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第二课堂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

2022-12-06 22:29刘倩婧杨照泰李勇
智库时代 2022年38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思政育人

刘倩婧 杨照泰 李勇

(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

一、高校第二课堂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第二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始终位于“生命线”的位置。高校培养的青年人才首先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才能胜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角色。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发生变化,第二课堂作为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和新的载体应运而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辅导员的言传身教来开展,而第二课堂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各类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大学生的兴趣发展、技能培养和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其育人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不断提升高校第二课堂立德树人内涵,将第二课堂打造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参与和互动,使学生更好地将第一课堂相对生硬严肃的思政理论融入丰富生动的实践认知,在第二课堂的隐形课程中培养家国情怀,涵养道德情操,塑造人生态度,将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新时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求。

(二)第二课堂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重要途径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题中之义[2]。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新时代育人新模式、新格局,需要在“全”字上下功夫,势必要求思政教育主体从思政课专职教师、学团工作干部扩展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将思政教育实践贯穿于从入校到毕业、从课上到课下的全过程,并将思政教育打造成为集实践、资助、心理、网络等各种育人载体相融合的多渠道、立体化的全方位育人体系。显然,传统的仅承担高校教学计划基本任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不能满足“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构建的现实需要,而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素质发展的最佳平台,在课程打造上,囊括了思想引领、党团教育、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竞赛等各方面内容;在实施主体上,需要共青团干部、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学生干部等多位主体的协同设计、组织、指导和监督;在时空分布上,涵盖了从大一到毕业、线上到线下、校内到社会、理论到实践等各个过程,俨然与第一课堂形成了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协同育人格局,为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生态圈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

(三)第二课堂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育人实效的有力保障

新时代的大学生出生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自幼接受多元文化的洗礼,呈现出思维活跃、知识面广、个性突出等特点,大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但由于家境相对优渥、心智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导致理想信念缺失、拼搏精神不足、价值观偏离等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无论是占据思政教育主阵地的思政理论课程,还是辅导员苦口婆心的班会说教,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课程思政,都存在教育形式单一刻板、学生被动接受、大水漫灌式的弱点,相比之下,第二课堂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优势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加契合新时代青年学子的需求,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第二课堂,渗透到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弥补第一课堂的严肃性、灌输性、单一化的不足,并能精准对接学生的个体需求和选择,有助于发挥大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思政教育的“精准滴灌”,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高校第二课堂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第二课堂内涵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深

当前,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给第二课堂的科学化、规范化运行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各高校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但一方面,从课程供给质量来看,存在注重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很多课程的设计更多的是延续往年的套路,打着“传承”的旗号换汤不换药,没有深入开展学情调研和形势分析,没有结合时代最新的时政热点和青年发展需求来精心优化课程设计;部分活动为了增强吸引力,在趣味性和娱乐性上下大功夫,却忽略了思想教育性,呈现重数量轻质量、重氛围轻内涵的现状,没有真正起到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学生主观层面来看,存在以加分为动力的功利主义倾向,学生对第二课堂建设的精髓要义、思想价值引领作用的认识肤浅、缺少理性认知,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第一课堂专业知识的学习,参与第二课堂更多的是为了丰富大学生活,达到毕业的学分门槛,或是在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时能够加分,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主体意识薄弱,被动参与大于主观能动,甚至出现为了追逐加分而找人代签、钻空子等不诚信现象,违背了成长发展的需求,导致第二课堂的供需结构出现矛盾。这些都说明第二课堂的供求主体双方都需要在第二课堂思政育人的思想认识上不断深化。

(二)第二课堂深度实施的育人力量不足

随着近些年“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施行,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提升,但从高校第二课堂的发展历程来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依然与成熟的第一课堂相差较远。一方面,共青团作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牵头单位和实施主体,几乎承担了第二课堂从顶层设计到课程监督、从组织开展到量化考核的全过程,第二课堂中与思政相关的课程搭建、策划指导、监督考评,也主要是由二级学院的学团工作干部这支管理队伍来承担,这就出现:一是作为思政教育主渠道即思政理论课和课程思政的专职教师,在第二课堂思政育人工作中几乎难以发挥作用,造成第二课堂思政育人队伍相对独立、保守和紧缺;二是团干部和辅导员面对的学生群体庞大,日常事务性工作繁琐压身,很多同时承担着第一课堂的部分教学任务,导致在大学生第二课堂工作上所能投入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迫使很多活动流于表面形式或放手学生干部全权负责,这种指导上的缺位势必带来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三是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差异大、所带学生多、岗位流动快、事务性工作繁杂,在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方面的说教灌输多于思考创新,机械部署多于统筹规划,相对缺少组织实施的职业能力和答疑释惑的专业素养。第二课堂深度开展的育人队伍力量依然薄弱。

(三)第二课堂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不全

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背景下,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的积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与第二课堂的教育理念和建设目标是高度吻合的[3]。这充分说明第二课堂要在人才培养中真正发挥作用,起到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能力评价的指挥棒的作用,需要在全校层面形成完善的第二课堂融合育人机制,来保障第二课堂的深度实施和育人成效。但在现实过程中,存在着第二课堂运行孤立化的现状,在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资源配置、运行模式上都相对独立。一方面是第二课堂实施的协同联动机制不完善。第二课堂涉及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但很多高校在第二课堂的执行中存在共青团组织一力推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重视程度与配合不够,两个课堂之间耦合机制不健全、课程资源配置不均衡,活动经费和场地保障都不足的情况,难以形成一体化育人体系,制约了第二课堂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第二课堂的考评机制不健全。“第二课堂成绩单”旨在提供一套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4],其学时认定一般采用活动现场的签到打卡和实践后的学时兑换两种方式,相比第一课堂能集中呈现学生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的显性量化,第二课堂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多样化和隐性化,难以对学生参与过程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实际表现进行准确监督、科学度量和审核,从而形成对学生能力素养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认证,迫切需要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保障第二课堂的价值导向。

三、高校第二课堂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准确定位第二课堂在思政育人体系中的功能,树立思政教育新理念

高校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和合理认知。首先,要厘清两个课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两个阵地,即“两个课堂”,分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小课堂和思想政治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也就是俗称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由高校按照中央统一规定,在教学计划内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第二课堂安排教学计划以外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创新活动,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科技创新讲座与学术报告等,第二课堂让学生从教室里的小课堂走向校园内外的大课堂,是第一课堂在实践中的延伸,只有两者相互补充、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才能共同构成大思政的育人格局,真正发挥出思政育人的实效。其次,正确把握第二课堂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传统上认为的第二课堂只是搞搞娱乐活动、丰富一下同学们的业余生活的狭隘认知,随着时代发展,迫切需要更新理念了。政策理论的学习、家国情怀的培育、道德修养的塑造,都蕴藏在第二课堂丰富的实践载体中,都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部分,都需要大学生在第一课堂之外的大课堂中加以体验、感悟和实践。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第二课堂早不再是简单的娱乐化、活动化的代名词,而是成为集思想性、教育性、内涵性相统一的实践大课堂,是思政教育的必要和重要载体。

(二)正确发挥第二课堂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打造思政教育新阵地

一是充分发挥活动场地的开放性。第二课堂把课堂搬到教室外,从学生公寓到党团活动室,从企事业单位到乡村基层,从校史文化长廊到红色景点……这些都属于第二课堂的活动范畴,要充分贴合新媒体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通过建立新媒体平台、搭建校企合作、拓展社会实践基地等方式,搭建集线上线下、室内室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全方位一体化的育人空间,为大学生开展理论学习、交流调研、志愿实践提供丰富的场所,从而使思政教育延伸到更加广阔的空间。二是充分发挥时间上的灵活性。第一课堂有着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安排,第二课堂却可以随着现实需要来进行时间上的优化调整,学生在保障第一课堂顺利完成之余,课外活动时间、周末和节假日都可以用来参与第二课堂,要把碎片化时间和集中的时间段充分结合、把常态化思想引领和重要纪念日相结合,做好贯穿全年的第二课堂课程设计,开展好政治理论学习、红色教育和社会实践。三是充分发挥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优化课程设计。第二课堂要顺应新时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创新工作载体,丰富组织形式,提炼文化要素,凸现价值引领,抓住五四青年节、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世界读书日等重要节点,将思政元素融入第二课堂的课程设置、评价考核、成果运用的全过程中,打造如读书月、周末微课堂、征文比赛、红歌赛、微视频大赛、博艺节、青年健身节等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精品课程,不断提升第二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把第二课堂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三)着力构建第二课堂思政育人的保障机制,开创思政教育新格局

一是构建两个课堂的融合机制。从学校层面,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培养方案,统筹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团委、学工、研工、教务、网信和后勤等各部门之间要深化合作,加强沟通联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构建“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将思政教育在两个课堂之间的课程规划、资源共享、平台搭建、师资配备等方面实现融合联动、有效衔接。二是构建合力育人机制。从二级学院层面,要按照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总体方案,搭建学工办、团委和其他各科室、业务课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络平台,通过班主任、系主任、辅导员联席工作会议等方式,将第二课堂思政育人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需求进行交流探讨,加强业务课教师对第二课堂育人的思想重视和力量补充,增强教师在第二课堂中的引导和指导力度,将专业教育、课程思政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实现育人队伍的融合。三是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保障。学校要建立以校团委为主要组织方、学院团委为具体实施方、其他部门为辅助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组织体系,把“第二课堂成绩单”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在人、财、物各个层面为“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深入实施提供保障;各学院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课程计划、学时分配、精品课程申报、考核评价、过程管理和学分认定等方面不断优化完善,确保项目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结果共享性[5],并将学生的二课成绩、诚信记录与评奖评优相挂钩,激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实践的积极主动性,全面建立以生为本、符合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01—02合刊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