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2022-12-05 06:41姜洪真
大众文艺 2022年21期
关键词:文化观中华传统

姜洪真

(衡水学院,河北衡水 0530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和思想宝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独特性,指出了其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论述了继承和创新的方法和路径,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党的文化思想的又一次飞跃,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价值

(一)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独特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中华文明史的角度,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受封建政权更迭和频繁战乱的影响,曾经出现过社会动荡不安和分裂的局面,但最后都走向政权的统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中华儿女奋勇抵抗保卫祖国的安全,最终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襟怀与眼光独具见识的指出,国家安定和民族统一有赖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人民有着崇尚和合、渴望安定团结的文化基因,追求家国天下和济世安民的社会理想与人格担当,因此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间断和断裂的文明,这就充分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纽带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民族精神品格和价值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支撑和精神动力。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涵,要从国家、民族、人民三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全方位把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与当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只有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能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之间是一种“源”和“流”的逻辑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公平和谐的理想社会愿景、忠信刚正的君子人格追求等价值理念与价值追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和精神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集中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方面,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之与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大胆尝试、善于化解矛盾的改革创新精神结合,才能更好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国家层面来看,传统价值理念中的以民为本、敬民爱民的“德政”“仁政”思想,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就社会层面而言,孝悌忠信的伦理观和舍生取义的利义观,为社会的和谐团结提供精神保障;在个人层面,提倡涵养正气和自强奋斗精神的君子品格,强调个人自我约束和自我反思,与国家和社会层面的道德理念与精神指向有机统一,从而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与基本任务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对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自信”的理论。在“四个自信”的理论体系中,文化自信具有更为根源和基础的意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中华文化所积淀和凝聚的历史传统和理想追求,为社会发展方向和制度选择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因此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所蕴含价值的外在呈现。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稳定性、持久性的力量,能够作用于人的内在精神和心理,为其他三个方面自信提供不竭的滋养和保障。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高度崇敬和认同,是从心底深处产生的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文化自信包括文化价值观的自信和对文化生命力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后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创新性发展,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内在的历史逻辑,三者统一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和源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和基本任务,坚定文化自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4]要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其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以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关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需求,让人民成为文化发展文化评价的主体,以文化发展来传承民族精神,这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发展,也是坚定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与重要表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结合,熔铸和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同时又要以历史唯物的立场观点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科学理性地对其加以吸收和借鉴,使其更好地彰显时代价值和活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理论滋养

随着当今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交往合作日益扩大和深入,多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碰撞交流,世界范围内局部的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国际旧有不合理秩序的存在,也使地区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低迷、生态环境破坏甚至疫情灾害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和每个国家的健康发展,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加以克服。在此背景下,作为综合国力和国家影响逐步提升的大国,中国有责任和义务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方案,展现大国的气度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创造性地运用于人类难题解决中,提出了引领世界发展走势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中华文化思想精华的创新,其核心要义就是要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5]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提倡尊重事物彼此差异和多样性,合理处理矛盾和分歧以达到和谐相处。《尚书·尧典》中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6]提出推行德政以协调邦国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共融、友善相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延续了求同存异和弘扬大德的传统文化理念,又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面对复杂的价值标准和利益关系时能够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实现国际事务的平等协商和利益共赢,共同应对人类难题和挑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由公正无私而天下大同的社会构想,寄托着中华民族美好的社会愿景。大同社会是平等和谐的社会,传统文化的这种“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在内在机理和价值理念上高度契合,顺应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性发展了古代“大同”理想,又立足于现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符合造福全人类的目标指向,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世情怀和超越性,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升华。“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7]“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助于不同民族共同繁荣和谐发展,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广泛的价值共识,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崇。

二、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观的实践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生态文明实践提供思路借鉴和经验启示

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8]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传统思想文化中关注的核心问题,儒道两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思考,形成了系统的“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思想体系,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做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自然的本原地位,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繁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故而人与自然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同时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人类必须尊重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和固有属性,顺应自然规律方能利用和改造自然。儒道两家从仁爱万物、物我平等的理念出发,认为人类必须合理有节地利用自然资源,反对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习近平生态文明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指向,强调依靠人民群众和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国际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倡,又具有博大的人类情怀和宏阔的世界视野。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这段话形象阐释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还以古代楼兰文明与黄河文明的发展历史,来说明生态与文明兴衰与共的道理,指出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体制改革和政策制度创新,在社会生活领域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用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强化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生态资源管理制度。这些具体化的、可操作性极强的举措,立足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彰显了生态文明思想巨大的实践效能与实践价值。在国际上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为世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既是对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也是对传统文化中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伦理观的当代阐释与转换。

(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要通过教学内容拓展和教学方式创新提升教育的实效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指引,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文化精华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

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处于发展变化的关键期,对某些社会负面现象和网络信息缺乏必要的识别和判断力,同时由于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情感恋爱等方面的选择,难免出现精神心理上的困惑和失衡,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士大夫担当精神和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仁义礼智信的君子品格、博爱和谐、诚信正义的优秀品德,无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资源,使大学生有助于正确处理和安排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培养文化自信和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贯彻高校“三全育人”要求,从教师方面提升文化素养和传授知识的能力,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传统文化重要文件和相关讲话,充分理解掌握主要内容和价值内蕴,在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中两种体系中拓展传统文化教育,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深入探讨交流。不仅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增加传统文化的有关思政内容,更要在教材内容和课堂设计方面融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从情感上打动学生,做到以情服人。还应该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模范榜样的带头作用,特别是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认同和模仿学习,更加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激发爱国情怀。其次,在校园环境设施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利用校园墙面和电子屏等传播传统文化,打造浓厚的传统文化熏陶氛围,展现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相关知识,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还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学生活动,组建学生社团以及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参观历史古迹和文化博物馆。要善于创新教学方式,通过主题演讲比赛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举办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有关专家讲座和学术报告。此外,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建立正确网络伦理观,更好地发挥网络信息的正面作用,通过打造精品课程,利用微信公众号和自媒体网络平台,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进行宣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传统文化观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挑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当代意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思想导航,推动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高度的引领性和超越性。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才能充分地彰显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文化观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
马克思文化观的多维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