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考试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思考

2022-12-09 14:03侯平甫吴长宇汤莉莉李菁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评价

侯平甫 吴长宇 汤莉莉 李菁菁

随着高校信息化技术覆盖面的逐渐提高,互联网技术的更普遍应用,在线学习、教学资源的在线共享、在线辅导等日益方便,特别在当下,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使中国教育、世界教育模式、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掀起了一场“改变了教、改变了学、改变了管、改变了形态的学习革命”。考试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最为关心的方面,如何能在在线教学的大背景下合理地开展在线考试,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1-2]。徐州医科大学自2018 年陆续在多门课程中推行在线考试,我们综合分析了考试方式改革对各门课程的成绩影响,同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以在线考试系统为载体,发挥在线考试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给出建议。

1 在线考试方式改革前后相关课程的成绩变化分析

相比于传统纸质考试方式,在线考试拥有绿色环保、简单易行、教师组卷批改试卷高效、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等优势[3]。因此,自2018 年起,我院陆续在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医学影像技术学、数字电子技术、电工学2、放射防护学、假肢矫形材料学、模拟电子技术、影像诊断学2 等课程中推行在线考试,涉及的学生专业主要有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假肢矫形工程。通过对各门课程在线考试和传统纸质考试成绩的对比分析发现,数字电子技术、放射防护学、电工学2、假肢矫形材料学、模拟电子技术、影像诊断学2 这六门课程的在线考试平均分较传统纸质考试均有所提高(如图1 所示),但在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医学影像技术学三门课程中,在线考试的引入并未提高学生成绩(如图2 所示),可见,简单地进行在线考试方式的改革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好在线考试模式改革还需进一步地思考。

图1 不同课程(假肢矫形材料学;影像诊断学2;放射防护学;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工学2)在线考试与传统纸质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图2 不同课程(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技术学;超声诊断学)在线考试与传统纸质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2 在线考试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手段

2.1 提高一线教师对在线考试系统的接受性和认可性

在线考试模式改革的初期,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运用这种新的考试方式。单纯只是运用在线考试一个功能,教师就需从试题库的组建、考试过程的设计与组织、考试后的试卷分析与存档等等多个方面去学习和工作,因此,一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习、使用和推广在线考试的重要性,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去加强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4],教研室也应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组织和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有序地开展在线考试模式改革,以便更好地发挥在线考试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作用。

2.2 拓展在线考试系统的功能性

在线考试系统如能兼具多种教学环节开展的功能性,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在线考试的适应性和接受性,这些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课前预习功能、课堂提问功能、课堂测试功能、课外作业功能、知识拓展功能等,这些功能有利于实现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干预,开展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实现学生复习与考前练习、课后自学、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实时反馈,从而实现对教学、考试、学习的高效管理。特别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情况下,将在线课程建设与在线考试系统的有机融合将有利于助推在线考试系统更好地发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作用。一个系统/平台能够同时兼具从教师教、学生学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于一体,将大大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提高系统的使用友好性,更好地发挥系统的各项功能,从而实现各项功能的协同互促。

2.3 加强在线考试系统与日常教学的联动性,提高学生对在线考试的适应性

一种新的考试模式改革,学生的接受和适应程度也是其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纸质考试的长期进行下,在向在线考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地将在线考试系统与日常教学进行联动,将学生的预习、复习、随堂测试、期末考试都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对在线考试系统从陌生-熟悉-习惯的过程转变,消除因考试方式改变的不适应而带来的焦虑,帮助学生更加从容地进行在线考试。教师应充分发挥在综合运用在线考试系统与教学改革相关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教师认可、接受并熟练使用贯彻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引导学生从主观上接受在线考试的方式改革,积极主动地适应在线考试模式,提高在线考试准确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2.4 积极构建基于在线考试系统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早在1971 年,美国的教育家就提出了形成性评价,20 世纪末引入我国。国内关于形成性评价的理论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但是关于其实际应用却微乎其微。最简单的形成性评价应用包括课堂考勤点名、课后作业、平时成绩、小组作业,课堂提问等形式并没有体现出形成性评价重视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感和策略[5-8]。形成性评价更应侧重反馈和改进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也包括教师的教学[9]。基于在线课程的形成性评价研究国内外有少量报道。文孟飞等人利用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学习活动所产生的大量数据对学习者产生形成性评价,采集初中学生针对特定知识点的在线学习活动数据构成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集,通过对比专家人工和机器学习机制对所构造的测试集数据的评价结果,验证了其方法的有效性[10]。Normal 等回顾了在健康信息管理项目中两门在线课程开展形成性评估。研究了如何在在线课程中开展形成性评价。在线课程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此类课程数量的增加,对优质课程评估和课程改进的需求也在增加。然而,对于评估和使用评估数据改进在线课程的最佳方法,还没有达成共识。虽然总结性的学生评估是常用的,但对于在线课程评估和质量改进来说,这些评估可能不是最有效的。Mohamadi 等考察了在线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对130 名伊朗大专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采用三种干预措施(在线总结性评价、档案袋形成性评价和在线协作形成性评价)均可提高写作能力,其中在线协作形成性评价干预措施的能力提高最显著[11]。结合在线考试系统开展形成性评价,更利于教育评价的公平性和效率,在推行考务信息化管理的大趋势下,基于在线考试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高等学校教学的科学评价,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提高,基于在线考试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无疑也将更好地推进学生对在线考试方式、系统的认可和使用,发挥在线考试系统的作用。

2.5 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从事在线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高校教师不应仅关注上课本身,而应追求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变革以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激发教师自觉主动进行教学研究的内生动力[12]。任何一种教学改革均需要一线教师的投入,高校的教学管理应完善制度导向和目标激励[13],鼓励和促进一线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使高校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考试成绩对于学生至关重要,在线考试模式改革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引导人才培养方向。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其的重视度,在教师职称评定、工资津贴、评先评优等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中,融入教师从事在线考试模式改革工作量的考量。高校制定的各项政策是指挥棒,对教师从事在线考试模式改革工作的认可与肯定,将促进和保障教师全身心地从事在线考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系列工作中去,通过教师扎扎实实的努力与付出,高校管理人员和政策制定部分深入地分析研究与论证,才能真正推动在线考试模式改革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发挥作用。

当然,目前在线考试系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线考试过程中会因网速过慢出现卡顿问题、登录异常问题、考试过程中设备故障问题、部分知识点不易组卷的问题、部分工程类课程不易线上答题的问题、防止在线考试出现的作弊问题等等[14-16],这些均需要在在线考试系统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逐渐改进与完善。同时,在线考试系统不仅仅作为一个考试手段,真正发挥其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功能实现上还需要在摸索努力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已初步实现包括签到、点名、随堂练习、主题讨论、投票、评分、在线课程建设、试题库建设、组卷、在线考试、直播授课等多种功能的一体化。随着师生在使用过程中问题的不断出现与改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相信,在线考试系统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产物,一定会在不断地完善中促进教与学,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爱课程国际平台启动仪式上指出,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将长期共存并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

3 结语

在线考试模式改革作为信息化发展的产物,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与学,将作为传统考试的重要补充方式,促进高校教学与教学质量评估模式的改革。本文结合我院在线考试系统的推广应用实际,结合运用前后学生成绩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和发挥在线考试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教学管理效率的提升方面给予了建议,促进在线考试模式改革对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评价
改革之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改革备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改革创新(二)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瞧,那些改革推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