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体育旅游发展的矛盾审视与路径研究

2022-12-06 09:57罗荣燊曾渊浩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旅游体育发展

罗荣燊 曾渊浩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随着旅游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体育旅游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时机。在如今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作为一项领跑科技板块的技术是备受体育界重视,体育旅游产业应如何在该形势下进行有效且健康的发展,是目前体育旅游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体育旅游产业进行剖析能够丰富并且拓展体育旅游研究主题的内涵与外延。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的一项分支,其所具有属性与大数据的结合具有很高的契合度,研究在大数据时代体育旅游的发展,能够给予体育旅游更多的探索路径,大数据对于体育旅游的推动价值是十分可观的。

1、大数据助推体育旅游发展价值

在参与体育旅游过程中,能让参与其中的人们身心得到锻炼,强健人们体魄,同时心情也得到很好的放松,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体质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体育旅游的社会价值体现。依托大数据平台,精准定位各地区体育旅游品牌产品,打造各地区特色体育旅游度假村,如,华北与东北地区布局的冰雪旅游度假区,同时打造品牌体育赛事提升各地区旅游吸引力,达到城市品牌效益。体育旅游产业兴起也必将带动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地区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社会发展。在另一方面,随着体育旅游概念深入人心,体育旅游的参与也伴随着风险的发生,借助大数据可以对体育旅游实现风险预测,深度挖掘体育旅游景区险情发生的时间与原因,制定景区科学的安全标准与防控制度,保障旅游人群人身安全,营造安全社会环境,为人们的休闲娱乐保驾护航。

2、大数据时代体育旅游发展的矛盾审视

2.1、市场区域化发展与竞争全域化的矛盾

从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布局研究来看,全国各地区正在因地制宜发展区域化特色体育旅游相关产品,各地依托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分布情况,着力打造各地品牌体育旅游产品,市场区域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但从地区旅游资源分布来看,我国西部地区是体育旅游资源富集区,从实际开发角度上看,这些地区往往经济并不发达,实际开发市场并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所以在景区分布上西部地区仍有大量资源没有进行开发利用,导致虽然西北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资源,但是实际的旅游景区开发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西北地区虽然因地制宜开发出相应的地区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但在全域竞争的态势下,西北地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远远不及发达地区。市场区域化发展虽利于各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但是在区域与地区的协作上仍表现不足,各地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地区封闭、行政分治、产品重复等恶性竞争现象仍大量存在。同时市场区域化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近距离、低水平重复开发的产品,而众多雷同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定然导致竞争无序与产品压价等恶性环境,进而导致各地区区域化发展陷入疲软、体育旅游市场效益缩水、产品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2.2、产业亟待发展与人才匮乏的矛盾

随着各项国家体育旅游政策方针的推进,国家抗击疫情的成功,健康概念的深入人心,体育旅游发展势必进入高速通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给体育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加速体育旅游线上与线下的布局,万物互联的时代中,依托互联网平台体育旅游能够有更多的方式进行游玩。同时在2021年9月,《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颁布并实施,该政策鼓励发展智慧型旅游,大力发展智能体育,要创新无接触式的新消费模式。体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目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总体要求,自2014年起,我国体育总局着重打造体育旅游精品建设,为产业本身带来示范作用并扩大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力,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消费需求,并且随着疫情的常态化,会促使各地区着力打造当地的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体育旅游业也在全面健康需求的大背景下快速回升。在全球健康研究所的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中,全球健康旅游增长率达9.9%,到2022年,预计市场规模达到91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5%,市场潜在规模达万亿级。种种现状都表明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目前正在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等科技的融合是必经之路,体育旅游正处在亟待发展的阶段。从人才培养的方面来看,我国相关体育旅游人才并不充沛,甚至可以用稀少来形容,虽然我国体育旅游研究者较多,但是研究者的研究真正落实到实际上的理论较少。尽管我国相关体育旅游院校已经开设体育旅游、休闲体育相关专业来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但是从实际情况的考量来看,培养出的相关人才并不多。同时由于要将大数据应用于体育旅游产业,研究者所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不能单纯着力某一方面,而需对体育旅游、体育经济、计算机应用、资源科学等多方位知识进行全面掌握才可进行相应研究,因此在相关人才培养上面临着较大困境,这也进一步造成我国相关研究人才匮乏的窘境。

2.3、个性化、品质化需求与低端化供给的矛盾

根据《中国体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整理相关数据得出,在参与型体育旅游项目中,爬山、骑行以及马拉松、冰雪项目、徒步是广大游客大众热衷参与的活动,同时游客对于龙舟、冲浪、高尔夫等个性化活动的参与度上也占有较高比例,由此可见游客对于体育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个性化与品质化。而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抗疫成功的红利势必也吸引大量的群众加入体育运动之列,且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阶段,我国人均收入仍在上涨,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有一定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体育锻炼的需求必然是向高端化、品质化进行转变,人们不再满足单纯的体育健身需求,更多的追求精神的愉悦与情操的陶冶。在实际的市场供给上,以北京冰雪运动为例,北京市滑雪体育旅游开展的周期较短,由于地理位置等相关因素,北京冬季气温并不能达到一个较低标准,冬季的降雪量不足,实际开展运营周期为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的2月,雪场仅有3个月的开放周期,这对长年喜好冰雪运动的游客而言并不具备较大的吸引力。同时北京雪场规模较小,初级雪道占较大比重,对于专业滑雪爱好者而言远远低于他们的活动标准。在大数据时代,虽然能够对用户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但是在实际供应上仍存在较大的缺陷,市场提供的是大众化服务,但是在对于个性化、品质化的供给上仍表现不足。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完成也标志着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体育旅游产业中也同样面临着如此矛盾。人们需求更个性化、更高质量的体育旅游产品,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中,更多的是以低端化产品的形式进行回应,如体育旅游景区并没有实际宣传的完善设施,导致给消费者制定的原定旅游路线并没有按照标准的规程进行,进而产生消费者与体育旅游企业的矛盾。

2.4、数字化发展与数据危机的矛盾

技术进步是体育旅游产业运行的根本推力同时也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步入大数据时代,体育旅游如同其他的体育产业一样,都是拥抱大数据,集成利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带动自身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也说明体育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是必经之路。体育旅游市场数据库的建立是未来的一大趋势,同时由于大数据的预测性与实时性,体育产业大数据智库的搭建也是一项必要工程。同时在2019年体育旅游与文化大数据研究中心落户于上海体育学院,研究中心的成立也预示着体育旅游研究正式步入大数据数字化进程。需要建立数据库以及相关智库必不可少的便是数据基数的支撑,而数据基数必须要足够庞大才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否则没有大量数据基数的支撑,数据便并不具备相应的价值。庞大基数的数据收集需要打破多方行业壁垒,实行数据互通策略,多方协作对所需数据进行相应的收集与处理,才能得到相应的数据基数。但是在数据的收集与统计中,由于相关法律条例并不完善,且工作人员并不重视个人的私人隐私,常常出现数据泄露、数据贩卖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并不少见,如,在2020年3月19日,微博5.38亿用户数据在暗网出售,其中1.72亿条有账户基本信息;同年4月16日,青岛胶州中心医院6千余人就诊名单泄露,涉及相关人员个人信息,已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并被谣传感染新冠肺炎。可见私人隐私被暴露在公众之下会在很可能会引起社会矛盾问题,矛盾问题的凸显会对整个产业带来很大的危机。随着体育旅游数字化进程的展开,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爆发后,其事件很快经由网络转录为网络信息元,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失效性等特性,使得信息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在网络多元的传播动力下,呈现指数式的裂变,且各信息元在经过不断的叠加与发酵,使得危机事件不断演化升级,最终演变为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进而阻碍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3、大数据时代下体育旅游发展的路径

3.1、以综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体育旅游科技化发展

在万物互联、万众创新的时代,各产业人才培养是关键。产业发展不是静止的,是动态向前的,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创新都会给各行各业带来新的思想与理念。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而体育旅游大数据化发展则是大数据产业与体育旅游产业即三方产业大数据产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三方产业中各产业的人才培养必定是与时俱进的,但是要培养具备三方产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还是具备一定的限制,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在大数据时代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在综合型人才充沛的情况下才可实现,因此培养综合型人才是大数据时代体育旅游发展的核心。从人才培养上,有关政府与学校可以联合创办相关学科,如已有体育学院陆续开展体育旅游相关专业,在开展体育旅游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再加设大数据等学科的学习以达到研究的基本要求技能的学习。同时政府应在相关政策上进行引导,鼓励体育旅游企业向大数据化发展,增加相关行业就业机会,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体育旅游大数据化研究行列。综合型人才的引入也会让企业抛弃固有的传统运转模式,大力革新相关体系架构,在顶层设计上加入大数据相关技术,给体育旅游产业创造更多的现实价值,进而推动体育旅游科技化发展。

3.2、多方协同创新研究,提升产业竞争力

体育旅游企业应积极与高等院校、科学院、政府、相关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各方应打破传统行业壁垒,积极分享新技术理念,协同创新,联合对大数据进行开发,夯实自身实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体育旅游产业大发展。大数据时代,体育旅游企业与其他各方行业开展合作是多方互利共赢的局面。如,体育旅游企业发挥其自身的实践操作优势与各大高校与研究所进行合作,减少科研基础开发的投入,集成利用高校与研究所已有的研究体系,发挥其科研优势,让体育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成果转化,同时也是对相关研究的检验,从而减少科研经费的投入;体育旅游要建立大数据平台就需与大数据相关行业进行合作,从其中获取有关信息,了解行业规程与制度,并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体育旅游企业与政府合作,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获得政策上带来的优惠,并通过政策的扶持,减少有关程序的审批,在运转效率上得到提高,在相关项目的立项上也可以取得相应的成就。政府应在其职能方面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国家要鼓励体育旅游产业在大数据利用上实现多方的协同创新研究,要建立以大数据为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从政策、战略的高度上对协同发展进行干预,制定出相关行业的规程与制度,给予体育旅游开发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各行业间合作发展,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新格局,进而提升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3.3、以高质量数据为基准,精准对接供需端

大数据技术作为新时代科技手段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革新与变化,但是大数据作为新技术手段,其价值应用体现并不是应用了就有价值,而是在一定的高质量应用的基准上,才能对相关行业产生相应的价值。大数据并不是万金油,数据也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具备其研究价值。大数据时代要做到以高质量数据为基准,对体育旅游产业突出矛盾进行指导与配置,才能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爬虫技术收集的数据是涵盖所有内容的,其中不乏相关数据是空白且无效的,在此背景下,体育旅游从业者必须充分把握体育旅游相关内容的数据信息,对数据信息的挖掘需要做到精准化,在把握该能力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而后仍需对数据进行一定的清洗与处理,进而让所收集的信息表现出其应有的价值,这是传统的体育旅游相关数据信息与新型体育旅游数据信息的根本差别。在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上,仍需进行理性把握,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来源是否遵循法律规章,这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在利用新技术手段之前,先进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思想是实现高质量数据分析的关键。数据的构成背后仍需要有研究者的内在逻辑,体育旅游相关数据的把握仍需体现体育旅游价值内涵。同时不能对技术产生一味的依赖,要做技术工具的使用者,而不是被技术所支配,从而降低研究价值与意义。以高质量数据为基准展开体育旅游产业研究,能够将供需端的内涵与逻辑进行有效体现,进而充分把握用户的需求与市场的供给,给体育旅游产业提供实践的指导方针,完善各项组织架构,活跃体育旅游产业市场。

3.4、以人为本,制定相关法律与规程防范数据危机

在大数据时代,我国应从政府出发,在大环境、宏观上对有关数据技术与数据安全的法律与政策上着力,发挥政府“润物细无声”作用,为人民群众与企业乃至国家的隐私提供充分与可靠的法律保障。同时从技术开发上,应大力投入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在终端进行相关安全审计的程序,构建安全统一标准的组织构架,要在数据安全上占据主动,确保体系运转安全可靠,保障国家数据信息的独立且安全。企业与相关机构方面也应严格按照既定规程与规范进行数据相关上的处理,要以人为本,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尊重人权,未经用户的许可不可泄露相关信息。企业应树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把游客与用户放在第一位,不可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损害个人与国家的数据信息安全。个人方面也应该人人敲响警钟,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如,APP获取地理信息的功能尽量关闭,在游客进行体育旅游的过程中也要防范个人隐私的泄露,规范个人行为,要做到以人为本,人人为自身负责,防范数据危机的产生。

猜你喜欢
旅游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我们的“体育梦”
教师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