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2022-12-05 02:54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2年11期
关键词:土石方水土保持轨道交通

张 琦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610)

1 资料与方法

1.1 工程概况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位于广州市,工程穿越广州中心城区,建成后可解决沿线组团交通需求,解决外围快速进城。工程用地全部隶属广州市管辖范围,占地类型主要有仓储用地、其他草地、城镇住宅用地、城镇村道路用地、旱地、河流水面、坑塘水面、公用设施用地等。本项目施工共开挖土石方总量约750.46万m3,其中土方334.00万m3、石方328.51万m3、淤泥30.48万m3、建筑垃圾57.48万m3;外借土方6.61万m3,产生弃方700.82万m3,针对该工程中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实例分析评价[1]。

1.2 评价方法及流程

此次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图1为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示意图。

图1 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图示

如图所示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作为评价准则,选取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建设方案、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作为评价指标,以标准GB 50433—2018中相关要求作为评价准则,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效果进行预测,分析水土保持达标率,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最终评价结果。

2 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果

2.1 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评价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路段包括朝阳-西场段、西场-梅东路段、梅东路-鱼珠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规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选址禁止在地质活动频繁区域、地质灾害易发生区域、国家重点水土保护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等,其次标准GB 50433—2018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选址不得涉及河流、湖泊两岸。根据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选址实际情况,符合以上规定要求,主体工程选址达标。

2.2 建设方案评价

标准GB 50433—2018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要提高植被建设标准,配套建设排水设施,并且高填深挖路段建设时需要采用加大桥隧比例的方案,对照该标准以下从工程总体布局和竖向布置两个方面对建设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第一工程总体布局分析与评价: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属于广州市主城区,用地紧张。项目总体布置较紧凑,无闲置地块[2]。从总体布局上看,项目扰动土地面积相对集中,施工期有利于水土流失量的控制。

第二竖向布置的分析与评价:设计线路沿线原始高程约 4.5~27.0 m,轨道面设计高程为-33.45~-5.32 m。凰岗停车场现状周边高程约4.83~9.84 m,当前主要采取放缓坡方式与停车场顺接。周边地块后期按照有关规划建设完成后,可与本站址直接顺接。鱼珠停车场站址现状周边高程约5.1~8.4 m,当前主要采取放缓坡方式与停车场顺接[3]。周边地块后期按照有关规划建设完成后,可与本站址直接顺接。总的来说,本工程为地铁建设工程,竖向设计有严格高程限制,竖向布置满足地铁竖向设计有关要求。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设方案符合规定要求,建设方案达标。

2.3 工程占地分析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审查要点》(GB364521—2018)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占地尽量杜绝一切用地浪费、土地滥用等行为,坚持节约用地、减少扰动原则,同时工程的临时占地也必须要满足施工要求[4]。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用地全部隶属广州市管辖范围,占地类型主要有旱地、其他草地、果园、空闲地、坑塘水面、仓储用地、其他商务用地等。主体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及场地空间,在满足工程布置的同时,将临时占地尽可能地布置在永久征地内,减少了临时占地对地表的扰动,有利于水土流失防治。并且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合理有效的临时措施,尽量减少水土流失。综上所述,工程占地基本合理,但是工程建设占用较多耕地,不利于发挥土地最大生产力。本方案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中做好现场控制,降低临时占地面积,尽量避免扰动周边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土地。

综合以上分析,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占地符合要求,不存在用地浪费和水土保持绝对限制性约束,占地指标达标。

2.4 土石方平衡评价

标准GB 50433—2018要求:工程土石方填挖数量需要符合最优化原则,余方必须要考虑综合利用,外借土石方优先考虑工程废料[5]。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土石方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土石方 万m3

工程主要包括地下施工产生的土石方运往指定的合法余泥渣土受纳场堆填。本方案要求该工点施工单位尽快办理完成,在办理完成相关手续后才能在指定合法余泥渣土受纳场弃渣。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挖产生的废弃土方应依法进行排放。根据广州市颁布的《广州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单位已在广州市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所进行备案,申请办理了临时建筑废弃物处置复函,委托了具有余泥运输资质的公司负责弃土运输,将弃土外运至指定的余泥渣土受纳场堆填[6-7]。项目区内的水土保持责任由建设方承担,余泥运输过程中的水土保持责任由运输单位承担,弃土的水土保持责任由指定的合法弃土场负责。此外,考虑到本工程弃方量较大,本方案建议建设单位进一步探索弃方的再利用方案,妥善处理废弃土石方,减少弃土过程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土石方施工符合规定要求,土石方平衡指标达标。

3 实例结果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各项指标均已达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效果进行预测分析,首先确定水土流失治理度,其计算见式(1)。

(1)

式中:F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度,%;w为工程用地范围内水土流失治理后达标的总面积,m2;e为工程用地范围内水土流失总面积,m2。

土壤流失控制比计算见式(2)为:

(2)

式中:K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土壤流失控制比;q为工程生态环境容许土壤流失总量,m3;r为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工程用地范围内每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流失量,m3。

渣土防护率计算式(3)为:

(3)

式中:L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渣土防护率,%;v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实际挡护的永久弃渣,m3;c为永久弃渣量,m3。

表土保护率计算式(4)为:

(4)

式中:N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表土保护率,%;u为需要保护的地表土壤总面积,m2;s为工程用地范围内可剥离的地表土壤总面积,m2。

林草植被恢复率计算式(5)为:

(5)

式中:M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林草植被恢复率,%;b为建设前工程用地范围内林草植被总面积;x为工程用地范围内可恢复的林草植被面积。

林草覆盖率计算式(6)为:

(6)

式中:R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林草覆盖率,%;o为林草类植被数量,m2;p为工程总面积,m2。

利用以上公式计算出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土壤流失控制情况、渣土防护情况、表土保护情况、林草植被恢复情况以及林草覆盖情况等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各项指标能够达到要求,预计实现值超过目标值,可以达到很好的水土保持效果,这是因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选址比较合理,编制的建设施工方案比较科学,工程占地主要为农用耕地,对于土地的使用比较合理,并且对于土石方的处理也能达到标准GB 50433—2018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审查要点》规定要求,有效减小了各项因素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的影响,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 结 语

水土保持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内容。此次以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为例,对工程的水土保持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为判断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设可行性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调整与优化提供了参考。由于此次研究时间有限,对于广州城市轨道交通二期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选取的指标不够全面,没有对工程施工工艺、水土保持措施等指标分析,在研究内容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仍会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进行深层次探究,为工程水土保持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土石方水土保持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水土保持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土石方调配方法及其应用
土石方机械的春天已经来了,路面机械的还会远吗?
水土保持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程序设计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