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烟后稻野香优6813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22-12-12 12:09高光武
南方农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尤溪县稻瘟病乳油

高光武

(尤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尤溪 365100)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三明市东部、戴云山脉北段西部,东经117°48′30″~118°40′36″,北纬25°50′36″~26°26′30″,日最高气温超过35 ℃、38 ℃的最高温天气平均每年分别是45 d和6 d。境内以中低山地和丘陵为主,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热,冬季凉,春夏多雨,降雨充沛。年均温度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稳定在19.6~15.8 ℃,总积温7154~5767 ℃,活动积温5974~4483 ℃,无霜期299~232 d。水分资源丰富,年降水量1400~1800 mm,雨日180~190 d,大部分降水集中在3—9月,其中4—6 月雨量最多。

尤溪县是福建省内的产粮大县之一,优越的气候资源条件非常适合于籼型杂交水稻种植。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野香优6813 是由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用母本野香A 与父本禾恢6813 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20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在福建省尤溪县溪尾乡、梅仙镇、洋中镇等8 个乡镇引进野香优6813 新组合作烟后稻示范种植,同时在尤溪县溪尾乡埔宁村建立高产示范区7.2 hm2,种植期间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病虫害及抗逆性较好等优点,深受粮农的喜爱。

1 种植表现

1.1 产量

2021年,引进野香优6813 在尤溪县8 个乡镇作烟后稻示范推广种植110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587.5~613.7 kg,比对照Ⅱ优3301增产2.20%~6.73%。在溪尾乡埔宁村建立高产示范区,经尤溪县农业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好、中、差的各类代表性田块实割干谷经加权平均后每667 m2产量596.5 kg,比对照Ⅱ优3301 增产3.71%;其中最好的一类田块每667 m2产量614.9 kg,全田机收测产,干谷每667 m2产量607.3 kg。

1.2 生育期

2021年,杂交稻野香优6813 在尤溪县溪尾乡埔宁村作烟后稻种植,全育期134 d。于6 月4 日播种,6 月30 日移栽,8 月24 日始穗,9 月2 日齐穗,10 月15 日成熟,比对照Ⅱ优3301 早熟5 d,属于中熟偏早熟组合,适合在闽中山区作烟后稻推广种植。

1.3 农艺性状

杂交稻野香优6813 在尤溪县作烟后稻示范推广种植,主要农艺性状表现为:稻株群体整齐,中等株高,植株高度约123.5 cm,穗长约24.2 cm,分蘖力强,后期转色好,每穗总粒数210.5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6.5 g,每667 m2苗数22.74 万苗,每667 m2有效穗数14.19 万穗,成穗率约62.4%。

1.4 抗逆性

在福建省品种区试种野香优6813,表现为中感稻瘟病[1]。2021年,在尤溪县溪尾乡埔宁村作烟后稻种植,田间调查发现叶瘟、穗颈瘟中感偏轻,发病率为8.0%,损失率0.5%,适合在稻瘟病轻发地方种植,作烟后稻种植需要注意防治稻瘟病。

1.5 稻米米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野香优6813 糙米率为81.7%,整精米率为57.8%,垩白粒率91.0%,垩白度1.2%,透明度2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78.0 mm,直链淀粉含量为13.6%,蛋白质含量7.0%,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稻标准[2]。

2 关键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2.1 合理安排播期

合理确定杂交稻野香优6813 播种期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野香优6813 作烟后稻栽培的安全齐穗期及前茬作物烤烟采收末期等因素。例如,在尤溪县350 m 及以下的中低海拔山区,一般大田烟叶采收结束时间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烟后稻的秧龄掌握在25~30 d,播种期应在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较高海拔山区要在5 月下旬播种完毕。

2.2 培育多蘖壮秧

2.2.1 播种前准备

1)晒种。野香优6813 培育带蘖壮秧要抓好播种前晒种工作,播种前3~5 d,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晒种子6~8 h 备用。2)浸种、催芽。生产上一般用强氯精500 倍液或多菌灵800~1000 倍液消毒浸种;用50~60℃的温水浸种3~5 min,然后保持38~40 ℃使种子在高温下破胸,淋水降温,使种子保持在30 ℃左右发芽,保持有氧催芽,催到芽长半粒谷。一般从浸种到催芽结束需要3~4 d。3)秧地准备。秧地要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交通便利、水源方便、排水便利、土质肥沃、土壤疏松的地块,提早精细整地,使土壤松细平整,秧畦每畦畦面宽1.1~1.2 m,沟宽30~40 cm,畦高20~30 cm。培育壮秧必须施足底肥,要用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式,并施适量磷肥和钾肥,如每667 m2施腐熟的人畜粪尿1500~2000 kg+过磷酸钙15~20 kg+氯化钾5~6 kg。

2.2.2 苗期管理

秧田期的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改习惯的育水秧为湿润育秧或机插秧。采用湿润育秧的每667m2大田用种量0.8~1.0 kg,每667 m2秧田播种量控制在12~15 kg;采用机插秧育秧的大田每667m2用种量控制在1.0~1.2 kg,每667 m2需育秧软盘25~28 盘。2)为了能育好带蘖壮秧,提高秧苗素质,要积极推广种子包衣,施用壮苗肥,使用营养土育秧等技术。在秧苗1 叶1 心时,每667 m2用15%的多效唑80~100 g 兑水喷雾,喷施多效唑可以促进秧苗早分蘖、多分蘖,控制秧苗矮化,还可以加深叶色,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植株的抗寒、抗旱、抗菌、抗衰、抗倒伏等能力。在秧苗2 叶1 心时每667 m2施尿素、水稻专用肥各3 kg作断奶肥,育秧期间如发现缺肥还应及时补肥;移栽前5 d 分别施肥和药剂防治1次,有条件的每667 m2用0.2%磷酸二氢钾100~150 g 喷施叶面,做到带肥、带药移栽到大田。

2.3 适龄移栽,合理密植

尤溪县的烤烟一般在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采收结束,为了增加杂交水稻本田期营养生长的时间,在前茬作物烟叶采收完毕后,要第一时间抓紧溶田、耙田,做好移栽前的准备工作。采用湿润育秧手插秧的移栽秧龄控制在25~28 d,最长不宜超过30 d。一般每667 m2插1.2 万~1.3 万穴,插植株行距为26.7 cm×20.0 cm,穴插2 粒谷;每667m2插足基本苗4.5 万~5.1 万苗。软盘育秧机插秧的秧龄控制在20~25 d,如果秧龄过长,则分蘖能力下降,会造成营养生长时间偏短,影响产量。

2.4 科学施肥,合理管水

2.4.1 科学施肥

根据尤溪县土肥技术推广站对溪尾乡埔宁村烟后稻种作区的土壤化验检测结果,结合烟后稻种植时期的气候情况、野香优6813 需肥特点及生产实践,施肥原则为:施足基肥,适施蘖肥,巧施穗肥及粒肥。大田施肥总量为每667 m2施纯N 12 kg,N、P2O5、K2O用量比例为1.0 ∶0.5 ∶0.9,氮肥在基、蘖、穗粒肥中的使用比例分别为50%、30%和20%,磷肥在基、蘖肥中的使用比例分别为70%和30%,钾肥在基、蘖、穗粒肥中的使用比例分别为40%、40%和20%。

具体施肥方法如下。1)基肥。每667 m2一般用水稻专用肥[m(N)∶m(P2O5)∶m(K2O)=13 ∶5 ∶7,下同]50.0 kg和进口复合肥[m(N)∶m(P2O5)∶m(K2O)=15 ∶15 ∶15,下同]7.5 kg,结合第2 次犁田施用。2)分蘖肥。一般在移栽后7~10 d,每667 m2施用水稻专用肥30.0 kg,氯化钾7.5 kg;移栽后15~20 d 根据苗情补施平衡肥,每667 m2施用氯化钾3.0 kg、尿素2.0 kg,其中插秧后7~10 d 结合化学除草[3]。3)穗肥。一般在幼穗分化初期(Ⅱ期之前),每667 m2施用进口复合肥15.0 kg。4)粒肥。一般在破口抽穗前10~12 d,每667 m2施用进口复合肥7.5 kg,齐穗后根外追肥,喷磷酸二氢钾1~2次,每667 m2每次150 g,以增加籽粒饱满度和提高结实率。

2.4.2 合理管水

1)薄水插秧。由于尤溪县烟后稻插秧后这一阶段光照强、气温高,应采取薄水插秧,防止因水太少造成秧苗插秧时倒苗,或水过深造成秧苗被淹或漂移,具体水层因苗而异,以水淹苗1/3 为宜。2)寸水返青。移栽后要保持寸水,防止干苗,有利于成活,一般保持水层3.0~3.5 cm。3)浅水促蘖。浅水有利于提高地温和水温,减少昼夜温差,促进秧苗早生快发早分蘖,保持水层1.5~2.0 cm。4)够苗或到时烤田(晒田)。①可以控制无效分蘖,烤田从淹水到干旱状态,可以减少水稻根系对水分和营养(土壤中的液态氮和有效磷)的吸收,达到控制无效分蘖的目的,提高成穗率;②可以使微生物活动加强,促进有机质分解,一旦复水后空气更新,养分提高,可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消除有毒物质,提高根系活力;③可以改善植株透光条件,降低田间空气温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烤田原则是“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当水稻的生育期已经到了烤田的时间,也就是插秧后20 d 左右或者当每667 m2茎蘖数达到12 万(即每穴10 个茎蘖左右)都需要开始烤田。烤田的标准是脚不沾泥,但土壤不发白,叶色由绿落黄,剑叶、倒三叶抽出时就要复水,复水后待其自然落干再灌水保持水层,抽穗扬花期间保持水层,灌浆结实期按照“干干湿湿”的水管方式进行,以协调根系对水和气的需求,不宜断水过早,维持此管理直至成熟,收割前一周断水[4]。如果田间稻株浓绿、密度过大、叶片披垂的应早烤、重烤,相反的应迟烤、轻烤。

2.5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由于烟后稻种植期间气温高、湿度大,病虫害多发、危害性严重。因此在烟后稻病虫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农业防治:可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能减少稻瘟病、白叶枯、细条病等传染性病害的发生概率。化学防治: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着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

野香优6813 作烟后稻种植,大田本田期应以及时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与纹枯病等“三虫两病”为重点[5]。具体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5 种。1)防治稻飞虱、稻蓟马、黑尾叶蝉,每667 m2用40%毒死蜱乳油80 mL+1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2 g兑水60 kg 喷雾;2)防治稻纵卷叶螟,每667 m2用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50 mL 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 mL 兑水45 kg 喷雾;3)防治螟虫,每667 m2用30%水胺·三唑磷乳油150 mL 或29%杀虫双水剂300 mL 兑水60 kg 均匀喷雾;4)防治稻瘟病,每667 m2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 g 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0 g 兑水60 kg 均匀喷雾;5)防治纹枯病,每667 m2用5%井冈霉素水剂500 mL 或30%爱苗乳油30 mL 兑水60 kg 均匀喷雾。病虫害化学防治要注意药剂轮换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化学除草:除草剂一般选用40%的氰氟草酯或丁草胺等,施用时期多为移栽后7 d 左右,每667 m2用60%丁草胺乳油80~120 mL 混合15~20 kg 干细土均匀撒施。

2.6 适时收获

当水稻的稻穗有95%变黄、谷粒变硬、米粒呈透明状时就可以准备收获了,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猜你喜欢
尤溪县稻瘟病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尤溪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两种敌敌畏乳油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比较*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浅析水稻稻瘟病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控措施
“行贿妙计创新招,撒钱扔地独离去”
10%啶虫脒乳油防治黄瓜蚜虫效果试验
尤溪县召开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