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增长关键要稳出口

2022-12-12 10:21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
支点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外贸制造业出口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

全球滞胀风险上升必然影响我国出口需求。

全球通胀飙升,倒逼全球主要央行急速收紧货币政策。预期美联储未来仍将继续加息。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央行为了维持本国货币和金融稳定不得不跟随美联储加息。多家央行同时收紧货币政策必然会产生共振效应,导致全球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速大幅放缓。欧元区经济体明年或将进入衰退,而华尔街的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美国经济明年进入衰退的概率高达60%。同时,一些外债高企的新兴市场国家金融体系也可能出现动荡。

全球滞胀风险上升必然影响我国出口需求。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3%,净出口贡献了1个百分点,贡献度为30%。因此,直面外部严峻形势,稳出口稳外贸将成为下一步促进经济恢复的关键环节。稳住我们对亚洲周边国家和经济体的出口是稳外贸的最重要抓手。事实上从三年前疫情首次暴发以来,东南亚及日韩等经济体一直是拉动我国出口的最主要力量。年初以来亚洲国家虽然也面临着通胀上升风险,但是相比较而言,通胀的压力仍然远小于欧美。明年亚洲经济虽然有放缓的压力,但经济仍然会比欧美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快。

首先,加快RCEP协议一系列措施落地,这不仅是推进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的应有之举,也是明年稳外贸的重要抓手。在RCEP框架下已经形成超大规模市场,中国和东盟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等将驱动区域内经济形成相对完整的供需循环,创造更广泛的共同利益,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前景也更加广阔。事实上,自RCEP签署以来,我国和东盟的贸易加速增长。去年,我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20%。其中,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7%,自东盟进口同比增长22%。今年初以来我国和东盟的贸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从中长期角度看,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及国际局势动荡的形势下,全面发挥RCEP作用,有益于解决单边主义、非税收壁垒等因素造成的全球贸易发展受限,放大国内经济基本面优势,叠加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正面预期,与国家内外循环扩内需形成共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决定性影响。

其次,加大对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我国中高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再有低成本优势,因此必须加快速度向中高端产业转型。作为稳住经济大盘的一项重要举措,央行首次推出了2000亿元贴息贷款额度,支持实体企业设备改造投资。除了确保此措施落地、企业得到实惠外,建议明年应倍增企业设备更新投资再贷款额度。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制造业贷款,加快落实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系列措施,为制造业企业通过股权和债权市场融资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最后,继续为企业减税降费,加大出口退税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向实体经济倾斜,增加对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地方政府应更高效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生产、物流和人员交往的正常运行是稳外贸的关键。近期国际海运成本明显回落,有利于稳定进出口。但进入冬季国内疫情反复的风险增大,各地应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更精准地防控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业链和贸易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外贸制造业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两栖“大拿”跑外贸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