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对颅底骨折患者疾病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2-12-08 07:17王雅萍上饶美康医学健康体检中心江西上饶334000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病情骨折评分

王雅萍(上饶美康医学健康体检中心,江西 上饶 334000)

颅底骨折是由外界暴力造成颅骨正常结构改变,并因着力点位于颅底水平或头部挤压伤造成[1]。虽多数是线性骨折,但由于受伤位置属于颅脑部位,需着重注意日常护理,故极易引起恐慌、害怕等情绪,不利于患者恢复。常规的护理往往不易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也很难满足患者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而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是指在治疗期间,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治疗和护理方案的模式[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CNP的护理干预对颅底骨折患者疾病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3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颅底骨折住院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为(39.67±8.78)岁;其中耳鼻出血9例,皮下淤血斑7例,脑脊液漏5例,脑神经损伤9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为(40.06±8.91)岁;其中耳鼻出血11例,皮下淤血斑6例,脑脊液漏4例,脑神经损伤9例。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健康指导,了解基本病情;疏导患者心理;嘱咐患者遵循医嘱,并告知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CNP的护理干预。CNP模式:以时间为横轴,以患者治疗、护理流程为纵轴,制定护理计划并记录日程表。CNP制订:成立CNP小组,成员包括颅脑科经过CNP培训的专业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包括完成各项检查和术前准备;向患者介绍CNP流程;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详细记录CNP日程表。CNP内容:(1)相关医学专家、护理人员开会研究,结合手术治疗方案拟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制作执行项目清单。入院当天:向患者介绍医护小组、科室情况和住院制度。入院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当天即组织专家对其病情进行科学评估,对于病情严重,需立刻接受手术的患者,需优先考虑,同时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家庭生活等信息,便于开展人性化的身心护理干预。(2)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详细讲解成因、危害以及手术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护理中保持微笑服务,同患者热情交流,告知其手术信息并解释手术治疗的原因、优势,着重强调本院先进治疗技术和丰富经验,从而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担忧。(3)术前:评估患者病情,向患者讲解护理计划及目标,取得患者理解和合作,包括护理过程中需按时检查和报告结果。采集患者的血液,将其送到检验室,给予患者治疗性药物,患者的术前检查要做好,对患者手术的清单进行核对,包括工具、器械等等。(4)手术日:完成各项检查及做好术前准备后进行手术。叮嘱患者家属,为患者更换干净的衣服,穿好手术服。(5)术中护理:准备手术室环境,确保整洁、干净,做好消毒工作,进行麻醉护理。(6)术后至出院前:定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旦出现意识不清、脉搏缓慢或血压升高等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开展健康宣讲,指导患者预防感染及并发症。手术完成后将患者安全护送回病房,待患者意识清醒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饮食干预,严格落实护理要求,注意用药安全。2组患者均出院。(7)出院指导: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办理好出院手续,发放口服药等等,以纸条说明使用方法和禁忌,同时预留联系方式,若有不适立刻回院复诊。(8)健康教育: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没有明确的认识,因此,护理人员应准备相关资料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护患纠纷。(9)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病情本身的特殊性,会因为并发症而出现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告知患者家属该病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家属配合度,舒缓其担忧心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应对患者及其患者的家属进行后续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日常坐姿、后续肢体训练、神经系统恢复训练及训练时的注意事项,培训结束后,并对其做出指正和改进。

3 观察指标:(1)疾病认知度分为治疗和护理认知度两部分。2组患者干预后(出院前1天),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治疗及护理认知度,该表重测效度为0.803,均满分100分,其中86分以上为优良,71-85分为一般,70分以下为较差。(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3]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其中100分为完全自理,61-99分为轻度依赖,41-60分为中度依赖,40分以下为重度依赖。(3)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测,分数越低越好。(4)生活质量。采用SF-36(简明健康测量量表)进行评测,分数越高越好。(5)对比2组患者的CRP、IL-6、IL-8、TNF-a水平。

4 统计学方法:依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数和例数(n,%)表示,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治疗、护理认知度对比:干预后,观察组治疗和护理认知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和护理认知度对比(n,%,n=30)

5.2 2组ADL评分对比:干预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ADL评分对比s,分,n=30)

表2 2组ADL评分对比s,分,n=30)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57.13±6.41 73.02±6.98 9.184 0.000观察组 57.64±6.76 91.12±7.85 17.701 0.000 t 0.300 9.438 P 0.765 0.000

5.3 2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2.11±2.76)分,SDS评分为(31.76±2.55)分;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2.54±2.47)分,SDS评分为(31.59±2.71)分,2组患者对比,无差异,其中t值为0.667、0.262,P值为0.507、0.794。干预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21.33±2.21)分,SDS评分为(22.11±2.31)分;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17.21±1.34)分,SDS评分为(18.76±1.15)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其中t值为9.157、7.458,P值为0.001、0.001。

5.4 2组SF-36评分对比:干预前,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为(20.52±1.03)分,生理职能评分为(22.36±1.63)分,生命活力评分为(22.37±1.04)分,社会功能评分为(21.86±1.31)分,角色功能评分为(22.91±1.01)分,认知功能评分为(21.11±1.12)分,心理健康评分为(20.57±1.15)分,总生活质量评分为(24.87±1.43)分;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为(20.63±1.00)分,生理职能评分为(22.43±1.53)分,生命活力评分为(22.41±1.08)分,社会功能评分为(21.81±1.30)分,角色功能评分为(22.87±1.02)分,认知功能评分为(21.16±1.16)分,心理健康评分为(20.66±1.12)分,总生活质量评分为(24.81±1.42)分。2组患者对比,无差异,其中t值分别为0.430、0.168、0.167、0.173、0.175、0.192、0.352、0.187,P值 分别为0.681、0.842、0.863、0.863、0.862、0.844、0.723、0.852。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为(35.21±2.24)分,生理职能评分为(35.86±2.64)分,生命活力评分为(34.97±2.74)分,社会功能评分为(35.12±2.14)分,角色功能评分为(35.21±2.53)分,认知功能评分为(34.58±1.98)分,心理健康评分为(35.66±2.05)分,总生活质量评分为(41.27±2.32)分;对照组生理功能评分为(27.12±1.35)分,生理职能评分为(28.10±2.31)分,生命活力评分为(28.10±1.33)分,社会功能评分为(27.86±1.62)分,角色功能评分为(28.11±1.10)分,认知功能评分为(26.67±1.22)分,心理健康评分为(27.87±1.55)分,总生活质量评分为(32.33±1.99)分。观察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t值分别为19.543、13.921、14.236、17.117、16.258、21.521、19.130、18.458,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5.5 2组CRP、IL-6、IL-8、TNF-a水平对比:观察组CRP为(3.16±1.21)mg/L、IL-6为(15.03±1.14)pg/ml、IL-8为(15.22±1.14)pg/ml、TNF-a为(50.16±1.54)pg/ml。对照组CRP为(8.46±1.64)mg/L、IL-6为(22.65±1.24)pg/ml、IL-8为(25.58±1.67)pg/ml、TNF-a为(68.58±1.64)pg/ml。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其中t值分别为9.261、19.232、16.271、13.462,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

讨 论

颅底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性不大,故临床的治疗手段相对较少,且多以预防并发症为主。但因为骨折位置特殊,常使患者感到担忧和恐惧,影响治疗效果。同时针对颅底骨折伴耳鼻出血、脑脊液漏、皮下淤血斑、脑神经损伤等症状的护理,也十分具有挑战性。颅底骨折虽然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是其病情还是较为危重的,颅底是颅盖的延伸部位,并且多数呈现线形状态,因此一旦发生骨折,也呈现出线性形态,颅底骨折发生时,多处合并着其他部位的多发性骨折,单纯的颅底骨折在临床上的发生率较低。颅底骨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力、暴力导致,比如坠落伤、车祸伤等等,患者的头部直接着地,造成骨折。颅底骨折不仅自身的病情治疗难度较大,而且它会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会加重患者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也大大加重临床的治疗难度,延长临床的治疗周期,颅内感染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颅底骨折还会造成神经损伤,一旦发生,也是多发性的,会波及到患者的眼眶周围,外展神经等部位,还会波及面和听部位的神经,造成面部功能的失调或者缺失,并且这种损伤大部分为不可逆的,即便能够修复,也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如果患者3个月以上的时间仍旧未修复,那么就需要临床采用手术等方式进行修复,比如常见的术式为骨管减压或面神经和副神经吻合术等等,如果患者的视力等受到影响,那么可能会出现失明的情况,此时可以采用视神经管开窗减压术进行修复,但是以上手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局限性,并且临床也无法保证患者的神经能够被完全修复,因此,颅底骨折造成的后果还是十分的严重的,临床目前也没有特别见效的方式去挽救患者的功能性损伤。

常规的护理手段是根据医嘱制定而成,具有普适性,但无法做到全面照护。尤其对于需要精细护理的患者,护理不足容易造成患者病情拖延,加重紧张情绪,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CNP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的标准化治疗和护理管理模式,由医护团队共同制定,并以此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看护[4]。同时CNP的时间轴模式,横向需联动各检查单位配合,纵向需专业医护小组共同参与制定治疗、护理计划,使护理与治疗合二为一,更具专业性。入院当天即向患者介绍专业医护小组及科室情况,有利于拉近与患者距离,为良好沟通奠定基础。评估患者病情并详细介绍CNP护理流程,使患者了解流程并掌握自身病情变化,取得患者理解并争取患者的合作,不仅有利于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还可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护理中,积极检查并按时反馈报告结果,提高护理效率。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定期观察并进行健康指导,可及时防止感染和预防并发症[5-7]。临床护理路径对颅底骨折患者的护理优势十分明显,针对其身心状态不佳的问题,围绕手术治疗过程将整个护理过程细化、优化,分阶段、有目的地开展治疗护理指导,从而满足患者要求和实际治疗需要。具体来说,临床护理路径以《临床护理路径表》为核心指导方案[8-10],将护理过程分为入院、术前、术日、术中、术后、出院几个阶段,其中入院阶段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护理重点和目标,患者住院后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高其疾病认知度,降低心理压力,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指标检测和物品准备,术日当天指导患者做好手术准备,术中进行手术室环境优化、体征监测和手术协助,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进行康复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出院前再次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后护理指导,改善患者预后[11]。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将护理人员充分的利用,并且相关责任护理人员也能参与到整个的护理工作当中,对患者的康复过程和恢复过程进行跟踪,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临床指标进行了解,根据医生出具的治疗方案,辅以相应的护理方案,不仅能够对治疗的效果进行保证,还能够拉近医患的关系,为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此外,临床护理路径的步骤和过程十分的清晰化,在特定的时间完成特定的护理流程,因此护理的过程会相对更为顺利,更为科学,此外,它还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加入其中,使得患者的情绪得到调节,使得患者的相关疾病知识储备得到增加,增强患者自我保护作用[12-13]。心理疏导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情绪,使得患者的情绪积极向上,也使得患者的心态积极向上,在心理疏导的过程当中,患者可以向护理人员提出问题,护理人员要积极耐心的进行解答,并且鼓励患者之间进行多沟通、多交流,缓解患者的情绪压力,而健康教育能够使得患者注意相关的事项,提升自我护理的能力,使得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治疗和护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基于CNP的护理干预可提高颅底骨折患者治疗、护理认知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当然,本次试验因样本数量较少,故仍存在数据误差,下一步将继续搜集整理患者资料,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更大的护理优势,同时,临床护理方案的调整同患者实际病情、治疗心理、外部环境的影响关系密切,因此,在认定临床护理路径可行性的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现代医疗护理工作的发展方向,继续深入研究该护理模式更大的护理优势,结合医院实际探寻特色护理方案,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撑。

猜你喜欢
病情骨折评分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