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消防队伍跨区域灭火救援应急体系的构建及运行保障研究

2022-12-14 14:50申云鹏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作战训练处
消防界(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火灾救援消防

■ 申云鹏 吉林省森林消防总队作战训练处

森林消防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森林防灭火的拳头和尖刀力量,改革转制后圆满完成707起灭火作战任务、631起综合救援任务,其中跨区增援作战92次超过转制前10年的总和。个别地区仅靠辖区地方扑火队伍难以独立完成高频率、高强度的灭火任务,同时,一些无森林消防队伍的重点省份发生森林火灾时,缺乏专业队伍参与灭火行动,扑火工作困难极大。因此,实施跨区域灭火救援是新形势下扑救重特大森林火灾和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客观需要,也是森林消防队伍“快速反应、灵活机动”特点的重要体现,梳理跨区域灭火救援应急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全队伍跨区域遂行任务能力,已成为当前森林消防队伍任务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构建森林消防队伍跨区域灭火救援应急体系

(一)指挥机构的设立及指挥关系的确定

在指挥机构设立上,根据《森林消防队伍灭火行动(试行)》第二章第十条规定,“支队以上机关应当根据应急响应机制或者上级指示和灭火行动组织指挥需要,开设基本指挥所,派出前进指挥所(组)。必要时,可以建立保障指挥所(组)”。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和地方党委政府成立联指时,基本指挥所、前进指挥所(组)、保障指挥所(组)及单独执行灭火任务大(中)队的主要指挥员,应当参加相应的国家、地方联指,争取担任联指副总指挥,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决策指挥,提出行动建议,受领处置任务。地方党委政府未成立联指时,通常情况下,扑救一般、较大森林草原火灾,应当协调成立由县级领导为主的联指;扑救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应当协调成立由市级领导为主的联指;扑救特别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应当协调成立由省级领导为主的联指。”以上两条规定,明确了扑救森林火灾时,森林消防队伍指挥机构如何设立,适用于跨区域增援灭火行动。

在指挥关系的确定上,要坚持统一指挥、集中指挥、属地指挥的原则,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级指挥机构按照明确的指挥关系和权限指挥队伍行动。跨区域增援队伍内部应当实施垂直指挥,通常按照隶属关系自上而下逐级指挥,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级指挥;在任务现场,互不隶属的单位共同执行灭火任务时,按照上级明确的指挥关系实施指挥;上级没有明确指挥关系时,要坚持属地指挥的原则,由属地队伍最高指挥员实施指挥。同时,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要恰当运用授权指挥,最高指挥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把指挥权交给对任务地域熟悉且经验丰富的指挥员代行指挥,可提高整体灭火效能。

(二)力量体系的构建

在力量配置上,森林消防队伍作为森林火灾扑救的尖刀和拳头力量,是火灾的主要扑救力量,负责打火头、攻险段、灭明火。属地森林消防单位因对任务区域和火灾特点比较熟悉,可派出有经验的指挥员和骨干担任增援单位的顾问和向导,提出合理建议;增援单位在现场联指的统一部署下,按照规定的任务作业区域完成扑救工作。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协同扑救力量,负责为森林消防队伍提供输水保障、开设水隔离带、洒水降温、衍生灾害救援等工作。森林草原专职消防队、半专业扑火队和驻地解放军、武警部队作为森林消防队伍的配属力量,负责协助扑救低强度火、跟进清理火线、看守火场等工作;地方干部群众、志愿者主要负责输送给养和水源、看守火场等工作。

在力量部署上,森林消防队伍在遂行跨区域增援灭火行动前,根据上级增援命令按照跨区域灭火行动预案,按照“一线有攻坚、二线有增援、三线有准备”的原则,确定好动用力量和装备总数,选定好出动单位,预置好增援力量,一旦上级下达出动命令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到位。同时,还要预有准备,一旦省内同时出现火场,确保留守力量能够完成扑救。在遂行跨区域灭火行动时,要按照“森林消防队伍和地方专业队+军警+干部群众”的1∶3∶3的力量配比模式,即按照1名森林消防救援人员(地方专业队员)扑明火、打火头、攻险段,就有3名辅助力量跟进清理看守,还有3名干部群众运送水源、给养物资跟随保障,达到火灾扑救效益最大化。

(三)装备体系的构建

在跨区域灭火救援应急体系构建中,根据不同的任务环境特点,合理选择和配备装备,对成功遂行任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常规灭火装备的使用和编配

要结合任务地环境特点和常规灭火装备的性能特点,有针对性的携带适用装备,优化常规装备的编配组合。

一是根据林火种类编组。若任务区域发生低强度地表火,在跨区域行动时,应增加风力灭火机数量,确保强攻推进效率,同时也要携带充足的二号工具、高压细水雾或水枪,保证尾随清理彻底;若任务区域发生高强度地表火或树冠火,应确保携带充足的水泵、水枪、灭火弹等水灭和化灭装备作为主要攻坚装备,同时部署好油锯、割灌机、组合工具、点火器,一旦控制失效及时开设隔离带或进行点烧。扑打地下火,应使用油锯、割灌机,配合地方大型机械开设隔离带,并利用水灭装备辅助开设水隔离带。

二是根据地形条件编组。当任务地域为山地、狭窄地形或险峻难行地形时,应增加灭火小组数量,减少每组队员和机具数量,每组1/3队员携带灭火工具、2/3队员携带清理工具,提高灭火人员在林内的机动性,便于同时展开行动。平原、开阔地形条件下,增加每组队员和机具数量,发挥数量优势集中攻坚。

三是根据植被特点编组。原始林倒木站杆多,可燃物载量大,林火燃烧类型交替发展,难扑打、难清理、易复燃、强度大。可将1/3力量编为扑打组,2/3力量编为清理组,打一段、清一段、巩固战果;清理组使用油锯、砍刀重点清理站杆倒木,并开辟道路。次生林的林火蔓延快、易扑打、难清理,可将力量平均分配为扑打组和清理组,边打边清、打清结合实施灭火。在扑火过程中,可专门设置隔离组,依托农田、公路,使用油锯、割灌机、手工具开设隔离带。

2.特种灭火装备的运用和探索

在跨区域灭火作战过程中,特种装备的运用,大大提升了灭火安全性和攻坚效率,因此要大力发展和探索特种装备的运用与研发。

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直升机地空配合机制。直升机在灭火行动中应用广泛,在初发火扑救、配合地面队伍压制火势、空投灭火力量和给养物资方面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在地空配合上,由于沟通机制不够完善、沟通途径不够顺畅,始终存在短板。比如直升机实施吊桶灭火时,有时吊桶洒水位置偏离火线,有时没有地面灭火人员跟进。因此要研究搭建飞行员、观察员和灭火指挥员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地空通信传输网络,加强地面指挥员与飞行员的沟通配合,确保吊桶灭火、给养投送、力量运输精准高效。

二是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特种装备集群灭火模式。在特种装备的使用过程中,应广泛发挥集群作战优势,达到“1+1>2”的效果。在直升机吊桶灭火时,建立直升机机群,每个机群编配5~8架直升机,集中优势力量对较大火场或火头实施连续吊桶灭火作业,减少地面人员工作负担。在原始林区火场中,运用5~6辆装甲车多车编组,强攻突破和碾压火头、集群猛攻高强度树冠火。在直升机运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直升机机载或吊装形式,采取“跳蛙式”将装甲车依次投放到火场一线,可形成“多车并进、穿插迂回、分段攻坚”的作战格局。同时,利用直升机吊桶多点压制火势,实现“直升机+装甲车”高效灭火。

二、提升跨区域灭火救援运行保障能力

目前,森林消防队伍跨区域灭火救援运行保障较为成熟,对遂行任务起到了支撑作用,但是在实践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障跨区域灭火救援应急体系高效运作,必须开拓和创新新型的运行保障方法。

(一)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沟通协调机制

1.完善跨区域应急救援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在应急救援方面的法规体系主要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的现有应急法律体系,缺乏对跨区域灭火救援和救灾方面的专门性法规文件,在实际的跨区域灭火救援和相关演习演练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严重影响了人员、装备输送效率,要想提升应急救援运输保障工作水平,立法立规必须先行。应联合交通、民航、铁路、公路等单位,制定下发真正具备指导性、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并使之形成体系,当需要展开跨区域灾害救援行动时,国家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负责抢险救灾的实施,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自上而下依法进行全盘的运行保障协调。

2.加强完善协调机制

在实施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队伍从出发、中转、调整直到到达任务现场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交通工具、饮食供应、住宿保障,还是车辆装备检修等各个环节,与诸多单位的协调对接必不可少。在遂行跨区域增援、跨省区机动驻防任务前,应充分利用全国应急管理系统“一体化、一盘棋”制度优势,提前与属地森林消防队伍沟通协调保障事宜,及时做好对接工作。若属地无森林消防部门,应积极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部门对接沟通,确保消防救援人员机动全程得到有效保证,为有效遂行跨区域灭火增援提供全面的保障支撑。

(二)构建完善的森林消防物资储备体系

目前,我国各地普遍建有应急物资储备库,但针对森立消防的应急物资储备还没有形成体系和规模。在实施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通常除携带必要的救援物资和携行物品外,任务单位还要提前准备和携带大量的生活物资、保障物资,影响出动时间以及梯队编成。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可能存在装备损耗的情况,影响灭火进程和工作效率。因此,在森林火险高风险地区,完善森林火灾救援物资储备体系,真正地做到未雨绸缪就十分必要。森林火灾救援物资储备体系在建设上要依托各地现有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根据森林火灾的灾害特点和特殊需求,补充灭火装备、防护装具、气体检测设备、生命救助和医疗设备、维修器材工具以及必要的食宿保障用品,确保灭火救援物资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三)构建完善的应急通信保障平台

通信是灭火救援工作的“喉舌”“耳目”,确保通信畅通是取得灭火救援胜利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此现场的通信必须区分层次,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络网。

1.强化灭火指挥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完善

跨区域灭火救援指挥信息主要包括空间地理信息、火场情况信息和灭火力量分布信息三个方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对系统存在不懂、不会、不信任的情况,而软件本身对系统优化和信息的分类整理还不够全面,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延伸拓展还不到位,与其他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和共享还不顺畅。因此,要进一步整合其他应急信息平台的资源,加强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形成指挥信息“一张网”,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为跨区域灭火救援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保障。

2.加强公用通信“战时”保障能力建设

在跨区域灭火救援中,公网通信在“上通下联”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强化灭火救援通信优先权,加强公用通信“战时”保障能力,积极与地方移动、联通、电信等主要运营商签订重保协议,采取铺设临时光缆,开通临时4G基站的方式进行重点保障,在各指挥层级之间建立稳定、安全的公用通信网络,完善公用通信系统在灭火行动中的控制优先、接通优先等功能。

3.进一步提升通信保障的现代化水平

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手段,集成5G卫星通信、区块链技术、无线智能传输、移动指挥平台、车载指挥平台等先进技术,着力提升森林消防队伍通信装备和保障平台现代化水平。强化无人机、北斗定位系统、卫星便携站、图传系统和海事卫星电话、天通便携数据终端的技术应用与功能拓展,为灭火行动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火灾救援消防
《消防界》征稿启事
紧急救援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3D打印大救援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