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思考

2022-12-06 21:32黄义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认同感留学生汉语

黄义强

(武昌理工学院,湖北武汉 430223)

自古以来,留学生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借鉴、融合的媒介。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公派还是自费留学,留学生都以学习某项技术、 掌握本土没有的技艺或体验不同文化为目标,走进生活习俗、社会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完全不同的异域他乡。因此,留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其适应新环境和异质文化氛围的过程。而学成归国之后,其就会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播者,运用所学技艺改变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并且将不同的习惯和观念带回故土。因此,强化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有益于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促进文化交流。

1 强化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意义

1.1 助力中国文化传播,塑造良好中国形象

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意味着能使其自发学习和接受中国文化,理解和接受与之不同的习俗、价值观,在与当地人深入交流、体验不同文化氛围下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强化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接受中华优秀文化,借助有着不同母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向更多国家传播中国文化。此外,在高度认同中国文化的前提下,留学生必然会对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伦理道德有正确认知,向外界传达关于中国的正面信息[1]。助力传播中国文化,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创造更加有利的外交局面。

1.2 消除偏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无论其所学专业是否为汉语,都会由于生活需要而努力掌握中国语言文字,能够不同程度地了解中国文化。因此,倘若能够使之产生文化认同,在其归国之后,就能根据需要选择运用汉语或母语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打通民间或政府外交层面的沟通渠道。有助于消除文化隔阂和异质文化间的固有偏见,让中国文化在更大范围得到尊重、接受和认同。

1.3 构建多元校园文化,提升教学质量

在形成文化认同的前提下,留学生不仅可以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媒介,还能将其本国优秀文化展示给不同国籍的师生乃至中国普通民众,促进异质文化的交融。目前,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引领下,各地高校的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国籍和文化背景也呈现多元化趋势,采取措施增进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势必可以构建多元文化交融的校园环境氛围,让持不同母语、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平等、包容和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下学习,既能让所有留学生学有所成,也能给中国师生创造了解异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和对外交流能力的条件,提升各高校的教学质量。

2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留学生群体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接受程度,掌握留学生对校方安排或自发参与的文化体验活动的评价,该文以查阅文献和实地走访、调查的形式,搜集了相关信息和统计数据,并且进行了分析总结。

2.1 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

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和相对抽象的概念,在其传播和继承过程中,人们对某一地域文化的认知往往从接触具有代表性、符号化的内容开始,例如,提起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国家的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瓷器和茶。所以,在调查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度的过程中,把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可以掌握这一群体对中国文化是否有足够兴趣、了解到何种程度。

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在留学生群体中,超过70%的人有意深入学习汉语言文字,在典型中国文化符号中,中医药、武术、饮食和茶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同感最高,而对中国传统服装、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知之甚少[2]。这体现了留学生群体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较为肤浅和刻板,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比较有限。与没有到过中国的国外年轻人相比,认知水平没有明显区别,说明当前针对留学生群体传播中国文化的策略没有明显成效。

2.2 对文化体验活动的评价

文化体验活动是留学生了解、 接受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或相关政府部门、民间社团组织的活动中,留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感知中国文化内涵。或者根据各自兴趣,以旅游、观看中国传统技艺表演等形式,自发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在查阅文献和访谈过程中发现,仅有约有36%的留学生热衷于参与有组织的文化体验活动,自发走进民间体验中国文化的约占受访者的60%。这表明留学生群体更乐于根据个人兴趣了解某一方面的中国文化,而对形式单一、无法掌握交流主动权的文化体验活动没有强烈参与意愿。

3 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度不高的原因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留学生群体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较为刻板和肤浅,对参与有组织的文化体验活动兴致不高,总体上文化认同感不强。只有反思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才能找到提升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途径。

3.1 语言交流障碍

相通的语言是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具备一定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留学生才能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进而在内心产生共鸣、形成认同感。但随着各高校招生计划的调整,虽然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但汉语言文化相关专业的留学生比例越来越小,目前中国大部分学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都采用英语授课[3]。所以,系统学习汉语言文字和中国文化的留学生数量没有明显增长,而且由于留学生群体人数的增加,加之信息化社交工具的普及应用,使用同一母语或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弱化了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动机,

3.2 对异质文化的本能排斥

当一个人被置于语言不通、 习俗和社会行为规范不同的环境下,出于自我保护心理,就会本能地排斥周边的异质文化,极力避免受到不同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初到中国的留学生大多会经历这个阶段,倘若无法消除这个心理障碍,即便是仰慕和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留学生,也会感觉所见所闻与其神往的文化氛围有天壤之别。例如,那些通过电影了解中国武术和茶文化的年轻人,误以为中国处处是电影中呈现的古色古香、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景象,而来华之后看到的却是充满现代化元素的城市、 校园和与其有着相近生活习惯、 并未学习过武术的年轻人。导致其无法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现代中国,失去体验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动力。

3.3 先入为主的偏见

在信息高度开放的当代,各个国家和地区来华的留学生都有机会事先了解中国文化,对适应未来的学习环境有一定心理准备。但这种便利条件非但没有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反而极易使其产生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对中国的习俗、意识形态等抱有偏见。例如,部分留学生惯于浏览英文媒体或互联网传播的信息,对一些中国的负面信息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导致其在华学习生活过程中,固守有相同母语、相同生活背景人士的社交圈,不会去主动学习中国文化或与中国籍师生交流,自然对中国文化没有认同感。

3.4 课程设置和授课模式的制约

校园是来华留学生逗留时间和交流机会最多的场所,对培养中国文化认同感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但反思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肤浅、刻板的事实,就会发现高校的课程设置和针对留学生的授课模式有很大问题。首先,除了汉语言文化相关专业,高校为留学生设置的课程多缺少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为面向其他专业的留学生,较少提供专业和系统的汉语教学,没有创造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和进行广泛文化交流的条件;其次,多数高校为了方便留学生学习,会采用英语授课,要求教师用英语和留学生进行交流。不仅没有起到传播中国文化的作用,反而让留学生群体失去了与中国籍师生交流的动力。

3.5 文化体验活动的局限性

为了促使留学生群体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高校和当地相关政府部门都会组织活动,让留学生以多种形式体验中国文化。但从访谈和调研中得知,在大部分留学生看来,有组织地参观、体验学校所在地代表性的中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并没有给其留下深刻印象,也没有使其产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意愿。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体验活动的策划、组织并未征询留学生的想法。在不了解个人兴趣的情况下安排活动,自然不能令多数留学生获得理想体验。此外,目前的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还存在内容、形式固化的问题,没有给留学生参与互动、亲身实践创造足够机会,也是影响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3.6 校园文化氛围不足

校园文化能够深刻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多国际知名院校都有辨识度极高的校园文化,让离校多年的毕业生之间维系良好的关系。但在当前国内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多忽视了留学生群体的需求。在组建社团和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没有有效吸引留学生参与其中,导致校园文化没有起到促使留学生产生文化认同的作用。此外,部分高校为了让留学生融入校园生活,与中国籍师生建立密切联系,往往单方面迁就留学生的语言交流和生活习惯,在节庆日或其他主题活动中,让外语水平高、了解国外文化和习俗的师生与留学生互动,无助于传播和促使留学生接受中国文化。

4 提高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的实践策略

4.1 创造条件,提升留学生汉语水平

中国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只有达到一定的汉语水平,才能理解中国文化符号的深刻寓意,进而产生认同感。所以,语言不通是让留学生深入了解、认同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最大障碍,高校必须创造更好的汉语学习和交流条件,提升留学生的汉语水平[4]。除了提供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还应注重在课堂外构建交流平台和沟通渠道。在校园生活期间,促使留学生更多地使用汉语交流。例如,在校园网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设论坛、组建交流群组,吸引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和中国籍学生参与,创造课外汉语交流和文化碰撞的机会。

4.2 创新管理理念,帮助留学生适应新环境

帮助留学生克服来华初期的心理不适,是促使其主动学习汉语、认同中国文化的基础。高校应从创新留学生管理理念着手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对负责留学生食宿管理的人员进行必要培训,使其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有所了解。在为留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避免因习俗、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误解,减少留学生对异质文化的本能排斥;其次,创新教学活动管理理念,为留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留有足够空间。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对方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前提下,既不要单方面迁就其习惯、处处迎合其喜好,也要在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安排教学计划时征询其建议,以利于留学生适应文化氛围迥然不同的新环境。

4.3 消除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偏见

针对部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抱有偏见的现象,校方应为其了解中国的真实状况创造条件,消除不实信息的负面影响。首先,高校应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将其作为安排课程和策划文化交流体验活动的依据。其次,在征询留学生建议、了解个人兴趣的前提下,通过与政府部门和民间团体、企业合作,组织针对性的体验活动。让留学生有机会深入学习、了解其感兴趣的中国文化。例如,针对有意学习茶文化的留学生,可以和当地行业协会、茶艺培训机构合作,让留学生体验地道的茶文化。最后,为了消除留学生的偏见,应为其推荐了解中国的可信渠道,或者提供学习中国文化的优质资源,提高其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4.4 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授课模式

为了促进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 提升留学生中国文化认同感,必须优化现有课程设置,创新授课模式。首先,除了汉语以外,还要根据留学生的学习需要编制校本教材,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客座讲师,为有不同兴趣的留学生开设多样化的中国文化课程[5];其次,鉴于英文授课制约了师生间就中国文化议题展开广泛交流,高校应在评估留学生汉语水平、所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以不影响教学质量为原则,尽量采用汉语授课,或者鼓励师生在课堂上更多地使用汉语交流;最后,为了让留学生融入校园生活、主动学习汉语,高校应丰富各专业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融入中国文化元素,让更多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4.5 创新文化体验活动形式和内容

对留学生而言,通过参与体验型文化交流活动,可以高效、直接地了解中国文化内涵,消除偏见和感知中国文化魅力。为了保证体验效果,必须针对不同需求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首先,要想让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服饰、节庆习俗等文化产生认同感,必须对体验活动的流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例如,以品味当地美食为主题的活动,不应以简单的聚餐形式完成。而是要由了解当地文化的教师或中国籍学生组织,全程向留学生介绍菜品诞生背景和传说,使留学生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了解菜品的原材料和烹饪技法等方面的知识,从中感悟中国饮食文化所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理解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感。其次,针对留学生热衷于实践和参与互动的特点,要创新和丰富文化体验活动形式,减少以观摩、聆听为主的活动。例如,在向留学生介绍当地民间艺术或手工艺时,应当让留学生亲自参与到表演活动或手工艺品制作活动中,激发其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

4.6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为了让留学生从校园生活中全方位感知中国文化,在社团组建和文化活动组织过程中,要吸引留学生主动参与,增进各国学生之间的互动,构建富含中国文化元素而又兼容并蓄的校园文化氛围[6]。此外,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特殊要求,组建更多以武术、茶艺等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交流活动,让各国学生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从不同视角理解中国文化内涵,促使留学生群体对中国文化形成正确认知,产生更多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5 结语

对抱着不同学习目的来华留学生而言,中国文化与其本土习俗、意识形态难免产生冲突。要想使其产生文化认同,必须尊重个人对异质文化的心理感受和认知规律,在设法消除排斥心理和固有偏见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管理理念、授课形式及文化体验活动内容,为留学生理解、接受、践行中国文化创造条件,循序渐进地强化其中国文化认同感,助力中国文化向外传播。

猜你喜欢
认同感留学生汉语
学汉语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