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德育人”论艺术院校思政教育身份认同提升路径*

2022-12-06 22:29
智库时代 2022年38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身份思政

马 静

(四川音乐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是大学生的第一门必修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新世纪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多次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充分表达了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的关注。但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等原因,班主任师资缺口较大,大量的兼职班主任快速上岗。导致大量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思政教师自我认同感低,班级思政课程和活动开展不深入等问题。兼职班主任的困境在艺术院校更是明显,艺术院校的班主任几乎全部由专业老师兼任。在我国大部分艺术院校教育体系中,专业教师基本来自综合或专业艺术学院。艺术专业教师普遍具有专业素质能力强,德育教育和思政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政素质教育意识较弱,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过多关注,对于自己的思政教师职业缺乏认同。与此同时,社会、高校和学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的期望值不断增加,艺术院校的班主任思政工作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就此,笔者提出了艺术院校“艺术”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的教学能力提升,以及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教师队伍的迫切需求。

一、“艺”与“德”的有机结合是艺术学科的特点

艺术院校开展的课程内容中拥有得天独厚的思政教育资源,如何将两者有机联系起来是艺术院校思政教育成败的关键。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开展得成功与否和教学实践中“艺与德”的有机结合密切相关。艺术作品是思政教育的载体,思政教育的内涵又源自艺术价值的提炼,当“艺术”与“思政”的价值性和知识性高度统一时,艺术价值和思政教育才能实现最大效能。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价值是指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之间的关系,代表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效用、效益或效果关系。艺术与思政相结合的课程价值,在于思想政治价值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的引导。艺术创作和艺术想象力让思想政治教育插上了翅膀,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很多艺术作品,比如电影、音乐、舞蹈、美术、戏曲、话剧等都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同时,“思政”教学对“艺术”教学或实践具有启发性和反思性,知识承载价值,价值也提升知识。黑格尔说过:“蕴涵总是比直接揭示的形象更深刻,艺术作品应该具有艺术意味”。意蕴是艺术所想表达的内涵,它赋予作品生命力,让艺术作品在不断变迁的历史中经久不衰。意蕴是艺术家创作的灵魂,缺乏思想品格的艺术作品犹如无源之水、空洞乏味无力。艺术家在创作前,往往会提前预设作品的核心理念,通过创作和修改不断放大想要表达的思想主题。优秀的艺术家把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作品不动声色巧妙地熔为一炉,同时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艺术家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因此,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需要将艺术专业特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同时要善于选择有思想、正确的艺术作品作为教学资源,努力细化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为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供积极的解释和指导。

2019 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方面的统一”。“八个方面的统一”具有丰富的内涵,也指出了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实际问题,必须深刻理解:政治与学术理性的统一突出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本质属性;价值与知识的统一,是思想政治路线的灵魂与载体的结合。建设性与批判的统一,体现了思想政治路线的使命。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现了思想政治路线的根本要求;支配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加强了思想政治课程的科学教学关系;灌输和启发统一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艺术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价值与知识的统一,体现了理论知识承载艺术价值,促进了艺术价值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防止艺术与知识的分离。如果思想政治课程只强调价值,而忽视知识,教学就可能变得抽象空洞。没有知识的支持,价值就会受到损害。同样,如果只强调知识,就会偏离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属性。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的知识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它作为价值的载体而存在,没有价值,它的知识就会黯然失色。传授给艺术学生的知识必须包含新鲜的艺术生活和深刻的审美哲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如果只有脱离现实的抽象概念和理论,这样的“知识”是不会受到学生的爱的,更不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艺”与“德”双重教育身份认同的现状与实现路径

在大力推行思政教育的大环境下,艺术教师自我的职业身份认同承载了更高的社会要求和自我期待。艺术教师不仅要扎实学生的专业业务能力,还要扛起立德树人的责任,由此艺术教师对自我双重的教育职业身份产生了困惑。身份认同冲突,学者们曾沿用社会学的观点,认为当一个人认同自己的一个身份或同时认同几个不同的身份时,由于不能驾驭身份,出现了不能适应的情况而发生矛盾和冲突。没有处理好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双重教育身份,究其根本原因是教师个人发展与高校思政教育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艺术院校教师的个人发展立足于专业业务水准,高校的职称评定体系也进一步固化了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科研、论文、奖项、学历一直都是高校教师晋升的硬指标。此外,思政教职人员在高校教师群体中的地位不高,教师对思政教育的生存境遇备感焦虑。进而,艺术教师无法从思政教学中获得对等的社会评价,导致了对思政教职人员认同感低下,教师因为晋升前途等原因重视专业技艺而轻思政教学。尽管,教育部不断推进深化学校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把坚持以“德”为先、教书育人提到了教师评价的首位。但同时扮演好专业和思政教育的身份并不容易,许多艺术专业教师无法快速适应身份的冲突和转型,产生了一些心理压力甚至是排斥感。从社会身份认同理论上讲,职业身份认同需要满足个体从经济、技术、社会、伦理连续性的支持。目前,艺术高校大力推进艺术与思政的融合教学机制,但尚未从满足教师的职业期待入手。只有改善晋升制度和教师评奖评优制度,提高“德艺双馨”优秀教师的收入,满足教师的职业发展诉求,才能建设一批拥有思政教育职业信念和信心的艺术教师队伍。

三、“艺”与“德”双重身份的实现

(一)政治素养是艺术教师实现“艺德树人”的理论基础

政治性是艺术类思政课的核心,是课程的思想保证。思政课的政治性由党的教育方针指明方向,是新时代大学生培养的目标。艺术院校的思政课要保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高度统一,需要教师把“思想”放在教学的首位,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中国文联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给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守正的要求。坚持守正,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师的职业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是区别于其他教学岗位的特殊标志。艺术院校教师不仅承载着优秀文化传播、艺术技艺传承的作用,还承担了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授马克思主义,建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作用。艺术教师实现思政角色,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锤炼坚定政治信仰、自律严谨,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艺术思政教师要时刻检验授课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积极传达主流意识。艺术院校教师拥有强大的政治担当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老老实实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做笔记,写心得,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和传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强大的评判武器,为大学生开导和点拨各种错误的观点和不良的思潮。其次,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认识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艺术教育的首位。最后,把握艺术院校思政的特殊性,充分认识到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领;艺术院校教师的追求不仅仅是攀登艺术的高峰,更应该是崇高的艺术修养,优秀传统美德的歌颂。

(二)文化自信是实现艺术思政双重教育身份的重要使命

文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是表达文化的一种手段。艺术是文化底蕴的反应物,而文化也需要通过艺术表现出来。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特征和知识,包括语言、美食、社会习惯、音乐和艺术。“文化是人类思维的集体编程,它将一个人类群体的成员与另一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区分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集体持有的价值观体系“— —Geert Hofstede(Hofstede,1991)”。文化是关于信仰、价值观、规范和社会实践的一套学习性的共同解释,这些解释会影响相对较大的人群的行为(Lustig & Koester)。文化包括食物,我们穿什么,我们的语言,婚姻,音乐,我们认为对或错等。文化的内涵被艺术家们挖掘,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创作、表现出来。随着全球化经济文化的沟通,艺术研究还应涵盖网络艺术、影像艺术等新的门类,特别是现今哲学问题发展到“元宇宙”时代,围绕着“抽象”艺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也成了哲学家和艺术家共同思考的问题。艺术院校的教学中,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很难厘清,他们同时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艺术”与“文化”意义等同。《周易》之《贲卦》当中这样说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半段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告诉我们,要使人民文明化,首先要观察和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礼仪,理解和掌握其规则,根据了解的状况制定相应的举措才能实现教化天下的目标。在中国历史传统中的“文化”,凝聚了历代圣贤的聪慧哲学,指引世人天地之道和人伦之道。文化自信将带给新时代的青年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艺术院校作为文明传承、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社会机构,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强大的文化使命感可以激发教师的文化自觉,把构建文化伦理价值体系看作是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理解和缓和艺术教师的双重教育身份,便找到了一条可以实现双重教育身份的成功之道。赋予艺术教育深刻的文化底蕴,教师如泉涌一般,便有了取之不竭的德育教育资源。凭借对艺术和文化天生的归属感,用自己最熟悉的艺术语言向学生传达文化之美。一旦艺术教师拥有强大的文化使命感,他们的课堂中一定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道理。艺术高校教师的文化使命促使艺术教育完成了育人的全部过程,从艺术到文化,再从文化到思政。进而,艺术教师从教育过程的转变中找到了实现“艺术”与“思政”双师身份的重要媒介。

(三)社会支持是实现艺术思政教师队伍的生态保证

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独特群体,我国的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由改革开放到20 世纪80 年代末的恢复调整期,贯穿20 世纪90 年代的加强改进期,从进入新世纪到十八大召开的规划推进期,从十八大召开到目前的高质量发展期。艺术高校思政队伍发展较晚,目前还处于发育期,队伍建设面临社会需求和教师个人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且由于艺术教师的特殊性,特别擅长并重视专业水平的提高,但在思政知识储备、思政知识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艺术院校应推动青年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从政策制度供给、学科支撑、学习资源提供、交流学习平台构建、培训科研平台共享等多个方面为教师提供支持。社会学研究指出,有效的社会支持是身份建构和实现的关键力量。国家、学校、社会认可艺术思政教育身份的社会地位,满足艺术教师思政教育所需的社会要求和自我期待,有助于艺术院校教师提高思政教育自觉。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影响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艺术教师要完成思政身份的自我构建,必须为教师的思政工作给予更多的社会肯定。制定专业与思政相结合的长效考核制度,健全艺术教师的激励机制,在充分理解教师在艺术追求与思政教学之间的身份冲突的基础上,为艺术教师制定良好的教育身份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启发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双重身份,恰当理解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艺术思政教师个人职业认同的幸福感。

(四)跨学科整合是新时代艺术思政教师的成长路径

艺术院校的学生具有思想前卫、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善于创新等特点,跨学科整合是解决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特殊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有效途径。将艺术学科的资源和思想理论知识交叉融合,可以避免单一学科授课的枯燥乏味感。艺术院校构建适合自身专业的思政课需要不断的创新,系统地有目的地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怎么跨学科?如何跨?跨学科的界限在哪里?首先艺术思政课的跨学科要遵循“思想主导”的原则,就是要坚持思政课思想主题的核心地位。要时刻紧紧围绕政治这个核心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其次,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自身跨学科融通理念,善于挖掘艺术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和社会价值,辅助思政课跨学科教学的实施和开展。艺术思政课课程质量的提升,跨学科是必要的路径,选取与思政知识内容联系较为紧密的艺术内容,将知识性与启发性、趣味性有机结合,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音乐院校开展文化自信思政教育,可充分运用大学生的音乐知识,组织校园非遗音乐创作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运用音乐作曲的知识谱写乐章,运用歌唱的能力结合思政学科的内容歌颂传统民族文化,并在活动中增强了共同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跨越”知识的“融合”,不仅提高了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也提升了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政素养的主观能动性。

新时代艺术院校的思政教育给艺术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院校教师“艺术”与“思政”双重教育身份的实现需要教师个人、高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身份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