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反馈疗法对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2022-12-05 01:28文晓芳李田田于美洋
全科护理 2022年33期
关键词:肌电肌张力口病

文晓芳,李田田,于美洋

手足口病为一类因人肠道病毒而诱发的,多见于<5岁儿童的传染病[1]。患儿以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小疱疹,合并有厌食、发热等症为主要表现,少数严重的患儿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受累、肺水肿以及心肌炎等危及其性命[2-3]。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累及神经系统后可出现脑脊髓炎、脑膜炎等症状,累及其运动神经元后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导致其运动模式发生异常变化,社会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均出现降低,远期疗效也因此受到影响,故合理、及时的针对性康复干预十分必要[4]。临床对该类患儿主要给予常规作业疗法、局部按摩及神经营养等常规康复干预,患儿运动功能多可一定程度改善,然而对其肌张力等无明显改善作用[5],故寻求更为合理,且对肌张力、运动以及神经系统有更好改善效果的干预方法十分必要[6]。肌电反馈疗法是一类通过刺激肌肉短时间内多次收缩,记录肌电活动相关信号,进而对患儿肌张力异常和肌肉痉挛进行改善的方法,有助于医生对患儿功能恢复、肌肉活动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指导患儿活动动作,提升肌肉及活动能力。将其应用于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可能更有利于患儿的远期预后和运动能力的恢复[7-8]。故本研究探究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接受肌电反馈疗法干预的效果及对其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及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我科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满足手足口病诊疗指南[9],符合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相关诊断内容;病情处于稳定期,年龄为1~6岁,肌张力异常;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关节发育异常、骨折、癫痫及心肌炎等疾病者;疾病急性期且生命体征处于不稳定状态者;严重语言和认知障碍以及智力低下者;干预及治疗方案禁忌证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40例。联合组女19例,男21例;肌张力降低10例,肌张力升高30例;年龄1~6(4.13±1.04)岁。常规组女17例,男23例;肌张力降低13例,肌张力升高27例;年龄1~6(4.24±1.0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22-03-BO7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常规组患儿入组后接受运动疗法、穴位注射、局部按摩及神经营养等常规干预。联合组患儿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肌电反馈疗法,安抚并嘱咐患儿配合后,以95%乙醇在患儿接受治疗部位进行脱脂处理,使用肌电生物反馈仪(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型号:NTH-D2)表面电极在患儿运动障碍主要肌群处安装,使用医用胶带将电极固定于患儿皮肤表面。反馈模式设置为双通道,并依据患儿具体情况对刺激强度、频率等进行调整,强度控制在患儿肌肉出现明显收缩时最佳。其中,进行操作的医护人员对患儿肌电信号分析后,指导患儿进行运动,并反复进行训练,直到患儿肌电信号显示达到既定阈值,每日干预1次,每次20 min,每周5次。两组均干预8周后观察效果。

1.3 观察指标

1.3.1 神经电生理指标 干预前、干预8周末采用肌电图仪(珠海市迈康科技有限公司,型号:M-8000C)对两组患儿腓神经、胫神经、股神经等部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等神经电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并比较。

1.3.2 肌张力水平 干预前、干预8周末分别参照Ashworth肌张力分级量表对两组患儿肌张力水平进行评估,肌张力分级:4级为重度升高,3级为中度升高,2级为轻度升高,1级为正常,0级为下降。比较两组患儿肌张力情况。

1.3.3 粗大运动功能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周末及8周末采取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对两组患儿E区(跳、跑、行走)与D区(站立位)进行评估。E区包括24个条目,各条目分值0~3分;D区包括13个条目,各条目分值0~3分,D区+E区总分为0~111分,评分越高表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越好。

2 结果

表2 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8周末腓神经、胫神经、股神经MCV、SCV比较 单位:m/s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8周末肌张力分级比较 单位:例(%)

表4 两组患儿D区+E区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手足口病发展至重症的机制目前未完全明确,现临床发现病人免疫进程可作为发展至危重症或重症的预警性指标[10]。此外,二期病人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则可作为危重症或重症进展的启动点,患儿可出现脑实质的变性和破坏,大脑相应功能随之减退,表现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等,影响其生活甚至危及生命,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干预,促进患儿恢复进程,减少相关后遗症十分必要[11-12]。临床目前该病常用的普通针刺治疗、肌力训练以及运动疗法等干预手段可在给患儿树立正确运动干预认知的同时,对其异常运动进行抑制,但患儿主动性、积极性调动不充分,患儿预后以及运动障碍改善效果有限,故寻求患儿易接受、抵抗小的康复手段对手足口病患儿预后改善意义重大[13]。

生物肌电反馈疗法可将患儿心率、皮肤温度、脑电、肌电等难以察觉的机体生物信号转换为听觉、视觉等可察觉的信号,患儿依据接收到的信号对其器官内脏活动进行控制,从而达到对内脏、器官等偏离正常范围的异常活性进行控制、纠正[14-15]。其中,肌电反馈疗法可通过对患儿肌肉短时间、多次进行刺激使其收缩运动,最大化消除其康复阻碍过程中的抵抗意识,达到运动障碍部位肌力和功能改善的效果[16]。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儿干预4周末、8周末粗大运动功能D区+E区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干预8周末腓神经、胫神经、股神经MCV、SCV均快于常规组,肌张力分级较常规组好(均P<0.05),提示肌电反馈疗法可调节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的腓神经、胫神经、股神经等相关神经电生理活动,提升累及肢体肌张力的同时促进其粗大运动功能的恢复。分析原因:肌电反馈疗法通过电信号以生物反馈的形式对肌肉进行短时间、多次刺激,放大肌电信号转化为反馈电流,放大障碍肢体肌肉收缩及运动幅度,促进中枢神经本体感觉有效反馈[17-18];此外,肌电反馈还可将肌肉运动向电流的反馈转换进行刺激强化,医生据所测得的肌电信号对训练内容、强度进行调整和个性化制定,使患儿训练主动意识增强,促进肢体恢复进程,而患儿主动、有意识的训练有利于其肌肉、大脑间联系进行重建,促进脑功能和相关神经通路的激活与重建[19-20],进一步促进肢体功能、脑功能及肌肉力量的恢复。还有学者指出,肌电反馈可使手足口病患儿肌纤维增加,肌肉力量得以提升,还可使患儿神经轴浆运输、血液循环改善,再塑相关神经功能,进而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和预后,与本研究结论一致[21]。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肌电反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腓神经、胫神经、股神经的MCV、SCV等神经电生理指标水平,还可提升其肌张力水平,促进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样本量有限,加上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患儿同时存在肢体以及神经系统障碍,病情相对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后期将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并对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患儿进行分层研究,以期为肌电反馈疗法在临床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儿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肌电肌张力口病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手足口病那些事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