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系长白、大白猪繁殖性能分析

2022-12-05 09:57张树敏于永生张志彬李兆华刘庆雨
养猪 2022年6期
关键词:长白猪白猪产仔数

张 琪,张树敏,于永生,李 娜,张 庆,李 欣,高 一,张志彬,李兆华,刘庆雨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4;2.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124)

丹系猪以生长速度快、产仔数多闻名于世[1-2]。丹系长白猪、大白猪作为亲本在配套系商品猪生产中广泛应用。伴随着环保压力和资源约束,“南猪北养”成为生猪生产的趋势,吉林省成为我国养猪新区[3]。

母猪产仔数与仔猪初生重是繁殖性能的重要指标,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母猪产仔数与仔猪初生重是低遗传力性状,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还受营养、环境、管理等其它因素影响[4~6]。有研究表明,仔猪初生重与均匀度随着产仔数的增加有所降低[7]。均匀度差的同一窝仔猪中低初生重的个体在乳头竞争上处于劣势,易导致断奶重降低、生长速度减缓、死亡率升高[8]。

吉林省德兴探感食品有限公司于2017年引进丹系长白、大白种猪,本文在收集引进群体2018—2021年繁殖记录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胎次、年度、季节对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的影响,以期为下一步引进群体的选育和利用提供素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群体

来自吉林省德兴探感食品有限公司2018—2021年丹系长白、大白种猪繁殖记录。

1.2 饲养管理

种猪饲养于智能北欧模式母猪场,采用佳饲达智能化产房母猪饲养管理系统记录母猪采食行为,通过数字化分析,制定精细化的饲喂策略,最大限度满足母猪营养需求。

1.3 数据统计

采用GPS猪场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育种数据管理并根据产仔原始记录统计窝产仔数、初生重,计算仔猪均匀度。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不同因素间显著性分析。均匀度用同窝仔猪初生重的变异系数表示:变异系数=初生重的标准差/初生重的平均值×100%,即CV=(SD/Mean)×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胎次对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的影响

2.1.1 不同分娩胎次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由表1可知,随着丹系长白猪胎次的增加,窝产仔数和仔猪均匀度逐渐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1~4胎仔猪初生重逐渐降低,差异也不显著(P>0.05)。

表1 不同分娩胎次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2.1.2 不同分娩胎次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由表2可知,丹系大白猪3、4胎窝产仔数显著高于初产胎次(P<0.05);第4胎次初生重显著高于初产胎次(P<0.05);仔猪均匀度随着胎次的增加逐渐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不同分娩胎次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2.2 年份对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的影响

2.2.1 不同分娩年份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由表3可知,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逐年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2018、2019年度初生重极显著高于2020年度(P<0.01),2018年度初生重显著高于2021年度(P<0.05);仔猪均匀度各年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不同分娩年份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2.2.2 不同分娩年份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由表4可知,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逐渐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2020、2021年度初生重极显著高于2018年度(P<0.01);仔猪均匀度各年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不同分娩年份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2.3 季节对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的影响

2.3.1 不同分娩季节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由表5可知,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夏季最少;夏季、秋季个体初生重极显著低于春季(P<0.01),冬季显著低于春季(P<0.05);秋季仔猪均匀度显著低于春季和夏季。

表5 不同分娩季节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2.3.2 不同分娩季节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由表6可知,春季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显著高于冬季(P<0.05);个体初生重夏季显著高于秋季(P<0.05)。仔猪均匀度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6 不同分娩季节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2.4 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比较

由表7可知,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高于丹系大白猪,但差异不显著(P>0.05);丹系长白猪仔猪均匀度低于丹系大白猪,差异也不显著(P>0.05)。

表7 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

3 讨论

3.1 胎次对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丹系长白猪、大白猪初产胎次窝产仔数低于2、3、4胎次窝产仔数,这与大白猪、枣庄黑盖猪、荣昌猪及杂种猪研究结果一致[5,9-11],其原因可能与母猪初产机体尚未建立完善的繁殖进程有关。有研究表明,大白猪第5胎窝产仔数最高,窝产仔数随胎次变化总体上是先上升后下降[12]。本次研究只统计了长白猪、大白猪前4个胎次的窝产仔数数据,窝产仔数高峰可能还未出现,后续将会继续对5~10胎次窝产仔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对猪群结构优化进行指导。

长白猪初生重随着胎次的增加稍有降低,表现出初生重与窝产仔数呈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母猪子宫容积有限,胎盘及血管提供的营养物质有限,随着仔猪数的增加,分配到个体上的营养物质稍有降低引起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大白猪初产胎次仔猪初生重较低,随后逐渐升高,与张茂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显示,长白猪与大白猪仔猪均匀度均随着分娩胎次的增加而升高。这与对广东小耳花猪、长白猪、大白猪研究结果一致[14-15]。其原因可能是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完成了体成熟,排卵增加,优质卵母细胞受精产生的受精卵和胚胎增多[16]。仔猪均匀度差增加了产房管理难度,易引起仔猪哺乳期死亡率升高,降低母猪繁殖成绩。猪育种过程中应把确保仔猪均匀度、保证窝产仔数与均匀度平衡作为提高繁殖性能的一项育种目标。

3.2 年份对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的影响

分析各年度间母猪繁殖成绩可以总体把握种猪场中种猪的遗传进展,同时调整母猪群结构,改进完善并促进猪场经济效益。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2018—2021年逐年提高,与生产过程中对母猪窝产仔数少于12头的母猪进行了淘汰有关。长白猪初生重2018年最高,之后逐年降低,与窝产仔数表现出负相关。大白猪初生重2020年与2021年较2018年有所增加。仔猪均匀度年度间没表现出规律性,可能是没有将仔猪均匀度考虑到选择范围内,今后将加大对仔猪均匀度的选育。

3.3 季节对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的影响

季节因素(温度、湿度、光照)影响着母猪的生理状况及体内激素分泌。本研究结果显示,春季与秋季妊娠的母猪窝产仔数高于夏季和冬季,与在其他大白猪群体中的研究结果一致[17-18]。春季分娩的仔猪是由冬季配种生产的,虽然猪场位于冬季寒冷的吉林省,但猪场采用智能北欧模式母猪场,猪场管理水平高,条件舒适,适合母猪生产,同时猪场采用佳饲达智能化产房母猪饲养管理系统满足母仔猪对能量营养的需求。秋季分娩的母猪是由夏季配种生产的,虽然吉林夏季温度较高,但猪场具有较好的温度监控与调节系统,能降低温度对公母猪的应激,使公母猪按照自身的生长繁殖节律生产。

长白猪与大白猪初生重秋季最差,秋季分娩的母猪是夏季配种生产的,究其原因可能是虽然管理与饲养环境较优,但母猪自身激素分泌也受光照、基因等多因素控制,母猪夏季褪黑素分泌较多,影响采食量导致胎儿体重下降[9]。

长白猪与大白猪的仔猪均匀度均是秋季表现最佳,与华东地区大白猪秋季配种冬季生产均匀度最佳和广西地区大白猪夏季配种秋季生产均匀度最大结果均不一致[16,19],可能是吉林地处我国北方,而华东和广西地处我国南方有关,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3.4 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均匀度的比较

华中地区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为12.13头,初生重为1.51 kg;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为11.30头,初生重为1.54 kg[20]。华南地区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为14.42头,初生重为1.13 kg;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为16.02头,初生重为1.18 kg[21]。本研究在吉林省进行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为15.04头,初生重为1.45 kg;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为14.94头,初生重为1.43 kg。丹系长白猪窝产仔数高于华中地区与华南地区报道结果。初生重略低于华中地区,高于华南地区。丹系大白猪窝产仔数高于华中地区,略低于华南地区,但初生重明显高于华南地区。华中与华南地区未进行仔猪均匀度计算。本研究中长白猪仔猪均匀度好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长白猪窝产仔数多于大白猪,仔猪初生重高于大白猪差异不显著。

4 结论

胎次、年度、季节对丹系长白猪、大白猪窝产仔数、初生重与仔猪均匀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丹系长白猪、大白猪初产窝产仔数低于2、3、4胎次。长白猪初生重随窝产仔数的增加表现出降低趋势,大白猪1胎次初生重最低后逐渐升高。丹系长白猪、大白猪仔猪均匀度均随着胎次增加表现变差。2018—2021年窝产仔数逐年升高可能是对繁殖母猪选育的结果。仔猪均匀度年度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春季与秋季妊娠的母猪窝产仔数高于夏季和冬季,秋季仔猪初生重表现最差,仔猪均匀度秋季表现最佳。就窝产仔数、初生重与仔猪均匀度来看丹系长白猪性能略优于大白猪。

长白猪与大白猪母猪乳头数均在14头左右,但窝产仔数有的窝数达到了15头,从而导致乳头不能均匀分配到每一头仔猪上,因此对初生重低于1.2 kg的仔猪尽早淘汰,以免拉低肥育期生长,降低经济效益。如果同窝仔猪均匀度较好,应做好仔猪寄养工作。

猜你喜欢
长白猪白猪产仔数
Advanced ocean wave energy harvesting: current progress and future trends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品种推介 长白猪
长白猪育肥期体重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晋汾白猪标准”成为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吓死宝宝啦!
不同组型饲粮中添加复合蛋白酶对鲁烟白猪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蓝塘猪与长白猪正反交F1代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