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创新开发

2022-12-07 20:52贾廷辰
现代食品 2022年16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机构食品

◎ 贾廷辰,吴 菁,刘 畅

(1.山东省质量技术审查评价中心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3.山东省质量技术审查评价中心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突出。针对此现象,权威检测机构应当尽职尽责,做好检验市场流通食品安全性的本职工作。同时,检验机构要在思想意识上对工作内容引起重视,与时俱进,依据新型科技成果不断更新检测技术,提升检测能力。

1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概述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内容复杂、流程烦琐,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不仅要对其外观进行检测,还要对食品内部结构、其中是否含有害物质及食品包装上所描述的配料和营养成分是否与实物一致等内容进行检测。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利用不同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手段完成上述工作内容。在时代发展下,当前我国使用的食品检测技术及食品检测仪器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以往的检测内容较为单一,不及现在丰富,深度和广度与现在相比差距较大[1]。如今先进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够在微观上观测到食品及其添加物的化学结构、微生物构成等,能够保障食品检测的各个环节及其检测质量,符合现阶段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检测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够适用的范围同以往相比也更广泛。

2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现状

2.1 天然毒素检测

为了保障人们能够食用安全无害的食品,保证其身体健康,检测机构必须将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天然毒素作为实际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但由于检测技术长期以来没有显著的技术性突破,导致在检测食品中天然毒素的含量时容易出现检测成功率不理想、工作进度慢、成本高等问题,很难开展大规模的检测工作。为了让食品中天然毒素含量的检测工作能够高效完成,可以采取酶联免疫技术分析食品中的天然毒素。此方法能够低成本完成食品天然毒素分析工作,在实践中具有多种优势,对于完成大规模食品天然毒素检测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转基因食品检测

近些年,转基因食品已经普遍出现在超市和人们的餐桌上。转基因食品具有产量高、类型多样的优势。但是,其是否具有人体危害性是长期饱受争议的话题。若要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物质,目前普遍采用的检测技术为聚合酶链检测法、免疫检测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以及恒温荧光PCR法等[2]。

2.3 生物性污染检测

最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占50%。螺旋杆菌和沙门氏菌是造成人们产生微生物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与此同时,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食品中如果残留有上述微生物,人们食用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当前采用的食品中生物性污染的检测方法和手段有较多的缺陷,采取这种缺点较多的手段进行检测的直接后果就是效率低、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自动装置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的推进,检测食品生物性污染工作有了良好的进展。

2.4 化学残留检测

病虫害是影响食品原材料健康生长的因素。随着各种农药、肥料以及激素在生产养殖中的广泛使用,人们食用相关食品后,体内会长期积累大量的农药及激素,从而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是否符合食品质量管理规定以及是否在科学的标准范围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通过近些年不断的努力,我国在检测牲畜体内兽药以及激素残留、食品添加剂是否超标、化学药品是否达标等方面有良好的进展,酶抑制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时效果明显。

2.5 有机物检测

有机物含量和浓度检测是近年来消费者较为关注的话题。清除食品中所含的有机物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如对食品进行清洗和浸泡等。但上述办法只能减少食品中的有机物,不能完全地将其清除。故检测机构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时要重视此问题。我国检测机构检测食品有机物的方法仍在不断研发中,目前有机物痕量检测和超痕量检测等技术是用于有机物检测的不错选择。

3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存在的问题

3.1 深度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能在深度上充分满足检测的要求,就会产生精确度不足等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检测标准不能及时更新,且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相关的配套机制缺乏优化。②缺少多样化的检测方法。例如,在对食品中某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由于农药本身是由多种化学物质构成,若要在同一阶段对这些危害性物质的含量进行细致的检测是十分困难的,且若无具体的操作和分析方法就不能对所检测的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精准地判断[3]。

3.2 广度不足

不同领域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有着不同的研究进程和研究成果。在食品化学残留物的检测领域,我国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部分食品检测方法仍停留在过去较低的水平,各地不法商贩能够利用检测中存在的漏洞制作不符合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的产品。因此,现阶段完善检测体系、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是需要广大从业者和机构需要关注的问题。

3.3 效率不高

除了深度和广度不足外,目前食品检测的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以新鲜时蔬为例,从食品出货至商家售卖的时间间隔十分短暂,在短暂的时间内需要完成检测时蔬的工作任务并得出有效结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快速检测出食品中微生物含量以及化学残留的试剂或仪器在当前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

4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创新开发

4.1 优化产品标准

近年来我国各类产品标准及产品检验标准逐渐与发达国家接轨。以往国内自主研发和制定的标准在上述因素影响下也发生了改变,急需优化和调整,这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保证国际社会对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安排,需要检验机构对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固有标准进行及时更新和优化,必要时也可利用情报机构对可能涉及单位检验领域的标准内容进行收集并依据此对单位已有的标准进行更新和优化。

4.2 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思想理念变化后自然而然在制度领域产生的变革。科学合理的机构管理制度能够促进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员工的潜力得以在科学合理制度影响下的公正公平的氛围中激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在进行机构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用精简的结构组成提供高水平的服务,高效完成客户指定的工作目标。在检验机构内部要对员工及具体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让每个人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并将工作任务进行落实,从而实现机构内部组织的高效运转和协调发展。

4.3 注重人才培养

优秀人才是机构能够稳定运行的基础,机构应当重视招揽优秀人才。而想要达成上述目标最实用的方法即是联合高校选拔优秀人才。与高校达成合作,设置定向食品质量安全检验专业,让该专业的人才毕业即能进入机构参与工作。与此同时,针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及行业内人才缺失严重的现状,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对高校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专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利用财政资金助力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自身也应当加强对该专业的重视程度,聘请有能力的教师任教,邀请名师到学校开展交流活动或讲座,或者培养本校优秀的学生到国外进修,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学成归来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事业作出贡献。

4.4 研发新兴技术

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多年来在我国不断地发展,但是想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强化目前的检测效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研发出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国外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相应的技术,学习国外现有的检测经验从而摆脱自主研发时间久的缺点。通过研发新兴技术等多种手段可以让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得以丰富和提升,并实现精准的食品化学物质检测。

4.5 强化监管

做好监管工作是建立良好行业氛围的重要举措,想要通过强化监管来提升检测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在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作业时要衡量部门职权,避免出现多种职权交叉的情况。卫生部门作为整个流程的主导力量,是完成食品检测任务以及开展管理工作的主体。与此同时要制定详尽的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并对外公布。②重视内部工作人员的思政教育,并注重塑造机构内部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工作人员能够保持正确思想观念,完成工作任务,避免出现违法行为。③对于试图对食品检测工作进行恶意违规操作或者阻挠的企业及个人,要根据条例进行严格地处罚,让抱有违法想法的人不敢实行、不能实行[4]。

4.6 建立沟通平台

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资讯和信息。食品检测机构应当在各个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属于自己的账号,在上面定期发布近期的食品检测结果。此举有利于人们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和最低的成本了解到食品安全信息,在食品选购时能够更加安心。通过机构账号所在的平台还能够在留言区收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反馈和人们对食品问题的关注焦点,使检测机构与公众能够直接进行沟通交流,收集直观的信息和数据从而指引食品检测机构下一步的工作[5]。

5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还存在深度不足、广度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更新思想、优化产品标准、完善管理制度、注重人才培养、研发新兴技术、强化监管及建立沟通平台等方式可以对当前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进行创新开发,提升其检测技术,保障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机构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发展
食品质量监管法律制度探讨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现状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