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12-08 07:17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颅脑护理人员评分

温 蕾

(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科,辽宁 大连 116021)

颅脑外伤是是指颅脑部(头皮、颅骨、硬脑膜、脑组织等)受到损伤,颅脑外伤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脑损伤2种,闭合性是指患者在受伤后,脑组织与外界不相通,开放性脑损伤是指患者受伤后脑组织通过颅骨以及头皮伤口与外界相通[1-2]。按照受伤的程度,可将患者的颅脑损伤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以及特重型4种,轻型脑损伤主要包括单纯脑震荡,患者无颅骨骨折等情况,常出现轻度头晕头痛等症状。轻型脑损伤是脑损伤类型中程度较轻的病症之一,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最小[3-5]。重症颅脑外伤是指颅内组织因外部暴力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以及肢体瘫痪等,诊治的主要原则为纠正休克,紧急抢救、清创、抗感染以及手术治疗[6]。部分患者自该病发的过程中甚至出现去大脑强直或伴其他脏器损伤、休克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由于车祸、建筑施工等原因,使得重症颅脑外伤的发生率也逐年递增,病人进入昏迷状态,如若患者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病情会持续恶化,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7]。因而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应更加注意,通过对我院收治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以探究舒适护理干预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 一般资料:在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男35例,女10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45.34±4.24)岁;致残原因:坠落伤12例,车祸伤20例,打击伤5例,跌倒伤8例。观察组男33例,女12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45.25±4.26)岁;致残原因:坠落伤13例,车祸伤21例,打击伤6例,跌倒伤5例。通过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1)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岁;②患者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未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④患者病例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患有精神病史,认知功能异常,护理期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急救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常规的康复护理。在护理中,按时记录患者每天恢复情况,同时做好创口消毒等工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患者多为突发外部暴力所致的脑损伤,病情进展快速而危重,因缺乏疾病知识特别是对预后情况未知,常伴有恐惧、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好倾听,使用鼓励性话语,及时解答患者疑问,介绍相关知识,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康复。心理护理方式是临床护理中最重要的内容,在保障患者心理健康的同时,能提高护理的人性化,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方式,能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疏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在护理的过程中,确保患者心理状态的稳定,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表达,在护理中,心理护理有助于树立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缓解患者内心的压力,使患者自该护理的过程中能确保心理健康发展,提高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舒适程度,有助于促进患者良好心理状态的构建,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通过交流等方式,引导患者将内心真实的想法进行表达,为构建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提供条件。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加强与患者家属的联系,将心理健康对患者恢复的重要性对家属进行告知,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和理解,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能积极的同患者进行沟通,理解患者,家属的陪伴和沟通,能有效地缓解患者内心因疾病产生的负罪感,保持患者身心健康的发生。(2)体位护理。意识清醒者采取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昏迷病人或吞咽功能障碍者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及时清除咽部的血块和呕吐物,并注意吸痰,如发生呕吐,及时将病人头转向一侧以免误吸。若有颅底骨折的患者脑脊液从鼻腔、耳道漏出较多,取平卧位,头稍抬高,以防颅内压过低。(3)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尤其注意骶尾部、足跟、耳廓等骨隆突部位;消瘦者伤后初期及高热者常需每小时翻身1次,长期昏迷、一般情况较好者可每2小时翻身1次。(4)改善病房环境。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定期通风,病房内禁止喧哗,嘱咐家属减少探视时间,促进病人多加休息。护理人员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和清洁,在护理中,做相应的问卷调查,询问患者是否接受音乐,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在病房内可以适当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在夜间巡床时,护理人员减轻脚步声,尽量避免大声说话,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要增加巡房次数,做好防跌床护理。(5)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制定相应的监测表,早期护理中,适当增加监测次数,在患者术后24小时内,每3小时记录1次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将每3次的记录情况进行整合和分析,在监测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心率过高等症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紧急处理。同时严格监测患者血压情况的变化,血压过高表示患者可能存在颅内出血的情况,血压过低则表示患者有病情恶化的风险。患者术后72小时应严格监控患者生命指标,并做好记录,在术后72小时,每6小时进行1次监测,以确保患者术后恢复情况。(6)健康知识护理。健康知识护理是将护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流程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告知,部分患者在护理中会对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排斥,护理依从性较低。采用健康知识护理,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术后护理的重要性,使患者家属能更好地进行配合,提高护理的效率。患者在后期恢复过程中,对护理中的康复运动以及排尿护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导致护理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阻碍,采用健康知识护理,能将康复护理等工作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告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以及疾病的认知程度更高,心理状态更好,在护理中舒适度更高。(7)排尿护理。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做好排尿护理,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每天针对患者恢复的情况,并与主治医师进行联系,以明确患者的置尿管是否需要留置,患者在康复中,应尽早拔除患者的置尿管。在置尿管置留期间,要对患者每天尿量进行记录,同时及时进行排尿,确保尿袋的清洁,及时更换,针对女性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要确保患者会阴部位的干燥和清洁,定期对患者的会阴部位进行清洗。(8)康复护理。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遵医嘱,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方案,在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锻炼患者四肢的运动功能,指导患者进行上举、外展以及外旋等动作,在最初康复护理中,减少运动的时长,以患者耐受情况为主。采用按摩方式对患者进行按摩,按摩患者踝关节、膝关节以及四肢肌肉,每天1次,每次20分钟,在护理中,指导患者进行握拳等运动,开展夹管训练,锻炼患者的膀胱功能。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上的分数,共11道题,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差;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用满意、一般、不满意来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在生活能力问卷(BI)上的得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能力越好。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心理状态采用SDS和SAS量表进行分析。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显效:患者在护理后,运动功能恢复,无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护理后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无效: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有效率=(显效+有效)/组内所有人数×100.00%;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依从率,依从性分析表采用本院自制表格,信度和效度均高于80%。

5 结果

5.1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比:通过对2组患者的分值进行比较,在接受护理前,2组患者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经过护理后,2组患者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并且2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的得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比s,分)

表1 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比s,分)

组别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45 33.2±4.1 12.5±3.3 26.3838 0.0000对照组45 33.6±3.2 23.7±4.2 12.5775 0.0000 t - 0.5159 14.0661 - -P - 0.6072 0.0000 - -

5.2 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满意人数29人,一般满意人数15人,不满意人数仅1人,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89%(44/45),对照组患者中,满意人数22人、一般满意人数15人,不满意人数为8人,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2.22%(37/45),通过对2组患者关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程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x2=13.5200,P=0.0002,组间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5.3 2组患者生活能力问卷(BI)评分对比:通过对2组患者在生活能力问卷(BI)上的得分进行比较,在护理前2组患者的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2组患者的分值都与护理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对照组患者的分值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者在生活能力问卷(BI)评分对比±s,分)

表3 2组患者在生活能力问卷(BI)评分对比±s,分)

组别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45 22.2±4.6 86.7±6.3 55.4671 0.0000对照组45 22.6±3.5 64.2±6.1 39.6801 0.0000 t - 0.4642 17.2118 - -P - 0.6436 0.0000 - -

5.4 2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组间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前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对比(s,分)

表4 2组护理前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例数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45 59.16±5.53 44.16±6.53 56.54±7.42 46.11±5.17观察组45 58.08±4.17 40.18±3.17 57.96±6.89 41.28±2.17 t - 0.917 3.993 1.205 5.220 P - 0.362 0.001 0.231 0.001

5.5 2组护理效果分析对比: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显效人数为10人(22.22%),有效人数25人(55.56%),无效人数10人(22.22%),护理有效率为35(77.78%);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显效人数20(44.44%),有效人数22人(48.89%),无效人数为3人(6.67%),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42(93.33%),2组患者组间统计学分析,x2=8.632,P=0.001,组间统计学意义成立。

5.6 2组依从性对比: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依从人数为14人(31.11%),一般依从人数23人(51.11%),不依从人数8人(17.78%),护理依从率为37(82.22%);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依从人数26(57.78%),一般依从人数19人(42.22%),不依从人数为0人(0.00%),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率为45(100.00%),2组患者组间统计学分析,x2=8.427,P=0.001,组间统计学意义成立。

讨 论

重症颅脑外伤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病症,由于其病情复杂且患者已处于危急状态,如若病人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对其生命安全有极大影响,并且一般该病的预后结局较差,患者出院后也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8]。

常规护理方式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不具有针对性,采用统一方式进行护理,导致在护理的过程中,相关的护理内容对患者后期康复的影响更小。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方式以疾病为主,在护理中忽视患者的主体性,导致护理的内容缺乏人性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9]。舒适护理方式在对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患者身心健康的发展。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恢复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进行卧床休息,且护理的时间长,部分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心理状态不稳定,护理中的舒适性较差。舒适护理中,采用健康知识以及心理疏导方式进行护理,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在护理的过程中能更好的体现护理的人性化。患者在长时间的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方式,加强对患者的交流,能缓解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恐惧感,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舒适护理中,不仅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同时关注病房环境的舒适性,在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病房护理方式,能提高患者护理的舒适性,通过外界环境的改变,提高患者卧床护理的舒适性。根据本次研究数据结果显示,通过对2组患者进行比较,在接受护理前,2组患者的NIHSS和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经过护理后,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并且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BI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稳定,护理效果以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意义成立,这与程爱梅[10]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加快康复进程,提升护理满意度,稳定患者情绪以及提高护理效果和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普及与推广。

猜你喜欢
颅脑护理人员评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PDCA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我给爸爸评分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