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人需求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状况研究

2022-12-06 09:57姜潘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群体老年人

姜潘

(商丘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

在新时期我国体育强国的战略开展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肩负着组织基层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重任,但目前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贯彻落实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开展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工作者需结合老年人需求特质,找寻具体工作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实际工作进行优化调整,进而推动我国全面健身事业的深入开展,因此,基于老年人需求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建设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时代意义

1.1、是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

自我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对精神生活产生了更高的追求。新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新时代人们获取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途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是我国政府组织基层群众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工作形式,是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保持健康体质的重要纽带,我国全面推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对帮助社区群众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形成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健康体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

1.2、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

构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匹配的创新型体育发展机制是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持续提升全面健康水平,强化全民族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深入开展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能够利用社区网格化的基层组织优势,将体育强国政策深入贯彻到基层群众当中,即能够推动基层群众的体育锻炼建设工作,提升基层群众的身体素养,也能够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动力,因此,开展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建设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

1.3、是推动我国新时代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根本需要

体育能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体育发展水平也客观地映射了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人民的全面发展,提升全面身体健康素质,丰富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新时期我国全面开始了体育强国的战略发展。而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能够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建设,城市社区利用社区网格化的巨大宣传和组织优势,推动全面健身事业的有序开展,结合各种各样社区体育锻炼器材,以及多种多样体育活动方式,带动基层群众参与体育锻炼,不断增强我国居民的身体素质。因此,开展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建设是推动我国新时代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根本需要。

2、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分析

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工作当中,老年人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是工作难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老年群体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工作越来越严峻,因此,深入针对老年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进行需求分析,对指导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进行市场调研,找寻优化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老年人参与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群体特征

当前,我国老年人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方面存在着数量庞大、身体状况差异大以及体育知识欠缺等群体特征。首先,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呈逐步加剧趋势,老龄化速率逐步加剧,老龄人口比例逐步攀升,老年人群体已经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群体之一,随着老年群体数量的逐年递增,该部分群体将成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对象;其次,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群体的心理和身体机能都逐步走向衰老,多数老年群体都伴有慢性疾病,且身体状况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对于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这种群体服务工作而言,如何提升差异性服务标准和质量将成为工作难点;最后,受我国教育发展阶段特点影响,当前老年群体的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特别是体育锻炼方面,缺乏正确的意识和专业的知识,导致老年群体回避或者不喜欢参与到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当中,且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进而影响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2.2、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特征

首先,老年人群体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的物质类服务备受青睐,基于基本级别的生理需求来看,老年人普遍经济来源为退休金,绝大部分老年人的退休金能维持正常的生活需求保障,但不能满足额外自费的体育物质需求,因此,对物质类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相对普遍;其次,老年人群体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的医疗类服务需求日渐提升。基于中等级别的安全需求来看,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且多数伴随着慢性病,日常运动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再加上年龄阶段性特点而引起的担忧和焦虑,使得老年人群体映射出了更高的医疗类需求。

2.3、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对老年人的供给特征

首先,当前在供给端,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给老年人群体在政府、社会和市场三个部分提供多元化供给主体。政府占据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导地位,在该体系延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主导职能。社会部分则包含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体育基金会以及基层体育组织等,这类社会组织部分具有自己的运行准则和规章制度,在推动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协助角色。而市场主体通常是以盈利为目的,能够在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内容重视完善后援服务工作,为政府和社会弥补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3、新时期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本文对新时期基于老人需求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现状研究主要通过两个层次进行梳理,从政策层面进行宏观分析,对市场实际状况进行深入调研,进而概括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

3.1、新时期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的政策开展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在法律法规制定方面并没有针对特定的人群,但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都涵盖了老年人权益板块,政策的开展过程也形成了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推进阶段。

在初级阶段中,我国自1958年开始就通过《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明确了体育锻炼的标准,正式将体育纳入到经济建设五年计划当中,形成了体育锻炼标准体系的雏形,为当前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发展阶段中,我国从1975年颁布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始,陆续在1985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和1993年发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强调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和社会办体育力度,明确了全国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系,并逐步兴起了社会办体育和体育指导员风气。

在推进阶段中,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体育锻炼的相关条例,包含:1995年的《全民健身计划刚要》、2006年的服务型政府提出、2009年的《全民健身条例》、2012年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及2016年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些文件推动了我国公共体育事业的深入发展,鼓励发展社会服务,虽然未针对老年人群体构建针对性服务板块,但针对老年人权益作出了独立的具体要求。

由以上各类条例政策的相继出台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政策方面推动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特别是老年人的公共体育服务一直秉承着从上至下的互动发展,始终坚持以体育发展目标为导向,并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为基础,逐步完善和优化。

3.2、新时期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的实际状况研究

在分析完新时期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的政策开展现状后,本文重点对新时期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科学调研和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的结论。

(1)研究对象和方法。

首先,研究对象。本文以长春、北京、上海、成都、南京、广州市等6座城市的老年群体作为市场调研对象,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其次,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抽选的6座城市的老年群体进行研究,通过互联网、区域人口日志、区域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以及中国知网等进行分析,笔者通过采用访谈调研法,对抽选的6座城市的老年群体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和掌握研究对象的实际状况。本文还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依照问卷编制的步骤和程序,针对目标城市的老年群体,设计关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经过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除了文献资料法和访谈调研法,本文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本次调研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96份,有效调查问卷1187份,经作者统计和分析之后显示:

①性别比例

选取6座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参与社区公共体育锻炼的男女比例不均衡,男性占38.23%,女性占61.77%,结合地区老年人男女比例来看,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这6座城市老年人女性人口数高于男性人口数。同时,女性50岁退休,男性60岁退休,并随着退休年龄延长政策的逐步应用,老年群体女性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因此,老年人参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性别结构短时间很难调整。

②年龄分布

依照本次1187份的有效调查问卷统计来看:参加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老年人中,60-65岁老年人占据44.21%,66-70岁老年人占据31.48%,71-75岁老年人占据13.24%,76-80岁老年人占据8.91%,80岁以上老年人占据2.16%。由此可以看出:参与社区公共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群体年龄段分布不均衡,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锻炼的需求和意识在逐年下降。

③健康状况

依照本次1187份的有效调查问卷统计来看:3.84%的老年人认为自身非常健康,43.50%的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45.92%的老年人认为自身健康状况一般,6.02%的老年人认为自身不健康,0.72%的老年人认为自己非常不健康。而依照抽选的6座城市的人口普查和统计数据来看,老年人群体身体状况整体呈现良好态势,虽然很大一部分群体身体存在健康问题,但总体影响不大,属于机体自然衰老范畴。在实地调查中也发现,多数老年人群体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且具有户外锻炼经历的老年人要比同龄段老年人身体状况良好。

④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分析

依照实地走访调研来看:老年人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比较单一,通常仅集中在自身喜好的1-2个体育项目当中,且这种喜好极不容易被改变。究其原因,在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项目建设限制了老年人的体育运动项目选择,多数老年人仅选择离家较近且参与人数较多的单一运动,在这些单一品种的运动项目中,乒乓球、广场舞和太极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运动强度稍大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门球、羽毛球、慢跑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多,但跳绳、篮球、健身、游泳等高强度运动普遍参与性较小。

⑤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分析

依照本次1187份的有效调查问卷统计来看:79.82%的老年人表示需要开展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18.69%的老年人对开展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表示无所谓,1.49%的老年人不需要开展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而在众多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类别来看:35.4%的老年人表示出了对场地基础设施服务方面的需求,13.4%的老年人表示出了对健身指导服务方面的需求,26.3%的老年人表示出了对体质健康服务方面的需求,8.1%的老年人表示出了对活动组织服务方面的需求,16.8%的老年人表示出了对体育信息服务方面的需求。通过对上述老年人所展现出的5大服务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宏观和中观层面数据,通过相关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当前6座城市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供需差为-4.13%,其中,场地基础设施服务供需差为-3.55%,健身指导服务供需差为-11.01%,体质健康服务供需差为-23.98%,活动组织服务供需差为18.24%,体育信息服务供需差为-0.34%。

⑥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开展满意度

依照本次1187份的有效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数据综合统计来看:2.63%的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表示非常满意,26.45%的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表示满意,42.78%的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表示一般,22.61%的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表示不满意,5.53%的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表示非常不满意。

4、总结与建议

4.1、基于老人需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首先,当前我国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场地设施方面需求较大,客观地反映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小区体育健身设施种类不足,且存在老旧问题,并未形成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社区活动场所和活动范围;

其次,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在体制监测服务方面存在短板,体制监测服务的各项内容设定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不匹配,在关乎老年人健康方面的服务工作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供需差距,导致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整体的满意度不高;

最后,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在开展过程中缺乏专业型的复合人才,没有对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社区体育指导员团队的整体素质不能够满足老年人对体育运动健康指导的专业需求。且部分社区体育指导员工作懈怠,并未在社区范围内形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体育运动健康指导机制,服务的地点和时间没有明确通知,导致老年人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偏低。

4.2、基于老人需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市场优化建议

首先,迎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完善场地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财政支持为基础,引入多元混合的供给机制,加大对社区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基准,结合区域发展特点,构建小型多样且利民便民的体育健身活动设施;

其次,结合老年人身心健康特质,优化体制监测体系建设。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人员要深入基层,切实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对体质监测形式和内容的特质需求,优化体质监测内容,丰富体质监测方法,采用短时高频的体质监测模式对老年人进行点对点服务。同时,社区还应强化智慧健康驿站建设,推动“体医融合”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完善和健全的运动健康服务;

最后,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要激发社区网格化引导能力,完善人才培养工作。充分遵循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需求特征,培养和引进体育和医疗相结合的复合型社区体育指导员,并逐步完善社区体育健康指导流程,规范社区体育指导员行为,进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公共体育健康指导服务。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群体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