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舞的创作与发展探究

2022-12-08 15:59王雨霏
戏剧之家 2022年32期
关键词:民间舞民间舞蹈山西

王雨霏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6)

《看秧歌》是1988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歌舞类节目。1898 年,山西省歌舞剧院推出的《黄河三部曲》让黄河派歌舞再次被大众熟知。在此之后,山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又推出《粉墨春秋》《一把酸枣》等舞剧,让山西民间舞剧登上了更大的舞台,也为山西民间舞剧走向全球奠定了基础。在十二届全国舞蹈展上,一部《桃花依旧》惊艳四座,山西民间舞历经数十年的耕耘终于在舞台上得到了肯定。在默默发展的过程中,山西民间舞蹈作品的形式、内容都得到丰富,涌现出《醋之韵》《扇花花开》《红灯笼》《右玉魂》《看秧歌》《打核桃》《山西民间舞集锦》《剪鱼儿花》《桃花依旧》等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作品,为山西民间舞的发展注入活力,展现出山西民间舞极具生命力的一面。在本文中,笔者将基于现有的舞蹈作品进行探究,从而归纳出山西民间舞创作领域的发展特点。

一、题材选择的多样化

民间舞蹈的创作灵感多来源于当地的民间故事,以民间人物为核心人物。舞蹈选段《瞧这一群婆姨》中展示的是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状态,通过山西婆姨的日常生活、新婚夫妇的洞房之夜、媒婆说媒这几个生活片段向观众呈现出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看秧歌》主要展示的就是当地姑娘观看秧歌表演时的状态;《醋之韵》让观众感受到了当地姑娘对本地特色老醋的认可和喜爱;《扇花花开》通过扇子舞呈现了山西姑娘可爱、娇憨的形象特征;《打核桃》向观众呈现的是一群青年男女在一起打核桃的愉快场景;舞蹈《桃花依旧》通过母亲与将要参军的儿子依依惜别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崇高。在分析了这些舞蹈内容及寓意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山西民间舞在最初的题材选择和内容创作方面的思路比较开阔,除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习俗之外,还会通过作品展现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比如桃花、醋、剪纸等,通过对这些民间特色符号进行表现和渲染,让观众感受到当地的民族风情,这对于舞剧作品本身来说也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以及更大的创作空间。从作品的创作立意方面来看,编导对于作品的思想立意是有很高要求的,除了当地特色文化外,还致力于弘扬“吕梁精神”“太行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精神。

二、情绪表演的夸张化

民间舞蹈艺术最富有感染力的地方在于情绪表演的夸张化,能够将不同人物的情绪变化直观地表现出来,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舞蹈演员的表演了解到舞蹈表演的主题内容。情绪表演的夸张化,不仅在于演员表情的夸张化,还需要配合对应的肢体动作并与舞蹈动作相融合,促使舞蹈表演的整体效果更加和谐。山西民间舞蹈的特点是情绪表达丰富、夸张且细腻多变,这主要是受到了地方文化以及人文风情的影响。山西人民的性格热情大方,因此民间舞蹈表演也融合了地方人民的性格特征,使得舞蹈表演风格外放,让观众可以在欣赏山西民间舞的过程中对于山西的风土人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自《看秧歌》这部作品在1988 年的央视春晚与观众见面后,山西歌舞表演的这种特色就根植在了观众心中,也为之后山西民间舞蹈表演风格走向奠定了基础。在《大河塔》这一作品中,青年男女在去打核桃的路上的开心和激动之情深深感染了观众,核桃掉落时的好奇与害怕被核桃砸中的纠结形成对比,观众仿佛也置身于打核桃的场景,直观地感受到演员的欢乐情绪。在作品《桃花依旧》中,母亲对儿子有无尽的牵挂和思念,在日复一日的等待和期盼中,观众与剧中的母亲一同经受着离别之痛、等待之苦。作品以时空交错的表现形式展现了母亲送子参军的感人场景,坚毅、果断的牺牲精神令人动容。剧情的每一次推进都向观众充分传递出了剧中人物的悲欢情绪,刻画出了母亲大义凛然、儿女勇敢坚毅的伟大形象,向观众展示了山西人在国难当头时舍家为国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这些山西民间舞作品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这种表演不仅是对山西民间舞表演风格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作品中“血”“肉”的进一步传承。

三、舞蹈动作的丰富化

民间舞蹈动作多数来自人们的生活,在舞蹈动作的设计方面围绕着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进一步凸显了地方生活特点。山西民间舞在舞蹈动作方面较为丰富,不同的舞蹈类型拥有专门的舞蹈动作,进一步展现了山西民间舞蹈表演的魅力。“三道弯”是山西民间舞的典型特征,这类动作幅度大,再配合上夸张的面部表情,给观众带来极强的感染力。山西民间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如左权小花戏、凤秧歌、踢鼓子秧歌、伞头秧歌、翼城花鼓等,这些都是山西民间舞的创作素材库。山西地区的民间舞蹈与南方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着较大差别,前者在舞蹈动作设计方面,动作幅度更大,能够直接展示出山西人民的性格特点以及真实的生活文化。

传统的山西民间舞蹈拥有较强的写实风格,这主要是因为作品表现的故事内容取材于现实,需要展现出真实的百姓生活状态,舞蹈动作的设计也比较生活化,甚至直接再现了生活动作。比如在舞蹈选段《瞧这一群婆姨》中,出场的姑娘们梳妆打扮、劳作耕地的动作都是对现实的再现,“说媒”选段中的争吵场景也真实地还原了现实。而在《剪鱼花儿》和《扇花花开》这两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山西民间舞的动作表演性、舞蹈性更强了。事实上,这与作品选题是密不可分的,这两部作品并未着重强调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而是更多地考虑到舞蹈动作和舞台画面的呈现,从而追求更好的舞台表现效果。在《桃花依旧》这部作品中,角色的塑造和故事的讲述以及舞台呈现都很好地被兼顾,实现了多个层面的协调,双人舞结合群舞的动作设计让原本对立的两个方面得到很好的融合。除了传承外,我们还需要发展创新民间舞蹈。不同的舞蹈类型既相互独立,也能够相互借鉴。

四、音乐运用的现代化

在民间舞蹈表演中,舞台设计、服装设计、音乐设计等都必须与舞蹈表演主题相匹配,民间舞蹈表演中的音乐同样以民间音乐为主,编导要围绕着核心主题进行音乐编创,使得音乐与舞蹈更加协调,从而加强观众的感官体验。通过分析民间歌曲和民间舞蹈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这二者既相互独立,又融会贯通。在很多山西民间舞蹈作品中,我们都可以发现编导对山西民歌进行灵活利用,例如《走西口》《亲疙瘩下河洗衣裳》《桃花红杏花白》《一铺滩滩杨柳树》《打酸枣》等都是编导在创作作品时常用的民歌素材。不过,将山西音乐融入山西舞蹈作品中需要编导进行一定改动,从而使音乐和舞蹈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情绪表达和视觉呈现上都能够保持和谐。早期的山西民间舞作品一般直接引入山西音乐,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可能存在情绪不一致等问题,舞蹈本身的主体地位也容易被弱化。编导们在发现问题后就开始进行调整和尝试,在之后的创作中对民歌也进行了相应改编,比如加入交响乐、流行乐等元素,这样既彰显了舞蹈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歌曲的主旋律。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许多传统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都应当与时俱进,融入新的元素,提升舞台效果,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经典的民间舞蹈作品,这样既起到了宣传民间文化的作用,又推进了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发展。山西地区的民间舞蹈极具地方特色,融合了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动作灵感,使得舞蹈表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观众在欣赏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当地民众的生活习惯以及地域风情,对山西也会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作品《扇花花开》是以《亲疙瘩下河洗衣裳》这首山西民歌为主线创作而成的,这部作品运用民族乐器进行主旋律重复和推进。作品也对一些流行音乐元素进行巧妙利用,将观众所熟悉的旋律带入情境中,在传统山西民歌的情感风格外使音乐层次更丰富。流行音乐是当下年轻人十分喜爱的,因此将流行元素加入其中能够使舞蹈表演呈现出新的感官体验。作品《桃花依旧》对《桃花红杏花白》的主旋律进行利用,以交响乐的创作手法使作品旋律与作品主题更加贴合,有利于舞蹈作品的情节推进和情绪传递。所以,山西民间舞在不断创作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民歌的发展和进步。

“民族的真实感”就是山西民间舞创作的灵魂。山西民间舞的动作创作以生活、劳作为灵感,以“情”动人,寄情于作品。山西民间舞立足于当地民众的真实生活,艺术化地表现人民生活,以人民能够欣赏的、理解的方式来进行创作和传承,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艺术走近大众,成为人民群众的艺术。脱离人民的艺术就会失去成长的土壤,无论多么精巧的作品编排、动作设计,多么惊艳的舞美效果,最终都需要观众的支持。山西民间舞要坚持“真实反映人民情感与生活”这一主题,真正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是创作的源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只有走近人民、关注人民生活,才能生动地描绘人民生活、抒发真实情感。山西民间舞既要追求编创上的创新,又要注重舞美设计,同时还要关注立意与内涵。

山西民间舞蹈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随着20 世纪80 年代“黄河派”歌舞在全国范围引起巨大反响,山西民间舞蹈一直在向前进,舞蹈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山西民间舞精品课程的设立也是山西民间舞的发展成果。山西民间舞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传承,又要创新,坚持这两个命题的同步发展才能够让山西民间舞在扎稳根基的同时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发展就要敢于突破创新,敢于挑战传统,要融入强烈的创新热情,弘扬“山西精神”,让山西民间舞蹈为山西文化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艺术工作者不仅要知道怎样“跳”山西民间舞,还要知道怎样“演”山西民间舞,让山西民间舞拥有牢固的根基和体系。作为优秀的山西民间舞表演者,一定要能够为这项艺术的发展和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助力山西地区的文化发展,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开拓创新来推动山西民间舞的进一步繁荣,促进山西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为人民带来更多优秀的山西民间舞作品。

猜你喜欢
民间舞民间舞蹈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继承与发展——以“东北秧歌典型人物精品课”为例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外松内紧”的内涵与实践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芭蕾基训对民间舞教学的影响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