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平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达法

2022-12-07 02:30赵华贤
文化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东平词缀词根

赵华贤

东平县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的西部,为泰安市所辖县,李荣(2012)将东平方言划归为中原官话兖菏片[1]。钱曾怡(2001)对山东方言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区,将东平方言划归为山东方言西方言区中的西鲁小片[2]。东平人民绕东平湖而居,形成以东平湖为界的湖东、湖西两大片聚居区域。本文以位于湖西的商老庄乡为调查点,以日常交流话语作为语料,对东平方言常见形容词程度表示法进行分析。

一、通过语素表达程度

黄伯荣、廖序东(2011)根据表义将语素分为词根和词缀[3]。据此,本节从词根和词缀两方面探究东平方言中的形容词程度表达方式。

(一)通过词根表达程度

东平方言中存在的以词根表达程度的用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词根复合与词根重叠。

1.词根复合

普通话中常见的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的形容词程度表达主要有“雪白”“蜡黄”“飞快”等,多为状态形容词,即在单音节形容词前另加一个词根来表示程度的加深。与普通话类似,东平方言中也存在这种表达方式:

(1)这盆水滚热,你可看好小孩儿!

(2)今门风很大,脸吹哩生疼。

“滚热”“生疼”中的“滚”和“生”是加在形容词“热”和“疼”之前的词根,前后词根复合实现对“热”和“疼”程度的强调。东平方言中类似的表达还有“稀甜”“杠稠”等。

2.词根重叠

邢福义(1997)认为形容词的单音节重叠和双音节重叠强调了一种“很、相当”的程度,或强调一种“特别”的语气[4]。与普通话相同,对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程度的表达,除用词根复合的形式表示之外,东平方言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还有形容词词根重叠。与普通话不同的是,东平方言词根重叠后常带儿化,或在后边加上“哩”,有时兼而有之。东平方言中的词根重叠形式可以大体分为以下两种:

a.AA(儿)哩

(3)水烧里热热(儿)哩,烫个脚。

(4)多吃饭,好长哩高高儿哩。

在东平方言中,相对于常用的“AA哩”“AA儿”来说,“AA”这种重叠形式在东平方言中基本不存在,如可以说“热热(儿)哩”“高高(儿)哩”“慢慢儿”“好好哩”等,但不会说“热热”“高高”“慢慢”“好好”等,这与普通话差异较大。

b.AABB哩

(5)就他那性子,见天毛毛燥燥哩,能成个啥哎!

(6)你看你那头发毛毛哄哄哩,过来我给你梳梳。

双音节形容词的前后语素都发生重叠,即“AA+BB”,比如“毛毛燥燥哩”“蔫蔫巴巴哩”“大大方方哩”“毛毛哄哄哩”“亮亮堂堂哩”等。在东平方言中,这类重叠之后不发生儿化,通常都带有“哩”,一般不存在单独使用的情况。

综上得出,通过词根表达形容词的程度时,东平方言中的词根复合、词根重叠两种形式的使用情况差距较明显:词根复合的程度表示法较为有限且多为固定表达;词根重叠的程度表示法与普通话表达差异较大,颇具东平方言特色。

(二)通过词缀表达程度

词缀主要分为构词词缀、构形词缀和构用词缀,构用词缀又叫状态词缀。马彪(2008)认为状态词缀介于构词词缀和构形词缀之间,其构成的词有描写性,是突出某种形象、情态、色彩的语用词缀,“黑咕隆咚”中的“咕隆咚”、“干巴巴”中的“巴巴”都是状态词缀[5]。东平方言中能够表达程度增减的状态词缀可以分为三类:状态前缀、状态中缀和状态后缀。

1.状态前缀

状态前缀主要用在单音节形容词之前,相比于状态后缀,东平方言中的状态前缀和状态中缀数量较少。

(7)你看这小妮儿长哩多俊!

(8)下雪了,地上剔滑,你回去要紧慢点。

“多俊”“剔滑”中的“多”“剔”并无实义,用在单音节形容词“俊”“滑”前加深程度,使话语更加生动的同时也表达出说话人的主观感情。东平方言中类似的表达还有“稀烂”“焦酥”等。

2.状态中缀

东平方言的状态中缀相比于状态前缀而言则更少,常用的能够表达程度的增减的中缀仅有“拉”。

(9)你看她那脸焦拉黄,闹不准病了。

(10)你这是哪里磕哩哎,胳拉盖(膝盖)治哩黢拉紫。

“焦黄”“黢紫”等加上中缀“拉”后,不仅加重了形容词本身表达状态的程度,而且表达出说话者的消极感情色彩。

3.状态后缀

在东平方言中,用形容词加状态后缀表示程度的方法是比较常见的,且后缀的种类较为丰富,常用的主要包括“A巴”“A乎乎”“A不拉即”“A了吧唧”“A呱唧”“A哒索”等,此处将其归为“AX”“A不/了XY哩”“AXY哩”三类。

(11)炕热乎儿哩,再烧烧吧。

(12)他家二妮儿瘦巴儿哩,长哩血俊吧。

在“AX”这种形式中,“X”后缀主要有“巴”和“乎”两种,并且在东平方言口语中的“巴”“乎”可以带儿化音,表达成“AX儿哩”:“A巴儿哩”或者是“A乎儿哩”即说成“瘦巴儿哩”“热乎儿哩”“潮乎儿哩”等。

(13)你又上哪里作去来哎,看那脊嬢(背)后边弄哩白不拉嚓哩。

(14)麻烦你好好教教他吧,笨了呱唧哩能学会白。

“A不XY”这一程度表示形式中的“不”可以换成“了”,构成“A了XY”的形式,即存在“灰不拉唧哩”“白不拉嚓哩”“笨了呱唧哩”“拼了呱唧哩”等表达。

(15)你别往外送了,黏查歪哩不好走,赶紧上屋里去吧。

“AXY”这种形式与“A不XY”不同的是,“AXY”缺乏中间的“不/了”,直接由“AXY”来表示程度,其间不能插入“不/了”等其他语素,只能说成“AXY”,譬如只能说成“麻哒索哩”“黏查歪哩”,不能说成“麻不/了哒索哩”“黏不/了查歪哩”等。

综上,添加状态后缀是东平方言中常用的词缀表达方式,而在三种不同形式的后缀中也存在差异。“AX”既可以表达消极意义又可以表达积极意义,用在贬义的单音节形容词后面时表示程度较浅,比如“傻乎儿哩”“臭乎儿哩”;用在非贬义的单音节形容词后面时表示程度适中,具有让人满意的感情色彩,比如“热乎儿哩”“瘦巴儿哩”。而“A不/了XY哩”和“AXY哩”两种形式只表达消极意义。

二、通过词汇表达程度

这种表达方式在东平方言中可以分为在形容词前加程度副词和疑问代词“怎”两类。

(一)通过程度副词表达程度

东平方言中形容词前常用的程度副词有:血、忒、才、仍、怪,这些副词用在形容词前作状语,表示程度的深浅。

(1)他闺女儿家血远,开车得个把小时。

(2)俺那媳妇倒是对俺儿血好,没听说有啥大过错。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挺”,可以用在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前,含有贬义,如“血贵”“血远”等;也可以用在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前,含有褒义,如“血好”“血能”等。

(3)这崩儿忒热了,上地里去能晒出油来。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太”,用在形容词前加深形容词所表示性质的程度,“忒+形容词”通常含有消极色彩,表达出说话者的不满,如“忒热”“忒咸”等。

(4)他老大才胖哩,我看长长得赶他爹(一样胖)。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更”,含有比较意味,如可以说“才胖”“才酸”“才黑”等。

(5)你别看她那腿仍细,干活可是一把好手。

“仍”表现出来的程度比前几个副词更高,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特别”,可以说“仍细”“仍贵”等。有时说话者为了进一步对形容词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或者状态进行强调或夸大,还常将“仍”重叠,说成“仍仍细”等。

(6)老人家自己还能做饭那就怪好,这就是下辈里福气了。

“怪”用作副词表示“很、非常”,用在形容词前表示性质的加深,其后形容词既可以表示积极意义也可以表示消极意义,如“怪好”“怪孬”等。

上述几个副词为东平方言中常用在形容词前的副词,一方面对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加以强调,另一方面表现出说话者的主观感情色彩。

(二)通过疑问代词“怎”表达程度

“怎”在东平方言中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的加深,其一般与“哎”构成“怎……哎”的形式在口语中使用。

(7)俺哩娘哎,你给俺套哩这棉裤咋怎厚哎。

“怎”用在形容词前一方面对其程度加以强调,另一方面表达出说话者的惊讶,是对形容词所表示性质的感叹。

总之,“程度副词+形容词”“怎+形容词”均为东平方言口语中常见的形容词程度表达方式。其中,“怪”的用法与普通话相比差异较大,马真(1991)认为:不便于表亲昵、满意、爱抚、调皮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即便是口语词,也都不能受“怪”的修饰。比如不能说“怪大的”[6]。但“怪大的”“怪远的”等在东平方言中却常用。

三、通过句法表达程度

就句法层面而言,形容词后加程度补语是表示程度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式在东平方言中的形式十分丰富,比较典型的有“……哩很”“……哩慌”“……哩不行”“……哩给啥样”等。

(一)形容词后加“哩很”

程度副词“很”在普通话中常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作状语,在东平方言口语中则更倾向于将“哩很”放在形容词之后,加深形容词所表示性质的程度,且程度较深。

(1)可别跟他借,他孬哩很。

(2)这个鸡蛋咸哩很,吃不下去。

“哩很”前的形容词多是含有消极意义的形容词,如“孬哩很”“咸哩很”,以此来表示说话者对人或物的评价,多为消极评价。“哩很”前为积极意义形容词的情况较少,对积极意义的形容词进行强调时,东平人多采取前加程度副词修饰的方法,如“血好”“怪好”等。

(二)形容词后加“哩慌”

东平方言常用“形容词+哩慌”的形式来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或心情,主语一般只能是人。

(3)俺饿哩慌了,还有剩饭蛮我吃两口。

(4)俺身上刺挠哩慌。

用在“哩慌”前的形容词可以是单音节也可以是双音节,两种情况在东平方言中都很常见,如“闲哩慌”“饿哩慌”“难受哩慌”“刺挠哩慌”都是对“闲、饿、难受、刺挠”程度的补充强调。东平方言常在“形容词+哩慌”前加程度副词“怪”“些”等,如“怪饿哩慌”“怪刺挠哩慌”等,这时所表达的程度则更进一步加深。

(三)形容词后加“哩不行”

出现在“哩不行”前的形容词通常为消极的,与“哩慌”不同的是,其主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多为对对方的主观评价,而非自身。

(5)屋里乱哩不行,这妮儿也不知道拾掇拾掇。

(6)见天懒哩不行,能过好才怪哩!

“乱哩不行”是对房间状况的评价,“懒哩不行”是对他人的评价,说话者对“乱”“懒”的程度进行强调,表现出说话者的不满情绪。

(四)形容词后加“哩给啥样”

与“哩不行”类似,“哩给啥样”也用在形容词后作补语,对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加以强调,表示程度加深。

(7)他憨哩跟啥样,你能跟他一样啥!

(8)你看他急哩给跟猴样,你说啥他倒是能听进去哎!

“形容词+哩给啥样”是一种比喻,喻体“啥”不具体指哪一种事物,是虚指。有时也用具体事物来说明,即“……给啥样”中的“啥”换成具体事物,如“急哩给猴样”“慌哩给抢不着哩样”,一方面对形容词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强调加深,另一方面使形容词所表示的状态或性质被更加形象地描述出来。

在东平方言中,说话者使用上述几种程度补语时通常表现出来的是消极情绪。但其也可以表现积极情绪,只是比较少用,比如可以说“喜哩慌”“喜哩跟屁呲哩样”“喜哩不行”,这里的“喜”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高兴”。其中,“喜哩慌”“喜哩不行”这两种表达是通过“慌”“不行”等具有消极意义的词语来反向突出“喜”的程度有多深。

四、结语

作为北方方言,东平方言与普通话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具有东平方言特色的表达方式,展现出当地的方言面貌。本文以语素、词汇和语法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对东平方言中常见的形容词的程度表达方式进行概括探讨。在语素层面,词根复合的程度表示法较为有限且多为固定表达;词根重叠的程度表示法与普通话表达差异较大,具有东平方言特色。状态后缀是常用表现方式,且在情感表达方面十分灵活。在词汇方面,形容词前的程度副词与普通话差异较大,疑问代词“怎”的使用是东平方言形容词程度表达的特点之一。在句法层面,形容词后的程度补语表现较为多样,使用十分灵活,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东平方言位于中原官话区和冀鲁官话区的过渡地带。在形容词的程度表达方式上,东平方言与两大官话区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东平词缀词根
词根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实施策略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Module 1 Basketball
外国学生习得类词缀“感”的偏误分析
垦荒
铁 匠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
试论掌握词根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作用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a in China and God in Western Cou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