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博物馆志愿者公益课程
——以宁波博物院“竹洲思远”公益课程为例

2022-12-06 14:44李潇洁
文化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宁波策划公益

李潇洁

志愿者是不以利益回报为目的,自愿参与公益活动的活动者。博物馆作为公益机构,已经成为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的主要平台之一。志愿者在博物馆可参与的志愿服务除了基本的讲解、服务、文书、摄影、设计等岗位外,还可参与策划与博物馆展陈相关的公益课程。

博物馆公共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任务是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使公众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得到愉悦。博物馆建立伊始,它的教育功能就已经存在,就应该把公共教育放在首位。[1]博物馆的公益课程主要可分为成人版和少儿版两部分,其形式可以分为馆内课程和馆外课程两类。通常情况下,公益课程会由博物馆工作人员策划组织完成。馆外课程会以流动博物馆的形式前往社区、学校进行宣讲,而以志愿者作为主要课程策划者而非协助人员开展公益课程的情况依然比较少。

宁波博物馆用五年时间探索出一条由志愿者参与教案策划、课件制作、设计教材、现场教学、配套活动、现场摄影、后期总结为一体的公益课程实施方式,开发出“竹洲思远”系列公益课程。2017年开始开展的“竹洲思远”公益课程是一个属于宁波博物馆志愿者自主策划的宣言传统文化公益课程。

“竹洲思远”公益课程为宁波博物院2017年推出的传统历史文化系列公益课程。“竹洲思远”取自于宁波月湖十洲之竹洲之意。该课程分为成人版和少儿版两个部分。2017年推出了成人版的《诗经》《古琴》两个系列的公益课程。2018年开始推出少儿版二十四节气公益课程。“竹洲思远”少儿版二十四节气课程是宁波博物馆推出的结合宁波博物馆展陈,宣扬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公益课程。该课程是一个面向小学生的传统文化课程,既可在博物馆内开展固定循环课程,也可进入各个小学、幼儿园开展流动课程。该课程以宁波博物馆志愿者为课程主要组织策划者。由宁波博物馆文书组志愿者负责编写,设计组志愿者负责设计,讲解组志愿者和高校团队志愿者负责现场教学,活动组志愿者负责现场配套趣味活动策划,最终形成一整套同时适合馆内、馆外授课的公益课程。

一、为何博物馆需要开展志愿者自主策划课程

博物馆最初招募志愿者是以讲解、服务两个岗位为主。但志愿者中会有适合编著、设计、活动策划、摄影等特殊才能的志愿者。而博物馆自身工作人员数量的限制导致博物馆无法全方位系统性地长期开展公益课程。人才济济的志愿者团队将成为博物馆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当博物馆将各类志愿者组织成一个公益课程策划团队,公益课程便可以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既满足了志愿者发挥自身特长,参与博物馆各类不同岗位的需求,又达到了博物馆长期开展历史文化公益课程的目的。

宁波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到2017年已经完成了服务、讲解、文书、活动四大主要志愿服务团队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宁波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已经满足了组织志愿者参与策划公益活动基本条件。而本馆志愿者也尝试进入摄影、活动协助、小视频制作、海报设计、流动讲座等多元化的志愿岗位。因此,从2017年起,宁波博物馆开始组织策划建立由志愿者主导的“竹洲思远”系列公益课程。

二、如何组织志愿者参与自主课程开发

能够参与课程开发的志愿者,首先必须对博物馆的展陈相当地熟悉。唯有熟悉展陈的志愿者才能开发出与该博物馆相对应的文化课程。能满足这一首要条件的唯有讲解志愿者。所谓志愿讲解员,是博物馆面向社会招纳的不计回报、有志于博物馆讲解事业的志愿服务人员。[2]讲解志愿者是对博物馆陈列内容掌握最深的志愿者。

宁波博物院“竹洲思远”公益课程教案策划和现场授课的志愿者分别来自文书组和讲解组的志愿者。其中文书组志愿者是从讲解组志愿者中挑选出来的喜爱文字工作的志愿者,因此,可以说文书组志愿者也出自于讲解志愿者。

三、如何组织志愿者开展教案编写

在对公益课程教材编著前,志愿者管理员需要先对现有讲解志愿者进行选拔。从讲解志愿者中选出适合做文字工作的志愿者组成文书组。由于教材的编著绝非一人可完成的工作,需要一个团队的志愿者互相配合完成,如此才能编写出格式统一的整套教材。在文书组志愿者团队成形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相互之间不停地交流实践。最终形成集主编、编辑、校对、翻译、摄影、设计各岗位为一体的文书志愿团队。这样的团队才能完成一整套教材的编著工作。

2018年年初,宁波博物馆文书组志愿者开始着手编写《“竹洲思远”少儿版二十四节气》课程文字部分。于2018年12月完成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立秋、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15个节气课程文字教材,并将宁波博物馆展出器物与节气内容相配合,编写出一套属于宁波博物馆特有的二十四节气教材。再由设计组志愿者对文字材料进行书页设计,最终形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教材书籍。2019年,宁波博物馆文书组志愿者继续编写《“竹洲思远”少儿版二十四节气》课程教材,于年底完成立春、雨水、惊蛰、春分、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9个节气课程教材。至此,《“竹洲思远”少儿版二十四节气》课程教材全部完成。

四、如何组织志愿者开展现场教学

组织志愿者开展公益课程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无法进行多人团队式授课。多人团队式教学有助于弥补非专业授课老师各方面的不足,可以在课堂上互相配合,以达到教学多元化的目的。这一形式适合博物馆为未成年人提供公益课程。在志愿者授课情况下,很难将数位志愿者多次集合起来进行课前演练沟通,因此,只能选择单人授课为主,配套活动为辅的授课形式。这种情况下,对授课的志愿者教师个人讲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在讲解志愿者中选择志愿服务时间超过三年以上的志愿者,方可胜任。课前需要志愿者根据教材完成相应课件,对课件进行审核后,再配以相对应得活动,如此可弥补授课教师个体上的缺陷,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多元化教学的目的。

宁波博物院“竹洲思远”公益课程的首次课程为《诗经》。授课教师用近三个月的时间,将《诗经》的内容与宁波博物馆的展品相结合,形成初步教材,完成课件内容。配合协助志愿者为课程设计了相应的书签、折页、册子等丰富课堂内容的教具,并在现场配备了茶艺活动。而在教学场地的选择上,为了突出“雅”,活动策划志愿者将课堂安排在露天庭院中,配以席座,最终形成一个沉浸式教学的课堂。

“竹洲思远”少儿版二十四节气课程,在文书、设计组志愿者编写教材的同时,每出一本教材,讲解组志愿者就根据教材内容完成现场教学设计,制作授课课件,完成了该24个节气的课程现场教学。活动组志愿者为课程设计相对应的可配套节气内容的趣味活动,如桂花糕制作、河灯制作、品尝宁波特殊小吃——菜年糕等等,从而加深小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和对宁波节气风俗的了解。摄影志愿者在课程中记录各个精彩瞬间,之后交由设计组志愿者完成宣传小视频剪辑。课后,文书组志愿者根据课堂内容以及现场照片视频,写出相应的宣传文案。最终形成一个编著、设计、教学、活动、课后宣传于一体的公益课程。至此“竹洲思远”少儿版二十四节气公益课程馆内部分全部完成,形成一个完备的可循环的未成年人传统文化公益课程。2018—2021年,“竹洲思远”少儿版二十四节气公益课程馆内课程开展超过80场,受众达到2400余位。

五、如何扩大现场教学范围

博物馆的公益课程通常在博物馆内进行,是以学员来博物馆听课为主要形式。由于人数限制,会将大多数学员拒之门外。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是推出馆外公益课程,开展到校服务。所谓的到校服务,是由博物馆专业人员带着展品或教材教具一起到学校,服务教师与学生,甚至学生的家人。[3]将课程流动起来,带到中小学,才能扩大教学范围,增加受众数量。

宁波博物院于2021年开始着手将“竹洲思远”公益课程推向馆外。“竹洲思远”少儿版——二十四节气课程开始尝试进入中小学。流动课程与馆内固定课程相比,需要加强授课环节的内容,一定程度缩减配套活动内容,使课程能适应不同场地不同人数的要求。最终,“竹洲思远”少儿版二十四节气课程形成了以志愿者教师授课为主,互动问答为辅的流动课程形式。

“竹洲思远”公益课程从设想的那一刻起就将其以一个属于志愿者的独立公益活动而存在。基本由志愿者自主完成教案策划、教案编写、备课准备、现场授课、配套活动、现场摄影摄像、课后宣传总结等各项工作。并逐步形成适合馆内、馆外同时开展的公益课程。完成该课程,需要文书、设计、讲解、活动、高校团队各个小组的志愿者共同配合,形成编著、设计、授课、活动、宣传一整个系列的公益课程配合体系。在这个公益课程体系中任何一个志愿小组都是不可缺少的,需要各个志愿小组紧密合作,形成配合团队,才能让“竹洲思远”公益课程顺利开展,最终形成一个可良性循环发展的公益课程体系。以此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博物馆的公益课程最终目标是一个可以在馆内、馆外不限场地、全方位开展的公益课程。

猜你喜欢
宁波策划公益
穿行城市中
考古发掘类展览策划的观察与思考
公益
公益
一图读懂宁波
公益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公益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