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措施

2022-12-14 14:50杨凛山东省菏泽市消防救援支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火情火势火灾

■ 杨凛 山东省菏泽市消防救援支队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由于住房以及商业发展的需要,城市用地匮乏,使得地下空间逐渐被利用起来,地下空间建筑如雨后春笋,随之地铁、隧道、停车场、商场等在地下建立起来。这些建筑不仅不占用地上面积,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地下空间建筑构造和本身的一些特点在预防火灾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在发生火灾时扑救工作中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旦出现火灾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地下空间建筑火灾的特点分析和对火灾的扑救工作进行研究,对地下空间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非常必要,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的特点

(一)火势蔓延迅速温度上升快

一般地下空间里建筑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因为地下商场的租金要相对便宜,所以摊位比较拥挤,空间也是能用尽用,各种货物摆放杂乱。由于物品的种类繁多材质也是多种多样,大量物品属于可燃物;并且地下空间各种电器使用频率高,一旦出现火苗,这些堆放的物品以及店铺使用的装饰材料便成为火灾的助燃物,促使火势快速蔓延。由于地下空间建筑较为紧密、空隙少,只要发生火情,燃烧所产生的热和烟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由于热量越堆积越重,地下空间建筑内的温度便会急剧上升,严重情况下会有“轰燃”的发生。

(二)空间封闭产生浓烟毒气重

一般大型的地下空间建筑(例如商场)一旦发生火灾,由于地下安全通道以及通风口比较少,烟雾不容易扩散,火势燃烧产生的烟雾就会积存在一定的封闭空间里,使之越来越浓。另外,地下建筑空间都比较闭塞,通气换气效果不好,很快空间内的氧气便会消耗掉,使建筑物内的物品不能够完全充分的燃烧,也会造成空气中烟的浓度增大。通常易发生火灾的地下空间建筑商场居多,商品货物中含有各种成分,例如毛、棉、化学纤维、麻、塑料、橡胶、油漆、木材、高分子等原料制成的商品,因为氧气的不足,可燃物品便不能够得到充分的燃烧,就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气体,就像一氧化碳,尤其是聚丙烯以及泡沫、聚氨酯等材质,这些化学成分在火中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如果吸入体内将会造成窒息或者昏迷,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这也是火灾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人员疏散困难

一旦发生火灾,由于人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防火常识技能等各有不同,再加上对地下空间的结构不够熟悉了解,人们就会出现慌乱的情绪,人们会争先恐后地逃命,采用不恰当的逃生方式,人多拥挤更容易受到伤害也难免发生踩踏事故。加上地下空间建筑安全出口较少和安全出口宽度的限制以及人员对安全疏散出口的不熟悉、不了解等因素,地下空间建筑内火灾人员疏散的难度要远远超过地上建筑火灾的人员疏散难度。通常情况下建筑发生火灾,为避免火情触及相关电线电路造成更大的伤害,会第一时间切断电路,只保留应急照明设施,而地下空间建筑本身远离地面,采光不好,仅有应急照明灯光源稀少昏暗,加上浓烟,疏散人员可视范围小,疏散速度下降。

(四)消防火灾扑救工作难度大

因为地下空间建筑远离地面,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由于消防救援人员不能够第一时间准确了解地下火势发展情况,对着火点和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不能准确判断,难以制定出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增加救援扑救的难度。当消防救援人员进入地下进行救援时,由于高温、浓雾、毒气的影响,视线模糊范围小,受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干扰,不能快速找到着火点,对后面的扑救工作带来了障碍。另外,地下空间建筑内通讯信号比较弱,在发生火灾切断电源的情况下,通讯设备便失去了作用,在地下救火的消防人员和地上的指挥人员不能够保证正常的沟通,给整体的救援指挥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不便,增加了救援工作的难度。加上地下建筑离地面较远且建筑结构较为弯曲,供水设备远,空间内物品堆积杂乱阻碍了水带的铺设,增加了水力灭火时长,火灾扑救的难度加大。

二、地下空间建筑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措施

(一)起火初期合理自救

一般在起火的初期是扑救的关键时期,火势小烟雾少,可视范围也广,应当迅速开展有效的自救措施。地下建筑内也都设置火灾报警器,当人员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报警,建筑内的消防管理部门应迅速采取火灾紧急措施,按照平日里消防演练结合实时的火势大小进行消防灭火工作和有序安排人员的快速疏散,在人员疏散过程中要有效地引导与安抚,避免慌乱和走错路线。另外,要快速关闭建筑内电路,避免火情触及电线电路造成更大的火灾。将建筑内的排烟设施全部打开,有助于驱散浓烟,避免人员气体中毒。还要组织人员利用身边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水幕等进行灭火,尽可能在起火的初期控制住火情,寻求消防部门指导灭火意见,为后续消防救援工作提供准备和有利环境。

(二)可行的排烟措施

地下空间建筑隐蔽,安全出口通风口较少,一旦里面发生火灾,肯定会有烟雾堆积,可视范围逐渐缩小,必须做好适时适当的排烟工作,有助于更快速地发现火源,迅速灭火。地下空间建筑内发生火灾除了利用通风口自然排烟外,还可以使用机械排烟,一般地下建筑内会设有喷淋和自动排烟系统,要利用其身边所有的设施做好排烟工作。但要注意的是,排烟只适用于起火的初期和后期,初期时排烟是为了提高人员的视线,后期的排烟是为了驱散余烟和毒气。如果在火势发展中期迅猛阶段排烟,就会增加建筑内的氧气,加快燃烧的速度,使得消防救援人员无法深入开展灭火工作。所以排烟要根据火灾阶段合理适时地运用。

(三)消防救援人员实施高效的灭火战术

消防救援人员实施高效的灭火战术,把整个火场分片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布置多个灭火实施点进行全方位共同进攻灭火,减少灭火扑救的深度,上下设防,尽可能减少火势的发展。在用尽所有措施不能够控制火情的时候,在确保地下建筑内无被困人员的情况下,外部强攻灭火也不能有效的情况下,可以适时适当采用全封闭式的灭火措施,堵塞所有的通道和出口,使地下空间建筑内缺氧,让火势自然熄灭。

(四)多种灭火方式相结合

在目前的消防措施中内功灭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灭火方式,在灭火救援工作中效果较好。通常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建筑内人员要借助身边的消防器材,用最短的路线达到起火点,利用灭火器、水枪直接灭火。在火势的上升阶段,火势大,有毒气体也会增加,消防人员应当配备防毒面罩,借助消防水车以及必备的照明设施进入火场展开救援。除此之外,灌注灭火也是一种非常可行的灭火救援方式,这种方式通常不适合人员进入,在保证火场无人员被困的情况下,通过安全出口向建筑物内喷射大量的灭火剂,例如泡沫灭火剂,提高泡沫的浓度,从而使其吸收有毒的气体,也能降低烟雾的浓度。只有多种灭火方式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灭火效果。

三、结语

地下空间建筑的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用地紧张的困境,但是也存在些许的安全隐患,例如地下建筑本身的特点存在消防上的隐患,所以地下空间建筑在消防安全灭火措施上尤为重要,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消防演练工作中,应当结合建筑物的特点、结构以及消防设施的配备等情况,加强自救技能。消防人员采用多种灭火战术进行援救工作,只有全方位相结合,采用正确的消防灭火方法,才能快速有效地扑救火灾,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达到更好的救援效果。

猜你喜欢
火情火势火灾
男孩16岁生日当天冲上11楼火场救人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电视机起火了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面对火情要冷静
离奇的火灾