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2022-12-10 07:45魏万霞安朝朝唐应翠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发文置换术膝关节

党 琼 魏万霞 安朝朝 陈 霞 唐应翠 黄 帅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手术科,甘肃兰州 730020;3.甘肃省人民医院骨科干部病房,甘肃兰州 730000

关节置换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技术将人工关节假体植入体内来替换受损的关节[1],是关节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用于治疗终末期的关节疾患。一项meta分析结果提示,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骨关节炎粗患病率为38.46%[2],重症关节炎患者已超过8000万[3]。我国关节置换手术量以每年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4],美国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截至2015年已达到700万[5]。关节置换术作为终末期骨关节炎患者最佳的治疗手段,若要手术效果要达到理想状态,术后的康复护理不容小觑。CiteSpace 5.8软件是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可视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6]。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 5.8软件系统整理关节置换术后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前沿动态,为临床护理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期提高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文献来源为CNKI,检索式为“((关节成形AND置换)OR关节置换)AND护理AND术后”,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纳入与本研究主题相关、文献信息记录完整的期刊论文,排除综述类论文。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最终纳入1794篇文献进行本研究。

1.2 方法

采用CiteSpace 5.8软件对纳入的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设置软件参数:时间跨度为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切片时间为1年,演算时阈值(TopN%per slice)选择为50,节点类型分别选取作者(Country)、机构(Institution)、和关键词(Keyword)。

2 结果

2.1 发文量可视化分析

从折线图可知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护理长久以来备受重视,一直是临床护理的热点。2019年发文量出现一个小高峰,可能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运用于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有关,2022年发文量下降是因为检索截止日期为2022年2月。见图1。

图1 发文量折线图

2.2 作者合作网络可视化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2,显示人名的节点发文量≥2篇,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作者。图2可见发文量最多的是王颖、代极静和张艳,各发表3篇,联系较为紧密的团队为詹文英团队和崔霞团队,其余团队为小范围合作,大多数研究者间无合作。

图2 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2.3 机构合作网络可视化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见图3,显示机构的节点发文量≥2篇,字体越大代表该机构发文量越多。合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篇),由图3可见机构之间无连线,提示机构间无合作。

图3 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2.4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体现一篇文献资料的中心内容,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反映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利用CiteSpace 5.8软件绘制2012—2022年关节置换术后护理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共292个节点、587条连线。图中的节点大小反映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年环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年份,年环的厚度与相应年份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成正比。排除关节置换、置换等无效关键词,合并老年、老年人、老年患者、高龄、高龄病人为老年患者,合并康复训练、功能锻炼为功能锻炼,最终统计“频次≥27次”的关键词(共15个),见表1。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得到4个维度:临床关注的重点是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研究对象的主体为老年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和术后康复训练是关注的热点话题;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平台是健康教育重要工具。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1 高频关键词排序(频次≥27次)

2.5 突现词分析

排名前10的突现词见图5。突现词是根据词频的变动趋势从大量的关键词中探测出来的,高突现强度的词代表了这一阶段的前沿领域[7]。延续至今的突现词有快速康复、生活质量、关节功能、并发症。

图5 关键词突现图

3 讨论

3.1 发文量、作者和机构分析

一个学科的文献数量及质量代表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及社会对它的重视程度[8]。本研究结果显示,关节置换术后护理领域年发文量总体呈较高水平,但纳入的1794篇文献中,核心期刊收录的较少,因此建议我国护理研究者加大该领域的科研投入力度,重视文献质量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作者、机构之间未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关节置换患者作为临床重点护理对象之一,各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战胜关节置换术后护理难题。

3.2 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3.2.1 术后并发症 并发症既是排名第2的高频关键词又是延续至今的突现词。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有感染、出血、深静脉血栓(DVT)、关节脱位、疼痛等。优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风险[9],建议手术室护理管理者积极探讨以期寻找最佳关节置换手术室护理规范。近年来,随着关节置换手术越发成熟,手术时间缩短,以及术中和术后止血药的使用,总出血量降低,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成为骨科医生热议的话题,刘四海等[10]的研究表明膝关节置换术后放置与不放置引流不影响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情况,但不放置引流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促使患者尽早出院,也有研究结果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后放置引流与术后感染、出血无相关[11-12]。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常并发深静脉血栓[13],一项meta分析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危险因素进行探讨[14],王钰等[15]总结了目前关于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最佳证据,涉及风险评估、健康宣教、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促进预防措施的临床落实6个方面,同时制订了预防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护理方案。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足底静脉泵(VFP)能有效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VFP联合药物预防DVT的效果比单独使用药物预防DVT效果更佳[16]。早期制动能有效预防关节脱位[17],但尚未有研究针对各类关节置换术后制动时间制订标准。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是临床护理的重点,以期护理同仁们制订符合个体情况并发症预防方案。

3.2.2 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功能锻炼 置换的关节本身有一定的寿命限制,这项治疗的主要服务人群为老年人,因此老年患者成为词频排名第一的关键词,但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接受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年龄呈现扩大化的趋势。生活质量、功能锻炼为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热点。实施延续护理可以让患者在康复的各个阶段享受到专业护理和健康指导[18],互联网背景下制订延续护理方案走入护理研究者的视野。推荐使用“云病房”制订延续性护理方案可以实现责任制延续性护理,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全面的功能锻炼方案,以期促进出院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一项研究对我国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院外医院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提示我国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院患者的抗凝治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19],或可将这一项目纳入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

3.2.3 快速康复外科 邓波等[20]的研究表明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的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无法完全掌握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患者担心出院后无力应对。但大多数的研究显提示快速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加快置换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21-23]。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护理作为较新颖的护理概念[24],其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关节功能与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可能更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小结

综上所述,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是临床持续关注的话题,尽管发文量较多但文献质量较低,作者及机构合作不紧密,因此建议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校加强合作。国内聚焦热点和研究前沿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关节置换患者中的运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未来研究侧重点可能更偏向于提高关节置换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置换关节的功能所能采取的各种措施,例如互联网背景下的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的实施等。本研究的局限性:由于研究期间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更新,CiteSpace 5.8软件暂时无法对其进行分析,再加上CiteSpace 5.8软件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中文数据库,因此本研究只选用了CNKI,期待未来综合其他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以得到更加全面的结果。

猜你喜欢
发文置换术膝关节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