体制约客体的关系,又存在客体制约主体的关系[5]。在大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沿袭着“主客二分”的理念。在实践中,大学生与社团之间的互动,在行政管理力量的介入中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大学生与社团的发展处于一种单向度的关系,即表现为大学生加入社团,社团面向学生开展活动。虽然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但是由于缺乏对社团活动反馈机制和对学生发展社团的激励机制,从而使得学生的发展与社团的发展没有实现有效统一。因此,从大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大学生、社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割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学生社团发展脱节,学生社团发展与学生发展脱节,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学生发展脱节。

(三)社团活动内容与形式没有与时俱进,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

大学生加入社团主要是出于兴趣爱好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文学艺术类和社会实践类社团较为感兴趣,对理论科技类社团缺乏参与积极性。学生虽然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大学生政治学习和政治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强制灌输的做法使得大学生缺乏对政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迫于现实学习考试压力或纯粹个人兴趣去进行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政治的认知[6]。这些致使在社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结合方面认识不深刻,活动中表现较多的庸俗化和娱乐化,功利性取向较为明显,社团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不强。学生社团普遍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但没有建立社团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植根于社团建设中,导致品牌社团较少,真正有意思、有意义、有影响的社团活动不多。在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活动中,往往注重形式而轻内容,追求娱乐性和趣味性,宣传手段单一,活动缺乏创意,吸引力不足,凝聚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够、创新精神不足。这些致使社团活动整体上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层次,影响了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整体上可以看出,学生社团在互联互通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对工作的新情况、对象的新特点、问题的新挑战应对不足,明显滞后于时代。

三、加强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一)打造学生社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发展体系,强化社团价值引领

加强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调查研究也发现,在有助于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中,关键在于学校部门的高度重视,核心在于做好顶层设计。学生社团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整合学校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加强和改进对社团的管理方式方法,避免“行政化”趋向,打造山西师范大学学生社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发展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团建设与发展的各个环节,建立协同培育机制,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更好地将学生社团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其次,要注重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性作用,回归学生社团群众性、兴趣性的本质特性,让学生社团回归学生,增强学生社团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学生成为社团发展的主力军,让学生社团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最后,要进一步强化社团价值引领的作用,注重在社团活动中既要适应青年学生特点和多元化需求,还要避免活动过度的娱乐化和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功利化倾向,以情动人,以理化人,提高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二)构建学生社团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发展

要实现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观统一,需要从内涵式发展路径着手。首先,要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团建设的基础,社团文化是社团可持续性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发挥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观的作用,就要构建一套社团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样才能够持续推动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其次,构建社团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明确社团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载体的地位,推动社团文化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团发展的精髓,把社团发展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再次,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团活动围绕的主题,社团活动要善于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调查发现,社团可以多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讲、辩论等比赛,组织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文体类活动和各类理论学习专题讲座或报告。最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来引领学生,做到融合而不是一味迎合青年学生,不断增强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性。从四个层面的路径着手,有利于实现在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主客体相统一。

(三)完善学生社团发展的保障体系,深化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驱动

社团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离不开完整有力的保障体系。调查发现,经费、场地的有力保障和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是有助于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社团骨干的引领。因此,完善学生社团发展的保障体系,要不断强化后勤保障和人才队伍保障。在后勤保障中,学校应该巩固和提高社团经费的投入,相关职能部门要继续为社团活动提供相应的场地保障,为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守护人。在人才队伍保障中,要完善社团指导教师的选聘和管理、考核制度,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性和专业性,有利于增强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效性;同时,要强化社团骨干的培养,制定社团骨干的培训方案,把社团骨干作为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少数,发挥社团骨干的引领作用,学校要定期召开社团骨干的座谈会,关心和帮助社团骨干的成长,激发他们创新创造的活力,提高社团活动的吸引力。通过完善学生社团发展的保障体系,营造学校重视学生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提高学生社团在全校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深化社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驱动,利用两至三年的时间,打造一批山西师范大学精品学生社团,形成若干社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项目。

猜你喜欢
社团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